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全國寺廟都遭了殃
大明帝師,開局帶老朱穿越明末 作者:再見是藍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問題讓朱元璋有些為難,一方麵李善長能力在這放著呢,交給別人他不放心。
另外一方麵,李善長是淮西大臣之首,也是跟著自己多年的老臣。
雖然剛才削儒一事有些不愉快,但並不影響李善長在他心中的重要性。
朱元璋沒有答應,而是問道:“那依先生之見,換誰合適?”
“周王朱橚!”
別說朱元璋和李善長了,就連朱橚自己都懵逼了。
“劉先生,我可幹不了這活啊。”
“我說你行,你就行!”
劉蝦仁鄭重道,周王朱橚雖然看起來腦子缺根弦,卻是對學問研究很入迷。
以至於後世編撰出了不少,醫學巨作。
這些朱元璋自然也知道,猶豫了一下道:“那......既然先生都這麽說了,橚兒,洪武大典的事就交給你吧。”
“上位!”
李善長急的一腦門汗:“臣也可以,臣肯定能做好。”
朱元璋安慰道:“善長,你就暫且歇一陣子,以後咱還有要事安排給你。”
“是。”
任誰都看的出來,這是劉蝦仁在針對李善長。
可他們怎麽都不敢想象,一個小小的誠意伯,憑什麽敢和李國公掰腕子?
一眾淮西大臣,看向劉蝦仁的目光愈發陰沉。
而劉蝦仁仿若未聞,繼續道:“皇上,還有一件事。”
不是吧?
這迴朱元璋都有點不高興了。
跳出來的大臣也殺了,李善長也算是懲戒了一頓,還想幹嘛?
“方才道衍和尚出來,我這才想起來還有件事要改,如今的寺田製度。”
這話一出口,道衍愣住了。
朱元璋也愣住了。
所謂寺田製度,是大明開國以來,因為朱元璋曾經當過和尚的緣故,對寺廟頒布的一個優待。
凡是歸屬於寺廟的土地,統統免賦稅!
可以說,這是大明和尚才有的待遇。
道衍和尚皺眉道:“施主,方才削儒一辯,貧僧甘拜下風,還請不要為了,一已私怨,節外生枝。”
“是啊。”
朱元璋跟著道:“咱當年受過佛門的恩,現在給一點小小的好處也是應該的,再說了,佛門弟子能占多大的地方。”
但是他沒發現,下方有不少官員,臉色已經變得有些難看。
劉蝦仁徑自看向茹太素問道:“茹尚書,應天府外有幾家寺廟?”
“大小寺廟十餘處。”
“那這些寺廟,現如今占據寺田多大?”
這個問題茹太素哪能記得,趕忙問了問下屬,迴道:“棲霞寺有田一千八百畝,靈穀寺有田兩千一百畝,報恩寺五千四百畝......”
五家寺廟,竟是累計良田四萬兩千多畝。
其中報恩寺,是朱元璋稱帝後贈予的。
朱元璋聽出來不對勁了,皺眉問道:“咱記得當年賜田兩千畝,現在怎麽會這麽多?”
“這個......”
茹太素心知肚明,但是他不敢說。
“問你話呢,說!”
“都是各地官員所贈。”
茹太素說完這句話,額頭上冷汗津津。
朱元璋突然心生無力感,他很清楚,這些官員自己土地贈送給寺廟,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逃稅!
天子腳下的應天府,就占據良田四萬多畝,那全國各地的寺田又要多少?
這還隻是剛開始,今後寺廟越來越多,官員也會越來越大膽,豪紳地主也會如此。
劉蝦仁懶洋洋道:“並且,和尚可以免予徭役,兵役,這樣一來,以後要想逃避責任,隻需要剃個頭當和尚就行了。”
“好了,我現在沒事了,皇上,告辭。”
劉蝦仁轉身走了,不過並沒有迴家,而是去了工部。
這幾天他簽到獲得了,燧發槍和佛朗機炮的圖紙。
準備讓工部先去打造試試。
劉蝦仁走後,朱元璋和滿朝文武大眼瞪小眼。
經過一番商議之後,寺田製度改革也出來了。
每所寺廟,所擁有免稅寺田,不得超過五百畝!
入廟門五年內的僧侶,不可免除徭役兵役之責!
