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古人洗澡
雙穿鑒寶:聽泉,你看龍椅不 作者:無敵水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震撼】
【看文物真得有人講解說實話】
【身為老師的我直接錄製了,明天給學生看看】
【光陰長短如燈火明滅,woc】
【永遠被漢語言文學的魅力所折服】
【不愧是總台老愛邀請的人,實在是妙!妙啊!】
【我也來創作一下,駿馬啊,你四條腿;美人啊,你有大大的眼睛,還有一張嘴】
【遠看石頭大,近看大石頭】
【大雅就是俗】
聽泉瀏覽著屏幕上如雪花般不斷滾動的彈幕,看到其中不少觀眾即興作詩,“哈哈哈,兄弟們,你們太有文人範了。”
紀由附和道:“大家的文學素養,有點太超標了。”
聽泉喝了口水,“神總,那個金燦燦的立著的是盤子嗎?”
說著,還忍不住用手指了指屏幕。
紀由:“對,這個真的特別漂亮。”
他一邊說著,一邊小心翼翼地將銅朱雀銜環盤拆分,“這是銅朱雀銜環盤。”
“這個也是組裝的,朱雀銜環矗立於獸背上。”
說話間,他還輕輕轉動手中的文物,方便大家全方位觀看。
“朱雀昂首翹尾,喙部銜一可自由轉動的白玉環。”
“首尾與雙翅的羽毛向上卷揚,雙足直立於獸背上。”
他指著下方的獸說:“獸作匍匐狀,昂首張口,四足踏在兩側高足盤的底座上。”
“盤架在高足之上。”
聽泉忍不住拍了拍手,讚歎道:“華麗,太華麗!”
“朱雀通體飾寫意羽紋,盤內外飾錯金柿蒂紋。”
“頸腹與高足杯外表鑲嵌 30顆圓形和心形綠鬆石。”
“這種不像我們平時看到的那些綠鬆石製品。”
他連連搖頭,語氣中充滿了肯定,“這些質地細膩、無明顯瑕疵。”
聽泉豎起大拇指,強調道:“不止是現代,在古代也非常高昂!”
這時,他的目光掃到彈幕上有人在問綠鬆石是啥,便迴應道:“綠鬆石就是玉。”
“因其‘形似鬆球,色近鬆綠’而得名。”
“在清代以前,綠鬆石又被稱為‘甸子’。”
“作為佩戴和使用已有 8000年以上的曆史。”
他雙手抱在胸前,“前段時間有個漢代的綠鬆石辟邪拍賣,2094萬。”
【我知道那個,雕的小擺件】
【我就說pdd4塊7毛1的東西一定有問題】
【這個很多假貨的,碳酸岩粉壓仿製】
【綠鬆石小錢買不到真的】
【哈哈哈,不懂行的以為我過萬的綠鬆石是地攤貨】
【搞不懂玉,說實話對我來說都跟石頭一樣不如黃金】
【單獨的欣賞不來,鑲嵌在文物裏好看】
紀由將盤子架上去:“真的很奢侈。”
“給你們看看洗澡的東西。”
他將朱雀銜環盤推到一邊,把香爐蓋揭開。
將鏡頭對準香爐內部,“這裏麵還有一些殘留香料。”
“這是蘭草。”
“味道清幽淡雅。”
“過去的人認為有清潔、辟邪的作用。”
“《楚辭》中就有很多關於蘭草的描寫,如1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紀由拿出來一個小木盒子。
一一展示在鏡頭前,“蘭草、白芷、藿香、佩蘭。”
“不一樣的季節,參加不同的儀式用不一樣的香。”
“祭祀前宴會前都需要沐浴。”
“古代皇室比我們想象中更講究。”
紀由拿起匜,“這個看形狀就曉得吧,像瓢一樣,往身體上澆水的。”
“沐浴後的擦拭用品也因身份不同而有差異。”
“平民百姓沐浴後隻能用麻、布來擦幹身體,而貴族們則會使用絲綢。”
“周末源於洗澡來的,漢朝專門給洗澡設置了假期。”
“官吏工作五日休沐一日。”
“當官的五天才洗一迴,你們就知道百姓多久洗一迴了。”
“夏天還好,跳河裏搓一下就行,冬天平民基本不洗澡。”
“成本太高了,那時候都是熱水需要燒柴。”
“柴是稀缺資源。”
“平民一般臭了就擦一擦。”
【柴咋就稀缺了,那路邊不是到處撿到處砍嗎?】
【胡說八道什麽呢】
【古代的人屁股不洗嗎?那褲襠得臭死吧】
【不僅木材稀缺,砍柴的工具也不是誰都有的】
【古代好像不允許砍木頭】
