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絡完身邊人,張偉的另一個目標是在官場上培養自己的心腹。
目前自己能培養的好像隻有淮安府的一眾官吏,張偉選定的目標有兩個,一個是王陽,一個是何經曆。
何經曆,全名叫何再道,自張偉上任內,基本上擔任了張偉秘書長的工作,跟張偉的工作關係已經是非比尋常了。
何經曆自己多次向張偉表達了忠心,張偉也決定明年就幫何經曆升上一小級。
現在張偉的重點籠絡對象是王陽。
通過這一年多的相交,特別是在鹽城縣一起抵抗倭寇,兩人的關係本來就已經不錯的了,王陽也比較佩服張偉。
但目前王陽對張偉還是處在對一個厲害上司的欽佩,離真正成為張偉的心腹還差的很遠。
王陽收拾完鹽城縣的殘局後,奉命調到淮安府來當通判,也就是張偉的副手。
王陽:“下官王陽奉命前來府衙向您報到,以後就在您手下做事了。”
張偉:“景明啊,鹽城那邊都忙完了嗎?”
王陽:“從二月倭亂到現在過了半年時間,鹽城縣總算是恢複了往日的生機,該做的善後也都做的差不多了。“
張偉:“嗯,到了府衙後你想分管那方麵的工作呢?“
在王陽來府衙之前,淮安府一共有付柏青和趙永康兩個通判,他們分別分管錢糧和刑名,水利之事也是由趙永康在協管。
王陽:“下官初來乍到,一切聽大人的安排。”
張偉想了下說:“付通判一直負責府裏的錢糧,趙通判一直分管刑名。
他們倆的現職就不變動了,你來府衙幫我分擔一下水利和江海防務如何?\"
王陽:“下官明白了。”
張偉:“水利方麵我去年主持修建的通水渠已經基本完工了。
但水利工作依然十分艱巨,每年的維護和疏通都是個不小的工作。
江海防務主要是鹽城那邊的防倭工作,這個是你的老本行了,你應該比我還熟悉。
怎麽樣,這兩項工作分配給你負責有沒有信心完成。“
王陽:“大人放心,下官一定做好淮安府的水利和防務工作。”
張偉:“景明是大順十三年的進士出身吧。”
王陽:“慚愧,下官是同進士出身。”
張偉:“無防,我朝的三甲進士雖然比不得一甲和二甲。
但總歸都是正經的仕途出身,在朝堂上的諸位高官,也不乏有三甲出身的。
景明現在出仕六年就做到正六品,也不比你們同屆的一甲和二甲差多少吧。”
王陽:“這還得多虧的大人,要不是大人冒險帶兵救援鹽城,下官別說升官了,可能連命都沒有了。”
張偉:“欸,鹽城也是淮安府治下,我也是守土有責,談不上誰救誰。”
“對了,景明你調到淮安府裏來,家屬都安頓好了嗎?
有什麽困難你就直說,本官或許能給你解決掉。”
王陽:“勞煩大人關心,下官家裏一切都好。”
張偉:“哦,我怎麽聽你住的那邊官衙的人說,令夫人好像不是特別滿意?
還當眾跟你吵了一頓。“
這一架動靜鬧的有點大,在整個府衙圈都傳遍了。
王陽:”讓大人見笑了,內子之前一直在南京生活慣了。
她在南京時,在一家女校擔任女夫子,到了這邊非得也辦什麽女校,這不是胡鬧嗎?
淮安府能和南京比嗎?“
張偉:”你怎麽就知道淮安沒有女校,淮安怎麽就比不了南京,至少在這點上,咱淮安就不比南京差。“
王陽:”咱們淮安府還可以辦女校?“
張偉:”不是可以辦,而是已經辦了一個,就是由我家內子聯合付夫人,趙夫人辦的,地點就在官衙隔壁不遠。“
王陽:”那太好了,這會內子也可以去女校了,就不會在家和下官一直鬧家務了。“
張偉:”哈哈,我就說你家的困難我可以幫我解決,你還不信。“
王陽:”大人真乃神人啊,下官佩服。“
看著王陽帶著敬意和佩服的離去,張偉滿意的點了點頭。
籠絡王陽這等正經官僚不能隻靠權或錢,得攻心為上,這次見麵還是很有效果的。
張偉見完王陽後,就迴內宅去見妻子鄒若芙了。
張偉:”娘子,為夫辛不辱命,成功給女校招到一名女夫子。“
鄒若芙:”這王夫人也不知道性格和脾氣怎麽樣,能不能當她女校的夫子。“
張偉:“那娘子先觀察觀察她,再決定是否讓她擔任夫子。”
鄒若芙:“好了,女校的事妾身自有章程,夫君真正要上心的事是大郎智達的學業。
明年大郎就十一歲了,到底要不要上場考一考縣學?”
