鄭國公府的外院內,常員外跪在自己的長女麵前:“女兒,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常家長女:“國公爺不肯出麵,女兒一個婦道人家,還是個妾室,爹覺得女兒能做什麽。”
常員外:“既然如此,爹帶來的那個孩子,你讓他跟著少公爺身邊吧,也算萬一出事,給我常家留一個種。”
常家長女:“女兒會把他養大的。”
常員外出了鄭國公府,來到督察院的官邸麵前,他狠狠的看了威嚴的官邸幾眼,最後才無可奈何的走開了。
常員外在京城又待了幾天,拜訪了不少京城中跟吉安府有關係的官員,但大家好像都嗅到了什麽似的,集體避開了常員外。
到了此時,常員外終於死心,放棄了走官場途徑解決問題的想法。
他騎上快馬,準備迴吉水縣去收拾殘局。
此時在江西,無論是常家堡的常家人,還是江西官場跟常家有勾結的官員們,包括江西提刑司的吳提刑使和吉安府的王知府,都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因為督察院在吉水縣縣衙幹的事公開了!。
吳提刑使家,吳大人開口問:“老二,還是找不到督察院的人去哪了嗎?”
吳二爺:“在江西境內根本找不到,恐怕他們改道從湖南上京了,此刻已經快到京城了。”
吳大人:“哈哈哈哈,督察院竟然如此信不過咱們江西行省的衙門,連督察院在江西的分處都信不過,可惜啊,這是天要亡我吳家啊。”
京城,七月十六日。
督察院特派組從江西帶迴一份爆炸性消息,吉安府露吉水縣縣令白自在被吉水縣縣丞聯合縣主薄,典吏毒殺,指使他們的是當地的豪紳常家!
常家要毒殺白縣令的理由是要掩蓋去年的戚家滅門案的真相。
朝廷命官居然被地方士紳殺害,這簡直是倒反天罡。
除非是到了王朝末年,不然這種事情極少發生。
這簡直是騎在朝廷和全體官員的臉上輸出,這還得了?
當天大順帝就發了聖旨,命內閣閣老,督察院左都禦史呂師賢掛帥,清查白知縣被殺案。
刑部,劉尚書收到聖旨後,立馬命人拿下了高少平,高少平沒有任何掙紮就供出了右侍郎風開。
但兩人堅持說自己隻是受人蒙蔽,以為隻是簡單幫忙,完全沒想到會牽扯進如此嚴重的命案。
其中高少平最不服,說自己是按風侍郎的指令行事,不應該受到處罰。
風開風侍郎則是心裏悔恨,鄭國公沒有給自己任何承諾,甚至沒有直接開口向自己請托,自己就莫名給鄭國公當了槍手,都是太想進步惹的禍。
風侍郎在督察院的大牢中隻坐了半天,就把鄭國公供了出來,給老子下套,老子也不給你好過。
有了內閣大佬親自掛帥,這個案子很快全部水落石出。
事情的起因是去年中秋,作為戚家表親的常家二少爺,在做客時偶然看到了自己的表嫂戚秦氏,常二少爺就此覬覦表嫂的美貌。
常家二少爺多次糾纏沒有得逞後,越想越氣,終於在某個明月之夜狂性大發,持刀殺害了戚家十三口並強奸了戚秦氏。
常家二少爺殺人時,處於發狂狀態,行事並不周密,所以吉水縣縣令馬上派人捉拿了常家二少爺。
但常家作為江西提刑使和吉安知府的白手套,他們很快找到了吉安知府求助。
吉安王知府於是以案情重大為由,接管了此案。
最後吉安府把受害人戚秦氏作為兇手,而真兇常家二少爺卻被無罪釋放。
對於這樣的結果,吉水縣縣令白自在多次抗議,但江西提刑使也是他們同夥人,他的抗議自然無效。
到了三月份,白縣令眼看被害人戚秦氏就要被冤殺,而真兇則可以逍遙法外。
正義的白縣令想聯合縣裏的所有有品級的官員一起向朝廷申訴。
結果縣裏的其他官員聯合把他賣了,還毒殺了白縣令。
白縣令之妻受白縣令遺命,進京告狀,得督察院四處副督察使卓不凡和刑部主事張偉相助,最後督察院接收了白夫人的告狀,成立特別調查組進入江西,最終使白縣令之死大白於天下。
