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進入長安
雙穿鑒寶:聽泉,你看龍椅不 作者:無敵水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43章 進入長安
張承範搖身一變,成了黃巢大軍專業的領路向導。
在他的引領下,黃巢大軍浩浩蕩蕩,順著東城外寬闊的官道,威風凜凜地朝著長安進發。
一時間,隻見漫山遍野,遮天蔽日的白色軍旗隨風肆意翻騰,獵獵作響,仿佛一片洶湧澎湃的白色浪潮。
隊伍中央,兩架巨大的鑲金肩輿尤為奪目。
其中一架肩輿之上,坐著身著羽絨服的紀由。
他愜意地窩在座位裏,慵懶地打了個哈欠。
而另一架肩輿中,黃巢頭戴鳳翅金盔,身披龍鱗金甲。
他俯視路邊匍匐的官吏百姓時連靈魂都在顫栗。
真到了這個時候,腦中浮現的卻是乾符年間濮州鹽場被官差鞭笞致死的鹽工。
當年,他悲憤地在長安門上寫下詩句,如今,這一切終於成為現實。
黃巢望著眼前繁華的長安,口中不由自主地喃喃道:“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他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昂首闊步地踏入了那象征著至高權力的皇宮。
十幾位官吏,趕忙紛紛上前,一個個點頭哈腰,搶著介紹自己。
他們的聲音此起彼伏,帶著討好的意味,試圖在這位即將主宰天下的新主麵前留下好印象。
黃巢目光掃過這群官吏,心中沒有絲毫波瀾。
他此刻心中隻有一個強烈的念頭,那就是盡快稱帝,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
幾十萬大軍如潮水般湧入長安,這座原本繁華的都城瞬間被擠得滿滿當當。
城中的街巷裏,到處都是身著鎧甲的士兵,然而,偌大的長安竟難以尋得足夠容納這龐大軍隊的居所。
寒風凜冽,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給整座城市披上了一層銀裝。
將士們無奈之下,隻能紛紛縮在街邊的屋簷下。
他們身著單薄的衣物,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那一片片飄落的雪花無情地打在他們身上。
但他們已然疲憊不堪,隻能在這冰冷的地麵上席地而眠。
在一處屋簷下,幾個士兵靠著牆壁,身體蜷縮成一團,他們的臉上滿是疲憊與憔悴。
其中一個年輕士兵,望著漫天飛雪,輕聲歎息道:“本想著進城能好過點,沒想到還是這般艱難。”
旁邊一位年長些的士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別抱怨了,咱跟著黃王打天下,這點苦算啥,等黃王登了基,日子總會好起來的。”
“媽的,我們這隊怎麽沒分到棚子?”
“政委說人太多了,將就兩天。”
說著,他拉了拉身上那打著補丁的衣衫,閉上眼睛,準備小憩。
長安城內,家家戶戶大門緊閉,街道上一片死寂,唯有雪花簌簌飄落的聲音。
緊閉的門窗縫隙裏,露出一雙雙驚恐的眼睛,猶如受驚的兔子,小心翼翼地悄悄打量著街道上的這些將士。
在一處略顯破舊的民居內,一個年輕後生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恐,聲音顫抖地說道:“娘勒,門口咋這麽多兵啊?這可咋整!”
坐在一旁的老婦人,神色同樣慌張,她緊緊拉著後生的手,仿佛這樣便能獲得一絲安全感。
她望著窗外影影綽綽的士兵身影,眉頭緊鎖,喃喃自語道:“朝廷不是說起義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嗎?”
“這些人看著不像是咱們以前聽說的那樣啊,莫不是朝廷騙了咱?”
“他們和朝廷說的那支義軍,到底是不是同一支啊?”
“是同一支。”
窗外的士兵們依舊靜靜地在屋簷下躲避著風雪,他們疲憊的麵容和襤褸的衣衫,與朝廷所描述的兇狠殘暴形象大相徑庭。
遠處傳來一陣嘈雜聲,幾個士兵正押著一個瑟瑟發抖的中年男子走來。
年輕小政委趕忙上前詢問,得知這人是城中的糧商,被發現私囤糧食。
小政委眉頭緊皺,看著糧商,“都這時候了,你還想著發國難財?”
“百姓們都快餓死了,你卻把糧食藏起來!”
