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來信
科舉:啟稟皇上,狀元郎又發瘋了 作者:一隻綠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真是豈有此理!”
建昌府連下了幾日大雪,門前,道路兩邊堆積著厚厚一層積雪。
往日熱鬧的街道也變得蕭條不少。
跟平常一樣,忙碌著事情的周宏海突然收到自家徒弟的來信。
由於交代過,沈舟的信每迴一到,倒是立馬送到他手上的。
這一看,周宏海血壓瞬間飆升,快要氣炸了。
“何興,你先行趕去吉安府學一趟,我忙完這邊的事,再過去。”
“是。”
何興是周宏海身邊的親信。
常年跟在周宏海身邊,有什麽事周宏海都是吩咐他去辦。
可以說,何興的這張臉,各府知府知縣教授等人就沒有不認識的。
何興收到命令,轉身便往外走。
“等等。”
周宏海低頭又看了眼沈舟信裏所說的事,沉思片刻,道:“我寫封信,你帶過去給澤玉。”
何興知道兩人的關係,拱手應是,候在一旁等周宏海的信。
沈舟信裏前麵問候了一下自家師父的身體狀況,隨後便開始說事。
他把前因後果都寫進了信裏,其中還包括自己手裏有兩個證人的事。
當然,他與郭夫子的對話,他也寫進去了。
隻不過紙張有限,他並未多說。
隻道自己本是想找郭夫子解決此事,奈何郭夫子十分信任餘立軒,還道自己愚蠢,是非不分,不過聽了些事,便斷定餘立軒不懷好意。
被訓了一頓,沒能把後麵的事道明。
這次寫信給師父,也是想著此事非比尋常,若不解決,恐會後患無窮。
周宏海沉思著,開始下筆。
臘月一到,天更是寒冷。
沈舟基本都窩在房裏,很少出門。
什麽應酬都給推了。
餘立軒應該是從郭夫子那聽說了什麽,這將近一個月來,不像以前那般來得頻繁。
這樣也好,沈舟也懶得擺樣子跟他虛與委蛇。
舍房裏點著炭火,暖意十足。
簡單穿件厚衣就成。
沈舟翻著書,把書上的知識慢慢整理一遍。
等差不多了,再拿題出來做一做。
加深記憶。
八月鄉試,沈舟已經打算好,五月從這裏出發,再怎麽著,八月前也該到省城那邊了。
炭火燃燒發出輕微的劈裏啪啦的聲音,沈舟想著想著,便想到自家人身上。
這會已是臘月初,離家遠要迴去的,就沒有這個日子才啟程的。
沈舟前陣子便給家裏寄了信,說自己不迴去過年了。
也不知他爹娘擔心了沒。
顧錦聽說他不迴去,也不打算迴去了。
畢竟事情還沒解決完,他也不放心沈舟一個人在這邊。
若是出了什麽事,怕是都沒人知道。
沈舟自是好一陣感慨,能交到這樣的好友。
打算就應了顧錦的,過幾日搬過去,再怎麽著,也不能這般簡單的過年。
即使家人不在身邊,也要熱熱鬧鬧的。
“咯吱——”
房門被推開,還沒關上,呂長青便激動道:“少爺,老爺來信了!”
沈舟一頓,抬頭看著呂長青從懷裏掏出來的厚厚一疊信封,喜從心來。
“快拿給我看看。”
“哎!”
