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什麽良善之人
科舉:啟稟皇上,狀元郎又發瘋了 作者:一隻綠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家前前後後又買了一些地,加起來有近二十畝。
平常年,隻有實在是過不下去,以及有事急需用錢的人才會賣地。
沈大穀找人打聽,有些好田不等人,等他過去,田早就被人買了。
這八畝地,還是他沒計較距離這些買下的。
家裏有地,沈大穀怎樣都不愁。
要是有人賣,他就還會再買。
地這東西,他不嫌少。
這會劉族長提出想要十畝免稅田名額,沈大穀頓了頓,看向沈舟。
沈舟接收到沈大穀的眼神,微微點了下頭,表示自己會處理好。
劉永昌忐忑地看著兩人,生怕沈舟會直接拒絕。
沈舟先前是想把這三十畝免稅田交由沈大穀和劉氏處理的。
可現在,他發現交由他爹娘處理,他爹娘反而不好辦。
都是沾親帶故的才會上門來求。
他爹娘顧念親情或者麵子,肯定左右為難,不好拒絕。
但他不一樣。
他念的,隻是他這一個小家而已。
至於其他人,他並沒有太大的歸屬感。
沈舟看著劉永昌,溫聲道:“劉族長,不瞞你說,我已經給了族裏二十畝,家裏還有近二十畝的地,這十畝,我實在是給不了你。”
劉永昌心裏滑過一絲失落,但他也沒有氣餒。
沈舟拒絕,也是在他意料之內的事。
不過他既然提了,那便不會放棄。
劉永昌心裏燃起一絲希望。
“沈相公,十畝不成,兩三畝也是可以的。”
說著,劉永昌歎道:“您可能不知,這兩三畝,對我們來說也挺重要的。”
一個氏族裏,族田是肯定有的。
免稅這兩字,便意味著田裏所產,都屬於自己。
他們族裏若是能有這兩三畝的免稅田名額,那慢慢積累,多餘的部分總也會越積越多。
到時,可就有大用了。
沈舟沒有立刻迴應。
兩三畝,他倒是能騰出來。
但他也不是什麽良善之人。
他給,也隻是看在他娘的麵上。
畢竟他娘的娘家人還得在劉家村裏生活。
交惡劉族長,明顯不是件明智之事。
想到這,沈舟應道:“劉族長,三畝地是可以的,到時,稅就交到我舅他們那,剩下的我大哥二哥他們會去處理。”
劉永昌喜不勝收,“好,好,多謝沈相公。”
至於稅的事,劉永昌心裏也明白,這點稅,沈舟怕是也看不起。
估計是直接交由他舅家收了。
也就是說,這三畝地,其實是沈舟給了舅家的。
劉永昌明白歸明白,但也沒有挑明來問。
宴席來人太多,沈舟不可能一直在這邊跟劉永昌談話。
這事解決後,沈舟便去接待別的來客了。
劉永昌跟沈大穀聊了會,直歎沈大穀命好。
沈大穀沒有反駁,他命確實好。
雖然之前日子苦了些,但到底沒有什麽大病大災。
家人身體康健,現在小兒又有出息。
連帶著大兒和二兒也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了。
就看談吐,也不是當初的兩人了。
沈大穀以前盼的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家人能填飽肚子。
現在的話,則是家人平安順利,沒有天災人禍,沒有病痛纏身。
自從沈舟考上秀才之後,說他命好的人不止劉永昌一個。
起初沈大穀或許還有些臉皮薄,會推辭兩句。
現在想想,承認也是無妨。
沈大穀也沒法招待劉永昌太長時間,聊了沒一會,便要去接待來客。
劉永昌自然也是明白了,主動便提出要在大溪村走走。
這是他第二迴來大溪村。
上迴過來,還是沈立周歲宴那會。
距離現在,可是太遙遠了。
他對大溪村的印象,還停留在二十年前。
當時的大溪村,可比他們劉家村還要破敗。
人也沒有他們劉家村的多。
可現在,目之所及,每家每戶都翻新過了。
甚至還有推翻重新修建的房屋。
劉永昌一路看去,路上遇到了很多人。
他們村來得早,這會路上來來往往的,大多都是大溪村的村民。
劉永昌觀察了一下。
這些人麵色紅潤,眼裏帶光,嘴角含笑。
精神麵貌比起他們村裏的人,真的是要好太多了。
這或許跟今日的宴席有關。
但劉永昌心裏很清楚,這臉色和眼神,不會是今日才有的。
看來,他們村裏也要學學大溪村了。
若是也供讀出了個秀才,那他們劉家村肯定也能跟大溪村一樣,日子也有了奔頭。
劉永昌走著走著,便看到了祠堂前那個大棚。
往常大棚裏到處擺放著石頭,矮凳和研缽。
這會大家已經收拾幹淨,裏麵擺放著桌席。
劉永昌這還是第一迴見著有村裏弄這大棚的。
他隨便拉了個人詢問。
“你們村裏,還特意弄這棚子來納涼擺宴?”
