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品鑒1
雙穿鑒寶:聽泉,你看龍椅不 作者:無敵水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蘭亭
“這一天,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和風溫暖,大家聚在一起,玩得正酣,歡聲笑語迴蕩在蘭亭的每一個角落。”
“王羲之卻突然發出了感慨,他歎道快樂的時光總是如此短暫,而我們最終都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
【哈哈哈,煞風景了有點】
【無病呻吟,他是一點苦都沒吃過啊】
【一次苦沒吃,名聲很好,當過將軍,錢用不完,遊山玩水,千古留名,還是個聖人】
【王與馬共天下,這小日子過的包順的】
聽泉不禁問道:“他愁啥呢?”
“王羲之是順風順水,但他也得上班啊。”紀由道,“上班哪有不瘋的,硬撐罷了。”
【操了,找不到工作感覺天要塌了,找到工作感覺天完全塌了】
【本來還覺得他無病呻吟,現在有點共情了】
“他家世顯赫,本一心想做個全職的書法家,但同輩的兄弟們不太爭氣,難以扛起家族的重任。”
“兩位伯父覺得王羲之是老王家最後的希望,對他寄予了極高的厚望。在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和洗腦之下,王羲之最終還是心軟,同意去上班了。”
“魏晉時期,士族享有特權,謀個官職對於他們來說,簡直易如反掌。”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秘書郎,也就相當於咱們現在的圖書管理員。”
【很多牛逼的人都當過圖書管理員】
【我是怎麽敢共情的?我奮鬥一輩子都趕不上人家家裏的一條狗啊】
“這工作還好,清閑也能做自己喜歡的事。”
“後麵升職了,官場上到處都是明爭暗鬥、爾虞我詐。”
“但他也沒辦法,咬牙繼續幹,誰讓他出身於魏晉門閥士族之首?”
“既然享受了家族帶來的榮耀和地位,那就得挑起相應的擔子。”
紀由掰著手指說道:“他一路從秘書郎幹起,之後又擔任了征西參軍、江州刺史、護軍將軍,最後做到了右軍將軍、會稽內史。”
“終於,王羲之忍無可忍了。”
“他帶著兒子孫子,鄭重地來到爸媽的墳前發誓,這輩子再也不當官了,接下來要為自己而活,不再被官場的瑣事所束縛。”
【現在我可不是低下的打工人,而是高貴的無業遊民】
【不上班也許會焦慮,但上了班一定會抑鬱】
【開擺】
【王羲之:別管我了,也就是玩兒】
紀由神情感慨,說道:“王羲之被官場的生活折磨得夠嗆,所以才會有感而發,覺得自己壽命短暫,還浪費了那麽多時間在那糟糕的工作上。”
“王羲之在辭官之後,遷居至紹興金庭,徹底遠離了官場的紛爭與繁忙,開始了他向往已久的田園生活。”
“在這裏,他建起了書樓,精心種植了桑果,每天過著教養兒孫、賦詩作文、揮毫作書畫的寧靜生活,也算是找迴了真正的自我。”
【文人都愛搞點隱居】
【傳統,現代人到了年齡也想迴農村】
【虛假的隱居:一間草屋一畝薄田,真實的隱居:一間草屋一畝薄田一億存款】
神龍本,和真跡最像的
紀由講完作者背景故事將作品湊近,“筆法自然如流水,融合中鋒與側鋒,剛柔並濟。”
“文中既有對山水之美的讚歎,亦抒發人生短暫、生死無常的哲思,文采與書法相得益彰。”
“每個人對於書法的欣賞層次不同,但肯定看著舒服。”
“確實。”聽泉說:“王羲之每個字寫出來都不一樣。”
“古往今來不管是誰寫字都有自己的筆跡,他沒有,他的字隨心所欲,飄忽不定。”
紀由將其卷起來,“這是王羲之醉酒後隨手寫的,塗了好多髒的地方。”
“等他醉酒醒了之後想再抄錄一遍,就再也找不出來這種感覺了。”
【返璞歸真了,可以邊走邊寫】
【大師寫字也塗墨疙瘩兒嗎】
【心境也占一部分吧,祭侄文稿真是心境,讓看的人都能感受到心境】
【絕唱都是酒後寫的,蘇軾的赤壁賦,王勃滕王閣序,李白將進酒,辛棄疾水調歌頭,白居易長恨歌,清平樂李清照】
聽泉見紀由停下動作,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開口問道:“沒了嗎?這就講完了?”