【周文王時期“伐崇令”、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封山令就有了】
【古代土地都是歸屬個人,你去砍柴是犯法,我的天曆史課怎麽上的】
【古代冬季是死人季,就是因為燃料短缺】
【古代的山基本都是地主老爺的,普通人想要柴火要去深山老林砍,不然古代就不會有專門的樵夫以砍柴為生了】
【這樣啊,漲知識了】
【洗屁股那個,小神說了,不洗澡不代表不擦】
【別古代了,80—90年代洗澡都很困難,冬天一兩個月去一次公共浴室搓一搓就很不錯,夏天就自己搞一盆水擦一擦,真正家家有淋浴也就這十來年】
紀由:“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有了澡豆,它是肥皂的前身。”
“澡豆是用豬胰腺加上豆粉,再配上香料,然後做成一個個小丸子。”
“用的時候,把它沾水搓一搓,就能起到清潔的作用。”
“當然,不同階層的人,使用的清潔用品也不一樣。”
“平民百姓沒有那麽多講究,也沒有製作澡豆的條件,他們就用淘米水,或者把皂莢搗碎來洗頭發。”
“再窮一點的就是草木灰。”
聽泉突然想到個好玩的,於是道:“我曉得古代也有禿頭黨,哈哈哈。”
“史書上說曹丕發脂如泉,脫發不止。”
“哈哈哈,頭發出油跟泉水湧出一樣。”
【要開始帶生發靈了】
【買什麽洗發水?】
【我也是油頭,每天都要洗頭,好煩】
【我隻洗劉海】
【驚人的古今一致】
【我屬於發量多,長得快,發絲粗,我父母都60了也不禿,頭發濃密】
【我發現王莽和曹丕他們都有一個規律:犯我強漢者,雖遠必禿】
————————
1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我披上了江離和芷草啊,又編織秋蘭作為配飾。
字詞解釋“扈(hu)”:楚地方言,披掛的意思。
“江離”:一種香草,又名“蘼蕪”,葉子有香氣。
“辟芷(zhi)”:“辟”是幽僻的意思,“芷”是白芷,一種香草,生長於幽僻之處的白芷。
“紉(rèn)”:本義是引線穿針,這裏是連綴、編織的意思。
“秋蘭”:秋天的蘭草,也是香草。
“以為佩”:“以(之)為佩”的省略,把它(秋蘭)作為佩飾。
人身披香草、佩戴蘭草的行為,展現了詩人對美好品質和高潔人格的追求。
表達自己不同流合汙,堅守內心的高潔品質。
【看文物真得有人講解說實話】
【身為老師的我直接錄製了,明天給學生看看】
【光陰長短如燈火明滅,woc】
【永遠被漢語言文學的魅力所折服】
【不愧是總台老愛邀請的人,實在是妙!妙啊!】
【我也來創作一下,駿馬啊,你四條腿;美人啊,你有大大的眼睛,還有一張嘴】
【遠看石頭大,近看大石頭】
【大雅就是俗】
聽泉瀏覽著屏幕上如雪花般不斷滾動的彈幕,看到其中不少觀眾即興作詩,“哈哈哈,兄弟們,你們太有文人範了。”
紀由附和道:“大家的文學素養,有點太超標了。”
聽泉喝了口水,“神總,那個金燦燦的立著的是盤子嗎?”
說著,還忍不住用手指了指屏幕。
紀由:“對,這個真的特別漂亮。”
他一邊說著,一邊小心翼翼地將銅朱雀銜環盤拆分,“這是銅朱雀銜環盤。”
“這個也是組裝的,朱雀銜環矗立於獸背上。”
說話間,他還輕輕轉動手中的文物,方便大家全方位觀看。
“朱雀昂首翹尾,喙部銜一可自由轉動的白玉環。”
“首尾與雙翅的羽毛向上卷揚,雙足直立於獸背上。”
他指著下方的獸說:“獸作匍匐狀,昂首張口,四足踏在兩側高足盤的底座上。”
“盤架在高足之上。”
聽泉忍不住拍了拍手,讚歎道:“華麗,太華麗!”
“朱雀通體飾寫意羽紋,盤內外飾錯金柿蒂紋。”
“頸腹與高足杯外表鑲嵌 30顆圓形和心形綠鬆石。”
“這種不像我們平時看到的那些綠鬆石製品。”
他連連搖頭,語氣中充滿了肯定,“這些質地細膩、無明顯瑕疵。”
聽泉豎起大拇指,強調道:“不止是現代,在古代也非常高昂!”