原來大順九年出生的張偉長子張智達,今年已經十歲,學業向來還不錯,按他的教授夫子的話來說,已經至少有童生的水準了。
張偉親自考核過兒子,的確水平還可以。
現在的問題是讓不讓張智達明年二月份上場考科舉。
張偉主要的顧慮就是縣試通過了後,他的府試怎麽辦。
按大夏的科舉規定,張偉的兒子可以在張偉的工作所在地參加科舉,不用返迴原籍再考試。
但張偉的兒子參加府試時,不能由張偉本人主持府試,到時候還要請外地的官員前來主持。
事情本身不麻煩,可張偉擔心的是,如此一來,大家都知道張偉的兒子在參加府試了,考官會不會放水,會不會有人指責兒子靠關係才考中的?
張偉隻稍微考慮了一下,就想到這些都沒有兒子的前程重要。
於是張偉迴複鄒若芙說:“考,大郎年紀到了,水平也不錯了,就應該讓他來考。
大不了府試時,我主動申請迴避,請布政使大人安排學政或其他大人來主持。”
鄒若芙:“那夫君得用點心督促下大郎的每日學習,科考那東西,妾身懂的不多。”
張偉:“那到不用,平時怎麽學,現在依舊怎麽學就行了。
突然加重學業把孩子搞緊張兮兮的,反而考不好。”
鄒若芙:“行吧,這方麵夫君是專家,就聽夫君的安排。“
目前自己能培養的好像隻有淮安府的一眾官吏,張偉選定的目標有兩個,一個是王陽,一個是何經曆。
何經曆,全名叫何再道,自張偉上任內,基本上擔任了張偉秘書長的工作,跟張偉的工作關係已經是非比尋常了。
何經曆自己多次向張偉表達了忠心,張偉也決定明年就幫何經曆升上一小級。
現在張偉的重點籠絡對象是王陽。
通過這一年多的相交,特別是在鹽城縣一起抵抗倭寇,兩人的關係本來就已經不錯的了,王陽也比較佩服張偉。
但目前王陽對張偉還是處在對一個厲害上司的欽佩,離真正成為張偉的心腹還差的很遠。
王陽收拾完鹽城縣的殘局後,奉命調到淮安府來當通判,也就是張偉的副手。
王陽:“下官王陽奉命前來府衙向您報到,以後就在您手下做事了。”
張偉:“景明啊,鹽城那邊都忙完了嗎?”
王陽:“從二月倭亂到現在過了半年時間,鹽城縣總算是恢複了往日的生機,該做的善後也都做的差不多了。“
張偉:“嗯,到了府衙後你想分管那方麵的工作呢?“
在王陽來府衙之前,淮安府一共有付柏青和趙永康兩個通判,他們分別分管錢糧和刑名,水利之事也是由趙永康在協管。
王陽:“下官初來乍到,一切聽大人的安排。”
張偉想了下說:“付通判一直負責府裏的錢糧,趙通判一直分管刑名。
他們倆的現職就不變動了,你來府衙幫我分擔一下水利和江海防務如何?\"
王陽:“下官明白了。”
張偉:“水利方麵我去年主持修建的通水渠已經基本完工了。
但水利工作依然十分艱巨,每年的維護和疏通都是個不小的工作。
江海防務主要是鹽城那邊的防倭工作,這個是你的老本行了,你應該比我還熟悉。
怎麽樣,這兩項工作分配給你負責有沒有信心完成。“
王陽:“大人放心,下官一定做好淮安府的水利和防務工作。”
張偉:“景明是大順十三年的進士出身吧。”
王陽:“慚愧,下官是同進士出身。”
張偉:“無防,我朝的三甲進士雖然比不得一甲和二甲。
但總歸都是正經的仕途出身,在朝堂上的諸位高官,也不乏有三甲出身的。
景明現在出仕六年就做到正六品,也不比你們同屆的一甲和二甲差多少吧。”
王陽:“這還得多虧的大人,要不是大人冒險帶兵救援鹽城,下官別說升官了,可能連命都沒有了。”
張偉:“欸,鹽城也是淮安府治下,我也是守土有責,談不上誰救誰。”
“對了,景明你調到淮安府裏來,家屬都安頓好了嗎?