糧商嚇得撲通跪地,哭喊道:“軍爺饒命啊,小的也是為了一家老小能活命,實在是怕糧食都充公了,自個兒沒得吃啊。”
小政委走上前,蹲下身子,盯著糧商的眼睛說:“你可知,如今城中多少人在挨餓受凍,你這般行徑,和那吃人不吐骨頭的貪官汙吏有何區別?”
“黃王起義,就是要讓百姓有口飯吃,有衣穿。”
“我們這邊直接繳獲了哈,會登記的。”
糧商哪敢猶豫隻能認栽。
“劉委員,這是能繳獲的嗎?”一人問:“不是說不拿百姓一針一線嗎?”
“應該可以吧。”劉政委說:“我看政委就是這麽幹的。”
“他說這是劫富濟貧。”
“奧。”那人恍然大悟帶著手下的兄弟就去幹。
大軍進來前城內還是很亂的,進來後就變安靜了。
半天時間不到百姓們又鬧起來了。
大家之前以為城破了要亂起來了,所以直接開始搶東西、搶女人。
這下見士兵們整齊有序地行進在街道上,紀律嚴明,除了正常的巡邏與駐守,沒有絲毫燒殺搶掠的跡象。
膽子大些的百姓便開始試探著走出家門。
隨著外出的百姓越來越多,街頭巷尾漸漸有了些人氣。
大家發現,黃軍似乎真的和傳聞中燒殺搶掠的軍隊不一樣。
被搶的人家和受害女子的親屬,紛紛找到門口躲雪的將士求助。
處理城內各種混亂事務的繁雜程度,遠遠超出了眾人的想象,甚至比打仗還要令人頭疼惱火。
這些起義軍將士大多出身草莽,本就不擅長處理這般複雜的糾紛。
當麵對那些扯皮的事兒,聽著當事人雙方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完全理不清頭緒。
紀由從皇宮出來就看見在扯皮。
小偷:“軍爺,您可得明察啊!我家裏壓根兒就沒有贓物,這不就足以證明不是我搶的嗎?”
將士點點頭,“是這個理。”
受害人:“軍爺,您可不能聽他一麵之詞啊!”
“他要是搶了東西,偷偷放別人家,或者拿去典當了呢?”
“那怎麽算?”
將士聽了這話,又愣了愣神,下意識地再次點頭,囁嚅道:“嗯......是這個理。”
小偷一聽受害人這般說,頓時急得跳腳,滿臉通紅地吼道:“你這是血口噴人!”
“我本本分分過日子,怎麽會幹出這種偷偷摸摸的勾當,你有什麽證據能證明是我偷的?”
受害人也不甘示弱,往前跨了一步,手指著搶劫犯的鼻子說道:“證據?”
“這周圍的鄰裏誰不知道你平日裏遊手好閑,就愛幹些偷雞摸狗的事兒。”
“我這東西剛丟,你就出現了,不是你還有誰?”
將士牢記八項注意說話和氣,“別吵別吵。”
“你他奶奶的,我沒偷!”
“不是你偷的難道是我自己丟的嗎?”
“俺不中嘞!!”將士夾在中間,急得抓耳撓腮,“俺要迴老家種地!”
紀由不緊不慢地在人群中穿行,一路走一路瞧著眼前這混亂的場景,隻覺得好笑至極。
他看著那些被這扯皮之事弄得焦頭爛額的將士們,一個個臉上都寫滿了無奈與抓狂。
在紀由的管理下這支軍隊紀律非常嚴明。
絕對不會出現‘巢不能禁’的情況。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鐵打的規矩每個將士都必須嚴格遵守。
膽敢違反紀律的人早在前幾個城池就被宰了,根本活不到這裏。
......
含元殿。
要是有下屬進來一定會說倒反天罡。
因為黃巢坐在下位上擦著陌刀。
而紀由坐在主位翻看奏折。
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紀由負責政務和洗腦三軍。
黃巢負責打仗衝鋒。
勝利來的如此之快剩下的就是惶恐。
黃巢沒有乘勝追擊唐僖宗心中很是不安。
小皇帝逃到蜀地仍握有神策軍殘部與藩鎮調兵權,而自己流動作戰的軍隊缺乏根據地建設。
紀由看完奏折丟給翠花處理見黃巢翻來覆去的擦,“沒事幹就去睡覺。”
“明天輪到你當皇帝了。”
黃巢握住刀站起來,“政委,我出去巡視一下城內。”
“我看一下他們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有沒有貫徹到底。”
“哦,去吧。”
......
