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十九年,二月十三。
汪家堡內,普通的汪家堡人都已經被控製住。
汪家堡周圍半裏內本來都是汪家堡的產業,外麵的人根本進不來,而堡內已經變成了一座小型的兵營。
鬆平大郎帶著兩個貼身武士跪坐在堡主的位置上,而堡主汪海則隻能跪坐在另一旁。
而主座的兩邊,還跪坐著五六位日本武士和浪人的首領。
這些人都是原鬆平家的武士或武士後人。
鬆平三郎則站著一張簡易的蘇北地圖前麵說道:“大哥,我們在揚州的線人來信說,他已經當上揚州南城的值守官,他身邊的士兵有三成換成了我們的人,到時候隻要我們大軍一到,他們便會出其不意的打開城門。
還有東城的那個無人區,我們派過的人通過每晚挖地道,已經挖開一條可以供兩人通行的地道,隻差最後七天就可以全部挖通。
所以我們計劃定在五天後出兵,大哥帶六百精銳騎兵直奔揚州,正好在七天後到達揚州城下。
二哥帶六百步兵先攻寶應,後取高郵。
我帶五百精銳看守汪家堡老家,順便洗劫鹽城縣。
大哥,你看如此計劃是否妥當。“
鬆平大郎:“就按三郎的計劃行事,我說三點,大家一定要記住,我們此次行動的第一要務是搶劫銀錢,其他都是其次,搶完銀錢後第一時間返迴此地,等侯出海。
第二,所有搶來的銀錢隻允許自留三成,其他都要上交來進行我們的複國大業。
第三,一切行動要聽從我的號令,有攻城的行動,先讓手下的浪人上,要保存好我們本部的武士。
諸位,拜托了。“
鬆平家諸位武士首領:“嗨!”
兩天前,大順十九年二月十一日,南京城。
新成立的江浙巡閱使大營內,靖海侯陸峰看著江浙地區的海陸地圖在盤算著什麽。
此時營帳內匆匆進來一名中年軍官。
中年軍官:“侯爺,海軍那邊來信了。浙江沿海的兩夥倭寇都被海軍在海上擊潰了。
小泉部老巢被海軍端了,小泉部的主要倭匪均被斬殺。
安倍部跑的快,棄了海島老巢往南逃了。
奇怪的是,蘇北沿海最大的倭寇鬆平部主力消失了。
海軍在其經常出沒的海島上隻抓到一此老弱病殘,主力全部不見了?”
陸峰:“不見了?情報上說,鬆平部倭寇是近些年來東南沿海最強大的一股倭寇。
其主力在一千五百人以上,甚至還養了部分騎兵,這麽大股倭寇怎麽會消失不見了?”
中年軍官:“侯爺,情報上說鬆平部是倭島上鬆平藩的餘孽,他們是不是迴倭島上複國去了?”
陸峰:“倭島的藩國雖然小,也不是一千多人就能複國的。
並且依老夫所了解的倭習性,他們來到我中原的富庶之地,有能力搶一把絕對不可能不搶。
現在他們居然消失了,肯定是所圖甚大。\"
中年軍官開玩笑地說:“所圖甚大,他們總不敢來搶南京吧。“
陸峰:“倭人野心之大,非常人所能想。
昨天蘇北的布政使穀少海來訪,他說什麽來著,他說鬆平部在鹽城縣有疑似據點。
如果屬實,從鹽城到南京不過五百多裏,騎兵三日可到,他怎麽不敢來南京?
要是我們掉以輕心,真讓幾百倭匪進了南京城那樂子就大了。“
中年軍官:“侯爺,下官明白了,馬上通知蘇北都指揮使和南京防衛軍,加強南京城和周邊的防衛。”
陸峰閉著眼想了一會,說:“本侯估計倭寇的重點可能是揚州。
那裏離鹽城更近,隻有三百多裏,防衛力量也明顯比南京弱。
更重要的事,揚州真富呀,特別是那群鹽商,以倭寇的習性,肯定是奔著搶錢去的。
揚州應該是最好的目標了,對了,一定是揚州。”
最了解你的人一定是你的敵人。
陸峰不愧是打了一輩子倭寇並以此封侯的軍人,得知鬆平部的異常後,馬上就分析出了鬆平部倭寇最可能的意圖。
陸峰:“快讓胡宗北將軍帶著我的手令去接管揚州防務。”
胡宗北是陸峰手下能力最強的部下之一。
中年軍官:“如此大事,是不是跟南京留守司的大人們商量一下。”
至於蘇北都指揮使,中年軍官根本不用提,因為身為浙江巡閱使的陸峰正是他們的上司。
陸峰:“事急從權,按我的意思辦,出了作何問題,本侯一力承擔。
對了,淮安衛那個指揮使周光是不是被解職了,傳我的將令,讓他馬上複職去組止淮安府的防衛。”
中年軍官:“是,下官馬上去辦。”
二月十五,鹽城縣縣衙。
淮安府刑房劉正軍總捕頭麾下的捕快來報:“頭,頭,我們在汪家堡附件的鎮上抓到兩個在偷雞的倭寇,據兩人交代,他們正是從汪家堡溜出來找吃的。
這下咱們有實證了,可以去汪家堡抓人了。”
劉正軍:“快,快去召集兄弟們,順便去通知王知縣和魯師爺。”
王知縣和魯師爺到場後,王知縣帶著人就要去汪家堡抓人。
魯師爺看著一臉便秘臉色的捕快,拉住了王知縣,問報信的捕快:“你們有沒有問清楚抓到的倭寇,他們來了多少人?為什麽來的?”
