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喜報到縣
科舉:啟稟皇上,狀元郎又發瘋了 作者:一隻綠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夕陽西下,天邊一片紫紅,雲層起伏重疊,形態自如,自成一幅彩畫。
看著,就讓人心情愉悅和平靜。
沈舟也靜靜看了會,直到周宏海提到朝廷裏的事,他才迴過神來。
“師父,您是說之前餘立軒的事,牽扯到了很多人?”
周宏海點頭,摸著胡子神色微凝。
“先前皇上發怒,懲治了不少官員。”
“朝廷現在正是缺人時候,你若是能一直保持,會試也名列前茅,到了殿試,皇上定然會注意到你。”
沈舟頓了頓,試探著開口。
“師父,皇上知道此事的前因後果嗎?”
周宏海怎麽會聽不出沈舟真正想問的。
“我沒有在密奏裏提及你,不過皇上有沒有從其他人口中得知你,那我便不知了。”
說著,他解釋道:“我之前的本意是不想讓你太早出現在皇上眼中,不過現在,倒也無所謂了。”
“師父,為何無所謂?”沈舟不解。
周宏海端起茶杯,輕啜一口,才緩緩道:“提前出現在皇上眼中,有好有壞,不過現在,你已取得四元,消息恐怕已經在上京的路上了,皇上遲早會知道你的。”
沈舟點頭,想了想,道:“師父,到京之後,弟子要不要避嫌?”
周宏海喝著茶,好一會才開口。
“要算起來,你們也是我門生,我欣賞你,你敬著我,有點往來也不足為奇。”
“弟子明白了。”
周宏海的意思很明顯,兩人之間的師徒關係還是要掩藏,不過正常往來倒不用避嫌。
兩人又聊了會,沈舟有些學業上的疑惑,周宏海順道也給解了。
期間還跟沈舟大致說了一下如今朝廷的情況。
讓沈舟知道,哪家人不能招惹,哪家人最好不要結交。
到京之後,還是以溫習為主,莫要太過招搖。
免得招惹了哪位權勢之人。
臨走前,沈舟掏出幾張銀票,足有四百兩。
都是收禮收來的。
再有的,就是他手裏頭剩下的。
周宏海收下,說到時會讓人寄信告知具體地址,到京之後暫不用聯係,等殿試結束再說。
天剛黑,周宏海便走了。
沈舟在房裏待了好一會,才起身離開。
翌日,天剛蒙蒙亮,幾輛馬車便離開小院,緩緩往省城大門而去。
因著沒有時間限製。
馬車走得不算快,主要還是以舒適為主。
而沈舟幾人出發沒幾日,喜報也到了安福縣。
安福縣中舉人數為三人,算是不錯了。
陳茂時樂不可支,一拍大腿,安排了數人,撐著彩旗,騎馬奏樂,趕去這些舉人家中送捷報。
他吩咐報喜人們出縣城大門前,要先繞大道走一圈。
務必要讓百姓們都知道,他們安福縣裏出了三位舉人。
尤其是鄉試第一名,就是出自他們安福縣的學子。
被抽中的報喜人們樂嗬嗬地下去安排。
不多時,一眾人馬敲鑼打鼓,在縣城裏逛了起來。
聲響巨大,熱鬧不已。
聽到動靜的百姓們紛紛湊到大道兩旁,看起熱鬧來。
“什麽事,什麽事,這是出什麽事了?”
從遠處跑來的百姓好奇地探頭詢問。
有人樂道:“前陣子的鄉試出榜了,說是我們縣裏出了三位舉人,尤其有位姓沈的舉人,最是厲害,拿到了鄉試第一名!”
“哎喲,這娃厲害,還拿到了鄉試第一!”
旁邊的老伯一聽,總算是聽清了報喜人嘴裏喊的是什麽。
男子重重點頭,看著已經走過去的報喜隊伍,一臉豔羨。
“可不是,還有那顧家和那齊家的,也厲害,能考上舉人,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
旁人麵露羨慕,“要我家小兒讀上書,說不準也能考個舉人迴來。”
“嘿,你當好考!”有人笑罵,“我們縣裏多少學子,能出三人已經是不錯了,往年還有沒人考上的。”
有人咂嘴,歎道:“他們真是厲害,名次都不算低,尤其那考了第一的,聽說才十七!”
