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總結道:";如此幾項加總起來,明年的財政缺口就會被縮小到五百萬兩銀子以內。
這個規模的缺口,到時候咱們再多苦一苦,勒緊褲腰帶過一下窮日子,應該就能熬過去了。";
首相王楠拍板說:";就這樣吧,先把這個方案上交給陛下吧,其他的是等過年之後再想辦法。”
隨後,王楠叫來內閣的文書,把內閣大臣們想到的幾條解決國庫缺口的辦法寫了下來,並潤色成奏折。
王楠順手把奏折交給張偉:”卓然,這裏你和陛下的關係最親近,就由你去遞交這份解決方法吧。";
順便在陛下麵前多哭哭窮,多想辦法從陛下的少府裏麵掏點銀子出來。”
王楠的話,內閣其他成員都紛紛點頭同意。
沒辦法,眾意難為。
張偉隻得帶著這個奏折去大昌帝所居的乾清宮見駕。
內閣的駐地和大昌帝的寢宮乾清宮相距並不遠。
所以盡管張偉已經有了在皇宮大內乘轎的權利,但他還是選擇走著去了乾清宮。
張偉現在在宮內待遇和大順帝時期相比完全不是一個層次。
張偉在大順帝時期,需要層層通報,才能見到皇帝。
而現在,張偉到了乾清宮之後,直接就見到了乾清宮新任太監總管,大順帝的貼身太監李寶。
大順帝走了之後,他身邊的幾個心腹太監都被大昌帝打發到皇陵去守陵了。
隻有司禮監首領太監劉和因為大昌帝自己身邊沒有合適的人選,還讓他一直在留任著。
這個李寶在大昌帝以信王的身份去刑部跟隨張偉學習政務時,就在信王身邊伺候了,他是知道張偉在大昌帝心中的分量的。
因此他見到張偉一來就非常自然的行禮道:";小人李寶拜見張先生。”
當年大昌帝還是信王時,李寶對張偉就是行的大禮。
當時的兩人都沒覺得有什麽不對。
等到大昌帝成為太子之後,張偉就不再受李寶的大禮了,最多隻受半禮。
大昌帝登基之後,李寶到見了張偉,倒還是一如既往的行禮。
但張偉現在哪敢受這個新皇麵前第一太監的大禮。
張偉扶起剛剛要行禮的李寶,客氣的道:";李公公,你和我這麽多年舊交,何必行此大禮?”
李寶稍微堅持了一下,就順勢起來起身道:";還是張先生體恤咱家這麽些下人,對了上次咱家外甥的事,咱家謝過張先生了。”
自從大昌帝成為太子之後,張偉對李寶也就開始關注起來。
李寶入宮前出身極為貧寒,等到他發達後,尋找家人時隻有一個外甥還在世。
可惜這個外甥目不識丁,什麽也做不了。
正好李寶試探性地找到張偉幫忙時,張偉把他那年近二十歲外甥扔到了禮部開辦的公益學堂當啟蒙學童。
等過了兩年,他外甥初通文墨後,張偉就讓他進了禮部當書辦。
在書辦的位置上磨練了一年之後,張偉又特意給他安排了一個有官府編製,但是沒有品級的令吏。
雖然沒有品級,也算是給李寶的外甥吃上了穩定的公家飯,李寶對此相當滿意。
與李寶寒暄幾句後,張偉問道:";陛下在不在寢宮?";
李寶看了看四周,小聲在張偉耳邊道:";張先生,陛下剛陪新晉的劉淑妃去賞雪去了。
不過張先生放心,陛下這個點應該快迴來了。
畢竟每天下午太子下學後過來給陛下請安時,陛下是一定會在乾清宮的。”
男人的話果然都是靠不住的,大昌帝在繼位前對外表現的都是和太子妃秦氏如何恩愛,對其他的女色如何不感興趣。
但是大昌帝登基不到半年,就已經先後寵愛了三位新進宮的美人。
劉淑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居然讓快四十歲的大昌帝天天陪著南方岀身的她去賞雪玩雪。
還好大昌帝畢竟是年近四十,還有理智在。
雖然有寵愛的妃子,但對外並沒有耽誤政事,對宮內也沒有冷落了皇後和太子。
所以無論還是宮內還是宮外,都由著大昌帝去了。
李寶說大昌帝一會就到,沒想到張偉等了將近半個時辰,大昌帝才迴到乾清宮。
等到大昌帝迴到乾清宮時,張偉居然還能清楚地聽到他沉重的唿吸聲。
顯然,大昌帝剛剛一定是進行了某些劇烈的運動。
可能是玩雪玩放久了,也可能是做了劇烈的碰撞運動,或者是兩者兼有之。
張偉行禮之後就徑直坐在大昌帝的下首。
張偉知道現在已經不能真的以老師的身份去教訓身為人君的大昌帝了。
但是大昌帝今天這個事他還是得說一說。
於是他開口笑道:";陛下,真是好性致。";
大昌帝嘿嘿一笑,口稱還行,還行。
張偉:";陛下,馬上三十有八了吧,身體還這麽好嗎?