呂長青關上門,連忙把信遞過去。
沈舟接過,拆開一看,便知這是他大哥的筆跡。
這第一封信,明顯是以他娘的口吻來寫的。
自家人寫信,也就沒有那麽多規矩和格式了。
開頭便是兒啊,你不迴來,可得在那邊照顧好自己,家裏一切都好。
又讓他莫要節省,好好過個年,買些好吃的,多吃些,還道給他弄了張銀票過去。
沈舟看到這,便仔細看了看信封,還真有張銀票在裏麵。
展開一看,還是張五十兩的銀票。
沈舟將之放到一旁,繼續往下看。
若說家裏幾個兒,劉氏最擔心的,便是這個從小不常在家的小兒。
現在大了,就更加了,幾個月也不見迴家一趟。
光是想想沈舟一人在外求學,孤苦無依的,劉氏就擔心。
信裏麵句句含著關心問候,沈舟看著,鼻頭不爭氣地發酸發脹。
直到看完,他才長歎了一口氣,緩了好一會,才緩了過來。
第二封信,是他爹的口吻。
他爹顯然也不是什麽煽情的人。
說的大多都是家裏瑣事。
說大棚那邊一切正常,讓他不要擔心,又說家裏人都好,他大哥二哥家的,相繼傳出喜事。
讓沈舟在這邊,好好照顧自己。
還道族長前陣子還掛念著他,問他過年迴不迴。
現在得知不迴後,出門都是一臉失落。
最後便是讓沈舟別太勞累,盡力就好。
出門在外,就怕看到這些充滿親情和溫情的話。
沈舟看著,心裏發脹。
他拆開第三封信,是他大哥的。
他大哥這是來報喜了,說他大嫂有了,問他明年迴不迴家一趟,還是直接去省城那邊。
若是直接去省城那,怕是迴來,他都能看到他小侄子或者小侄女了。
還道讓他注意身子,天寒了,注意著衣,千萬別著涼。
沈舟笑著把信放下,拿起倒數第二封信。
他二哥話少,信裏話也少。
關心了他一頓,便也開始報喜。
沈舟看著,都懷疑兩人這是不是在跟他炫耀了。
呂長青聽著自家少爺的小聲抱怨,卻也沒忽視沈舟臉上舒展的笑意。
這笑容,他可是很少在自家少爺臉上看到過。
沈舟把信仔細收好,看向最後一封信。
呂長青視線落在最後一封信上,解釋道:“少爺,這信也是今日到的,我一道拿過來了。”
沈舟點頭,他知道是誰寄過來的。
這字跡的信,他都不知收過多少封了。
打開一看,徐承誌一貫充滿中二氣息的文字瞬間映入眼簾。
沈舟搖頭失笑,還是把他這信看完了。
徐承誌問他是不是年底不打算迴來了。
還說吳夫子現在每次上課,都把他的事跡掛在嘴上。
大家比之前更加努力了。
都拿他當榜樣,企圖跟上他的步伐。
還說自己經過吳夫子的一番訓練,已經今非昔比,明年定然能通過縣試府試和院試。
最後讓他想起的時候,記得迴個信。
徐承誌前麵都是些拍馬屁的話,後麵說的則大多都是學塾那邊的事。
建昌府連下了幾日大雪,門前,道路兩邊堆積著厚厚一層積雪。
往日熱鬧的街道也變得蕭條不少。
跟平常一樣,忙碌著事情的周宏海突然收到自家徒弟的來信。
由於交代過,沈舟的信每迴一到,倒是立馬送到他手上的。
這一看,周宏海血壓瞬間飆升,快要氣炸了。
“何興,你先行趕去吉安府學一趟,我忙完這邊的事,再過去。”
“是。”
何興是周宏海身邊的親信。
常年跟在周宏海身邊,有什麽事周宏海都是吩咐他去辦。
可以說,何興的這張臉,各府知府知縣教授等人就沒有不認識的。
何興收到命令,轉身便往外走。
“等等。”
周宏海低頭又看了眼沈舟信裏所說的事,沉思片刻,道:“我寫封信,你帶過去給澤玉。”
何興知道兩人的關係,拱手應是,候在一旁等周宏海的信。
沈舟信裏前麵問候了一下自家師父的身體狀況,隨後便開始說事。
他把前因後果都寫進了信裏,其中還包括自己手裏有兩個證人的事。
當然,他與郭夫子的對話,他也寫進去了。
隻不過紙張有限,他並未多說。
隻道自己本是想找郭夫子解決此事,奈何郭夫子十分信任餘立軒,還道自己愚蠢,是非不分,不過聽了些事,便斷定餘立軒不懷好意。
被訓了一頓,沒能把後麵的事道明。
這次寫信給師父,也是想著此事非比尋常,若不解決,恐會後患無窮。
周宏海沉思著,開始下筆。
臘月一到,天更是寒冷。
沈舟基本都窩在房裏,很少出門。
什麽應酬都給推了。
餘立軒應該是從郭夫子那聽說了什麽,這將近一個月來,不像以前那般來得頻繁。
這樣也好,沈舟也懶得擺樣子跟他虛與委蛇。
舍房裏點著炭火,暖意十足。
簡單穿件厚衣就成。
沈舟翻著書,把書上的知識慢慢整理一遍。
等差不多了,再拿題出來做一做。
加深記憶。
八月鄉試,沈舟已經打算好,五月從這裏出發,再怎麽著,八月前也該到省城那邊了。
炭火燃燒發出輕微的劈裏啪啦的聲音,沈舟想著想著,便想到自家人身上。
這會已是臘月初,離家遠要迴去的,就沒有這個日子才啟程的。
沈舟前陣子便給家裏寄了信,說自己不迴去過年了。
也不知他爹娘擔心了沒。
顧錦聽說他不迴去,也不打算迴去了。
畢竟事情還沒解決完,他也不放心沈舟一個人在這邊。
若是出了什麽事,怕是都沒人知道。
沈舟自是好一陣感慨,能交到這樣的好友。
打算就應了顧錦的,過幾日搬過去,再怎麽著,也不能這般簡單的過年。
即使家人不在身邊,也要熱熱鬧鬧的。
“咯吱——”
房門被推開,還沒關上,呂長青便激動道:“少爺,老爺來信了!”