這個早朝,開了足足兩個時辰。
文武百官在今天都明白了一個道理。
早先的藍玉的義子,還沒有察覺出來。
可今天先是把宋濂罵的吐血、又砍了十幾個阻攔的文官、李善長到手的肥差也丟了。
就連道衍和尚的出頭,也連帶著全國寺廟都遭了殃!
誰都看出來這是報複,理由卻是冠冕堂皇,無可反駁。
這個道理就是,不要輕易招惹劉蝦仁,這人睡眥必報!
當天,《新科舉》《君子六藝》《寺田製度》!
接連三道聖旨的下發,讓整個大明轟動了。
最興奮的莫過於寒門學子,免費讀書這個事,在這個時代做夢都不敢想。
尤其是那些原本身份卑微的工匠,更是組團跑到皇宮門口叩謝聖恩。
隨著朝會細節的透露,百姓們也都明白過來,這些福利都是那位誠意伯爭取來的。
一時間,劉府成了被工農圍堵的對象。
好在有錦衣衛把守,百姓們隻能每日送來些糕點等禮物,聊表謝意。
而朝會細節的透露也耐人尋味,因為這個消息傳播出去,最大的影響就是,山東與江西兩地的學子。
作為孔子故裏,儒學發源地。
得知朝廷發布的一係列,削儒手段,是出自劉蝦仁之手以後,數百山東儒生,在孔子後人,孔克仁?的率領下,浩浩蕩蕩趕往應天府討要說法。
江西婺源,諸位朱熹後人的朱祥兆同樣如此。
孔朱兩派,數百年來,為了誰才是儒學正統,爭論不休,卻在今天,達成了一致。
劉府。
徐妙錦笑吟吟道:“恭喜公子,你現在可是應天府裏的名人了。”
“算了吧,我可不想出這個風頭,現在我連門都不敢出。”劉蝦仁哭笑不得道。
雖然出不了門,府裏也不缺吃喝,每天光是送來的東西都堆積成山。
“也就公子如此豁達,換做別人,怕是做夢都要笑醒。”
聞言,劉蝦仁笑了笑並沒有說話。
倒是一旁的徐妙雲眼神有些複雜。
這些天下來,除了那些感人涕零的故事外,劉府上的見聞更是讓她震驚不已。
另外一方麵,李善長是淮西大臣之首,也是跟著自己多年的老臣。
雖然剛才削儒一事有些不愉快,但並不影響李善長在他心中的重要性。
朱元璋沒有答應,而是問道:“那依先生之見,換誰合適?”
“周王朱橚!”
別說朱元璋和李善長了,就連朱橚自己都懵逼了。
“劉先生,我可幹不了這活啊。”
“我說你行,你就行!”
劉蝦仁鄭重道,周王朱橚雖然看起來腦子缺根弦,卻是對學問研究很入迷。
以至於後世編撰出了不少,醫學巨作。
這些朱元璋自然也知道,猶豫了一下道:“那......既然先生都這麽說了,橚兒,洪武大典的事就交給你吧。”
“上位!”
李善長急的一腦門汗:“臣也可以,臣肯定能做好。”
朱元璋安慰道:“善長,你就暫且歇一陣子,以後咱還有要事安排給你。”
“是。”
任誰都看的出來,這是劉蝦仁在針對李善長。
可他們怎麽都不敢想象,一個小小的誠意伯,憑什麽敢和李國公掰腕子?
一眾淮西大臣,看向劉蝦仁的目光愈發陰沉。
而劉蝦仁仿若未聞,繼續道:“皇上,還有一件事。”
不是吧?
這迴朱元璋都有點不高興了。
跳出來的大臣也殺了,李善長也算是懲戒了一頓,還想幹嘛?
“方才道衍和尚出來,我這才想起來還有件事要改,如今的寺田製度。”
這話一出口,道衍愣住了。
朱元璋也愣住了。
所謂寺田製度,是大明開國以來,因為朱元璋曾經當過和尚的緣故,對寺廟頒布的一個優待。
凡是歸屬於寺廟的土地,統統免賦稅!
