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夫子,你也可以的
科舉:啟稟皇上,狀元郎又發瘋了 作者:一隻綠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錦一聽,瞬間了然,眉頭挑了起來。
他就知道,上迴沈舟去與學政見麵的事並不簡單。
不過知道歸知道,顧錦也沒再問。
隻是在翻看過這些書和考題後,他便舍不得放下了。
“澤玉兄,咱倆關係這般好,這些你到時也給我瞧瞧?”
院試的一等二等和三等前幾名,都能獲得參加鄉試的資格。
顧錦作為三等中縣裏的前五名,自然也是能直接參加鄉試。
沈舟給自己倒了杯茶水,見顧錦這般高興,便道:“一會你拿兩本迴去看,到時看完送迴來就成,至於這些課業,你也拿些迴去,換著來。”
鄉試並不是學政出題,沈舟倒也不怕別人知道這個事。
況且,他作為小三元,得到學政的賞識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顧錦聽著,樂得見牙不見眼。
“好好好,那我也不客氣了。”
顧錦也不挑,隨手拿了三張紙,又拿了一本書。
這些也夠他忙一陣子了。
顧錦雖然平時看著不穩重,但對於自己的學業還是上心的。
這會把紙張小心放到一旁,便拿著書本走到榻前坐好,當即翻看起來。
沈舟坐在桌前,端著茶杯默默喝水。
見顧錦看得這般認真。
他放下茶杯,倒也拿了本書看了起來。
這一翻開。
他便知道為何顧錦會看得這般入神了。
這書裏竟有他師父的筆記。
上麵做了些注釋。
沈舟神色一變,把書都翻了一遍。
書中做了注釋的地方不多。
不過這恰也表明了這些書本的珍貴。
沈舟這一看,也是看得沉入了。
房內安靜無聲。
隻有時不時響起的翻頁聲。
沈立忙完事從外麵迴來。
剛踏進房門,便又退了出來。
也不著急收拾沈舟房裏的行李了。
顧錦出去時,又抱走了兩本書。
沈舟差點沒忍住把書搶迴來。
好在,顧錦還有良心,給他留了一本......
翌日一早,兩輛馬車以及一輛牛車慢慢離開顧家,往府城大門而去。
交通不便。
出發前一日,沈立便給家裏寫了封信,道明出發迴家的日子。
以及到家的大概天數。
沈立知道,沈舟這次得了小三元,成功獲得了秀才的名頭。
按族長盼了這麽多年終於盼到的心思。
肯定會等著沈舟迴去辦宴。
他提前寫信迴去,族長也好做安排。
沈立倒也沒想錯。
信封送到沈大穀手中後,沈通也知道了沈舟幾人將要迴來的消息。
計算著日子,沈通開始安排辦宴的事情。
沈大穀的意思是沈家也出一筆錢。
但都被沈通拒絕了。
族裏再窮,也不能在這種事上窮。
沈舟考中秀才,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
不是沈家一個小家的事,而是他們沈姓家族一個族的事。
這辦宴席的事,當然也是族裏的大事。
更何況,族裏這麽多年來,就隻供著沈舟一人,實際上還是存著一筆錢的。
甚至沈通都想好了,到時沈舟去省城趕考時,路費也由著族裏包了。
沈大穀並不知自家族長的心思。
這兩日,村裏明顯忙了起來。
但並不是忙著弄顏料,而是忙著宴席的事。
該請的親戚朋友要邀過來熱鬧熱鬧。
可能還有聽到風聲,過來道賀的別村人。
菜肴這些,都得多多備著。
牛車走得慢。
幾人也不著急趕路,路上歇息的時間便多了些。
等迴到縣城,已是五天後。
跟顧誠道了別,沈舟先是去找了間客棧清洗了下身子,換了套幹淨衣服,讓他大哥在客棧裏歇會,便出了門。
他去買了條肉幹,又買了幾包糕點,才腳步匆匆,往學堂走去。
吳伯見到沈舟過來,又驚又喜,一個勁地喊著沈相公,把沈舟這張還算厚的臉皮都喊得發紅。
“吳伯,夫子在嗎?”
吳伯連連點頭,“老爺在呢,這會應該在書房裏。”
兩人邊說邊往書房走去。
吳伯到底沒忍住,在快到書房時,拋下沈舟,小跑著進了書房,嘴裏還在喊著。
“老爺,沈相公迴來了,老爺......”
沈舟沒想到向來溫和沉穩的吳伯,竟會這般激動喊叫,直把他喊得怪不好意思的。
沈舟深吸了口氣,提著東西往書房走去。
剛到門前,吳夫子便出現在書房門前,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眼睛發亮。
“澤玉!你怎過來了?”