他拉的是個十八九歲的少年。
少年看了眼大棚,憨厚的臉上露出笑意。
“叔,您說得是,就是用來遮風擋雨的。”
直到少年離開去忙事,劉永昌還有些納悶。
這麽一大塊地,就用來弄這棚子,可真是浪費了。
劉永昌嘀咕著,又看了眼大棚,繼續往後走去。
陳德正是和顧誠顧錦兩人一塊過來的。
三輛馬車到了村口前停下。
沈舟得到消息,往村口那趕。
三人下車有一會了,這會正在村口前張望。
遠處的人兒身影漸漸清晰。
顧錦眼前一亮,笑道:“我就說是澤玉兄。”
顧誠含笑點頭,“你厲害,這都能猜到。”
陳德正瞥了眼顧誠。
他其實早就看出來了,就沈舟這身形,他想認不出來都難。
這一年裏,沈舟又長高了,身形頎長。
走動間自帶一股灑脫勁,這是旁人沒有的。
熟悉他的人,很容易就能辨認出來。
沈舟可不知道這三人這般無聊。
下來之後一動不動的,就等著他過來解開謎底。
他走過去,見顧錦麵上露出得意,又看顧誠一臉欣慰。
疑惑了下,看向麵色有些奇怪的陳德正。
“陳叔,你們這是怎了?”
陳德正搖頭,並不想多說這兩兄弟。
上前兩步,拉著沈舟往前走。
“他們說笑呢,不用管他們。”
說著,陳德正便開始跟沈舟道喜。
“叔給你尋來了幾塊墨,用來畫畫練字都是極好的,不貴。”
陳德正太了解沈舟了。
他若是道出這幾塊墨錠的價錢,沈舟不一定會要。
沈舟心裏哪不明白。
陳德正送的這幾塊墨,怕也隻是嘴上說著不貴罷了。
實際上,還不定多少錢一塊呢。
沈舟也在慢慢適應自己這個身份。
有來有往,關係才能維持,才能慢慢加深聯係。
送過來的東西,總也會以各種形式送迴去。
平常年,隻有實在是過不下去,以及有事急需用錢的人才會賣地。
沈大穀找人打聽,有些好田不等人,等他過去,田早就被人買了。
這八畝地,還是他沒計較距離這些買下的。
家裏有地,沈大穀怎樣都不愁。
要是有人賣,他就還會再買。
地這東西,他不嫌少。
這會劉族長提出想要十畝免稅田名額,沈大穀頓了頓,看向沈舟。
沈舟接收到沈大穀的眼神,微微點了下頭,表示自己會處理好。
劉永昌忐忑地看著兩人,生怕沈舟會直接拒絕。
沈舟先前是想把這三十畝免稅田交由沈大穀和劉氏處理的。
可現在,他發現交由他爹娘處理,他爹娘反而不好辦。
都是沾親帶故的才會上門來求。
他爹娘顧念親情或者麵子,肯定左右為難,不好拒絕。
但他不一樣。
他念的,隻是他這一個小家而已。
至於其他人,他並沒有太大的歸屬感。
沈舟看著劉永昌,溫聲道:“劉族長,不瞞你說,我已經給了族裏二十畝,家裏還有近二十畝的地,這十畝,我實在是給不了你。”
劉永昌心裏滑過一絲失落,但他也沒有氣餒。
沈舟拒絕,也是在他意料之內的事。
不過他既然提了,那便不會放棄。
劉永昌心裏燃起一絲希望。
“沈相公,十畝不成,兩三畝也是可以的。”
說著,劉永昌歎道:“您可能不知,這兩三畝,對我們來說也挺重要的。”
一個氏族裏,族田是肯定有的。
免稅這兩字,便意味著田裏所產,都屬於自己。
他們族裏若是能有這兩三畝的免稅田名額,那慢慢積累,多餘的部分總也會越積越多。
到時,可就有大用了。
沈舟沒有立刻迴應。
兩三畝,他倒是能騰出來。
但他也不是什麽良善之人。
他給,也隻是看在他娘的麵上。
畢竟他娘的娘家人還得在劉家村裏生活。
交惡劉族長,明顯不是件明智之事。
想到這,沈舟應道:“劉族長,三畝地是可以的,到時,稅就交到我舅他們那,剩下的我大哥二哥他們會去處理。”
劉永昌喜不勝收,“好,好,多謝沈相公。”
至於稅的事,劉永昌心裏也明白,這點稅,沈舟怕是也看不起。
估計是直接交由他舅家收了。
也就是說,這三畝地,其實是沈舟給了舅家的。
劉永昌明白歸明白,但也沒有挑明來問。
宴席來人太多,沈舟不可能一直在這邊跟劉永昌談話。
