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十四年,六月,刑部衙門。
盡管六月的京城已經熱的不行,一般根本不敢出門。
但在刑部衙門深處,刑部衙門官員的辦公場所,氣溫還是很清涼的。
在刑部江西清吏司郎中劉遠的辦公室室,劉遠正跟張偉商量著司裏人選的安排。
從張偉晉升員外郎後,司裏一直缺一個主事,蘇沐陽公開表示要外放至地方,所以可能還要再物色一名主事。
劉遠:“卓然,這個主事的活,你一直兼管著也不是辦法。
現在部裏給了三個方案,第一個是湖北司正好多出一個主事,部裏從湖北司給我們調一個,估計也就是去年新進的進士。
第二個辦法是從務司廳或照磨所的七品官中提拔一個過來當主事。
第三個辦法就是從地方上的刑名官調一個到刑部來。你看那個合適?”
張偉馬上說:“大人,你認為呢?“
張偉初來乍到,這個主導權肯定讓給劉遠。
劉遠:”現在司裏業務能手少了點,我的意見還是從地方上調一個老手過來比較好。“
張偉:”的確,司裏是應該多招一些業務高手,不然一旦有大案發生,我們都忙不過來。
大人,你心中有什麽合適的人選嗎?“
張偉既然決定在這件事上要配合劉遠,幹脆好事做到底,把話送到劉遠的嘴邊。
劉遠:”我認識河北保定府的推官,名叫袁宮北,舉人出身,在保定府幹了十多年了刑名,一線刑事經驗非常豐富。“
果然,劉遠就喜歡專門的刑事官員。
張偉:”我是同意大人的意見的,但舉人出身的話不知道部裏能不能同意。“
劉遠:”這個我找秦侍郎去講,如果有問題,還要麻煩卓然去劉尚書那裏吹吹風。”
秦侍郎就是刑部的左刑部秦明漢,也是劉遠這一派的領頭人。
張偉:”有秦侍郎出麵,調一個七品推官自然不成問題,吏部的人應該也會給秦侍郎麵子的。“
劉遠拍了拍張偉的肩膀說:”卓然,你見過袁宮北本人之後,你就知道我此舉絕對是出於一片公心。“
張偉:”下官絕對相信大人。“
張偉剛迴到辦公室,蘇沐陽就拿了一個卷宗過來說:“大人,這個九江府的兇殺案子你看下,我這樣批複行不行,如果可以,我就這樣發出去了。”
張偉快速的掃描了一下卷宗,然後看著蘇沐陽說:“光大,你辦事我還不放心嗎,就按這樣發。“
說完快速的簽了字。
蘇沐陽走後,張偉叫了自己的專屬令吏陳大星過來。
“老陳,你的從九品,劉大人同意了,我以司裏的名義給你報了上去,現在就等司務廳那邊批複了。你也多去使使勁。”
六部裏的令吏都是正式的工作人員,但一般都沒有品級,是大夏正式公務員中的最底層。
但每個衙門都有一定量的正九品和從九品的晉升名額。
有晉升的可能,那些有夢想的令吏才會有動力。
王郎中從刑部調走後,他的親信令吏小汪自然也待不下去了。
他身上的從九品官職就空了出來,而劉遠的專屬令吏早已經升為從九品了。
所以論資曆,論身份的確該張偉身邊的陳大星得到這個官職了。
至於令吏下麵的書辦,可以理解為後世的合同工,給公家打工,但不算公家的人。
陳大星聞言當場就跪了下來:“感謝大人,我老陳頭幹了一輩子苦活,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當上朝廷的官。
您的提拔之恩,老陳我沒齒難忘,以後您隻要有吩咐,老陳我絕對沒二話。”
張偉把陳大星扶了起來,笑著說:“丟不丟人,你都快五十歲的人了。
你也不用這麽激動,你既然是我的人,我升了員外郎,給你弄一個從九品也是應該的。
別的不用說,往後更好的支持我的工作就行。”
這邊剛見完劉大星,務司廳就派人來通知:“下午秦侍郎主持大案要案專題通報會,要求業務部門的郎中和員外郎都要參加。”
下午還沒到,司務又有人過來通知了:“唐侍郎下午召開刑部內政改進會,要求所有部門的郎中和員外郎都要參加。“
唐侍郎是風開風侍郎出事之後副相張達安排進來的刑部右侍郎。
張偉:“這兩個會的時間有重合啊,我們怎麽辦。”
司務廳主事:“這我不知道,大人人讓我通知的。”
還好劉遠這時走了過來,他開口說:“我去開業務會,你去開內政會。”
張偉馬上點頭表示同意。
好不容易忙完業務,又開完了會,福建清吏司的同事又找過來:”福州有個兇殺案,我們懷疑兇人是南昌人,請張大人來一下我們福建司,我們商量一下怎麽聯合破案。“
張偉:”不能明天再商量嗎,現在已經是下值時間了?”
