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張偉和妻子鄒若芙商量之後,決定把這個恩蔭的機會給了王玲生次子的張遠達。
現年19歲的張遠達好不容易考取了秀才功名,並娶了太子詹事府少詹事尹先覺的侄女為妻。
兩口子正是你儂我儂的新婚時刻,根本沒有心思再去考科舉,因此對這麽一個做官的機會,他是很願意的。
本來這種恩蔭的機會應該是優先給鄒若芙所生的嫡子,但是其嫡長子張智達並不需要。
他的嫡次子,張宏達雖然才十三歲,但是也已經有了下場考科舉的實力,他也想走正常的科舉之路。
兩個嫡子都不要這個恩蔭官,正好便宜了想要的次子張遠達。
除了封妻蔭子這些,張偉還得到了相當的金銀賞賜。
除了皇親國戚和文武大臣,新皇大昌帝周誠光也給天下臣民都準備了一份大禮包。
其一是宣布明年也就是大昌元年全天下的田稅都減一半。
其二就是宣布大昌元年,各級科舉考試的錄取名額增加一成。
其三就是宣布給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各賜銀五兩。
一時之間,天下臣民皆喜,人人稱頌新皇仁慈。
新帝登基後大順二十九年的最後這半年,對張偉來說是自為官以來最忙的半年。
先是先皇大順帝的葬禮,然後是新皇大昌帝的登基儀式。
接下來是冊立皇後儀式,冊立太子儀式。
還有各種各樣的冊立親王和郡王的儀式。
除了公事以外,張偉還要忙活自家第四女張婉寧與鄒標之子鄒永平的婚事。
然後就這樣一件事壓著一件事,時間很快就到了大順二十九年的年底。
皇宮之內,太和殿外大雪紛飛,太和殿內暖氣如夏。
這天,大昌帝在太和殿內召開年底的財政專題的禦前會議。
大昌帝照例開口道:";向愛禦,你把本財年的財政收入和支出情況跟大家匯報一下吧。”
戶財尚書,財相向守輝道:";陛下,各位同僚,大順二十九年,朝廷田稅共計四千八百萬兩。
商稅共計六千八百萬兩,鹽鐵茶專許經營費兩千二百萬兩,海關稅金兩千一百萬兩,雜項收入七百萬兩,西域特別稅總共三百萬兩。
總計收入一億六千九百萬兩。”
“今年朝廷支出方麵,軍費總支出六千五百萬兩。
朝廷各級官員和有品級的吏員俸祿五千四百萬兩。
文教特別資助金,一千萬三百萬兩。
宗室俸祿一千七百萬兩,工部專項費一千四百萬兩。
兵部專項費六百萬兩,外事特別支出兩百萬兩。
支出總計一億七千一百萬兩,收支相抵,今年朝廷的帳上虧損兩百萬兩。”
向守輝小心的看向大昌帝道:";陛下,如果按您之前說的旨意。
全天下明年田賦減半,恐怕明年將會出現超兩千萬的財政損虧。
大昌帝開口道:";朕記得往年國庫都有不同的盈餘,向愛卿,國庫裏現在還有多少存銀?";
向守輝:“迴稟陛下不到九百萬兩。”
大昌帝周誠光不可置信地說:“怎麽可能!朕記的前幾年加起來的盈餘早就超過一千萬兩了。";
向守輝道:”陛下,戶部的大賬,怎麽可能出錯?
您忘了這次您一繼位,大賞天下,花出去的戶部銀子就多達三百多萬兩。
還有先皇在位時,給各位親王公主成家娶親,給各家功臣勳貴各種賞賜,這也是從國庫中花的錢,總花了好幾百萬兩銀錢。";
大昌帝道:“那也不太應該啊,就算國庫的銀子沒問題,朕看這幾年的財政稅收都是在逐年增加的,為什麽國庫沒有盈餘,反而出現了兩百萬的的虧損?”
