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取信金
大明帝師,開局帶老朱穿越明末 作者:再見是藍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次追捕足足維持了一夜,那些鬼神最終隻能夠狼狽逃竄。
在麵對數量極其眾多,且手持武器的村民,他們根本沒有任何可以反抗的能力。
而百姓們追捕了一夜,也同樣是十分勞累!
他們最後隻能憤憤地迴家睡覺。
“這些可惡的家夥!別的本事沒有,隻是逃得快!實在是可惡!”
“下次我要學牛老伯設下陷阱才行了!”
而此時在白衣祭司的府邸之中。
白衣祭司一臉震驚地,看著他麵前那些,樣子狼狽至極的手下。
“你們這是?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為何會滿身傷痕地迴來了?我不是叫你們去恐嚇百姓嗎?難道你們是去打架了嗎?”
而那名猥瑣男子麵帶苦澀地說:“大人呀,你有所不知呀!那些百姓今天就和瘋了一樣,全部都跑出來攻擊我們。”
“那可足足有千人左右呀!他們手持火把和武器,對我們不斷地進行攻擊。”
白衣祭司聞言,臉色十分震驚!
“這怎麽可能?這些愚民怎麽會突然變得,如此勇猛團結?”
“難道是發生了什麽事情了嗎?這絕不可能呀!”
猥瑣男子苦澀地說:“要不是我們幾個武功蓋世,恐怕這一次,就要全部栽到那些百姓手裏了。”
白衣祭司臉色十分難看,他看著麵前的這些人說:“快去!快去給我調查!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竟然讓那些百姓變成了這樣!快去!”
而翌日,在縣衙門前,再一次聚集起了眾多的百姓。
劉蝦仁走出縣衙伸了個懶腰,好奇地看著眾人說:“你們難道是抓捕到鬼神了嗎?”
這些百姓眼神有些窘迫,他們拿出一個盤子,在盤子上正有著一塊腥臭的肉塊。
其中一名十分健壯的壯漢,撓了撓頭說:“俺沒有將那些鬼神抓住,他們實在是跑得太快了,隻是從他們身上削下來一塊肉。”
“俺想著看看,能不能借此,來這裏換點賞賜。”
劉蝦仁仔細地看了看那塊臭肉,然後點了點頭說:“雖然你沒有成功地,將那些鬼神捉住,但是卻給他們造成了傷害。”
“確實可以值得賞賜,來人啊!賞一百兩銀子。”
雖然早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得到全部賞賜,但是這位壯士,依舊是感到十分遺憾。
畢竟牛老伯可是得到,足足有萬兩白銀,和一百斤肉食和布帛呢。
而劉蝦仁似乎看出來了,這位壯漢的遺憾,他笑著說:“好了好了,各位不要擔心。”
“既然你們沒有斬殺鬼神從而獲得獎勵,那麽我可以給你們其它的機會。”
說完,劉蝦仁便從自己的懷中,拿出了一道布卷,在其上麵寫了,種種關於獎勵的事情。
眾多百姓紛紛圍著,貼在牆上的那張布卷,進行查看,他們的臉上,逐漸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這...難道是真的嗎?大人你該不會在騙我們吧?”
取信於人用於金劉蝦仁大笑著說:“怎麽會呢?我可曾騙過你們?”
那些百姓聞言,紛紛搖了搖頭。
而劉蝦仁則是繼續指著布帛笑著說:“我們會挑選你們之中,耕種農田最為優秀的一些人,這些人會被稱為“上農”。”
“而被稱為上農的這些人,將能夠獲得朝廷專門發下來的俸祿,每個月的俸銀就有十兩。”
“要知道鬼神不常有,而俸祿可是常有呢。”
那些百姓聞言,皆是一愣!
這種政策他們可是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先前拿了那一百兩銀子的壯漢,開口問道:“縣令大人,真的隻要我們用心種莊稼,就能收獲到俸銀嗎?不用我們上交糧食什麽的嗎?”
