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顧問
科舉:啟稟皇上,狀元郎又發瘋了 作者:一隻綠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火坑,直說便是,難道,還要朕去猜不成?”
皇上的語氣並沒有多少情緒起伏。
很平靜的語氣,平靜到讓沈舟都不知道他是真生氣了,還是沒生氣。
或者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沈舟也不知自己是怎麽想的。
見猜不透,他直接看了。
與皇上視線對上的那一刻,沈舟能感覺到皇上的眼神頓了頓。
好在,神色確實跟語氣一樣,很平靜。
在開口前,沈舟還特意留給了皇上罵人的時間。
然而,皇上隻是眼睛眯了下,臉上並沒有要生氣的跡象。
沈舟眼睛一轉,好像是懂了什麽。
但又好像沒懂。
想了想,他道:“皇上,臣這是假設,對待未知,我們要報以惡意去揣測,警惕,這樣才不會掉入坑裏起不來。”
聞言,趙驁沉默了一瞬。
“你腦子裏麵,都是這樣想的?”
沈舟不懂皇上的腦迴路,聞言,沒敢點頭。
“臣看情況。”
趙驁眉頭一挑,剛想說什麽,又聽到沈舟說。
“像皇上的話,臣就不這樣想了。”
“為何?”
趙驁聽到沈舟這樣說,臉上並沒有什麽笑意,甚至,眼神裏還有別的情緒在翻湧著。
沈舟道:“皇上,您忘了您自己是誰嗎?”
趙驁怔了下,看著沈舟沒說話。
沈舟斂下眼,沉聲道:“您是帝皇,是九五至尊,口含天憲,言出法隨,臣要想您的心思作甚?”
“您看臣不順眼,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便能決定臣的生死,所以臣對您,不必多想。”
因為想也沒有用。
趙驁久久沒說話。
他閉上眼睛,神色冷靜,放置在腿上的雙手卻在慢慢握緊。
“朕言出法隨?”
他忽而睜開眼睛,眼裏透著很明顯的笑意。
“愛卿說的,倒是挺合朕心意。”
話音落下,他說起玻璃窯的事。
“玻璃窯那邊的監督,朕就交給你二哥,窯裏的事,全部由他負責,這樣,愛卿總歸滿意了吧?”
沈舟拱手,“皇上放心,臣二哥一直管著臣這邊的玻璃窯,這事他熟悉,至於不熟悉的,相信他也能很快學會。”
說著,他試探著開口。
“皇上,臣想問您一句,這個窯,您是打算跟琉璃窯一樣,隻供賞賜和王家貴族用嗎?”
趙驁一聽,便知道沈舟的目的是什麽。
“愛卿是想拿去賺錢?”
沈舟點頭,“臣之前便是這樣的心思,但因為答應了皇上,皇上也說要給臣把銀子補上,臣便歇了這份心。”
趙驁很是自覺地從裏麵提取出了沈舟最想說的那句話。
他不動聲色,讓沈舟繼續說。
沈舟接收到皇上的眼神,便繼續道。
“這東西相比於琉璃而言,製造要簡單不少,拿來賺錢,為國庫增磚添瓦,是最合適的。”
他一邊說著,一邊從懷裏掏出一張紙。
“皇上看看這個,就知道臣說的是真是假了。”
趙驁點頭,看了眼劉詹。
劉詹忙過去把沈舟手裏的紙張呈到皇上麵前。
趙驁伸手,指尖碰到紙張的那一刻,不知為何,眼皮跳了下。
他轉頭看了眼底下笑得開心的沈舟,再一想沈舟之前說的話,好像明白了。
他伸手拿過,慢慢翻開。
待看到上麵寫得頗大字體的總額二字時,沈舟這個人,在他心裏變得立體了。
心計有。
但也確實坦誠。
至少,在他麵前如此。
上麵有每一月支出的總錢。
趙驁掃了眼,最後又在那特地標大字體的總額上看了下。
他笑了笑,垂眸把紙合上,“六十三文...愛卿的心可真小。”
沈舟嗬嗬笑著,拱了拱手。
“皇上,臣心確實小,能裝下的東西不多,沒想到,這都讓您給發現了。”
趙驁挑眉,瞥了眼過去,隨即手往旁邊一伸。
“讓人去準備,清點完之後,送到沈府。”
“是。”劉詹連忙接過,然後退下。
幾乎是剛消失在皇上的視線裏,他便把紙張打開看了下。
待看到那四百兩白銀後麵緊跟著的六十三文,他也有些哭笑不得。
聰明的,難道不應該抹去這些零頭嗎?