這時,他的目光掃到彈幕上有人在問綠鬆石是啥,便迴應道:“綠鬆石就是玉。”
“因其‘形似鬆球,色近鬆綠’而得名。”
“在清代以前,綠鬆石又被稱為‘甸子’。”
“作為佩戴和使用已有 8000年以上的曆史。”
他雙手抱在胸前,“前段時間有個漢代的綠鬆石辟邪拍賣,2094萬。”
【我知道那個,雕的小擺件】
【我就說pdd4塊7毛1的東西一定有問題】
【這個很多假貨的,碳酸岩粉壓仿製】
【綠鬆石小錢買不到真的】
【哈哈哈,不懂行的以為我過萬的綠鬆石是地攤貨】
【搞不懂玉,說實話對我來說都跟石頭一樣不如黃金】
【單獨的欣賞不來,鑲嵌在文物裏好看】
紀由將盤子架上去:“真的很奢侈。”
“給你們看看洗澡的東西。”
他將朱雀銜環盤推到一邊,把香爐蓋揭開。
將鏡頭對準香爐內部,“這裏麵還有一些殘留香料。”
“這是蘭草。”
“味道清幽淡雅。”
“過去的人認為有清潔、辟邪的作用。”
“《楚辭》中就有很多關於蘭草的描寫,如1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紀由拿出來一個小木盒子。
一一展示在鏡頭前,“蘭草、白芷、藿香、佩蘭。”
“不一樣的季節,參加不同的儀式用不一樣的香。”
“祭祀前宴會前都需要沐浴。”
“古代皇室比我們想象中更講究。”
紀由拿起匜,“這個看形狀就曉得吧,像瓢一樣,往身體上澆水的。”
“沐浴後的擦拭用品也因身份不同而有差異。”
“平民百姓沐浴後隻能用麻、布來擦幹身體,而貴族們則會使用絲綢。”
“周末源於洗澡來的,漢朝專門給洗澡設置了假期。”
“官吏工作五日休沐一日。”
“當官的五天才洗一迴,你們就知道百姓多久洗一迴了。”
“夏天還好,跳河裏搓一下就行,冬天平民基本不洗澡。”
“成本太高了,那時候都是熱水需要燒柴。”
“柴是稀缺資源。”
“平民一般臭了就擦一擦。”
【柴咋就稀缺了,那路邊不是到處撿到處砍嗎?】
【胡說八道什麽呢】
【古代的人屁股不洗嗎?那褲襠得臭死吧】
【不僅木材稀缺,砍柴的工具也不是誰都有的】
【古代好像不允許砍木頭】
【周文王時期“伐崇令”、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封山令就有了】
【古代土地都是歸屬個人,你去砍柴是犯法,我的天曆史課怎麽上的】
【古代冬季是死人季,就是因為燃料短缺】
【古代的山基本都是地主老爺的,普通人想要柴火要去深山老林砍,不然古代就不會有專門的樵夫以砍柴為生了】
【這樣啊,漲知識了】
【洗屁股那個,小神說了,不洗澡不代表不擦】
【別古代了,80—90年代洗澡都很困難,冬天一兩個月去一次公共浴室搓一搓就很不錯,夏天就自己搞一盆水擦一擦,真正家家有淋浴也就這十來年】
紀由:“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有了澡豆,它是肥皂的前身。”
“澡豆是用豬胰腺加上豆粉,再配上香料,然後做成一個個小丸子。”
“用的時候,把它沾水搓一搓,就能起到清潔的作用。”
“當然,不同階層的人,使用的清潔用品也不一樣。”
“平民百姓沒有那麽多講究,也沒有製作澡豆的條件,他們就用淘米水,或者把皂莢搗碎來洗頭發。”
“再窮一點的就是草木灰。”
聽泉突然想到個好玩的,於是道:“我曉得古代也有禿頭黨,哈哈哈。”
“史書上說曹丕發脂如泉,脫發不止。”
“哈哈哈,頭發出油跟泉水湧出一樣。”
【要開始帶生發靈了】
【買什麽洗發水?】
【我也是油頭,每天都要洗頭,好煩】
【我隻洗劉海】
【驚人的古今一致】
【我屬於發量多,長得快,發絲粗,我父母都60了也不禿,頭發濃密】
【我發現王莽和曹丕他們都有一個規律:犯我強漢者,雖遠必禿】
————————
1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我披上了江離和芷草啊,又編織秋蘭作為配飾。
字詞解釋“扈(hu)”:楚地方言,披掛的意思。
“江離”:一種香草,又名“蘼蕪”,葉子有香氣。
“辟芷(zhi)”:“辟”是幽僻的意思,“芷”是白芷,一種香草,生長於幽僻之處的白芷。
“紉(rèn)”:本義是引線穿針,這裏是連綴、編織的意思。
“秋蘭”:秋天的蘭草,也是香草。
“以為佩”:“以(之)為佩”的省略,把它(秋蘭)作為佩飾。
人身披香草、佩戴蘭草的行為,展現了詩人對美好品質和高潔人格的追求。
表達自己不同流合汙,堅守內心的高潔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