福建清吏司的同事:”這個案子太惡劣了,在當地影響太大了。
案子已經在特案司持號了,秦侍郎要求限期破案。“
張偉:“好吧,你們出方案,我們江西司一定配合。“
在正常下值時間過去半個小時後,張偉總算下值迴家了。
張偉想還好多虧了這個時代沒有電子照明,不然自己忙起來很可能會九九六。
當然了,這麽忙不是常態,但每個月總有那麽幾天,事就像趕集一樣湊到一起來。
就這樣忙一陣,閑一陣日子很快就到了農曆七月底的旬休日,京城的暑氣也開始消散。
這天清晨起床早練完的張偉來到了父母的院子,老兩口子早已經坐在庭院中了。
張偉剛要進去問候時,就聽見父親張伯山問:”老婆子,你昨天問親家母,她說她什麽時候迴湖南呀。“
李春花:“親家母說了,等到了下個月過了中秋,天氣稍微涼快點就走。”
張伯山:“行,到時候咱們也一塊跟著迴去。”
李春花:“可兒子讓我們多待一陣再迴去。”
張伯山:“待太久了有意思嗎,咱們兒子兒媳看了,孫子孫女也抱了,大京城也見識了,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李春花:“其實還是咱老家最舒服,我也放心不下家裏的雞鴨和田裏的蘿卜白菜。
可惜了,老家就是見不到兒子和孫子孫女。”
張伯山:“行啦,我們這一次五月份到的,八月份迴去,也有三個月了,待的時間夠長了。
時間待太長了不好,偉兒在官場本來要操心的事就多,現在每天還要分心來陪我們老兩口。“
李春花:”偉兒確實不容易,一個人要支撐這麽大一個家,還好兒媳是個賢惠的。”
張伯山:“就這樣定下來,過了中秋咱就迴去,正好可以跟親家母一路,不然咱們兩個老土炮子,被人賣了都不知道。\"
李春花:”對對對,一起走,一起走才好。“
盡管六月的京城已經熱的不行,一般根本不敢出門。
但在刑部衙門深處,刑部衙門官員的辦公場所,氣溫還是很清涼的。
在刑部江西清吏司郎中劉遠的辦公室室,劉遠正跟張偉商量著司裏人選的安排。
從張偉晉升員外郎後,司裏一直缺一個主事,蘇沐陽公開表示要外放至地方,所以可能還要再物色一名主事。
劉遠:“卓然,這個主事的活,你一直兼管著也不是辦法。
現在部裏給了三個方案,第一個是湖北司正好多出一個主事,部裏從湖北司給我們調一個,估計也就是去年新進的進士。
第二個辦法是從務司廳或照磨所的七品官中提拔一個過來當主事。
第三個辦法就是從地方上的刑名官調一個到刑部來。你看那個合適?”
張偉馬上說:“大人,你認為呢?“
張偉初來乍到,這個主導權肯定讓給劉遠。
劉遠:”現在司裏業務能手少了點,我的意見還是從地方上調一個老手過來比較好。“
張偉:”的確,司裏是應該多招一些業務高手,不然一旦有大案發生,我們都忙不過來。
大人,你心中有什麽合適的人選嗎?“
張偉既然決定在這件事上要配合劉遠,幹脆好事做到底,把話送到劉遠的嘴邊。
劉遠:”我認識河北保定府的推官,名叫袁宮北,舉人出身,在保定府幹了十多年了刑名,一線刑事經驗非常豐富。“
果然,劉遠就喜歡專門的刑事官員。
張偉:”我是同意大人的意見的,但舉人出身的話不知道部裏能不能同意。“
劉遠:”這個我找秦侍郎去講,如果有問題,還要麻煩卓然去劉尚書那裏吹吹風。”
秦侍郎就是刑部的左刑部秦明漢,也是劉遠這一派的領頭人。
張偉:”有秦侍郎出麵,調一個七品推官自然不成問題,吏部的人應該也會給秦侍郎麵子的。“
劉遠拍了拍張偉的肩膀說:”卓然,你見過袁宮北本人之後,你就知道我此舉絕對是出於一片公心。“
張偉:”下官絕對相信大人。“
張偉剛迴到辦公室,蘇沐陽就拿了一個卷宗過來說:“大人,這個九江府的兇殺案子你看下,我這樣批複行不行,如果可以,我就這樣發出去了。”
張偉快速的掃描了一下卷宗,然後看著蘇沐陽說:“光大,你辦事我還不放心嗎,就按這樣發。“
說完快速的簽了字。
蘇沐陽走後,張偉叫了自己的專屬令吏陳大星過來。
