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張偉先檢查了一下長子張智達的學習情況。
對照自己當年考秀才時的學習功底,張偉覺得目前的兒子已經超過了當年的自己。
鼓勵了長子一番後,張偉來看王氏姐妹的院子。
此時張遠達已經被生母王玲教訓了一頓,他跪在張偉麵前承認了錯誤,表示自己一定會向大哥學習。
張偉也心平氣和的跟次子做了交流,張偉說:“孩子,你還小,看不到這個社會的全貌,所以現在還不能讓你自己做決定,你要相信爹爹,爹爹是不會害你的。”
張遠達剛被自己的親娘教訓了,根本不敢跟張偉頂嘴。
於是乖乖的迴答道:“爹,你放心,我今後一定好好聽您的話,好好學習,爭取早日考上童生,考上秀才。”
張偉:‘嗯,你也不要為難情緒,以你的聰明程度,隻要你用心好好學習,秀才的學習內容都是不難的。“
跟次子張遠達交流完,張偉來到鄒若芙的房間。
兩口子久別勝新婚恩愛一場後,兩夫妻摟在一起聊一些家常。
張偉問道:“李大去湖南接爹娘,去了多久了? “
鄒若芙道:“夫君去北京述職前四月份安排的李大去接爹娘,現在有兩個多月了吧。
如果一切順利,再有半個月左右應該就到了。“
張偉:“嗯,爹娘住的地方都收拾好了吧。”
張偉為了接父母過來,特意在自家的府邸邊上買了一個稍小的院子專門給父母住,兩邊連通後,事實上又成了一個大院子。
鄒若芙:“夫君你放心,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了,肯定不會耽誤爹娘住進來的。“
張偉:“對了,為夫麵聖述職時,陛下答應給爹娘住的院子賜一塊“有福之家”的牌匾,應該在一個月內會送過來。
你安排裝修時要注意給禦賜的牌匾預留一個位置。“
鄒若芙一下子來的興趣,她好奇的問道:“夫君,你是怎麽要到這樣一個禦賜的牌匾?
有了禦賜的牌匾,這樣我們不用擔心留不住爹娘了。“
張偉做為一個成熟的官僚,收到禦賜的物件沒有特別激動。
他淡定地說到:“像為夫這個品級的官員,陛下也會有所示好,偶爾給為夫一些賞賜。
就這樣一個牌匾,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你想一想,鄒家的祖堂中是不是也有很多禦賜的物件?”
鄒若芙想了想,好像的確是,她說:“對了,夫君,你剛剛去看過智兒了吧,你覺得智兒的水平怎麽樣,今年能不能過院試?“
張偉:“娘子,這個問題你問過好多次了。
根據為夫最新的考查,智兒的水平確實又進步了許多,為夫估計大概率能過。“
鄒若芙:“真的嗎,那太好了。“
張偉:“智兒才十四歲不到,為夫倒不覺得他現在就中秀才對他而言是件大好事。
他還太年輕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如果智兒真的中了,咱們也不要太興奮,反而要注意低調來保護他。”
鄒若芙:“還是夫君想的周到,妾身會注意的。”
處理完家事,張偉第二天就迴蘇北布政司衙門,跟上司左定宇報到之後,張偉又找到左參議崔勝把自己負責的工作交接迴來。
還好,張偉去北京述職的這兩個月,沒有什麽特別重要的大事發生。
於是張偉就這樣迴到了正常上班的日子。
到了日子到七月二十五日,張偉的父母還沒到,但禦賜的“有福之家”的牌匾先送到了張偉家。
這個禦賜的牌匾送來時,附近本來就有人很多人過來圍觀。
加上張偉家為了迎接這塊牌匾也弄出來很大的動靜,所以這事在張家府邸周圍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
離張偉家不遠的一個院子裏,住的是南京的老牌富商之一陳家。
禦賜的牌匾送來時,陳家的家主陳仁和,問自己的兒子陳清平道:“大郎,那邊怎麽這熱鬧,是有什麽事情嗎?”