“等一下,東西太多了,我挑些重點給大家展示。”紀由在一堆物品中一陣翻找。
不一會兒,他翻出一幅畫,攤開,“給你們看這個,《步輦圖》。”
“你們應該都見過,故宮裏有宋代的摹本,不過我手裏這個是真跡。”
他清了清嗓子,接著介紹道:“這幅畫描繪的是貞觀十五年(641年),吐蕃使者祿東讚覲見唐太宗,請求迎娶文成公主的場景,它是漢藏民族友好交往的珍貴曆史見證。”
“這個我知道。”聽泉連忙點頭,說道:“書裏學過的,印象深刻。”
【為啥唐朝那麽強還要和親?】
【賣女求和,這就是強盛的大唐】
【史書上肯定被美化的,唐朝真沒想象中那麽強】
紀由看到這些彈幕,耐心地解釋道:“送出去和親的很少有真公主,這和親的重點可不在於公主本身,而是陪嫁。”
“從成本核算的角度來看,陪嫁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遠低於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
“再者,必須得正視一個現實,唐朝大軍確實難以攻克吐蕃。”
“原因就在於高原反應這一棘手難題,士兵們在那種高海拔環境下,身體機能受到極大影響,作戰時麵臨著諸多難以想象的困難。”
“但唐朝在古代曆史上毫無疑問處於鼎盛時期,在世界都聲名遠揚。”
“無論是官方編撰的正史,還是民間流傳的野史,亦或是曆代文人墨客的著述,都一致認可唐朝的強大。”
“唐朝皇帝上位基本都經曆激烈競爭。”
“玄武門大舞台夠膽你就來。”
【再怎麽也比清好吧,垃圾朝代】
【唐厲害就厲害在安史之亂後還能苟延殘喘的續下去,這種規模的傷筋動骨在曆史上任何朝代都隻有一個下場,就是迅速滅亡】
【李豫平定安史之亂後,後麵還出現了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這種小複興的局麵很難得】
“這一天,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和風溫暖,大家聚在一起,玩得正酣,歡聲笑語迴蕩在蘭亭的每一個角落。”
“王羲之卻突然發出了感慨,他歎道快樂的時光總是如此短暫,而我們最終都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
【哈哈哈,煞風景了有點】
【無病呻吟,他是一點苦都沒吃過啊】
【一次苦沒吃,名聲很好,當過將軍,錢用不完,遊山玩水,千古留名,還是個聖人】
【王與馬共天下,這小日子過的包順的】
聽泉不禁問道:“他愁啥呢?”
“王羲之是順風順水,但他也得上班啊。”紀由道,“上班哪有不瘋的,硬撐罷了。”
【操了,找不到工作感覺天要塌了,找到工作感覺天完全塌了】
【本來還覺得他無病呻吟,現在有點共情了】
“他家世顯赫,本一心想做個全職的書法家,但同輩的兄弟們不太爭氣,難以扛起家族的重任。”
“兩位伯父覺得王羲之是老王家最後的希望,對他寄予了極高的厚望。在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和洗腦之下,王羲之最終還是心軟,同意去上班了。”
“魏晉時期,士族享有特權,謀個官職對於他們來說,簡直易如反掌。”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秘書郎,也就相當於咱們現在的圖書管理員。”
【很多牛逼的人都當過圖書管理員】
【我是怎麽敢共情的?我奮鬥一輩子都趕不上人家家裏的一條狗啊】
“這工作還好,清閑也能做自己喜歡的事。”
“後麵升職了,官場上到處都是明爭暗鬥、爾虞我詐。”
“但他也沒辦法,咬牙繼續幹,誰讓他出身於魏晉門閥士族之首?”