以上就是案情的主線,嗯,是督察院梳理的主線。
案情查明白了,接下來就是處置一幹人犯。
江西提刑司,吉安知府,通判等十多位官員,包庇常家,故意冤枉戚秦氏。
再加上他們多年來在吉安府及其下屬各縣魚肉鄉裏,欺壓百姓,無惡不作,均被判死刑,抄家,財產充公。
常少二少爺滅戚家滿門,殘殺婦女兒童,罪大惡極,被捕時還發狂殺死了兩名衙役,被判腰斬。
常員外和常家大少爺及其主要爪牙,也是常家惡行的主謀,都被判死刑。
吉水縣杜縣丞及各其他縣衙屬官,謀殺上官,本人全部都被判棄市腰斬,家眷罰沒為官奴,永世不得為良民。
因為謀殺兩榜進士,朝廷命官,朝廷上下一致同意對於這批罪犯給予最狠的處理。
至於刑部的風開侍郎和高少平郎中,則是以工作失職為理由,從刑部調到無權無勢的養老部門。
鄭國公被風開指為主使,但沒有證據,隻是被皇帝口頭警告一番,免掉了他身上諸多兼職的兩個。
江西提刑司的劉經曆及江西提刑司駐京辦,都以從犯的身份被抓。
負責抓他的正是刑部,張偉正好被派作此案的監察官,張偉在江西提刑司駐京辦再次見到了劉經曆。
劉經曆眼中再也沒有那種你能拿我怎麽樣的眼神,看見張偉趕緊跪下認錯:“張大人,以前是下官嘴賤,您大人不記小人過,千萬別跟我一般見識。”
此時做為監察官,張偉如果對辦案人員說一句:“這個劉經曆幫常家辦事挺用心的。”
劉經曆身上的罪行一定會變重許多。
不過張偉的確沒有刻意打擊劉經曆的心思。
因為他不配。
他在張偉心裏一直是一個無關輕重的小角色。
等這個案子完全塵埃落定,張偉隻象征性的獲得了劉尚書的口頭嘉獎,
比張偉更慘的是卓不凡,督察院內部對卓不凡沒有任何表示。
當然了整個案子中除了那些死掉的人,最慘的就是戚秦氏。
先是全家被殺,自己被強奸,然後自己又被冤枉為殺害家人的兇手,在獄中受盡了各種折磨,最後差點被常二少爺滅口。
雖然曆經半年多,最後官府還了戚秦氏一個清白,但她也沒有勇氣正常生活下去了,最後隻得出家為尼,遠離俗世生活。
常家長女:“國公爺不肯出麵,女兒一個婦道人家,還是個妾室,爹覺得女兒能做什麽。”
常員外:“既然如此,爹帶來的那個孩子,你讓他跟著少公爺身邊吧,也算萬一出事,給我常家留一個種。”
常家長女:“女兒會把他養大的。”
常員外出了鄭國公府,來到督察院的官邸麵前,他狠狠的看了威嚴的官邸幾眼,最後才無可奈何的走開了。
常員外在京城又待了幾天,拜訪了不少京城中跟吉安府有關係的官員,但大家好像都嗅到了什麽似的,集體避開了常員外。
到了此時,常員外終於死心,放棄了走官場途徑解決問題的想法。
他騎上快馬,準備迴吉水縣去收拾殘局。
此時在江西,無論是常家堡的常家人,還是江西官場跟常家有勾結的官員們,包括江西提刑司的吳提刑使和吉安府的王知府,都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因為督察院在吉水縣縣衙幹的事公開了!。
吳提刑使家,吳大人開口問:“老二,還是找不到督察院的人去哪了嗎?”
吳二爺:“在江西境內根本找不到,恐怕他們改道從湖南上京了,此刻已經快到京城了。”
吳大人:“哈哈哈哈,督察院竟然如此信不過咱們江西行省的衙門,連督察院在江西的分處都信不過,可惜啊,這是天要亡我吳家啊。”
京城,七月十六日。
督察院特派組從江西帶迴一份爆炸性消息,吉安府露吉水縣縣令白自在被吉水縣縣丞聯合縣主薄,典吏毒殺,指使他們的是當地的豪紳常家!
常家要毒殺白縣令的理由是要掩蓋去年的戚家滅門案的真相。
朝廷命官居然被地方士紳殺害,這簡直是倒反天罡。
除非是到了王朝末年,不然這種事情極少發生。
這簡直是騎在朝廷和全體官員的臉上輸出,這還得了?