劉蝦仁點了點頭說:“除了在規定的稅錢以外,其餘的你們不用上繳任何東西,所耕種出來的糧食還是什麽,都屬於你們自己。”
“但是這些上農的數量是有限的,必須是你們之中耕種地最為努力的那些人才行。”
說完,劉蝦仁便開始介紹起自己的第二條政策。
“二是輪到每年播種的時候,如果有籽粒缺乏、工本艱難的貧困家庭,我們縣衙會積極幫助解決困難,從官府糧庫裏將種子分給農民,不要誤了農時。”
這一條,更是讓下方的那些百姓們震驚無比!
他們從來沒想到過,縣衙竟然會幫助他們提供耕種的種子。
要是真要如此的話,那麽他們就再也也不用害怕挨餓了。
緊接著劉蝦仁便開始介紹起他政策的第三條。
“第三是每年秋季節前後,縣衙將會查找相關領地中耕作勤勞,種糧產量高的農民作為“榜樣”匯報上去,在全國進行通報獎勵,獎品有美酒、金錢等等,作為各地農民的榜樣。”
這一條更是震撼了百姓的人心!他們沒想到僅僅是耕種好土地而已,竟然就能得到如此的賞賜。
這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和做夢一般。
在往常耕種土地就是最下等的職業,現在又怎麽會變成了這種十分高貴的存在了呢?
劉蝦仁淡淡地說:“你們放心,這其中三條將會從即日起立刻實施!”
“我將會帶領縣衙所有官員每天在大家的田地中進行查看,然後評選最為優秀的上農,上報迴朝廷。”
“然後百姓中所有缺少種子進行耕種的人,都可以來到我們官府的糧倉領取種子!但是必須是真正困難的才行,不可冒領。”
說完後,劉蝦仁看這種人說:“你們還有什麽疑問嗎?我都可以進行解答。”
那些百姓紛紛麵露驚異的表情,經過這些日子下來,他們已經知道這個縣令是不會撒謊的。
畢竟在這種事情上說謊,對於縣令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好處,先前他連牛老伯的一萬兩銀票,都送出去了。
接下來這些百姓們一個個高興無比,紛紛趕迴家中與自己的家人進行商量。
而曾城毅在遠處看到這一幕後,感歎著說:“如果能見到這一幕,上一任縣令恐怕也能夠瞑目了。”
在麵對數量極其眾多,且手持武器的村民,他們根本沒有任何可以反抗的能力。
而百姓們追捕了一夜,也同樣是十分勞累!
他們最後隻能憤憤地迴家睡覺。
“這些可惡的家夥!別的本事沒有,隻是逃得快!實在是可惡!”
“下次我要學牛老伯設下陷阱才行了!”
而此時在白衣祭司的府邸之中。
白衣祭司一臉震驚地,看著他麵前那些,樣子狼狽至極的手下。
“你們這是?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為何會滿身傷痕地迴來了?我不是叫你們去恐嚇百姓嗎?難道你們是去打架了嗎?”
而那名猥瑣男子麵帶苦澀地說:“大人呀,你有所不知呀!那些百姓今天就和瘋了一樣,全部都跑出來攻擊我們。”
“那可足足有千人左右呀!他們手持火把和武器,對我們不斷地進行攻擊。”
白衣祭司聞言,臉色十分震驚!
“這怎麽可能?這些愚民怎麽會突然變得,如此勇猛團結?”
“難道是發生了什麽事情了嗎?這絕不可能呀!”
猥瑣男子苦澀地說:“要不是我們幾個武功蓋世,恐怕這一次,就要全部栽到那些百姓手裏了。”
白衣祭司臉色十分難看,他看著麵前的這些人說:“快去!快去給我調查!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竟然讓那些百姓變成了這樣!快去!”
而翌日,在縣衙門前,再一次聚集起了眾多的百姓。
劉蝦仁走出縣衙伸了個懶腰,好奇地看著眾人說:“你們難道是抓捕到鬼神了嗎?”