竟然還敢這樣呈到皇上麵前。
也不怪皇上說心小。
劉詹搖頭。
不知為何,覺得有點可惜。
沈狀元該討好的時候不討好,不該討好的時候,倒是討好上了。
可惜,可惜了。
劉詹走後,大殿有一瞬的安靜。
想了想,沈舟開口道:“皇上,臣說的,您是怎麽想的?”
趙驁點頭,“此事朕允了,不過不能賣那望遠鏡。”
沈舟沉默一瞬,不解道:“皇上,臣傻嗎?”
趙驁抬眼看他,“愛卿問這作甚?”
沈舟搖頭,“皇上不用說,臣其實都懂,隻是這個事吧,皇上與臣說,沒用,這些事不歸臣管,臣隻是提個意見而已。”
趙驁麵露沉思,“愛卿想要管這些事的權力?”
沈舟一聽,拚命拒絕。
“皇上,臣可沒有這樣的心思,皇上若是無人可用,臣可以向您推薦幾人。”
趙驁皺眉,“朕豈會無人可用。”
“皇上說得極是!”
雖然這事做好了也是一份功績。
但沈舟並不想要。
太累人了。
說到底,這事辦好了,他也能沾些功勞。
這種事,自己吃一點就行了,哪能都吃,剩下的,就交給別人去吃吧。
有些道理,沈舟還是懂的。
趙驁看了他一眼,並沒有說什麽,而是道:“愛卿往後還有什麽好主意,可以直接跟朕說。”
“皇上放心,臣一定與您說。”
兩人聊了會,便聊起答疑來了。
沈舟總算是對自己的工作有了實感。
侍講,主要任務便是給皇上或者太子傳授四書五經裏的內容。
傳授治國之道,同時伺候身旁,以隨時應對皇上的疑惑。
並及時給出建議,提供諮詢服務。
說到底,就是在皇上身邊伺候的顧問。
任這一官職的,無疑都是文采出眾的。
不然文史不懂,經籍不懂,如何能應付皇上隨時的提問?
沈舟之所以在升為侍講之後,能被這麽多人討好。
甚至於段尚書說話也得顧及他一些。
也是因為這一層的關係。
他說的話,有一定程度,能改變皇上的選擇以及決定。
這便有些恐怖了。
皇上的語氣並沒有多少情緒起伏。
很平靜的語氣,平靜到讓沈舟都不知道他是真生氣了,還是沒生氣。
或者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沈舟也不知自己是怎麽想的。
見猜不透,他直接看了。
與皇上視線對上的那一刻,沈舟能感覺到皇上的眼神頓了頓。
好在,神色確實跟語氣一樣,很平靜。
在開口前,沈舟還特意留給了皇上罵人的時間。
然而,皇上隻是眼睛眯了下,臉上並沒有要生氣的跡象。
沈舟眼睛一轉,好像是懂了什麽。
但又好像沒懂。
想了想,他道:“皇上,臣這是假設,對待未知,我們要報以惡意去揣測,警惕,這樣才不會掉入坑裏起不來。”
聞言,趙驁沉默了一瞬。
“你腦子裏麵,都是這樣想的?”
沈舟不懂皇上的腦迴路,聞言,沒敢點頭。
“臣看情況。”
趙驁眉頭一挑,剛想說什麽,又聽到沈舟說。
“像皇上的話,臣就不這樣想了。”
“為何?”
趙驁聽到沈舟這樣說,臉上並沒有什麽笑意,甚至,眼神裏還有別的情緒在翻湧著。
沈舟道:“皇上,您忘了您自己是誰嗎?”
趙驁怔了下,看著沈舟沒說話。
沈舟斂下眼,沉聲道:“您是帝皇,是九五至尊,口含天憲,言出法隨,臣要想您的心思作甚?”
“您看臣不順眼,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便能決定臣的生死,所以臣對您,不必多想。”
因為想也沒有用。
趙驁久久沒說話。
他閉上眼睛,神色冷靜,放置在腿上的雙手卻在慢慢握緊。
“朕言出法隨?”
他忽而睜開眼睛,眼裏透著很明顯的笑意。
“愛卿說的,倒是挺合朕心意。”
話音落下,他說起玻璃窯的事。
“玻璃窯那邊的監督,朕就交給你二哥,窯裏的事,全部由他負責,這樣,愛卿總歸滿意了吧?”
