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論事
科舉:啟稟皇上,狀元郎又發瘋了 作者:一隻綠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到午門等候的時辰比沈舟預測的要早差不多半個時辰。
他看了看周圍。
人不多,但有的已經排好了隊伍。
午門前有等候宮門開啟的朝房。
來得早的官員可以去那坐著等城樓鍾響。
想著沒多久就該開門了,沈舟便沒有選擇去朝房等候,而是尋了處地方站好。
周圍並不是安靜的,有人在低聲說話。
沈舟離得近,便聽了一嘴。
“昨日傍晚,梁郎中和唐編修他們迴來了,聽說皇上留著唐編修和徐編修兩人在殿中商議了好一會,才召了梁郎中進殿。”
“怎地是先召見了唐編修他們?”
“不知,聽說梁郎中迴府時,臉色發白,依我看,裏麵鐵定有事。”
“有沒有事,一會就知道了。”
幾人說著說著,便說起了另外的事。
沈舟見是閑聊日常之事,也沒有再聽。
低頭沉思先前幾人說的河南賑災一事。
據他所知,河南賑災銀朝廷一共批了兩次,共有三十萬兩賑災銀。
去年十一月上旬,唐編修等人運送賑災銀前往河南。
到了現在,足有四個多月。
可見這次災情,怕是不簡單。
城樓上鍾聲響起,這是排隊集合的信號。
等下一次鍾聲響起,便是宮門開啟的時間。
沈舟按照自己的品級,站在了後麵。
文官左掖門進,武官右掖門進。
進去之後,文官站位在東,武官在西。
沈舟默默跟著走,默默跟著行禮,起身。
雖然是第一次上早朝,但之前有學過相關的禮儀流程,所以倒也沒有顯得慌亂。
“啟稟皇上,臣有本啟奏。”
趙驁垂眸看向出列的戶部尚書鄭興,示意他往下說。
鄭興低著頭,沉聲道:“啟稟皇上,工部這月多次向戶部申請工款,臣之前讓人過去調查,根本不需這麽多銀子。”
工部尚書段智淵眉頭一皺,走了出來。
“啟稟皇上,工部是多次向戶部申請款項,但戶部隻應了兩次,後麵幾次,沒有再應。”
他眼尾瞥向鄭興,“鄭尚書該知道,工部開春便要疏通河道,修建水利,確保農事正常進行,款項一事,應盡快同意才是。”
鄭興可是抓住重點,“這些我都清楚,可款項數額,實在是對不上。”
段智淵臉色一沉,“我們工部向來要錢難,款項方麵,自是要的寬鬆些,若是有多餘,到時可用於別處。”
“這不合理。”
鄭興語氣為難,“皇上,微臣也是秉公執法,工部不應如此,應按照正常款項申請才是。”
段智淵輕哼,“皇上,銀子所用都是有賬本記載,戶部要核實,微臣也不怕,微臣怕的,是戶部一拖再拖,遲遲不肯放款。”
工部和戶部矛盾向來大。
一個做事要錢。
一個管著銀錢。
矛盾漸漸越積越多,在朝堂上也是多次爆發爭論。
趙驁眼神微沉,看向鄭興,“工部無錢辦不了事,戶部理應在調查清楚數額後,及時撥款。”
段智淵心裏剛鬆一口氣,立馬又提了起來。
“工部往後不許如此,該申請多少,便是多少。”
“微臣遵旨!”