“既然享受了家族帶來的榮耀和地位,那就得挑起相應的擔子。”
紀由掰著手指說道:“他一路從秘書郎幹起,之後又擔任了征西參軍、江州刺史、護軍將軍,最後做到了右軍將軍、會稽內史。”
“終於,王羲之忍無可忍了。”
“他帶著兒子孫子,鄭重地來到爸媽的墳前發誓,這輩子再也不當官了,接下來要為自己而活,不再被官場的瑣事所束縛。”
【現在我可不是低下的打工人,而是高貴的無業遊民】
【不上班也許會焦慮,但上了班一定會抑鬱】
【開擺】
【王羲之:別管我了,也就是玩兒】
紀由神情感慨,說道:“王羲之被官場的生活折磨得夠嗆,所以才會有感而發,覺得自己壽命短暫,還浪費了那麽多時間在那糟糕的工作上。”
“王羲之在辭官之後,遷居至紹興金庭,徹底遠離了官場的紛爭與繁忙,開始了他向往已久的田園生活。”
“在這裏,他建起了書樓,精心種植了桑果,每天過著教養兒孫、賦詩作文、揮毫作書畫的寧靜生活,也算是找迴了真正的自我。”
【文人都愛搞點隱居】
【傳統,現代人到了年齡也想迴農村】
【虛假的隱居:一間草屋一畝薄田,真實的隱居:一間草屋一畝薄田一億存款】
神龍本,和真跡最像的
紀由講完作者背景故事將作品湊近,“筆法自然如流水,融合中鋒與側鋒,剛柔並濟。”
“文中既有對山水之美的讚歎,亦抒發人生短暫、生死無常的哲思,文采與書法相得益彰。”
“每個人對於書法的欣賞層次不同,但肯定看著舒服。”
“確實。”聽泉說:“王羲之每個字寫出來都不一樣。”
“古往今來不管是誰寫字都有自己的筆跡,他沒有,他的字隨心所欲,飄忽不定。”
紀由將其卷起來,“這是王羲之醉酒後隨手寫的,塗了好多髒的地方。”
“等他醉酒醒了之後想再抄錄一遍,就再也找不出來這種感覺了。”
【返璞歸真了,可以邊走邊寫】
【大師寫字也塗墨疙瘩兒嗎】
【心境也占一部分吧,祭侄文稿真是心境,讓看的人都能感受到心境】
【絕唱都是酒後寫的,蘇軾的赤壁賦,王勃滕王閣序,李白將進酒,辛棄疾水調歌頭,白居易長恨歌,清平樂李清照】
聽泉見紀由停下動作,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開口問道:“沒了嗎?這就講完了?”
“等一下,東西太多了,我挑些重點給大家展示。”紀由在一堆物品中一陣翻找。
不一會兒,他翻出一幅畫,攤開,“給你們看這個,《步輦圖》。”
“你們應該都見過,故宮裏有宋代的摹本,不過我手裏這個是真跡。”
他清了清嗓子,接著介紹道:“這幅畫描繪的是貞觀十五年(641年),吐蕃使者祿東讚覲見唐太宗,請求迎娶文成公主的場景,它是漢藏民族友好交往的珍貴曆史見證。”
“這個我知道。”聽泉連忙點頭,說道:“書裏學過的,印象深刻。”
【為啥唐朝那麽強還要和親?】
【賣女求和,這就是強盛的大唐】
【史書上肯定被美化的,唐朝真沒想象中那麽強】
紀由看到這些彈幕,耐心地解釋道:“送出去和親的很少有真公主,這和親的重點可不在於公主本身,而是陪嫁。”
“從成本核算的角度來看,陪嫁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遠低於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
“再者,必須得正視一個現實,唐朝大軍確實難以攻克吐蕃。”
“原因就在於高原反應這一棘手難題,士兵們在那種高海拔環境下,身體機能受到極大影響,作戰時麵臨著諸多難以想象的困難。”
“但唐朝在古代曆史上毫無疑問處於鼎盛時期,在世界都聲名遠揚。”
“無論是官方編撰的正史,還是民間流傳的野史,亦或是曆代文人墨客的著述,都一致認可唐朝的強大。”
“唐朝皇帝上位基本都經曆激烈競爭。”
“玄武門大舞台夠膽你就來。”
【再怎麽也比清好吧,垃圾朝代】
【唐厲害就厲害在安史之亂後還能苟延殘喘的續下去,這種規模的傷筋動骨在曆史上任何朝代都隻有一個下場,就是迅速滅亡】
【李豫平定安史之亂後,後麵還出現了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這種小複興的局麵很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