這事解決後,沈舟便去接待別的來客了。
劉永昌跟沈大穀聊了會,直歎沈大穀命好。
沈大穀沒有反駁,他命確實好。
雖然之前日子苦了些,但到底沒有什麽大病大災。
家人身體康健,現在小兒又有出息。
連帶著大兒和二兒也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了。
就看談吐,也不是當初的兩人了。
沈大穀以前盼的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家人能填飽肚子。
現在的話,則是家人平安順利,沒有天災人禍,沒有病痛纏身。
自從沈舟考上秀才之後,說他命好的人不止劉永昌一個。
起初沈大穀或許還有些臉皮薄,會推辭兩句。
現在想想,承認也是無妨。
沈大穀也沒法招待劉永昌太長時間,聊了沒一會,便要去接待來客。
劉永昌自然也是明白了,主動便提出要在大溪村走走。
這是他第二迴來大溪村。
上迴過來,還是沈立周歲宴那會。
距離現在,可是太遙遠了。
他對大溪村的印象,還停留在二十年前。
當時的大溪村,可比他們劉家村還要破敗。
人也沒有他們劉家村的多。
可現在,目之所及,每家每戶都翻新過了。
甚至還有推翻重新修建的房屋。
劉永昌一路看去,路上遇到了很多人。
他們村來得早,這會路上來來往往的,大多都是大溪村的村民。
劉永昌觀察了一下。
這些人麵色紅潤,眼裏帶光,嘴角含笑。
精神麵貌比起他們村裏的人,真的是要好太多了。
這或許跟今日的宴席有關。
但劉永昌心裏很清楚,這臉色和眼神,不會是今日才有的。
看來,他們村裏也要學學大溪村了。
若是也供讀出了個秀才,那他們劉家村肯定也能跟大溪村一樣,日子也有了奔頭。
劉永昌走著走著,便看到了祠堂前那個大棚。
往常大棚裏到處擺放著石頭,矮凳和研缽。
這會大家已經收拾幹淨,裏麵擺放著桌席。
劉永昌這還是第一迴見著有村裏弄這大棚的。
他隨便拉了個人詢問。
“你們村裏,還特意弄這棚子來納涼擺宴?”
他拉的是個十八九歲的少年。
少年看了眼大棚,憨厚的臉上露出笑意。
“叔,您說得是,就是用來遮風擋雨的。”
直到少年離開去忙事,劉永昌還有些納悶。
這麽一大塊地,就用來弄這棚子,可真是浪費了。
劉永昌嘀咕著,又看了眼大棚,繼續往後走去。
陳德正是和顧誠顧錦兩人一塊過來的。
三輛馬車到了村口前停下。
沈舟得到消息,往村口那趕。
三人下車有一會了,這會正在村口前張望。
遠處的人兒身影漸漸清晰。
顧錦眼前一亮,笑道:“我就說是澤玉兄。”
顧誠含笑點頭,“你厲害,這都能猜到。”
陳德正瞥了眼顧誠。
他其實早就看出來了,就沈舟這身形,他想認不出來都難。
這一年裏,沈舟又長高了,身形頎長。
走動間自帶一股灑脫勁,這是旁人沒有的。
熟悉他的人,很容易就能辨認出來。
沈舟可不知道這三人這般無聊。
下來之後一動不動的,就等著他過來解開謎底。
他走過去,見顧錦麵上露出得意,又看顧誠一臉欣慰。
疑惑了下,看向麵色有些奇怪的陳德正。
“陳叔,你們這是怎了?”
陳德正搖頭,並不想多說這兩兄弟。
上前兩步,拉著沈舟往前走。
“他們說笑呢,不用管他們。”
說著,陳德正便開始跟沈舟道喜。
“叔給你尋來了幾塊墨,用來畫畫練字都是極好的,不貴。”
陳德正太了解沈舟了。
他若是道出這幾塊墨錠的價錢,沈舟不一定會要。
沈舟心裏哪不明白。
陳德正送的這幾塊墨,怕也隻是嘴上說著不貴罷了。
實際上,還不定多少錢一塊呢。
沈舟也在慢慢適應自己這個身份。
有來有往,關係才能維持,才能慢慢加深聯係。
送過來的東西,總也會以各種形式送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