沈舟拱手,“皇上放心,臣二哥一直管著臣這邊的玻璃窯,這事他熟悉,至於不熟悉的,相信他也能很快學會。”
說著,他試探著開口。
“皇上,臣想問您一句,這個窯,您是打算跟琉璃窯一樣,隻供賞賜和王家貴族用嗎?”
趙驁一聽,便知道沈舟的目的是什麽。
“愛卿是想拿去賺錢?”
沈舟點頭,“臣之前便是這樣的心思,但因為答應了皇上,皇上也說要給臣把銀子補上,臣便歇了這份心。”
趙驁很是自覺地從裏麵提取出了沈舟最想說的那句話。
他不動聲色,讓沈舟繼續說。
沈舟接收到皇上的眼神,便繼續道。
“這東西相比於琉璃而言,製造要簡單不少,拿來賺錢,為國庫增磚添瓦,是最合適的。”
他一邊說著,一邊從懷裏掏出一張紙。
“皇上看看這個,就知道臣說的是真是假了。”
趙驁點頭,看了眼劉詹。
劉詹忙過去把沈舟手裏的紙張呈到皇上麵前。
趙驁伸手,指尖碰到紙張的那一刻,不知為何,眼皮跳了下。
他轉頭看了眼底下笑得開心的沈舟,再一想沈舟之前說的話,好像明白了。
他伸手拿過,慢慢翻開。
待看到上麵寫得頗大字體的總額二字時,沈舟這個人,在他心裏變得立體了。
心計有。
但也確實坦誠。
至少,在他麵前如此。
上麵有每一月支出的總錢。
趙驁掃了眼,最後又在那特地標大字體的總額上看了下。
他笑了笑,垂眸把紙合上,“六十三文...愛卿的心可真小。”
沈舟嗬嗬笑著,拱了拱手。
“皇上,臣心確實小,能裝下的東西不多,沒想到,這都讓您給發現了。”
趙驁挑眉,瞥了眼過去,隨即手往旁邊一伸。
“讓人去準備,清點完之後,送到沈府。”
“是。”劉詹連忙接過,然後退下。
幾乎是剛消失在皇上的視線裏,他便把紙張打開看了下。
待看到那四百兩白銀後麵緊跟著的六十三文,他也有些哭笑不得。
聰明的,難道不應該抹去這些零頭嗎?
竟然還敢這樣呈到皇上麵前。
也不怪皇上說心小。
劉詹搖頭。
不知為何,覺得有點可惜。
沈狀元該討好的時候不討好,不該討好的時候,倒是討好上了。
可惜,可惜了。
劉詹走後,大殿有一瞬的安靜。
想了想,沈舟開口道:“皇上,臣說的,您是怎麽想的?”
趙驁點頭,“此事朕允了,不過不能賣那望遠鏡。”
沈舟沉默一瞬,不解道:“皇上,臣傻嗎?”
趙驁抬眼看他,“愛卿問這作甚?”
沈舟搖頭,“皇上不用說,臣其實都懂,隻是這個事吧,皇上與臣說,沒用,這些事不歸臣管,臣隻是提個意見而已。”
趙驁麵露沉思,“愛卿想要管這些事的權力?”
沈舟一聽,拚命拒絕。
“皇上,臣可沒有這樣的心思,皇上若是無人可用,臣可以向您推薦幾人。”
趙驁皺眉,“朕豈會無人可用。”
“皇上說得極是!”
雖然這事做好了也是一份功績。
但沈舟並不想要。
太累人了。
說到底,這事辦好了,他也能沾些功勞。
這種事,自己吃一點就行了,哪能都吃,剩下的,就交給別人去吃吧。
有些道理,沈舟還是懂的。
趙驁看了他一眼,並沒有說什麽,而是道:“愛卿往後還有什麽好主意,可以直接跟朕說。”
“皇上放心,臣一定與您說。”
兩人聊了會,便聊起答疑來了。
沈舟總算是對自己的工作有了實感。
侍講,主要任務便是給皇上或者太子傳授四書五經裏的內容。
傳授治國之道,同時伺候身旁,以隨時應對皇上的疑惑。
並及時給出建議,提供諮詢服務。
說到底,就是在皇上身邊伺候的顧問。
任這一官職的,無疑都是文采出眾的。
不然文史不懂,經籍不懂,如何能應付皇上隨時的提問?
沈舟之所以在升為侍講之後,能被這麽多人討好。
甚至於段尚書說話也得顧及他一些。
也是因為這一層的關係。
他說的話,有一定程度,能改變皇上的選擇以及決定。
這便有些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