十二月十三日。
黃巢一腳一腳地走過滿地的鎏金銅瓦,身上穿著赭黃色的龍袍。
這種隻有皇帝才能穿的顏色,從他在院子裏說出那句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起,現在終於變成了真的。
道士杜光庭揮了揮拂塵,一卷染著朱砂的絲帛一下子飄了起來,展開後上麵寫著 “金統天命” 四個篆字。
十萬起義軍整齊列隊,手中的刀戟重重地敲擊著地麵,那聲音震耳欲聾,聲勢浩大。
在眾人的注視下,黃巢高聲宣布:“國號大齊。”
緊接著,又擲地有聲地說道:“建年號為金統。”
翠花趕緊記錄這曆史性的一刻。
【翠花:反抗壓迫短暫成功了一下,這個年號很有含義啊】
的確,這 “金統” 二字,似乎與那起義民謠 “金色蛤蟆睜窮眼,翻卻曹州天下反” 有著某種聯係。
自古以來,無論是起義還是王朝覆滅,總會出現一些謠讖之語。
就像西周周宣王時期流傳的 “月將升,日將浸。糜弧箕服,幾亡周國”。
從那時起,謠讖便頻繁地出現在史書的記載之中。
秦末的 “大楚興,陳勝王”,王莽與劉秀時期更是有諸多相關謠傳,隋朝的 “楊花落,李花開;桃李子,有天下”。
以及元末的 “莫道石人一隻眼,攪動黃河天下反”,這些謠讖都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局勢的變化。
黃巢完成登基大典後,便開始了首次大朝。
長安城中原本有官員 1896 人,然而,此次前來上朝的卻總共不到三十人。
黃巢看著空蕩蕩的朝堂上站著這寥寥數位官員,“挨家挨戶通知,朕等得起。”
一旁的將士們立刻領命,匆匆退下。
官員的缺席,不僅是對個人權威的挑戰,更是對新建立的大齊政權的輕視。
黃巢絕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他要讓所有人都明白,如今的天下,已經是大齊的天下。
他才是這天下的主宰。
隨著侍衛們的離去,朝堂上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黃巢微微向後靠在華麗的龍椅上,“給諸位大人賜座。”
那幾個戰戰兢兢站在堂中的官員,聽到這話,才敢小心翼翼地坐下,大氣都不敢出。
一個時辰轉瞬即逝。
一名將士神色慌張、擔驚受怕地匆匆走進朝堂,單膝跪地,聲音顫抖地稟報:“陛下,那些官員…… 一個都不來,臣已經挨家挨戶通知過了。”
黃巢聽聞此言,眼中寒光一閃。
這群門閥士族敬酒不吃吃罰酒。
平日裏仗著家族勢力作威作福,如今新朝初立,竟還敢如此輕視自己,真他媽是給臉不要臉了!
這些官員背後是盤根錯節的門閥勢力,他們的抗命不遵,不僅僅是對他個人的挑釁,更是對大齊政權的公然蔑視。
如果不采取強硬手段,日後這政權如何穩固,自己又如何能號令天下?
黃巢是真的動了殺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決絕與狠厲。
那些抗命不遵的官員,不過是他向天下人展示鐵血手腕的開始。
大齊絕不是軟弱可欺的,任何敢於挑戰權威、蔑視新朝的人,都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他要用鮮血來扞衛大齊政權的尊嚴,用殘酷的手段來樹立自己的絕對統治地位。
黃巢在決定之前側頭看了眼身旁紀由的表情。
紀由察覺到黃巢投來的目光,抬眸,目光與黃巢交匯。
“斬。”
對待這些冥頑不靈、公然抗命的官員,無需留情,唯有鐵血手段,方能震懾四方。
名門望族世代門閥不幹有的是人幹。
少一個官員朝堂轉不起來了?
少幾個官員國家要滅亡了?
什麽四世三公,都他媽土雞土狗,有雞毛神聖感?
大道至簡,刀下難道還比別人多一條命?
黃巢站起身大喝一聲:“傳令下去,三品以上官員滿門抄斬,一個不留!”