吳敬榮自然知道沈舟這兩天並沒有到家,今日過來,怕是從府城迴來就過來了。
隻要想到這,吳敬榮內心深處便藏不住的高興。
自己滿意的弟子如此尊重自己,他怎麽能不高興呢?
吳伯十分有眼力見地接過沈舟手裏的東西,然後往後退去。
沈舟笑著,走上前攙扶激動的吳敬榮,道:“夫子,澤玉剛到縣裏不久,順道就先過來看看您。”
趕了幾天路,風塵仆仆,蓬頭垢麵的。
總也不能就那個樣子迴村。
剛好也在縣裏,沈舟自然是要過來感謝一番吳夫子的。
吳敬榮內心滾燙,捋著胡子眼睛打量著沈舟。
見他精神不錯,隻是麵色有些勞累,倒也放下心。
再聽沈舟說的話,悠悠歎道:“澤玉啊,老夫早就看出來了,你是個重情重義的。”
沈舟聽著,心裏卻是沒有什麽感覺。
他笑了笑,溫聲道:“許是夫子說的這樣吧,澤玉倒不知自己是這樣的。”
他扶著吳敬榮坐下,然後在吳敬榮的示意下,坐在了吳敬榮身旁。
吳伯這會端著托盤走了進來,放下兩碗茶水後,又很快退了下去。
吳敬榮端起茶碗,小啜一口,緩了緩激動的心情,才道:“你不知,倒也正常,旁人有時才能看得清。”
沈舟笑了笑,端著茶碗喝茶,倒也認同夫子說的這話。
吳敬榮激動過後,便問起沈舟院試時的情況。
沈舟沒隱瞞,便挑著些事說了。
吳敬榮聽著,眉頭皺起又鬆開,沉思片刻,道:“這些題倒不易,你能拿案首,可見你的底子和悟性真的很好,這鄉試,倒也值得拚一拚。”
沈舟明年也才十七。
若是其他人,吳敬榮可能不會有這麽大的信心。
但對於沈舟,不知為何,他就是有種感覺。
或者,到時沈舟會讓他們大吃一驚也說不準。
吳夫子也是秀才,這明年的鄉試,他肯定也是要參加的。
沈舟笑道:“夫子,你也可以的。”
他就知道,上迴沈舟去與學政見麵的事並不簡單。
不過知道歸知道,顧錦也沒再問。
隻是在翻看過這些書和考題後,他便舍不得放下了。
“澤玉兄,咱倆關係這般好,這些你到時也給我瞧瞧?”
院試的一等二等和三等前幾名,都能獲得參加鄉試的資格。
顧錦作為三等中縣裏的前五名,自然也是能直接參加鄉試。
沈舟給自己倒了杯茶水,見顧錦這般高興,便道:“一會你拿兩本迴去看,到時看完送迴來就成,至於這些課業,你也拿些迴去,換著來。”
鄉試並不是學政出題,沈舟倒也不怕別人知道這個事。
況且,他作為小三元,得到學政的賞識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顧錦聽著,樂得見牙不見眼。
“好好好,那我也不客氣了。”
顧錦也不挑,隨手拿了三張紙,又拿了一本書。
這些也夠他忙一陣子了。
顧錦雖然平時看著不穩重,但對於自己的學業還是上心的。
這會把紙張小心放到一旁,便拿著書本走到榻前坐好,當即翻看起來。
沈舟坐在桌前,端著茶杯默默喝水。
見顧錦看得這般認真。
他放下茶杯,倒也拿了本書看了起來。
這一翻開。
他便知道為何顧錦會看得這般入神了。
這書裏竟有他師父的筆記。
上麵做了些注釋。
沈舟神色一變,把書都翻了一遍。
書中做了注釋的地方不多。
不過這恰也表明了這些書本的珍貴。
沈舟這一看,也是看得沉入了。
房內安靜無聲。
隻有時不時響起的翻頁聲。
沈立忙完事從外麵迴來。
剛踏進房門,便又退了出來。
也不著急收拾沈舟房裏的行李了。
顧錦出去時,又抱走了兩本書。
沈舟差點沒忍住把書搶迴來。
好在,顧錦還有良心,給他留了一本......
