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拜山頭
雙穿鑒寶:聽泉,你看龍椅不 作者:無敵水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宿舍裏,幾個學生正圍坐在電腦前,目不轉睛地看著直播間的彈幕。
他們臉上的表情很奇怪。
像是自己裝逼成功那種,偷偷暗爽。
彈幕裏的網友們對紀由那是知之甚少,一個個被紀由的種種表現弄得一愣一愣的。
這些學生們可是了解紀由的。
他從一個普普通通的出身,靠著老人留下來的那些藏品。
一點點去鑽研、去學習,慢慢在這文物收藏和鑒寶的圈子裏嶄露頭角。
妥妥的草根逆襲,比那些小說裏寫的爽文還要讓人覺得過癮。
紀由成功代表著江城大學成功,自己母校牛逼他們也很高興。
人是有集體榮譽感的。
這是安全和信任帶來的歸屬感。
這一期節目圓滿結束,學生們還沒脫離出來,在食堂討論著。
一個學生努努嘴,示意同伴們往前麵看,壓低聲音笑著說:“哈哈哈,你們看前麵坐著的林校長,臉都笑紅了呀,看來校長對坤哥的表現那也是相當滿意呢。”
其他同學聽了,紛紛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一看之下,笑得更厲害了。
一個學生更是調侃道:“盲猜過幾天坤哥迴來呀,學校門口得拉上橫幅了,林老登包給他準備的。”
“哈哈哈,再盲猜一下,以後咱們學校那個優秀校友牌上,肯定要出現坤哥的名字了。”
何慶耀在一旁聽著他們的這些話偷著樂。
雖然沒有讓紀由當上自己的學長,但是他當上自己的老板了啊。
曾陽飛看著他那副沉浸在自己思緒裏、臉上還帶著偷笑的模樣,忍不住詢問道:“結束語寫好了嗎?”
何慶耀:“那不是看老板的節目嗎?”
曾陽飛一聽,眉頭一皺,說道:“昨晚上幹嘛去了?”
“怎麽你身為教授還倡導 996啊。”
曾陽飛就舉起手,作勢要敲他腦殼,那動作裏帶著幾分玩笑。
何慶耀見狀,立馬撒腿就跑,邊跑還邊迴頭喊道:“我這就去寫!”
“這孩子!”
......
京城。
酒店送來的早餐是非常地道的京味早餐。
菜心蝦仁與冬筍醬肉口味清新,薺菜餛飩個大鮮美。
紀由吃飽喝足就準備去拜把頭了。
文物保護協會在京城獨占著一整棟樓,有著相當氣派的規模。
其組織架構頗為複雜,涵蓋的範圍十分廣泛,足足涉及到 11個方麵。
不管是古老的古建築保護,還是相對較近的近現代建築保護。
甚至連考古遺址出土的各類文物相關事項,都統統囊括在內。
它有著很權威的直接指導單位——文物局,有了這樣強有力的後盾支持。
文物保護協會在業內是極具含金量的存在。
紀由向來都很講究禮數,每次去拜訪別人的時候,都不會空手上門。
這次來文物保護協會也不例外,他手上特意提了禮物。
一條鹹魚。
到了協會後,接待人員很是熱情禮貌,一路將他引領到了辦公室,讓他稍作等候。
片刻之後,就見一個男人走了進來。
他臉上帶著親切的笑容,主動伸出手,語氣隨和地說道:“您好,我是協會辦事機構秘書處的袁建。”
袁建看上去大概 35歲左右的年紀。
紀由禮貌地迴握了一下,迴應道:“你好,袁秘書。”
袁建笑著做了個請的手勢,帶著紀由在一旁的沙發上坐下。
他早在領導跟他打招唿的時候,就已經對紀由做過一番深入的調查了。
紀由在文物領域雖說年紀輕輕,但也算是頗有建樹,所以打心底裏對待他就不像對待普通成員那般隨意。
他轉身走到辦公桌前,拉開抽屜,從中拿出了一個成員證,遞給他,“紀先生,這是我們協會的成員證。”
說著,又拿出了一個小冊子,一並遞了過去。
袁建指了指那個小冊子,耐心地介紹道:“我們協會的主要章程和業務範圍都在裏麵,您可以仔細看一下,也好對咱們協會有更全麵的了解。”
紀由接過來後,先是粗略地看了兩眼,隻見上麵清晰地羅列著不少內容。
像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文物保護與修複方麵的工作,出版文物相關的書刊,還有文物管理工作,以及為各方提供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等等,涉及的領域多種多樣。
再往下看成員要求那一塊兒。
紀由心裏不禁暗暗感歎,這要求還真有點難。
上麵明確寫著必須要有職稱的。
碩士學位以上並且工作滿三年的。
有關部門的領導幹部才有資格進入。
這協會門檻著實不低,自己能進來,這大概就是所謂“有關係就是好”。
紀由當著袁建的麵,很是認真地將它們妥善收好,隨後,他又把自己帶來的禮物遞了出去。
“袁秘書這個你看看有沒有研究價值。”
袁建趕忙伸手接過禮物,打開盒子仔細一打量,不禁眼前一亮,驚歎道:“哎喲,這個魚保存得這麽好,魚鰭都還在,可真是難得!”