門閥世家,你們的禮物來了。
張承範搖身一變,成了黃巢大軍專業的領路向導。
在他的引領下,黃巢大軍浩浩蕩蕩,順著東城外寬闊的官道,威風凜凜地朝著長安進發。
一時間,隻見漫山遍野,遮天蔽日的白色軍旗隨風肆意翻騰,獵獵作響,仿佛一片洶湧澎湃的白色浪潮。
隊伍中央,兩架巨大的鑲金肩輿尤為奪目。
其中一架肩輿之上,坐著身著羽絨服的紀由。
他愜意地窩在座位裏,慵懶地打了個哈欠。
而另一架肩輿中,黃巢頭戴鳳翅金盔,身披龍鱗金甲。
他俯視路邊匍匐的官吏百姓時連靈魂都在顫栗。
真到了這個時候,腦中浮現的卻是乾符年間濮州鹽場被官差鞭笞致死的鹽工。
當年,他悲憤地在長安門上寫下詩句,如今,這一切終於成為現實。
黃巢望著眼前繁華的長安,口中不由自主地喃喃道:“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他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昂首闊步地踏入了那象征著至高權力的皇宮。
十幾位官吏,趕忙紛紛上前,一個個點頭哈腰,搶著介紹自己。
他們的聲音此起彼伏,帶著討好的意味,試圖在這位即將主宰天下的新主麵前留下好印象。
黃巢目光掃過這群官吏,心中沒有絲毫波瀾。
他此刻心中隻有一個強烈的念頭,那就是盡快稱帝,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
幾十萬大軍如潮水般湧入長安,這座原本繁華的都城瞬間被擠得滿滿當當。
城中的街巷裏,到處都是身著鎧甲的士兵,然而,偌大的長安竟難以尋得足夠容納這龐大軍隊的居所。
寒風凜冽,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給整座城市披上了一層銀裝。
將士們無奈之下,隻能紛紛縮在街邊的屋簷下。
他們身著單薄的衣物,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那一片片飄落的雪花無情地打在他們身上。
但他們已然疲憊不堪,隻能在這冰冷的地麵上席地而眠。
在一處屋簷下,幾個士兵靠著牆壁,身體蜷縮成一團,他們的臉上滿是疲憊與憔悴。
其中一個年輕士兵,望著漫天飛雪,輕聲歎息道:“本想著進城能好過點,沒想到還是這般艱難。”
旁邊一位年長些的士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別抱怨了,咱跟著黃王打天下,這點苦算啥,等黃王登了基,日子總會好起來的。”
“媽的,我們這隊怎麽沒分到棚子?”
“政委說人太多了,將就兩天。”
說著,他拉了拉身上那打著補丁的衣衫,閉上眼睛,準備小憩。
長安城內,家家戶戶大門緊閉,街道上一片死寂,唯有雪花簌簌飄落的聲音。
緊閉的門窗縫隙裏,露出一雙雙驚恐的眼睛,猶如受驚的兔子,小心翼翼地悄悄打量著街道上的這些將士。
在一處略顯破舊的民居內,一個年輕後生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恐,聲音顫抖地說道:“娘勒,門口咋這麽多兵啊?這可咋整!”
坐在一旁的老婦人,神色同樣慌張,她緊緊拉著後生的手,仿佛這樣便能獲得一絲安全感。
她望著窗外影影綽綽的士兵身影,眉頭緊鎖,喃喃自語道:“朝廷不是說起義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嗎?”
“這些人看著不像是咱們以前聽說的那樣啊,莫不是朝廷騙了咱?”
“他們和朝廷說的那支義軍,到底是不是同一支啊?”
“是同一支。”
窗外的士兵們依舊靜靜地在屋簷下躲避著風雪,他們疲憊的麵容和襤褸的衣衫,與朝廷所描述的兇狠殘暴形象大相徑庭。
遠處傳來一陣嘈雜聲,幾個士兵正押著一個瑟瑟發抖的中年男子走來。
年輕小政委趕忙上前詢問,得知這人是城中的糧商,被發現私囤糧食。
小政委眉頭緊皺,看著糧商,“都這時候了,你還想著發國難財?”
“百姓們都快餓死了,你卻把糧食藏起來!”