沈舟一頓,抬頭看著呂長青從懷裏掏出來的厚厚一疊信封,喜從心來。
“快拿給我看看。”
“哎!”
呂長青關上門,連忙把信遞過去。
沈舟接過,拆開一看,便知這是他大哥的筆跡。
這第一封信,明顯是以他娘的口吻來寫的。
自家人寫信,也就沒有那麽多規矩和格式了。
開頭便是兒啊,你不迴來,可得在那邊照顧好自己,家裏一切都好。
又讓他莫要節省,好好過個年,買些好吃的,多吃些,還道給他弄了張銀票過去。
沈舟看到這,便仔細看了看信封,還真有張銀票在裏麵。
展開一看,還是張五十兩的銀票。
沈舟將之放到一旁,繼續往下看。
若說家裏幾個兒,劉氏最擔心的,便是這個從小不常在家的小兒。
現在大了,就更加了,幾個月也不見迴家一趟。
光是想想沈舟一人在外求學,孤苦無依的,劉氏就擔心。
信裏麵句句含著關心問候,沈舟看著,鼻頭不爭氣地發酸發脹。
直到看完,他才長歎了一口氣,緩了好一會,才緩了過來。
第二封信,是他爹的口吻。
他爹顯然也不是什麽煽情的人。
說的大多都是家裏瑣事。
說大棚那邊一切正常,讓他不要擔心,又說家裏人都好,他大哥二哥家的,相繼傳出喜事。
讓沈舟在這邊,好好照顧自己。
還道族長前陣子還掛念著他,問他過年迴不迴。
現在得知不迴後,出門都是一臉失落。
最後便是讓沈舟別太勞累,盡力就好。
出門在外,就怕看到這些充滿親情和溫情的話。
沈舟看著,心裏發脹。
他拆開第三封信,是他大哥的。
他大哥這是來報喜了,說他大嫂有了,問他明年迴不迴家一趟,還是直接去省城那邊。
若是直接去省城那,怕是迴來,他都能看到他小侄子或者小侄女了。
還道讓他注意身子,天寒了,注意著衣,千萬別著涼。
沈舟笑著把信放下,拿起倒數第二封信。
他二哥話少,信裏話也少。
關心了他一頓,便也開始報喜。
沈舟看著,都懷疑兩人這是不是在跟他炫耀了。
呂長青聽著自家少爺的小聲抱怨,卻也沒忽視沈舟臉上舒展的笑意。
這笑容,他可是很少在自家少爺臉上看到過。
沈舟把信仔細收好,看向最後一封信。
呂長青視線落在最後一封信上,解釋道:“少爺,這信也是今日到的,我一道拿過來了。”
沈舟點頭,他知道是誰寄過來的。
這字跡的信,他都不知收過多少封了。
打開一看,徐承誌一貫充滿中二氣息的文字瞬間映入眼簾。
沈舟搖頭失笑,還是把他這信看完了。
徐承誌問他是不是年底不打算迴來了。
還說吳夫子現在每次上課,都把他的事跡掛在嘴上。
大家比之前更加努力了。
都拿他當榜樣,企圖跟上他的步伐。
還說自己經過吳夫子的一番訓練,已經今非昔比,明年定然能通過縣試府試和院試。
最後讓他想起的時候,記得迴個信。
徐承誌前麵都是些拍馬屁的話,後麵說的則大多都是學塾那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