呀,這大冬天的,陛下怎麽還出了汗呢?";
張偉這話頓時讓大昌帝尷尬不已,他的身體一向偏胖,隻要稍微運動就會出汗。
因此講他大冬天出汗了,基本上就是在指責他不愛惜身體。
這種話如果是其他人講,大昌帝說不定已經炸毛了。
但是對於這位父皇給自己指定的老師,自己心裏也是一直當做恩師的張偉說出來。
大昌帝隻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和尷尬。
大昌帝左顧右盼了一會才小聲道:";張先生,是朕孟浪了。”
張偉見大昌帝認錯了也沒有再糾結此事。
以張偉的身份,對大昌帝最多也隻能說到這個地步了。
於是張偉隨後向大昌帝遞交了內閣關於明年財政虧空的一些補救措施的奏折。
大昌帝看完之後,麵露不悅道:“就算這些措施全部成功了,也還有四五百萬兩銀子的虧空,這些虧空到時候怎麽辦?
並且這裏還要讓官員和商人們自願捐贈銀子,這恐怕有損朝廷和朕的聲譽吧。";
張偉平靜的迴複大昌帝道:";陛下也知道虧空不好辦,那陛下還一張嘴就免除了天下田賦一半。
一下子就讓國庫少了兩千四百萬兩白銀。
臣等內閣諸人,才智有限,要不然陛下另請高明試一下?";
這個規模的缺口,到時候咱們再多苦一苦,勒緊褲腰帶過一下窮日子,應該就能熬過去了。";
首相王楠拍板說:";就這樣吧,先把這個方案上交給陛下吧,其他的是等過年之後再想辦法。”
隨後,王楠叫來內閣的文書,把內閣大臣們想到的幾條解決國庫缺口的辦法寫了下來,並潤色成奏折。
王楠順手把奏折交給張偉:”卓然,這裏你和陛下的關係最親近,就由你去遞交這份解決方法吧。";
順便在陛下麵前多哭哭窮,多想辦法從陛下的少府裏麵掏點銀子出來。”
王楠的話,內閣其他成員都紛紛點頭同意。
沒辦法,眾意難為。
張偉隻得帶著這個奏折去大昌帝所居的乾清宮見駕。
內閣的駐地和大昌帝的寢宮乾清宮相距並不遠。
所以盡管張偉已經有了在皇宮大內乘轎的權利,但他還是選擇走著去了乾清宮。
張偉現在在宮內待遇和大順帝時期相比完全不是一個層次。
張偉在大順帝時期,需要層層通報,才能見到皇帝。
而現在,張偉到了乾清宮之後,直接就見到了乾清宮新任太監總管,大順帝的貼身太監李寶。
大順帝走了之後,他身邊的幾個心腹太監都被大昌帝打發到皇陵去守陵了。
隻有司禮監首領太監劉和因為大昌帝自己身邊沒有合適的人選,還讓他一直在留任著。
這個李寶在大昌帝以信王的身份去刑部跟隨張偉學習政務時,就在信王身邊伺候了,他是知道張偉在大昌帝心中的分量的。
因此他見到張偉一來就非常自然的行禮道:";小人李寶拜見張先生。”
當年大昌帝還是信王時,李寶對張偉就是行的大禮。
當時的兩人都沒覺得有什麽不對。
等到大昌帝成為太子之後,張偉就不再受李寶的大禮了,最多隻受半禮。
大昌帝登基之後,李寶到見了張偉,倒還是一如既往的行禮。
但張偉現在哪敢受這個新皇麵前第一太監的大禮。
張偉扶起剛剛要行禮的李寶,客氣的道:";李公公,你和我這麽多年舊交,何必行此大禮?”