糧商嚇得撲通跪地,哭喊道:“軍爺饒命啊,小的也是為了一家老小能活命,實在是怕糧食都充公了,自個兒沒得吃啊。”
小政委走上前,蹲下身子,盯著糧商的眼睛說:“你可知,如今城中多少人在挨餓受凍,你這般行徑,和那吃人不吐骨頭的貪官汙吏有何區別?”
“黃王起義,就是要讓百姓有口飯吃,有衣穿。”
“我們這邊直接繳獲了哈,會登記的。”
糧商哪敢猶豫隻能認栽。
“劉委員,這是能繳獲的嗎?”一人問:“不是說不拿百姓一針一線嗎?”
“應該可以吧。”劉政委說:“我看政委就是這麽幹的。”
“他說這是劫富濟貧。”
“奧。”那人恍然大悟帶著手下的兄弟就去幹。
大軍進來前城內還是很亂的,進來後就變安靜了。
半天時間不到百姓們又鬧起來了。
大家之前以為城破了要亂起來了,所以直接開始搶東西、搶女人。
這下見士兵們整齊有序地行進在街道上,紀律嚴明,除了正常的巡邏與駐守,沒有絲毫燒殺搶掠的跡象。
膽子大些的百姓便開始試探著走出家門。
隨著外出的百姓越來越多,街頭巷尾漸漸有了些人氣。
大家發現,黃軍似乎真的和傳聞中燒殺搶掠的軍隊不一樣。
被搶的人家和受害女子的親屬,紛紛找到門口躲雪的將士求助。
處理城內各種混亂事務的繁雜程度,遠遠超出了眾人的想象,甚至比打仗還要令人頭疼惱火。
這些起義軍將士大多出身草莽,本就不擅長處理這般複雜的糾紛。
當麵對那些扯皮的事兒,聽著當事人雙方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完全理不清頭緒。
紀由從皇宮出來就看見在扯皮。
小偷:“軍爺,您可得明察啊!我家裏壓根兒就沒有贓物,這不就足以證明不是我搶的嗎?”
將士點點頭,“是這個理。”
受害人:“軍爺,您可不能聽他一麵之詞啊!”
“他要是搶了東西,偷偷放別人家,或者拿去典當了呢?”
“那怎麽算?”
將士聽了這話,又愣了愣神,下意識地再次點頭,囁嚅道:“嗯......是這個理。”
小偷一聽受害人這般說,頓時急得跳腳,滿臉通紅地吼道:“你這是血口噴人!”
“我本本分分過日子,怎麽會幹出這種偷偷摸摸的勾當,你有什麽證據能證明是我偷的?”
受害人也不甘示弱,往前跨了一步,手指著搶劫犯的鼻子說道:“證據?”
“這周圍的鄰裏誰不知道你平日裏遊手好閑,就愛幹些偷雞摸狗的事兒。”
“我這東西剛丟,你就出現了,不是你還有誰?”
將士牢記八項注意說話和氣,“別吵別吵。”
“你他奶奶的,我沒偷!”
“不是你偷的難道是我自己丟的嗎?”
“俺不中嘞!!”將士夾在中間,急得抓耳撓腮,“俺要迴老家種地!”
紀由不緊不慢地在人群中穿行,一路走一路瞧著眼前這混亂的場景,隻覺得好笑至極。
他看著那些被這扯皮之事弄得焦頭爛額的將士們,一個個臉上都寫滿了無奈與抓狂。
在紀由的管理下這支軍隊紀律非常嚴明。
絕對不會出現‘巢不能禁’的情況。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鐵打的規矩每個將士都必須嚴格遵守。
膽敢違反紀律的人早在前幾個城池就被宰了,根本活不到這裏。
......
含元殿。
要是有下屬進來一定會說倒反天罡。
因為黃巢坐在下位上擦著陌刀。
而紀由坐在主位翻看奏折。
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紀由負責政務和洗腦三軍。
黃巢負責打仗衝鋒。
勝利來的如此之快剩下的就是惶恐。
黃巢沒有乘勝追擊唐僖宗心中很是不安。
小皇帝逃到蜀地仍握有神策軍殘部與藩鎮調兵權,而自己流動作戰的軍隊缺乏根據地建設。
紀由看完奏折丟給翠花處理見黃巢翻來覆去的擦,“沒事幹就去睡覺。”
“明天輪到你當皇帝了。”
黃巢握住刀站起來,“政委,我出去巡視一下城內。”
“我看一下他們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有沒有貫徹到底。”
“哦,去吧。”
......