翌日一早,兩輛馬車以及一輛牛車慢慢離開顧家,往府城大門而去。
交通不便。
出發前一日,沈立便給家裏寫了封信,道明出發迴家的日子。
以及到家的大概天數。
沈立知道,沈舟這次得了小三元,成功獲得了秀才的名頭。
按族長盼了這麽多年終於盼到的心思。
肯定會等著沈舟迴去辦宴。
他提前寫信迴去,族長也好做安排。
沈立倒也沒想錯。
信封送到沈大穀手中後,沈通也知道了沈舟幾人將要迴來的消息。
計算著日子,沈通開始安排辦宴的事情。
沈大穀的意思是沈家也出一筆錢。
但都被沈通拒絕了。
族裏再窮,也不能在這種事上窮。
沈舟考中秀才,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
不是沈家一個小家的事,而是他們沈姓家族一個族的事。
這辦宴席的事,當然也是族裏的大事。
更何況,族裏這麽多年來,就隻供著沈舟一人,實際上還是存著一筆錢的。
甚至沈通都想好了,到時沈舟去省城趕考時,路費也由著族裏包了。
沈大穀並不知自家族長的心思。
這兩日,村裏明顯忙了起來。
但並不是忙著弄顏料,而是忙著宴席的事。
該請的親戚朋友要邀過來熱鬧熱鬧。
可能還有聽到風聲,過來道賀的別村人。
菜肴這些,都得多多備著。
牛車走得慢。
幾人也不著急趕路,路上歇息的時間便多了些。
等迴到縣城,已是五天後。
跟顧誠道了別,沈舟先是去找了間客棧清洗了下身子,換了套幹淨衣服,讓他大哥在客棧裏歇會,便出了門。
他去買了條肉幹,又買了幾包糕點,才腳步匆匆,往學堂走去。
吳伯見到沈舟過來,又驚又喜,一個勁地喊著沈相公,把沈舟這張還算厚的臉皮都喊得發紅。
“吳伯,夫子在嗎?”
吳伯連連點頭,“老爺在呢,這會應該在書房裏。”
兩人邊說邊往書房走去。
吳伯到底沒忍住,在快到書房時,拋下沈舟,小跑著進了書房,嘴裏還在喊著。
“老爺,沈相公迴來了,老爺......”
沈舟沒想到向來溫和沉穩的吳伯,竟會這般激動喊叫,直把他喊得怪不好意思的。
沈舟深吸了口氣,提著東西往書房走去。
剛到門前,吳夫子便出現在書房門前,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眼睛發亮。
“澤玉!你怎過來了?”
吳敬榮自然知道沈舟這兩天並沒有到家,今日過來,怕是從府城迴來就過來了。
隻要想到這,吳敬榮內心深處便藏不住的高興。
自己滿意的弟子如此尊重自己,他怎麽能不高興呢?
吳伯十分有眼力見地接過沈舟手裏的東西,然後往後退去。
沈舟笑著,走上前攙扶激動的吳敬榮,道:“夫子,澤玉剛到縣裏不久,順道就先過來看看您。”
趕了幾天路,風塵仆仆,蓬頭垢麵的。
總也不能就那個樣子迴村。
剛好也在縣裏,沈舟自然是要過來感謝一番吳夫子的。
吳敬榮內心滾燙,捋著胡子眼睛打量著沈舟。
見他精神不錯,隻是麵色有些勞累,倒也放下心。
再聽沈舟說的話,悠悠歎道:“澤玉啊,老夫早就看出來了,你是個重情重義的。”
沈舟聽著,心裏卻是沒有什麽感覺。
他笑了笑,溫聲道:“許是夫子說的這樣吧,澤玉倒不知自己是這樣的。”
他扶著吳敬榮坐下,然後在吳敬榮的示意下,坐在了吳敬榮身旁。
吳伯這會端著托盤走了進來,放下兩碗茶水後,又很快退了下去。
吳敬榮端起茶碗,小啜一口,緩了緩激動的心情,才道:“你不知,倒也正常,旁人有時才能看得清。”
沈舟笑了笑,端著茶碗喝茶,倒也認同夫子說的這話。
吳敬榮激動過後,便問起沈舟院試時的情況。
沈舟沒隱瞞,便挑著些事說了。
吳敬榮聽著,眉頭皺起又鬆開,沉思片刻,道:“這些題倒不易,你能拿案首,可見你的底子和悟性真的很好,這鄉試,倒也值得拚一拚。”
沈舟明年也才十七。
若是其他人,吳敬榮可能不會有這麽大的信心。
但對於沈舟,不知為何,他就是有種感覺。
或者,到時沈舟會讓他們大吃一驚也說不準。
吳夫子也是秀才,這明年的鄉試,他肯定也是要參加的。
沈舟笑道:“夫子,你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