首相王楠出列道:";陛下,這幾年軍費增長得實在太過兇猛,臣依稀記得大順十五年時,軍費的總花銷不過四千五百萬兩。
這十多年來我朝又沒有打過大的仗,也沒有增加過大批的兵力,為何軍費花銷年年增長?";
此時不等兵部尚書尹昌升出來說話,王楠自己在內閣最堅定的盟友,但也是最為支持軍事發展的副相郭義正站出來說了。
他開口道:“王首相這話說的有點偏頗,
這十多年來,雖然沒有大的戰事,但是在西域和越南附近也多次用兵。
並且這些年十多年來物價飛漲,難道將士們的薪水就不用漲嗎?
這普通物品的價格漲了,軍用器械器具也都是要漲的。
特別是海軍,海軍的戰船越造越大,艇噸位越來越重,花銷自然也是越來越多的。
這時候就有人不滿意的說:";現在海軍又沒有強敵,要保持那麽多軍力,養那麽多軍隊幹嘛?
特別是海軍,在我大夏東邊,除了一個小倭國海軍有點實力外,其他人根本不是我大夏現有海軍的對手。
還需要這樣一味的擴張海軍嗎?";
這時兵部尚書尹昌升終於抓住了說話的機會。
他開口道:";各位,你想過沒有?沒有咱們在南海強大的海軍,哪有這麽多的海外商人和外國商船敢來咱們大夏和平的做貿易?
沒有對外貿易,這麽多商稅關稅從哪裏來?
沒有西域的安全,哪有對外的陸上交通要道,從南海的安全,哪有對外的海上交通高道?
僅憑我朝自身的貿易額,怎麽可能產生這麽多的商稅和關稅。”
";那也要量力而行,我看現在的軍費還是太高了…”
";胡說…";
大昌帝看著殿下的臣子因為軍費問題吵成一團,不由感覺的頭痛。
他終於理解了自己父親大順帝,為什麽每次看到朝廷重臣吵架就會頭疼?
因為雙方講的都有道理,隻是站的立場不同。
所以根本就無法用對錯來做判斷,這種情況下,怎麽做裁決對皇帝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怎麽辦?沒有好的解決辦法,當然先放著。
大昌帝開口道:“好了好了,軍費的事以後單獨再議,除了軍費,還有什麽別的不合理的開支嗎?”
張偉見其他人沒有再開口。
他出列道:";陛下,宗室贍養費用這些年增長了近一倍,臣覺得這裏可以做出一些改善。”
現年19歲的張遠達好不容易考取了秀才功名,並娶了太子詹事府少詹事尹先覺的侄女為妻。
兩口子正是你儂我儂的新婚時刻,根本沒有心思再去考科舉,因此對這麽一個做官的機會,他是很願意的。
本來這種恩蔭的機會應該是優先給鄒若芙所生的嫡子,但是其嫡長子張智達並不需要。
他的嫡次子,張宏達雖然才十三歲,但是也已經有了下場考科舉的實力,他也想走正常的科舉之路。
兩個嫡子都不要這個恩蔭官,正好便宜了想要的次子張遠達。
除了封妻蔭子這些,張偉還得到了相當的金銀賞賜。
除了皇親國戚和文武大臣,新皇大昌帝周誠光也給天下臣民都準備了一份大禮包。
其一是宣布明年也就是大昌元年全天下的田稅都減一半。
其二就是宣布大昌元年,各級科舉考試的錄取名額增加一成。
其三就是宣布給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各賜銀五兩。
一時之間,天下臣民皆喜,人人稱頌新皇仁慈。
新帝登基後大順二十九年的最後這半年,對張偉來說是自為官以來最忙的半年。
先是先皇大順帝的葬禮,然後是新皇大昌帝的登基儀式。
接下來是冊立皇後儀式,冊立太子儀式。
還有各種各樣的冊立親王和郡王的儀式。
除了公事以外,張偉還要忙活自家第四女張婉寧與鄒標之子鄒永平的婚事。
然後就這樣一件事壓著一件事,時間很快就到了大順二十九年的年底。
皇宮之內,太和殿外大雪紛飛,太和殿內暖氣如夏。
這天,大昌帝在太和殿內召開年底的財政專題的禦前會議。
大昌帝照例開口道:";向愛禦,你把本財年的財政收入和支出情況跟大家匯報一下吧。”
戶財尚書,財相向守輝道:";陛下,各位同僚,大順二十九年,朝廷田稅共計四千八百萬兩。
商稅共計六千八百萬兩,鹽鐵茶專許經營費兩千二百萬兩,海關稅金兩千一百萬兩,雜項收入七百萬兩,西域特別稅總共三百萬兩。
總計收入一億六千九百萬兩。”
“今年朝廷支出方麵,軍費總支出六千五百萬兩。
朝廷各級官員和有品級的吏員俸祿五千四百萬兩。
文教特別資助金,一千萬三百萬兩。
宗室俸祿一千七百萬兩,工部專項費一千四百萬兩。
兵部專項費六百萬兩,外事特別支出兩百萬兩。
支出總計一億七千一百萬兩,收支相抵,今年朝廷的帳上虧損兩百萬兩。”
向守輝小心的看向大昌帝道:";陛下,如果按您之前說的旨意。
全天下明年田賦減半,恐怕明年將會出現超兩千萬的財政損虧。
大昌帝開口道:";朕記得往年國庫都有不同的盈餘,向愛卿,國庫裏現在還有多少存銀?";
向守輝:“迴稟陛下不到九百萬兩。”
大昌帝周誠光不可置信地說:“怎麽可能!朕記的前幾年加起來的盈餘早就超過一千萬兩了。";
向守輝道:”陛下,戶部的大賬,怎麽可能出錯?