這些百姓眼神有些窘迫,他們拿出一個盤子,在盤子上正有著一塊腥臭的肉塊。
其中一名十分健壯的壯漢,撓了撓頭說:“俺沒有將那些鬼神抓住,他們實在是跑得太快了,隻是從他們身上削下來一塊肉。”
“俺想著看看,能不能借此,來這裏換點賞賜。”
劉蝦仁仔細地看了看那塊臭肉,然後點了點頭說:“雖然你沒有成功地,將那些鬼神捉住,但是卻給他們造成了傷害。”
“確實可以值得賞賜,來人啊!賞一百兩銀子。”
雖然早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得到全部賞賜,但是這位壯士,依舊是感到十分遺憾。
畢竟牛老伯可是得到,足足有萬兩白銀,和一百斤肉食和布帛呢。
而劉蝦仁似乎看出來了,這位壯漢的遺憾,他笑著說:“好了好了,各位不要擔心。”
“既然你們沒有斬殺鬼神從而獲得獎勵,那麽我可以給你們其它的機會。”
說完,劉蝦仁便從自己的懷中,拿出了一道布卷,在其上麵寫了,種種關於獎勵的事情。
眾多百姓紛紛圍著,貼在牆上的那張布卷,進行查看,他們的臉上,逐漸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這...難道是真的嗎?大人你該不會在騙我們吧?”
取信於人用於金劉蝦仁大笑著說:“怎麽會呢?我可曾騙過你們?”
那些百姓聞言,紛紛搖了搖頭。
而劉蝦仁則是繼續指著布帛笑著說:“我們會挑選你們之中,耕種農田最為優秀的一些人,這些人會被稱為“上農”。”
“而被稱為上農的這些人,將能夠獲得朝廷專門發下來的俸祿,每個月的俸銀就有十兩。”
“要知道鬼神不常有,而俸祿可是常有呢。”
那些百姓聞言,皆是一愣!
這種政策他們可是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先前拿了那一百兩銀子的壯漢,開口問道:“縣令大人,真的隻要我們用心種莊稼,就能收獲到俸銀嗎?不用我們上交糧食什麽的嗎?”
劉蝦仁點了點頭說:“除了在規定的稅錢以外,其餘的你們不用上繳任何東西,所耕種出來的糧食還是什麽,都屬於你們自己。”
“但是這些上農的數量是有限的,必須是你們之中耕種地最為努力的那些人才行。”
說完,劉蝦仁便開始介紹起自己的第二條政策。
“二是輪到每年播種的時候,如果有籽粒缺乏、工本艱難的貧困家庭,我們縣衙會積極幫助解決困難,從官府糧庫裏將種子分給農民,不要誤了農時。”
這一條,更是讓下方的那些百姓們震驚無比!
他們從來沒想到過,縣衙竟然會幫助他們提供耕種的種子。
要是真要如此的話,那麽他們就再也也不用害怕挨餓了。
緊接著劉蝦仁便開始介紹起他政策的第三條。
“第三是每年秋季節前後,縣衙將會查找相關領地中耕作勤勞,種糧產量高的農民作為“榜樣”匯報上去,在全國進行通報獎勵,獎品有美酒、金錢等等,作為各地農民的榜樣。”
這一條更是震撼了百姓的人心!他們沒想到僅僅是耕種好土地而已,竟然就能得到如此的賞賜。
這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和做夢一般。
在往常耕種土地就是最下等的職業,現在又怎麽會變成了這種十分高貴的存在了呢?
劉蝦仁淡淡地說:“你們放心,這其中三條將會從即日起立刻實施!”
“我將會帶領縣衙所有官員每天在大家的田地中進行查看,然後評選最為優秀的上農,上報迴朝廷。”
“然後百姓中所有缺少種子進行耕種的人,都可以來到我們官府的糧倉領取種子!但是必須是真正困難的才行,不可冒領。”
說完後,劉蝦仁看這種人說:“你們還有什麽疑問嗎?我都可以進行解答。”
那些百姓紛紛麵露驚異的表情,經過這些日子下來,他們已經知道這個縣令是不會撒謊的。
畢竟在這種事情上說謊,對於縣令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好處,先前他連牛老伯的一萬兩銀票,都送出去了。
接下來這些百姓們一個個高興無比,紛紛趕迴家中與自己的家人進行商量。
而曾城毅在遠處看到這一幕後,感歎著說:“如果能見到這一幕,上一任縣令恐怕也能夠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