兩人齊齊應下,互相瞥了一眼,退了下去。
早朝一上,便差不多一個時辰。
無論大事小事都有。
沈舟到了後麵,低垂的眼簾有些頗重。
但因為有監察禦史在看著,他強撐著熬到了退朝。
沒成想,人還沒走呢,便被人喊住了。
劉間走過來,低聲道:“沈修撰,皇上讓你去一趟乾清宮。”
沈舟一愣,點頭應下,“多謝劉小公公告知。”
劉間搖頭,“我還有事,沈修撰隨他過去便可。”
“好。”
沈舟看著劉間腳步匆匆往前趕,似乎喊住了他嶽父大人。
有點遠,看不太清。
他沒有再看,跟著身旁的太監往乾清宮走去。
退朝時,皇上讓幾位尚書去乾清宮論事。
沒想到會把他喊上。
沈舟微微皺著眉,心裏總覺得有些不踏實。
像是有什麽大事要發生一樣。
兩人腳步匆匆,到乾清宮門前時,幾位尚書也在等著皇上召見。
沈舟輕聲跟那名太監道了聲謝,便走過去跟幾位尚書行禮。
“翰林修撰沈舟,見過幾位尚書。”
鄭興看了眼沈舟,隨即收迴視線,似乎一點沒把沈舟看在眼裏。
倒是禮部尚書楚秋實和工部尚書段智淵多看了沈舟一眼。
暗道皇上怎麽把沈舟給喊來了。
“不必多禮。”
說話的是吏部尚書紀賢成。
說完這句話後,便也不再看沈舟,望著殿門,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沈舟默默走到幾人身後站定,他能感覺到有多道視線在看自己。
這些視線很複雜,具體是何意味,他也沒能感受出來。
趙驁換了身衣服,從內殿走出來。
殿裏已經燃起了梅香。
他看了眼外麵,隨即走過去坐下。
“讓他們進來。”
“是。”
眾人等了沒一會,殿門被人打開。
劉詹緩步走出來,先是看了眼後麵的沈舟,才看向幾位尚書。
“皇上召見,幾位尚書隨我進去吧。”
說著,他又道:“還有沈修撰。”
聞言,鄭興腳步一頓,轉頭看了眼身後那人。
隨即看向劉詹,不解道:“劉公公,沈修撰也一同進去?”
紀賢成等人紛紛看向劉詹。
劉詹笑了笑,麵不改色,溫聲道:“皇上召了沈修撰過來。”
此話一出,眾人心裏也是明白了。
皇上怕是在培養沈舟。
還是毫不掩飾的培養。
段智淵摸了摸胡子,瞥了眼鄭興,又轉頭看了眼蘇榆這女婿,心裏樂開花。
能讓鄭興吃癟,他就高興。
劉詹把幾位尚書的神色變化都看在眼裏,緩緩開口道:“先進去吧。”
眾人一前一後地走了進去。
他看了看周圍。
人不多,但有的已經排好了隊伍。
午門前有等候宮門開啟的朝房。
來得早的官員可以去那坐著等城樓鍾響。
想著沒多久就該開門了,沈舟便沒有選擇去朝房等候,而是尋了處地方站好。
周圍並不是安靜的,有人在低聲說話。
沈舟離得近,便聽了一嘴。
“昨日傍晚,梁郎中和唐編修他們迴來了,聽說皇上留著唐編修和徐編修兩人在殿中商議了好一會,才召了梁郎中進殿。”
“怎地是先召見了唐編修他們?”
“不知,聽說梁郎中迴府時,臉色發白,依我看,裏麵鐵定有事。”
“有沒有事,一會就知道了。”
幾人說著說著,便說起了另外的事。
沈舟見是閑聊日常之事,也沒有再聽。
低頭沉思先前幾人說的河南賑災一事。
據他所知,河南賑災銀朝廷一共批了兩次,共有三十萬兩賑災銀。
去年十一月上旬,唐編修等人運送賑災銀前往河南。
到了現在,足有四個多月。
可見這次災情,怕是不簡單。
城樓上鍾聲響起,這是排隊集合的信號。
等下一次鍾聲響起,便是宮門開啟的時間。
沈舟按照自己的品級,站在了後麵。
文官左掖門進,武官右掖門進。
進去之後,文官站位在東,武官在西。
沈舟默默跟著走,默默跟著行禮,起身。
雖然是第一次上早朝,但之前有學過相關的禮儀流程,所以倒也沒有顯得慌亂。
“啟稟皇上,臣有本啟奏。”
趙驁垂眸看向出列的戶部尚書鄭興,示意他往下說。