有什麽困難你就直說,本官或許能給你解決掉。”
王陽:“勞煩大人關心,下官家裏一切都好。”
張偉:“哦,我怎麽聽你住的那邊官衙的人說,令夫人好像不是特別滿意?
還當眾跟你吵了一頓。“
這一架動靜鬧的有點大,在整個府衙圈都傳遍了。
王陽:”讓大人見笑了,內子之前一直在南京生活慣了。
她在南京時,在一家女校擔任女夫子,到了這邊非得也辦什麽女校,這不是胡鬧嗎?
淮安府能和南京比嗎?“
張偉:”你怎麽就知道淮安沒有女校,淮安怎麽就比不了南京,至少在這點上,咱淮安就不比南京差。“
王陽:”咱們淮安府還可以辦女校?“
張偉:”不是可以辦,而是已經辦了一個,就是由我家內子聯合付夫人,趙夫人辦的,地點就在官衙隔壁不遠。“
王陽:”那太好了,這會內子也可以去女校了,就不會在家和下官一直鬧家務了。“
張偉:”哈哈,我就說你家的困難我可以幫我解決,你還不信。“
王陽:”大人真乃神人啊,下官佩服。“
看著王陽帶著敬意和佩服的離去,張偉滿意的點了點頭。
籠絡王陽這等正經官僚不能隻靠權或錢,得攻心為上,這次見麵還是很有效果的。
張偉見完王陽後,就迴內宅去見妻子鄒若芙了。
張偉:”娘子,為夫辛不辱命,成功給女校招到一名女夫子。“
鄒若芙:”這王夫人也不知道性格和脾氣怎麽樣,能不能當她女校的夫子。“
張偉:“那娘子先觀察觀察她,再決定是否讓她擔任夫子。”
鄒若芙:“好了,女校的事妾身自有章程,夫君真正要上心的事是大郎智達的學業。
明年大郎就十一歲了,到底要不要上場考一考縣學?”
原來大順九年出生的張偉長子張智達,今年已經十歲,學業向來還不錯,按他的教授夫子的話來說,已經至少有童生的水準了。
張偉親自考核過兒子,的確水平還可以。
現在的問題是讓不讓張智達明年二月份上場考科舉。
張偉主要的顧慮就是縣試通過了後,他的府試怎麽辦。
按大夏的科舉規定,張偉的兒子可以在張偉的工作所在地參加科舉,不用返迴原籍再考試。
但張偉的兒子參加府試時,不能由張偉本人主持府試,到時候還要請外地的官員前來主持。
事情本身不麻煩,可張偉擔心的是,如此一來,大家都知道張偉的兒子在參加府試了,考官會不會放水,會不會有人指責兒子靠關係才考中的?
張偉隻稍微考慮了一下,就想到這些都沒有兒子的前程重要。
於是張偉迴複鄒若芙說:“考,大郎年紀到了,水平也不錯了,就應該讓他來考。
大不了府試時,我主動申請迴避,請布政使大人安排學政或其他大人來主持。”
鄒若芙:“那夫君得用點心督促下大郎的每日學習,科考那東西,妾身懂的不多。”
張偉:“那到不用,平時怎麽學,現在依舊怎麽學就行了。
突然加重學業把孩子搞緊張兮兮的,反而考不好。”
鄒若芙:“行吧,這方麵夫君是專家,就聽夫君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