您忘了這次您一繼位,大賞天下,花出去的戶部銀子就多達三百多萬兩。
還有先皇在位時,給各位親王公主成家娶親,給各家功臣勳貴各種賞賜,這也是從國庫中花的錢,總花了好幾百萬兩銀錢。";
大昌帝道:“那也不太應該啊,就算國庫的銀子沒問題,朕看這幾年的財政稅收都是在逐年增加的,為什麽國庫沒有盈餘,反而出現了兩百萬的的虧損?”
首相王楠出列道:";陛下,這幾年軍費增長得實在太過兇猛,臣依稀記得大順十五年時,軍費的總花銷不過四千五百萬兩。
這十多年來我朝又沒有打過大的仗,也沒有增加過大批的兵力,為何軍費花銷年年增長?";
此時不等兵部尚書尹昌升出來說話,王楠自己在內閣最堅定的盟友,但也是最為支持軍事發展的副相郭義正站出來說了。
他開口道:“王首相這話說的有點偏頗,
這十多年來,雖然沒有大的戰事,但是在西域和越南附近也多次用兵。
並且這些年十多年來物價飛漲,難道將士們的薪水就不用漲嗎?
這普通物品的價格漲了,軍用器械器具也都是要漲的。
特別是海軍,海軍的戰船越造越大,艇噸位越來越重,花銷自然也是越來越多的。
這時候就有人不滿意的說:";現在海軍又沒有強敵,要保持那麽多軍力,養那麽多軍隊幹嘛?
特別是海軍,在我大夏東邊,除了一個小倭國海軍有點實力外,其他人根本不是我大夏現有海軍的對手。
還需要這樣一味的擴張海軍嗎?";
這時兵部尚書尹昌升終於抓住了說話的機會。
他開口道:";各位,你想過沒有?沒有咱們在南海強大的海軍,哪有這麽多的海外商人和外國商船敢來咱們大夏和平的做貿易?
沒有對外貿易,這麽多商稅關稅從哪裏來?
沒有西域的安全,哪有對外的陸上交通要道,從南海的安全,哪有對外的海上交通高道?
僅憑我朝自身的貿易額,怎麽可能產生這麽多的商稅和關稅。”
";那也要量力而行,我看現在的軍費還是太高了…”
";胡說…";
大昌帝看著殿下的臣子因為軍費問題吵成一團,不由感覺的頭痛。
他終於理解了自己父親大順帝,為什麽每次看到朝廷重臣吵架就會頭疼?
因為雙方講的都有道理,隻是站的立場不同。
所以根本就無法用對錯來做判斷,這種情況下,怎麽做裁決對皇帝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怎麽辦?沒有好的解決辦法,當然先放著。
大昌帝開口道:“好了好了,軍費的事以後單獨再議,除了軍費,還有什麽別的不合理的開支嗎?”
張偉見其他人沒有再開口。
他出列道:";陛下,宗室贍養費用這些年增長了近一倍,臣覺得這裏可以做出一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