十二月十三日。
黃巢一腳一腳地走過滿地的鎏金銅瓦,身上穿著赭黃色的龍袍。
這種隻有皇帝才能穿的顏色,從他在院子裏說出那句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起,現在終於變成了真的。
道士杜光庭揮了揮拂塵,一卷染著朱砂的絲帛一下子飄了起來,展開後上麵寫著 “金統天命” 四個篆字。
十萬起義軍整齊列隊,手中的刀戟重重地敲擊著地麵,那聲音震耳欲聾,聲勢浩大。
在眾人的注視下,黃巢高聲宣布:“國號大齊。”
緊接著,又擲地有聲地說道:“建年號為金統。”
翠花趕緊記錄這曆史性的一刻。
【翠花:反抗壓迫短暫成功了一下,這個年號很有含義啊】
的確,這 “金統” 二字,似乎與那起義民謠 “金色蛤蟆睜窮眼,翻卻曹州天下反” 有著某種聯係。
自古以來,無論是起義還是王朝覆滅,總會出現一些謠讖之語。
就像西周周宣王時期流傳的 “月將升,日將浸。糜弧箕服,幾亡周國”。
從那時起,謠讖便頻繁地出現在史書的記載之中。
秦末的 “大楚興,陳勝王”,王莽與劉秀時期更是有諸多相關謠傳,隋朝的 “楊花落,李花開;桃李子,有天下”。
以及元末的 “莫道石人一隻眼,攪動黃河天下反”,這些謠讖都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局勢的變化。
黃巢完成登基大典後,便開始了首次大朝。
長安城中原本有官員 1896 人,然而,此次前來上朝的卻總共不到三十人。
黃巢看著空蕩蕩的朝堂上站著這寥寥數位官員,“挨家挨戶通知,朕等得起。”
一旁的將士們立刻領命,匆匆退下。
官員的缺席,不僅是對個人權威的挑戰,更是對新建立的大齊政權的輕視。
黃巢絕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他要讓所有人都明白,如今的天下,已經是大齊的天下。
他才是這天下的主宰。
隨著侍衛們的離去,朝堂上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黃巢微微向後靠在華麗的龍椅上,“給諸位大人賜座。”
那幾個戰戰兢兢站在堂中的官員,聽到這話,才敢小心翼翼地坐下,大氣都不敢出。
一個時辰轉瞬即逝。
一名將士神色慌張、擔驚受怕地匆匆走進朝堂,單膝跪地,聲音顫抖地稟報:“陛下,那些官員…… 一個都不來,臣已經挨家挨戶通知過了。”
黃巢聽聞此言,眼中寒光一閃。
這群門閥士族敬酒不吃吃罰酒。
平日裏仗著家族勢力作威作福,如今新朝初立,竟還敢如此輕視自己,真他媽是給臉不要臉了!
這些官員背後是盤根錯節的門閥勢力,他們的抗命不遵,不僅僅是對他個人的挑釁,更是對大齊政權的公然蔑視。
如果不采取強硬手段,日後這政權如何穩固,自己又如何能號令天下?
黃巢是真的動了殺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決絕與狠厲。
那些抗命不遵的官員,不過是他向天下人展示鐵血手腕的開始。
大齊絕不是軟弱可欺的,任何敢於挑戰權威、蔑視新朝的人,都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他要用鮮血來扞衛大齊政權的尊嚴,用殘酷的手段來樹立自己的絕對統治地位。
黃巢在決定之前側頭看了眼身旁紀由的表情。
紀由察覺到黃巢投來的目光,抬眸,目光與黃巢交匯。
“斬。”
對待這些冥頑不靈、公然抗命的官員,無需留情,唯有鐵血手段,方能震懾四方。
名門望族世代門閥不幹有的是人幹。
少一個官員朝堂轉不起來了?
少幾個官員國家要滅亡了?
什麽四世三公,都他媽土雞土狗,有雞毛神聖感?
大道至簡,刀下難道還比別人多一條命?
黃巢站起身大喝一聲:“傳令下去,三品以上官員滿門抄斬,一個不留!”
門閥世家,你們的禮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