陳家公子一邊迴自己的老爹,一邊吩咐自己的書童小李子:“您說的是左參政張大人家裏那邊吧,沒聽說張大人家有什麽喜事啊。
小李子,你跑的快,快去打聽一下。”
對於自家附近住的朝廷大員,陳家肯定是了解的一清二楚的,並且有一定的人情往來。
如果張家有什麽公開的喜事,陳家肯定會過去隨一份禮的。
小李子果然跑的快,不到一刻鍾就打聽迴來了。
小李子說:“迴稟老爺,少爺,小人打聽清楚了,是張大人的喜事。
好像是張大人家得了禦賜的”有福之家“的牌匾,張大人家裏正在慶祝呢。”
陳家家主:“這張大人不得了呀,年紀輕輕的,不僅身居高位,還如此得陛下恩寵,大郎,趕緊備一份厚禮給張府送上去。”
小李子說:“老爺,剛才就有人在現場要送賀禮,張大人府上的人說了,張大人早有吩咐不收禮,所有到場的人都是免費觀禮。
還有這個牌匾是陛下禦賜給張大人父母在南京的住所的。
按張大人所說,等張老太爺,老太太正式過來入住了,到時候再宴請附近所有的鄰居一起慶賀。”
陳家家主陳仁和:“這張家的家風不錯,應該能長久。
這社會還是讀書起家快啊,這張家就靠張大人這一代人就有了如此家勢,真是不簡單。
大郎,我們家的後輩往後還是要以培養讀書人當官為主。”
陳清平:“爹,這個道理兒子早就知道了,可這科舉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至於這張大人,兒子打聽過了,他的官聲的確不錯,在官場上官聲也不錯,咱們可以重點投資一番。”
陳家家主陳仁和:“嗯,這個事,你看著安排,咱們姿態放低一點。
王相爺已經退了下來,何參政難當大任,咱們家需要投資一位新貴。”
陳清平:“要投資的話,那咱們家養的那幾匹頂級的”揚州瘦馬“,爹你可舍得拿來送人。”
陳家家主陳仁和:“不過是一些高級點的玩物罷了,要是能讓我陳家靠上張大人,他們也算物有所值了,你盡管用。”
陳清平陳仁和:“爹,如此一來,兒子有七成把握能靠上這張大人了。
咱們家巴結的權貴官員多了去,這張大人也沒什麽特別的。
等張大人這根線搭上,這蘇北的海貿咱們陳家說不定也能分到一杯羹了。”
陳家家主陳仁和:“注意不要硬來,實際靠不上也不要結仇。
還有注意不要直接和關家關言剛起衝突了。
這關家表麵上靠著的是少府,實際與我大夏的皇家關係極深,不是我們陳家能得罪的起的。”
陳清平:“爹放心,兒子曉得厲害。”
對照自己當年考秀才時的學習功底,張偉覺得目前的兒子已經超過了當年的自己。
鼓勵了長子一番後,張偉來看王氏姐妹的院子。
此時張遠達已經被生母王玲教訓了一頓,他跪在張偉麵前承認了錯誤,表示自己一定會向大哥學習。
張偉也心平氣和的跟次子做了交流,張偉說:“孩子,你還小,看不到這個社會的全貌,所以現在還不能讓你自己做決定,你要相信爹爹,爹爹是不會害你的。”
張遠達剛被自己的親娘教訓了,根本不敢跟張偉頂嘴。
於是乖乖的迴答道:“爹,你放心,我今後一定好好聽您的話,好好學習,爭取早日考上童生,考上秀才。”
張偉:‘嗯,你也不要為難情緒,以你的聰明程度,隻要你用心好好學習,秀才的學習內容都是不難的。“
跟次子張遠達交流完,張偉來到鄒若芙的房間。
兩口子久別勝新婚恩愛一場後,兩夫妻摟在一起聊一些家常。
張偉問道:“李大去湖南接爹娘,去了多久了? “
鄒若芙道:“夫君去北京述職前四月份安排的李大去接爹娘,現在有兩個多月了吧。
如果一切順利,再有半個月左右應該就到了。“
張偉:“嗯,爹娘住的地方都收拾好了吧。”
張偉為了接父母過來,特意在自家的府邸邊上買了一個稍小的院子專門給父母住,兩邊連通後,事實上又成了一個大院子。
鄒若芙:“夫君你放心,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了,肯定不會耽誤爹娘住進來的。“
張偉:“對了,為夫麵聖述職時,陛下答應給爹娘住的院子賜一塊“有福之家”的牌匾,應該在一個月內會送過來。
你安排裝修時要注意給禦賜的牌匾預留一個位置。“
鄒若芙一下子來的興趣,她好奇的問道:“夫君,你是怎麽要到這樣一個禦賜的牌匾?
有了禦賜的牌匾,這樣我們不用擔心留不住爹娘了。“
張偉做為一個成熟的官僚,收到禦賜的物件沒有特別激動。
他淡定地說到:“像為夫這個品級的官員,陛下也會有所示好,偶爾給為夫一些賞賜。
就這樣一個牌匾,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你想一想,鄒家的祖堂中是不是也有很多禦賜的物件?”