捕快迴道:“問了,但那兩個倭寇應該是最底層的浪人。
他們也說不清到底有多少人,來這裏是幹什麽的。
隻是說有很多很多人,他們的院子都住滿了,看上去至少有好幾百人。“
魯師爺:“好幾百?那不是我們這點人都對付的了了。
看樣子倭寇來都不善呀,不過這兩人說的話不完全可信。
劉總捕頭,你敢不敢帶人去汪家堡探一探那裏究竟來了多少倭寇,一定要自己注意安全。
王縣尊,我們要馬上對召集縣的差役和巡檢司的人馬,準備守好縣城?還要把這個情況馬上稟告給知府大人。
如果倭寇人數太多,恐怕得讓知府大人帶淮安衛的人來才行。“
王知縣:“倭寇還敢攻打縣城?“
魯師爺:“那麽多倭寇,他們有什麽不敢的,以前浙江的倭寇還想過攻打杭州城呢。”
劉正軍:“王大人,魯師爺說的是穩妥辦法,我帶幾個機靈的兄弟去打探情況,你們組織好守城。”
王知縣:“那你們一定要注意好安全。”
劉正軍:“大人放心,我劉某人武力不算什麽,但論起跑路和追人,全淮安府也沒幾個比我快的。”
汪家堡內,普通的汪家堡人都已經被控製住。
汪家堡周圍半裏內本來都是汪家堡的產業,外麵的人根本進不來,而堡內已經變成了一座小型的兵營。
鬆平大郎帶著兩個貼身武士跪坐在堡主的位置上,而堡主汪海則隻能跪坐在另一旁。
而主座的兩邊,還跪坐著五六位日本武士和浪人的首領。
這些人都是原鬆平家的武士或武士後人。
鬆平三郎則站著一張簡易的蘇北地圖前麵說道:“大哥,我們在揚州的線人來信說,他已經當上揚州南城的值守官,他身邊的士兵有三成換成了我們的人,到時候隻要我們大軍一到,他們便會出其不意的打開城門。
還有東城的那個無人區,我們派過的人通過每晚挖地道,已經挖開一條可以供兩人通行的地道,隻差最後七天就可以全部挖通。
所以我們計劃定在五天後出兵,大哥帶六百精銳騎兵直奔揚州,正好在七天後到達揚州城下。
二哥帶六百步兵先攻寶應,後取高郵。
我帶五百精銳看守汪家堡老家,順便洗劫鹽城縣。
大哥,你看如此計劃是否妥當。“
鬆平大郎:“就按三郎的計劃行事,我說三點,大家一定要記住,我們此次行動的第一要務是搶劫銀錢,其他都是其次,搶完銀錢後第一時間返迴此地,等侯出海。
第二,所有搶來的銀錢隻允許自留三成,其他都要上交來進行我們的複國大業。
第三,一切行動要聽從我的號令,有攻城的行動,先讓手下的浪人上,要保存好我們本部的武士。
諸位,拜托了。“
鬆平家諸位武士首領:“嗨!”
兩天前,大順十九年二月十一日,南京城。
新成立的江浙巡閱使大營內,靖海侯陸峰看著江浙地區的海陸地圖在盤算著什麽。
此時營帳內匆匆進來一名中年軍官。
中年軍官:“侯爺,海軍那邊來信了。浙江沿海的兩夥倭寇都被海軍在海上擊潰了。
小泉部老巢被海軍端了,小泉部的主要倭匪均被斬殺。
安倍部跑的快,棄了海島老巢往南逃了。
奇怪的是,蘇北沿海最大的倭寇鬆平部主力消失了。
海軍在其經常出沒的海島上隻抓到一此老弱病殘,主力全部不見了?”