“你說呢!那顧家考上的那位,也才十七,齊家那位便要差些,已是而立之年。”
“喲!不得了了。”
眾人議論紛紛。
普通老百姓們看個熱鬧,再感慨一下,而後或散去,或跟著報喜人前往這些舉人家裏沾點喜氣。
而聽到動靜的鄉紳地主家,富商們,連忙讓人備禮,安排親屬去往這些舉人家送禮。
尤其那拿到鄉試第一名的沈舟家,更是要先親自去一趟。
日子實在是過不下去的窮苦百姓,則是就等著這一天。
知道顧家家底好後,多數人便把目光放到了沈家和齊家身上。
往常沒幾個人行走的道路上,現在熱鬧了起來。
報喜人身後,拖著老長一條隊伍。
眾人跑跑停停,勉強算是跟上了報喜人的尾巴。
等喜報的日子一長,大溪村村民們之前還焦急的心也慢慢平靜下來。
照常忙著家裏的事,以及大棚裏的事。
沈通也是跟以往一樣,在大棚裏逛一逛,再去逛一逛村尾那邊的族學。
聽著裏麵的書聲琅琅,一臉欣慰地往村口走去。
沈大穀今日也跟往常一樣,這忙忙,那忙忙,接著拿起鋤頭去把屋後的菜地弄了弄。
然後換了身衣服,慢騰騰地往村口走去。
沈立看著,也跟在後麵。
暗道他爹今日也得失望著迴來。
劉氏和沈遠在縣裏沒迴來。
那邊也需要有個男人在家撐著事。
陳氏和李氏先後生了孩子,劉氏也忙著安排兩人的事。
便就沒有跟著迴來。
不然這會,肯定要說沈大穀在跟前晃得心煩。
沈大穀一日裏,要去村口逛三迴。
直到日暮西斜,才歇了再去村口張望的心。
這兩日,村口裏多了很多人。
有玩鬧的小孩,也有嘮嗑的年紀大些的老人。
還有忙著事,過來看一眼的村民。
大家幾乎沒抱什麽希望,能在今日看到喜報過來。
也就跟個日常一樣,不過來看一眼,做事都不安心。
可沒想到,今日還真讓他們等到了報喜的隊伍!
看著,就讓人心情愉悅和平靜。
沈舟也靜靜看了會,直到周宏海提到朝廷裏的事,他才迴過神來。
“師父,您是說之前餘立軒的事,牽扯到了很多人?”
周宏海點頭,摸著胡子神色微凝。
“先前皇上發怒,懲治了不少官員。”
“朝廷現在正是缺人時候,你若是能一直保持,會試也名列前茅,到了殿試,皇上定然會注意到你。”
沈舟頓了頓,試探著開口。
“師父,皇上知道此事的前因後果嗎?”
周宏海怎麽會聽不出沈舟真正想問的。
“我沒有在密奏裏提及你,不過皇上有沒有從其他人口中得知你,那我便不知了。”
說著,他解釋道:“我之前的本意是不想讓你太早出現在皇上眼中,不過現在,倒也無所謂了。”
“師父,為何無所謂?”沈舟不解。
周宏海端起茶杯,輕啜一口,才緩緩道:“提前出現在皇上眼中,有好有壞,不過現在,你已取得四元,消息恐怕已經在上京的路上了,皇上遲早會知道你的。”
沈舟點頭,想了想,道:“師父,到京之後,弟子要不要避嫌?”