鄒若芙想了想,好像的確是,她說:“對了,夫君,你剛剛去看過智兒了吧,你覺得智兒的水平怎麽樣,今年能不能過院試?“
張偉:“娘子,這個問題你問過好多次了。
根據為夫最新的考查,智兒的水平確實又進步了許多,為夫估計大概率能過。“
鄒若芙:“真的嗎,那太好了。“
張偉:“智兒才十四歲不到,為夫倒不覺得他現在就中秀才對他而言是件大好事。
他還太年輕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如果智兒真的中了,咱們也不要太興奮,反而要注意低調來保護他。”
鄒若芙:“還是夫君想的周到,妾身會注意的。”
處理完家事,張偉第二天就迴蘇北布政司衙門,跟上司左定宇報到之後,張偉又找到左參議崔勝把自己負責的工作交接迴來。
還好,張偉去北京述職的這兩個月,沒有什麽特別重要的大事發生。
於是張偉就這樣迴到了正常上班的日子。
到了日子到七月二十五日,張偉的父母還沒到,但禦賜的“有福之家”的牌匾先送到了張偉家。
這個禦賜的牌匾送來時,附近本來就有人很多人過來圍觀。
加上張偉家為了迎接這塊牌匾也弄出來很大的動靜,所以這事在張家府邸周圍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
離張偉家不遠的一個院子裏,住的是南京的老牌富商之一陳家。
禦賜的牌匾送來時,陳家的家主陳仁和,問自己的兒子陳清平道:“大郎,那邊怎麽這熱鬧,是有什麽事情嗎?”
陳家公子一邊迴自己的老爹,一邊吩咐自己的書童小李子:“您說的是左參政張大人家裏那邊吧,沒聽說張大人家有什麽喜事啊。
小李子,你跑的快,快去打聽一下。”
對於自家附近住的朝廷大員,陳家肯定是了解的一清二楚的,並且有一定的人情往來。
如果張家有什麽公開的喜事,陳家肯定會過去隨一份禮的。
小李子果然跑的快,不到一刻鍾就打聽迴來了。
小李子說:“迴稟老爺,少爺,小人打聽清楚了,是張大人的喜事。
好像是張大人家得了禦賜的”有福之家“的牌匾,張大人家裏正在慶祝呢。”
陳家家主:“這張大人不得了呀,年紀輕輕的,不僅身居高位,還如此得陛下恩寵,大郎,趕緊備一份厚禮給張府送上去。”
小李子說:“老爺,剛才就有人在現場要送賀禮,張大人府上的人說了,張大人早有吩咐不收禮,所有到場的人都是免費觀禮。
還有這個牌匾是陛下禦賜給張大人父母在南京的住所的。
按張大人所說,等張老太爺,老太太正式過來入住了,到時候再宴請附近所有的鄰居一起慶賀。”
陳家家主陳仁和:“這張家的家風不錯,應該能長久。
這社會還是讀書起家快啊,這張家就靠張大人這一代人就有了如此家勢,真是不簡單。
大郎,我們家的後輩往後還是要以培養讀書人當官為主。”
陳清平:“爹,這個道理兒子早就知道了,可這科舉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至於這張大人,兒子打聽過了,他的官聲的確不錯,在官場上官聲也不錯,咱們可以重點投資一番。”
陳家家主陳仁和:“嗯,這個事,你看著安排,咱們姿態放低一點。
王相爺已經退了下來,何參政難當大任,咱們家需要投資一位新貴。”
陳清平:“要投資的話,那咱們家養的那幾匹頂級的”揚州瘦馬“,爹你可舍得拿來送人。”
陳家家主陳仁和:“不過是一些高級點的玩物罷了,要是能讓我陳家靠上張大人,他們也算物有所值了,你盡管用。”
陳清平陳仁和:“爹,如此一來,兒子有七成把握能靠上這張大人了。
咱們家巴結的權貴官員多了去,這張大人也沒什麽特別的。
等張大人這根線搭上,這蘇北的海貿咱們陳家說不定也能分到一杯羹了。”
陳家家主陳仁和:“注意不要硬來,實際靠不上也不要結仇。
還有注意不要直接和關家關言剛起衝突了。
這關家表麵上靠著的是少府,實際與我大夏的皇家關係極深,不是我們陳家能得罪的起的。”
陳清平:“爹放心,兒子曉得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