當天大順帝就發了聖旨,命內閣閣老,督察院左都禦史呂師賢掛帥,清查白知縣被殺案。
刑部,劉尚書收到聖旨後,立馬命人拿下了高少平,高少平沒有任何掙紮就供出了右侍郎風開。
但兩人堅持說自己隻是受人蒙蔽,以為隻是簡單幫忙,完全沒想到會牽扯進如此嚴重的命案。
其中高少平最不服,說自己是按風侍郎的指令行事,不應該受到處罰。
風開風侍郎則是心裏悔恨,鄭國公沒有給自己任何承諾,甚至沒有直接開口向自己請托,自己就莫名給鄭國公當了槍手,都是太想進步惹的禍。
風侍郎在督察院的大牢中隻坐了半天,就把鄭國公供了出來,給老子下套,老子也不給你好過。
有了內閣大佬親自掛帥,這個案子很快全部水落石出。
事情的起因是去年中秋,作為戚家表親的常家二少爺,在做客時偶然看到了自己的表嫂戚秦氏,常二少爺就此覬覦表嫂的美貌。
常家二少爺多次糾纏沒有得逞後,越想越氣,終於在某個明月之夜狂性大發,持刀殺害了戚家十三口並強奸了戚秦氏。
常家二少爺殺人時,處於發狂狀態,行事並不周密,所以吉水縣縣令馬上派人捉拿了常家二少爺。
但常家作為江西提刑使和吉安知府的白手套,他們很快找到了吉安知府求助。
吉安王知府於是以案情重大為由,接管了此案。
最後吉安府把受害人戚秦氏作為兇手,而真兇常家二少爺卻被無罪釋放。
對於這樣的結果,吉水縣縣令白自在多次抗議,但江西提刑使也是他們同夥人,他的抗議自然無效。
到了三月份,白縣令眼看被害人戚秦氏就要被冤殺,而真兇則可以逍遙法外。
正義的白縣令想聯合縣裏的所有有品級的官員一起向朝廷申訴。
結果縣裏的其他官員聯合把他賣了,還毒殺了白縣令。
白縣令之妻受白縣令遺命,進京告狀,得督察院四處副督察使卓不凡和刑部主事張偉相助,最後督察院接收了白夫人的告狀,成立特別調查組進入江西,最終使白縣令之死大白於天下。
以上就是案情的主線,嗯,是督察院梳理的主線。
案情查明白了,接下來就是處置一幹人犯。
江西提刑司,吉安知府,通判等十多位官員,包庇常家,故意冤枉戚秦氏。
再加上他們多年來在吉安府及其下屬各縣魚肉鄉裏,欺壓百姓,無惡不作,均被判死刑,抄家,財產充公。
常少二少爺滅戚家滿門,殘殺婦女兒童,罪大惡極,被捕時還發狂殺死了兩名衙役,被判腰斬。
常員外和常家大少爺及其主要爪牙,也是常家惡行的主謀,都被判死刑。
吉水縣杜縣丞及各其他縣衙屬官,謀殺上官,本人全部都被判棄市腰斬,家眷罰沒為官奴,永世不得為良民。
因為謀殺兩榜進士,朝廷命官,朝廷上下一致同意對於這批罪犯給予最狠的處理。
至於刑部的風開侍郎和高少平郎中,則是以工作失職為理由,從刑部調到無權無勢的養老部門。
鄭國公被風開指為主使,但沒有證據,隻是被皇帝口頭警告一番,免掉了他身上諸多兼職的兩個。
江西提刑司的劉經曆及江西提刑司駐京辦,都以從犯的身份被抓。
負責抓他的正是刑部,張偉正好被派作此案的監察官,張偉在江西提刑司駐京辦再次見到了劉經曆。
劉經曆眼中再也沒有那種你能拿我怎麽樣的眼神,看見張偉趕緊跪下認錯:“張大人,以前是下官嘴賤,您大人不記小人過,千萬別跟我一般見識。”
此時做為監察官,張偉如果對辦案人員說一句:“這個劉經曆幫常家辦事挺用心的。”
劉經曆身上的罪行一定會變重許多。
不過張偉的確沒有刻意打擊劉經曆的心思。
因為他不配。
他在張偉心裏一直是一個無關輕重的小角色。
等這個案子完全塵埃落定,張偉隻象征性的獲得了劉尚書的口頭嘉獎,
比張偉更慘的是卓不凡,督察院內部對卓不凡沒有任何表示。
當然了整個案子中除了那些死掉的人,最慘的就是戚秦氏。
先是全家被殺,自己被強奸,然後自己又被冤枉為殺害家人的兇手,在獄中受盡了各種折磨,最後差點被常二少爺滅口。
雖然曆經半年多,最後官府還了戚秦氏一個清白,但她也沒有勇氣正常生活下去了,最後隻得出家為尼,遠離俗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