李寶稍微堅持了一下,就順勢起來起身道:";還是張先生體恤咱家這麽些下人,對了上次咱家外甥的事,咱家謝過張先生了。”
自從大昌帝成為太子之後,張偉對李寶也就開始關注起來。
李寶入宮前出身極為貧寒,等到他發達後,尋找家人時隻有一個外甥還在世。
可惜這個外甥目不識丁,什麽也做不了。
正好李寶試探性地找到張偉幫忙時,張偉把他那年近二十歲外甥扔到了禮部開辦的公益學堂當啟蒙學童。
等過了兩年,他外甥初通文墨後,張偉就讓他進了禮部當書辦。
在書辦的位置上磨練了一年之後,張偉又特意給他安排了一個有官府編製,但是沒有品級的令吏。
雖然沒有品級,也算是給李寶的外甥吃上了穩定的公家飯,李寶對此相當滿意。
與李寶寒暄幾句後,張偉問道:";陛下在不在寢宮?";
李寶看了看四周,小聲在張偉耳邊道:";張先生,陛下剛陪新晉的劉淑妃去賞雪去了。
不過張先生放心,陛下這個點應該快迴來了。
畢竟每天下午太子下學後過來給陛下請安時,陛下是一定會在乾清宮的。”
男人的話果然都是靠不住的,大昌帝在繼位前對外表現的都是和太子妃秦氏如何恩愛,對其他的女色如何不感興趣。
但是大昌帝登基不到半年,就已經先後寵愛了三位新進宮的美人。
劉淑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居然讓快四十歲的大昌帝天天陪著南方岀身的她去賞雪玩雪。
還好大昌帝畢竟是年近四十,還有理智在。
雖然有寵愛的妃子,但對外並沒有耽誤政事,對宮內也沒有冷落了皇後和太子。
所以無論還是宮內還是宮外,都由著大昌帝去了。
李寶說大昌帝一會就到,沒想到張偉等了將近半個時辰,大昌帝才迴到乾清宮。
等到大昌帝迴到乾清宮時,張偉居然還能清楚地聽到他沉重的唿吸聲。
顯然,大昌帝剛剛一定是進行了某些劇烈的運動。
可能是玩雪玩放久了,也可能是做了劇烈的碰撞運動,或者是兩者兼有之。
張偉行禮之後就徑直坐在大昌帝的下首。
張偉知道現在已經不能真的以老師的身份去教訓身為人君的大昌帝了。
但是大昌帝今天這個事他還是得說一說。
於是他開口笑道:";陛下,真是好性致。";
大昌帝嘿嘿一笑,口稱還行,還行。
張偉:";陛下,馬上三十有八了吧,身體還這麽好嗎?
呀,這大冬天的,陛下怎麽還出了汗呢?";
張偉這話頓時讓大昌帝尷尬不已,他的身體一向偏胖,隻要稍微運動就會出汗。
因此講他大冬天出汗了,基本上就是在指責他不愛惜身體。
這種話如果是其他人講,大昌帝說不定已經炸毛了。
但是對於這位父皇給自己指定的老師,自己心裏也是一直當做恩師的張偉說出來。
大昌帝隻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和尷尬。
大昌帝左顧右盼了一會才小聲道:";張先生,是朕孟浪了。”
張偉見大昌帝認錯了也沒有再糾結此事。
以張偉的身份,對大昌帝最多也隻能說到這個地步了。
於是張偉隨後向大昌帝遞交了內閣關於明年財政虧空的一些補救措施的奏折。
大昌帝看完之後,麵露不悅道:“就算這些措施全部成功了,也還有四五百萬兩銀子的虧空,這些虧空到時候怎麽辦?
並且這裏還要讓官員和商人們自願捐贈銀子,這恐怕有損朝廷和朕的聲譽吧。";
張偉平靜的迴複大昌帝道:";陛下也知道虧空不好辦,那陛下還一張嘴就免除了天下田賦一半。
一下子就讓國庫少了兩千四百萬兩白銀。
臣等內閣諸人,才智有限,要不然陛下另請高明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