可以說,這是大明和尚才有的待遇。
道衍和尚皺眉道:“施主,方才削儒一辯,貧僧甘拜下風,還請不要為了,一已私怨,節外生枝。”
“是啊。”
朱元璋跟著道:“咱當年受過佛門的恩,現在給一點小小的好處也是應該的,再說了,佛門弟子能占多大的地方。”
但是他沒發現,下方有不少官員,臉色已經變得有些難看。
劉蝦仁徑自看向茹太素問道:“茹尚書,應天府外有幾家寺廟?”
“大小寺廟十餘處。”
“那這些寺廟,現如今占據寺田多大?”
這個問題茹太素哪能記得,趕忙問了問下屬,迴道:“棲霞寺有田一千八百畝,靈穀寺有田兩千一百畝,報恩寺五千四百畝......”
五家寺廟,竟是累計良田四萬兩千多畝。
其中報恩寺,是朱元璋稱帝後贈予的。
朱元璋聽出來不對勁了,皺眉問道:“咱記得當年賜田兩千畝,現在怎麽會這麽多?”
“這個......”
茹太素心知肚明,但是他不敢說。
“問你話呢,說!”
“都是各地官員所贈。”
茹太素說完這句話,額頭上冷汗津津。
朱元璋突然心生無力感,他很清楚,這些官員自己土地贈送給寺廟,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逃稅!
天子腳下的應天府,就占據良田四萬多畝,那全國各地的寺田又要多少?
這還隻是剛開始,今後寺廟越來越多,官員也會越來越大膽,豪紳地主也會如此。
劉蝦仁懶洋洋道:“並且,和尚可以免予徭役,兵役,這樣一來,以後要想逃避責任,隻需要剃個頭當和尚就行了。”
“好了,我現在沒事了,皇上,告辭。”
劉蝦仁轉身走了,不過並沒有迴家,而是去了工部。
這幾天他簽到獲得了,燧發槍和佛朗機炮的圖紙。
準備讓工部先去打造試試。
劉蝦仁走後,朱元璋和滿朝文武大眼瞪小眼。
經過一番商議之後,寺田製度改革也出來了。
每所寺廟,所擁有免稅寺田,不得超過五百畝!
入廟門五年內的僧侶,不可免除徭役兵役之責!
這個早朝,開了足足兩個時辰。
文武百官在今天都明白了一個道理。
早先的藍玉的義子,還沒有察覺出來。
可今天先是把宋濂罵的吐血、又砍了十幾個阻攔的文官、李善長到手的肥差也丟了。
就連道衍和尚的出頭,也連帶著全國寺廟都遭了殃!
誰都看出來這是報複,理由卻是冠冕堂皇,無可反駁。
這個道理就是,不要輕易招惹劉蝦仁,這人睡眥必報!
當天,《新科舉》《君子六藝》《寺田製度》!
接連三道聖旨的下發,讓整個大明轟動了。
最興奮的莫過於寒門學子,免費讀書這個事,在這個時代做夢都不敢想。
尤其是那些原本身份卑微的工匠,更是組團跑到皇宮門口叩謝聖恩。
隨著朝會細節的透露,百姓們也都明白過來,這些福利都是那位誠意伯爭取來的。
一時間,劉府成了被工農圍堵的對象。
好在有錦衣衛把守,百姓們隻能每日送來些糕點等禮物,聊表謝意。
而朝會細節的透露也耐人尋味,因為這個消息傳播出去,最大的影響就是,山東與江西兩地的學子。
作為孔子故裏,儒學發源地。
得知朝廷發布的一係列,削儒手段,是出自劉蝦仁之手以後,數百山東儒生,在孔子後人,孔克仁?的率領下,浩浩蕩蕩趕往應天府討要說法。
江西婺源,諸位朱熹後人的朱祥兆同樣如此。
孔朱兩派,數百年來,為了誰才是儒學正統,爭論不休,卻在今天,達成了一致。
劉府。
徐妙錦笑吟吟道:“恭喜公子,你現在可是應天府裏的名人了。”
“算了吧,我可不想出這個風頭,現在我連門都不敢出。”劉蝦仁哭笑不得道。
雖然出不了門,府裏也不缺吃喝,每天光是送來的東西都堆積成山。
“也就公子如此豁達,換做別人,怕是做夢都要笑醒。”
聞言,劉蝦仁笑了笑並沒有說話。
倒是一旁的徐妙雲眼神有些複雜。
這些天下來,除了那些感人涕零的故事外,劉府上的見聞更是讓她震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