紀由特意挑選了這種不值什麽大價錢,但文化底蘊卻特別深厚的東西當作禮物。
協會就缺這些東西。
這些人有能力入這些協會,也不是缺錢的主,都看過好東西。
但是這些食物類的文物還是比較少見。
最主要的原因鹹魚沒什麽經濟價值,紀由送起來心不會痛。
要是缺迴去再拿幾條鹹魚,楚厲王的心也不會痛。
袁建微笑著收下了紀由送來的鹹魚後,便隨意地和紀由聊了起來,他看著紀由,語氣親切地問道:“紀先生,你定居在江城是吧?”
紀由微微點頭,迴應道:“對。”
袁建緊接著說道:“江城雖和京城較遠,但我們仍然會全力保障成員進行文物活動的正常權利。”
“不管成員身處何地,隻要是合理合規的文物相關活動,協會都會給予支持。”
紀由一聽這話,琢磨著這算是自己拜入協會這“山門”成功了。
但是把頭的能力好像不怎麽大啊,和楊洪瑞的能力撞上了。
他一思索,全力保障成員進行文物活動的正常權利。
這句話有點意思。
他們臉上的表情很奇怪。
像是自己裝逼成功那種,偷偷暗爽。
彈幕裏的網友們對紀由那是知之甚少,一個個被紀由的種種表現弄得一愣一愣的。
這些學生們可是了解紀由的。
他從一個普普通通的出身,靠著老人留下來的那些藏品。
一點點去鑽研、去學習,慢慢在這文物收藏和鑒寶的圈子裏嶄露頭角。
妥妥的草根逆襲,比那些小說裏寫的爽文還要讓人覺得過癮。
紀由成功代表著江城大學成功,自己母校牛逼他們也很高興。
人是有集體榮譽感的。
這是安全和信任帶來的歸屬感。
這一期節目圓滿結束,學生們還沒脫離出來,在食堂討論著。
一個學生努努嘴,示意同伴們往前麵看,壓低聲音笑著說:“哈哈哈,你們看前麵坐著的林校長,臉都笑紅了呀,看來校長對坤哥的表現那也是相當滿意呢。”
其他同學聽了,紛紛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一看之下,笑得更厲害了。
一個學生更是調侃道:“盲猜過幾天坤哥迴來呀,學校門口得拉上橫幅了,林老登包給他準備的。”
“哈哈哈,再盲猜一下,以後咱們學校那個優秀校友牌上,肯定要出現坤哥的名字了。”
何慶耀在一旁聽著他們的這些話偷著樂。
雖然沒有讓紀由當上自己的學長,但是他當上自己的老板了啊。
曾陽飛看著他那副沉浸在自己思緒裏、臉上還帶著偷笑的模樣,忍不住詢問道:“結束語寫好了嗎?”
何慶耀:“那不是看老板的節目嗎?”
曾陽飛一聽,眉頭一皺,說道:“昨晚上幹嘛去了?”
“怎麽你身為教授還倡導 996啊。”
曾陽飛就舉起手,作勢要敲他腦殼,那動作裏帶著幾分玩笑。
何慶耀見狀,立馬撒腿就跑,邊跑還邊迴頭喊道:“我這就去寫!”