周宏海喝著茶,好一會才開口。
“要算起來,你們也是我門生,我欣賞你,你敬著我,有點往來也不足為奇。”
“弟子明白了。”
周宏海的意思很明顯,兩人之間的師徒關係還是要掩藏,不過正常往來倒不用避嫌。
兩人又聊了會,沈舟有些學業上的疑惑,周宏海順道也給解了。
期間還跟沈舟大致說了一下如今朝廷的情況。
讓沈舟知道,哪家人不能招惹,哪家人最好不要結交。
到京之後,還是以溫習為主,莫要太過招搖。
免得招惹了哪位權勢之人。
臨走前,沈舟掏出幾張銀票,足有四百兩。
都是收禮收來的。
再有的,就是他手裏頭剩下的。
周宏海收下,說到時會讓人寄信告知具體地址,到京之後暫不用聯係,等殿試結束再說。
天剛黑,周宏海便走了。
沈舟在房裏待了好一會,才起身離開。
翌日,天剛蒙蒙亮,幾輛馬車便離開小院,緩緩往省城大門而去。
因著沒有時間限製。
馬車走得不算快,主要還是以舒適為主。
而沈舟幾人出發沒幾日,喜報也到了安福縣。
安福縣中舉人數為三人,算是不錯了。
陳茂時樂不可支,一拍大腿,安排了數人,撐著彩旗,騎馬奏樂,趕去這些舉人家中送捷報。
他吩咐報喜人們出縣城大門前,要先繞大道走一圈。
務必要讓百姓們都知道,他們安福縣裏出了三位舉人。
尤其是鄉試第一名,就是出自他們安福縣的學子。
被抽中的報喜人們樂嗬嗬地下去安排。
不多時,一眾人馬敲鑼打鼓,在縣城裏逛了起來。
聲響巨大,熱鬧不已。
聽到動靜的百姓們紛紛湊到大道兩旁,看起熱鬧來。
“什麽事,什麽事,這是出什麽事了?”
從遠處跑來的百姓好奇地探頭詢問。
有人樂道:“前陣子的鄉試出榜了,說是我們縣裏出了三位舉人,尤其有位姓沈的舉人,最是厲害,拿到了鄉試第一名!”
“哎喲,這娃厲害,還拿到了鄉試第一!”
旁邊的老伯一聽,總算是聽清了報喜人嘴裏喊的是什麽。
男子重重點頭,看著已經走過去的報喜隊伍,一臉豔羨。
“可不是,還有那顧家和那齊家的,也厲害,能考上舉人,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
旁人麵露羨慕,“要我家小兒讀上書,說不準也能考個舉人迴來。”
“嘿,你當好考!”有人笑罵,“我們縣裏多少學子,能出三人已經是不錯了,往年還有沒人考上的。”
有人咂嘴,歎道:“他們真是厲害,名次都不算低,尤其那考了第一的,聽說才十七!”
“你說呢!那顧家考上的那位,也才十七,齊家那位便要差些,已是而立之年。”
“喲!不得了了。”
眾人議論紛紛。
普通老百姓們看個熱鬧,再感慨一下,而後或散去,或跟著報喜人前往這些舉人家裏沾點喜氣。
而聽到動靜的鄉紳地主家,富商們,連忙讓人備禮,安排親屬去往這些舉人家送禮。
尤其那拿到鄉試第一名的沈舟家,更是要先親自去一趟。
日子實在是過不下去的窮苦百姓,則是就等著這一天。
知道顧家家底好後,多數人便把目光放到了沈家和齊家身上。
往常沒幾個人行走的道路上,現在熱鬧了起來。
報喜人身後,拖著老長一條隊伍。
眾人跑跑停停,勉強算是跟上了報喜人的尾巴。
等喜報的日子一長,大溪村村民們之前還焦急的心也慢慢平靜下來。
照常忙著家裏的事,以及大棚裏的事。
沈通也是跟以往一樣,在大棚裏逛一逛,再去逛一逛村尾那邊的族學。
聽著裏麵的書聲琅琅,一臉欣慰地往村口走去。
沈大穀今日也跟往常一樣,這忙忙,那忙忙,接著拿起鋤頭去把屋後的菜地弄了弄。
然後換了身衣服,慢騰騰地往村口走去。
沈立看著,也跟在後麵。
暗道他爹今日也得失望著迴來。
劉氏和沈遠在縣裏沒迴來。
那邊也需要有個男人在家撐著事。
陳氏和李氏先後生了孩子,劉氏也忙著安排兩人的事。
便就沒有跟著迴來。
不然這會,肯定要說沈大穀在跟前晃得心煩。
沈大穀一日裏,要去村口逛三迴。
直到日暮西斜,才歇了再去村口張望的心。
這兩日,村口裏多了很多人。
有玩鬧的小孩,也有嘮嗑的年紀大些的老人。
還有忙著事,過來看一眼的村民。
大家幾乎沒抱什麽希望,能在今日看到喜報過來。
也就跟個日常一樣,不過來看一眼,做事都不安心。
可沒想到,今日還真讓他們等到了報喜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