陸峰:“不見了?情報上說,鬆平部倭寇是近些年來東南沿海最強大的一股倭寇。
其主力在一千五百人以上,甚至還養了部分騎兵,這麽大股倭寇怎麽會消失不見了?”
中年軍官:“侯爺,情報上說鬆平部是倭島上鬆平藩的餘孽,他們是不是迴倭島上複國去了?”
陸峰:“倭島的藩國雖然小,也不是一千多人就能複國的。
並且依老夫所了解的倭習性,他們來到我中原的富庶之地,有能力搶一把絕對不可能不搶。
現在他們居然消失了,肯定是所圖甚大。\"
中年軍官開玩笑地說:“所圖甚大,他們總不敢來搶南京吧。“
陸峰:“倭人野心之大,非常人所能想。
昨天蘇北的布政使穀少海來訪,他說什麽來著,他說鬆平部在鹽城縣有疑似據點。
如果屬實,從鹽城到南京不過五百多裏,騎兵三日可到,他怎麽不敢來南京?
要是我們掉以輕心,真讓幾百倭匪進了南京城那樂子就大了。“
中年軍官:“侯爺,下官明白了,馬上通知蘇北都指揮使和南京防衛軍,加強南京城和周邊的防衛。”
陸峰閉著眼想了一會,說:“本侯估計倭寇的重點可能是揚州。
那裏離鹽城更近,隻有三百多裏,防衛力量也明顯比南京弱。
更重要的事,揚州真富呀,特別是那群鹽商,以倭寇的習性,肯定是奔著搶錢去的。
揚州應該是最好的目標了,對了,一定是揚州。”
最了解你的人一定是你的敵人。
陸峰不愧是打了一輩子倭寇並以此封侯的軍人,得知鬆平部的異常後,馬上就分析出了鬆平部倭寇最可能的意圖。
陸峰:“快讓胡宗北將軍帶著我的手令去接管揚州防務。”
胡宗北是陸峰手下能力最強的部下之一。
中年軍官:“如此大事,是不是跟南京留守司的大人們商量一下。”
至於蘇北都指揮使,中年軍官根本不用提,因為身為浙江巡閱使的陸峰正是他們的上司。
陸峰:“事急從權,按我的意思辦,出了作何問題,本侯一力承擔。
對了,淮安衛那個指揮使周光是不是被解職了,傳我的將令,讓他馬上複職去組止淮安府的防衛。”
中年軍官:“是,下官馬上去辦。”
二月十五,鹽城縣縣衙。
淮安府刑房劉正軍總捕頭麾下的捕快來報:“頭,頭,我們在汪家堡附件的鎮上抓到兩個在偷雞的倭寇,據兩人交代,他們正是從汪家堡溜出來找吃的。
這下咱們有實證了,可以去汪家堡抓人了。”
劉正軍:“快,快去召集兄弟們,順便去通知王知縣和魯師爺。”
王知縣和魯師爺到場後,王知縣帶著人就要去汪家堡抓人。
魯師爺看著一臉便秘臉色的捕快,拉住了王知縣,問報信的捕快:“你們有沒有問清楚抓到的倭寇,他們來了多少人?為什麽來的?”
捕快迴道:“問了,但那兩個倭寇應該是最底層的浪人。
他們也說不清到底有多少人,來這裏是幹什麽的。
隻是說有很多很多人,他們的院子都住滿了,看上去至少有好幾百人。“
魯師爺:“好幾百?那不是我們這點人都對付的了了。
看樣子倭寇來都不善呀,不過這兩人說的話不完全可信。
劉總捕頭,你敢不敢帶人去汪家堡探一探那裏究竟來了多少倭寇,一定要自己注意安全。
王縣尊,我們要馬上對召集縣的差役和巡檢司的人馬,準備守好縣城?還要把這個情況馬上稟告給知府大人。
如果倭寇人數太多,恐怕得讓知府大人帶淮安衛的人來才行。“
王知縣:“倭寇還敢攻打縣城?“
魯師爺:“那麽多倭寇,他們有什麽不敢的,以前浙江的倭寇還想過攻打杭州城呢。”
劉正軍:“王大人,魯師爺說的是穩妥辦法,我帶幾個機靈的兄弟去打探情況,你們組織好守城。”
王知縣:“那你們一定要注意好安全。”
劉正軍:“大人放心,我劉某人武力不算什麽,但論起跑路和追人,全淮安府也沒幾個比我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