鄭興低著頭,沉聲道:“啟稟皇上,工部這月多次向戶部申請工款,臣之前讓人過去調查,根本不需這麽多銀子。”
工部尚書段智淵眉頭一皺,走了出來。
“啟稟皇上,工部是多次向戶部申請款項,但戶部隻應了兩次,後麵幾次,沒有再應。”
他眼尾瞥向鄭興,“鄭尚書該知道,工部開春便要疏通河道,修建水利,確保農事正常進行,款項一事,應盡快同意才是。”
鄭興可是抓住重點,“這些我都清楚,可款項數額,實在是對不上。”
段智淵臉色一沉,“我們工部向來要錢難,款項方麵,自是要的寬鬆些,若是有多餘,到時可用於別處。”
“這不合理。”
鄭興語氣為難,“皇上,微臣也是秉公執法,工部不應如此,應按照正常款項申請才是。”
段智淵輕哼,“皇上,銀子所用都是有賬本記載,戶部要核實,微臣也不怕,微臣怕的,是戶部一拖再拖,遲遲不肯放款。”
工部和戶部矛盾向來大。
一個做事要錢。
一個管著銀錢。
矛盾漸漸越積越多,在朝堂上也是多次爆發爭論。
趙驁眼神微沉,看向鄭興,“工部無錢辦不了事,戶部理應在調查清楚數額後,及時撥款。”
段智淵心裏剛鬆一口氣,立馬又提了起來。
“工部往後不許如此,該申請多少,便是多少。”
“微臣遵旨!”
兩人齊齊應下,互相瞥了一眼,退了下去。
早朝一上,便差不多一個時辰。
無論大事小事都有。
沈舟到了後麵,低垂的眼簾有些頗重。
但因為有監察禦史在看著,他強撐著熬到了退朝。
沒成想,人還沒走呢,便被人喊住了。
劉間走過來,低聲道:“沈修撰,皇上讓你去一趟乾清宮。”
沈舟一愣,點頭應下,“多謝劉小公公告知。”
劉間搖頭,“我還有事,沈修撰隨他過去便可。”
“好。”
沈舟看著劉間腳步匆匆往前趕,似乎喊住了他嶽父大人。
有點遠,看不太清。
他沒有再看,跟著身旁的太監往乾清宮走去。
退朝時,皇上讓幾位尚書去乾清宮論事。
沒想到會把他喊上。
沈舟微微皺著眉,心裏總覺得有些不踏實。
像是有什麽大事要發生一樣。
兩人腳步匆匆,到乾清宮門前時,幾位尚書也在等著皇上召見。
沈舟輕聲跟那名太監道了聲謝,便走過去跟幾位尚書行禮。
“翰林修撰沈舟,見過幾位尚書。”
鄭興看了眼沈舟,隨即收迴視線,似乎一點沒把沈舟看在眼裏。
倒是禮部尚書楚秋實和工部尚書段智淵多看了沈舟一眼。
暗道皇上怎麽把沈舟給喊來了。
“不必多禮。”
說話的是吏部尚書紀賢成。
說完這句話後,便也不再看沈舟,望著殿門,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沈舟默默走到幾人身後站定,他能感覺到有多道視線在看自己。
這些視線很複雜,具體是何意味,他也沒能感受出來。
趙驁換了身衣服,從內殿走出來。
殿裏已經燃起了梅香。
他看了眼外麵,隨即走過去坐下。
“讓他們進來。”
“是。”
眾人等了沒一會,殿門被人打開。
劉詹緩步走出來,先是看了眼後麵的沈舟,才看向幾位尚書。
“皇上召見,幾位尚書隨我進去吧。”
說著,他又道:“還有沈修撰。”
聞言,鄭興腳步一頓,轉頭看了眼身後那人。
隨即看向劉詹,不解道:“劉公公,沈修撰也一同進去?”
紀賢成等人紛紛看向劉詹。
劉詹笑了笑,麵不改色,溫聲道:“皇上召了沈修撰過來。”
此話一出,眾人心裏也是明白了。
皇上怕是在培養沈舟。
還是毫不掩飾的培養。
段智淵摸了摸胡子,瞥了眼鄭興,又轉頭看了眼蘇榆這女婿,心裏樂開花。
能讓鄭興吃癟,他就高興。
劉詹把幾位尚書的神色變化都看在眼裏,緩緩開口道:“先進去吧。”
眾人一前一後地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