“這孩子!”
......
京城。
酒店送來的早餐是非常地道的京味早餐。
菜心蝦仁與冬筍醬肉口味清新,薺菜餛飩個大鮮美。
紀由吃飽喝足就準備去拜把頭了。
文物保護協會在京城獨占著一整棟樓,有著相當氣派的規模。
其組織架構頗為複雜,涵蓋的範圍十分廣泛,足足涉及到 11個方麵。
不管是古老的古建築保護,還是相對較近的近現代建築保護。
甚至連考古遺址出土的各類文物相關事項,都統統囊括在內。
它有著很權威的直接指導單位——文物局,有了這樣強有力的後盾支持。
文物保護協會在業內是極具含金量的存在。
紀由向來都很講究禮數,每次去拜訪別人的時候,都不會空手上門。
這次來文物保護協會也不例外,他手上特意提了禮物。
一條鹹魚。
到了協會後,接待人員很是熱情禮貌,一路將他引領到了辦公室,讓他稍作等候。
片刻之後,就見一個男人走了進來。
他臉上帶著親切的笑容,主動伸出手,語氣隨和地說道:“您好,我是協會辦事機構秘書處的袁建。”
袁建看上去大概 35歲左右的年紀。
紀由禮貌地迴握了一下,迴應道:“你好,袁秘書。”
袁建笑著做了個請的手勢,帶著紀由在一旁的沙發上坐下。
他早在領導跟他打招唿的時候,就已經對紀由做過一番深入的調查了。
紀由在文物領域雖說年紀輕輕,但也算是頗有建樹,所以打心底裏對待他就不像對待普通成員那般隨意。
他轉身走到辦公桌前,拉開抽屜,從中拿出了一個成員證,遞給他,“紀先生,這是我們協會的成員證。”
說著,又拿出了一個小冊子,一並遞了過去。
袁建指了指那個小冊子,耐心地介紹道:“我們協會的主要章程和業務範圍都在裏麵,您可以仔細看一下,也好對咱們協會有更全麵的了解。”
紀由接過來後,先是粗略地看了兩眼,隻見上麵清晰地羅列著不少內容。
像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文物保護與修複方麵的工作,出版文物相關的書刊,還有文物管理工作,以及為各方提供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等等,涉及的領域多種多樣。
再往下看成員要求那一塊兒。
紀由心裏不禁暗暗感歎,這要求還真有點難。
上麵明確寫著必須要有職稱的。
碩士學位以上並且工作滿三年的。
有關部門的領導幹部才有資格進入。
這協會門檻著實不低,自己能進來,這大概就是所謂“有關係就是好”。
紀由當著袁建的麵,很是認真地將它們妥善收好,隨後,他又把自己帶來的禮物遞了出去。
“袁秘書這個你看看有沒有研究價值。”
袁建趕忙伸手接過禮物,打開盒子仔細一打量,不禁眼前一亮,驚歎道:“哎喲,這個魚保存得這麽好,魚鰭都還在,可真是難得!”
紀由特意挑選了這種不值什麽大價錢,但文化底蘊卻特別深厚的東西當作禮物。
協會就缺這些東西。
這些人有能力入這些協會,也不是缺錢的主,都看過好東西。
但是這些食物類的文物還是比較少見。
最主要的原因鹹魚沒什麽經濟價值,紀由送起來心不會痛。
要是缺迴去再拿幾條鹹魚,楚厲王的心也不會痛。
袁建微笑著收下了紀由送來的鹹魚後,便隨意地和紀由聊了起來,他看著紀由,語氣親切地問道:“紀先生,你定居在江城是吧?”
紀由微微點頭,迴應道:“對。”
袁建緊接著說道:“江城雖和京城較遠,但我們仍然會全力保障成員進行文物活動的正常權利。”
“不管成員身處何地,隻要是合理合規的文物相關活動,協會都會給予支持。”
紀由一聽這話,琢磨著這算是自己拜入協會這“山門”成功了。
但是把頭的能力好像不怎麽大啊,和楊洪瑞的能力撞上了。
他一思索,全力保障成員進行文物活動的正常權利。
這句話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