“老陳,你的從九品,劉大人同意了,我以司裏的名義給你報了上去,現在就等司務廳那邊批複了。你也多去使使勁。”
六部裏的令吏都是正式的工作人員,但一般都沒有品級,是大夏正式公務員中的最底層。
但每個衙門都有一定量的正九品和從九品的晉升名額。
有晉升的可能,那些有夢想的令吏才會有動力。
王郎中從刑部調走後,他的親信令吏小汪自然也待不下去了。
他身上的從九品官職就空了出來,而劉遠的專屬令吏早已經升為從九品了。
所以論資曆,論身份的確該張偉身邊的陳大星得到這個官職了。
至於令吏下麵的書辦,可以理解為後世的合同工,給公家打工,但不算公家的人。
陳大星聞言當場就跪了下來:“感謝大人,我老陳頭幹了一輩子苦活,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當上朝廷的官。
您的提拔之恩,老陳我沒齒難忘,以後您隻要有吩咐,老陳我絕對沒二話。”
張偉把陳大星扶了起來,笑著說:“丟不丟人,你都快五十歲的人了。
你也不用這麽激動,你既然是我的人,我升了員外郎,給你弄一個從九品也是應該的。
別的不用說,往後更好的支持我的工作就行。”
這邊剛見完劉大星,務司廳就派人來通知:“下午秦侍郎主持大案要案專題通報會,要求業務部門的郎中和員外郎都要參加。”
下午還沒到,司務又有人過來通知了:“唐侍郎下午召開刑部內政改進會,要求所有部門的郎中和員外郎都要參加。“
唐侍郎是風開風侍郎出事之後副相張達安排進來的刑部右侍郎。
張偉:“這兩個會的時間有重合啊,我們怎麽辦。”
司務廳主事:“這我不知道,大人人讓我通知的。”
還好劉遠這時走了過來,他開口說:“我去開業務會,你去開內政會。”
張偉馬上點頭表示同意。
好不容易忙完業務,又開完了會,福建清吏司的同事又找過來:”福州有個兇殺案,我們懷疑兇人是南昌人,請張大人來一下我們福建司,我們商量一下怎麽聯合破案。“
張偉:”不能明天再商量嗎,現在已經是下值時間了?”
福建清吏司的同事:”這個案子太惡劣了,在當地影響太大了。
案子已經在特案司持號了,秦侍郎要求限期破案。“
張偉:“好吧,你們出方案,我們江西司一定配合。“
在正常下值時間過去半個小時後,張偉總算下值迴家了。
張偉想還好多虧了這個時代沒有電子照明,不然自己忙起來很可能會九九六。
當然了,這麽忙不是常態,但每個月總有那麽幾天,事就像趕集一樣湊到一起來。
就這樣忙一陣,閑一陣日子很快就到了農曆七月底的旬休日,京城的暑氣也開始消散。
這天清晨起床早練完的張偉來到了父母的院子,老兩口子早已經坐在庭院中了。
張偉剛要進去問候時,就聽見父親張伯山問:”老婆子,你昨天問親家母,她說她什麽時候迴湖南呀。“
李春花:“親家母說了,等到了下個月過了中秋,天氣稍微涼快點就走。”
張伯山:“行,到時候咱們也一塊跟著迴去。”
李春花:“可兒子讓我們多待一陣再迴去。”
張伯山:“待太久了有意思嗎,咱們兒子兒媳看了,孫子孫女也抱了,大京城也見識了,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李春花:“其實還是咱老家最舒服,我也放心不下家裏的雞鴨和田裏的蘿卜白菜。
可惜了,老家就是見不到兒子和孫子孫女。”
張伯山:“行啦,我們這一次五月份到的,八月份迴去,也有三個月了,待的時間夠長了。
時間待太長了不好,偉兒在官場本來要操心的事就多,現在每天還要分心來陪我們老兩口。“
李春花:”偉兒確實不容易,一個人要支撐這麽大一個家,還好兒媳是個賢惠的。”
張伯山:“就這樣定下來,過了中秋咱就迴去,正好可以跟親家母一路,不然咱們兩個老土炮子,被人賣了都不知道。\"
李春花:”對對對,一起走,一起走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