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著又問:“王兄,你剛才說的那紗布勒究竟是何方神聖?哪一營,哪一標的?”
王素仁清了清嗓子,以說書人的口吻娓娓道來:
“看官莫急,今日咱就來講講那戰場上的一段傳奇!在這風雲變幻、豪傑並起的亂世之中,有那麽一位叛軍將領,名叫沙布勒,那可是個狠角色啊!此人行事作風恰似那草原上的惡狼,兇猛無比且心狠手辣,那一雙眼睛裏透出來的,盡是讓人心驚膽戰的殺戮之氣,端的是讓人望而生畏!
您瞧,有這麽一迴,沙布勒被五員清朝大將給團團圍住了。這五員大將,那可都不是吃素的,個個都是身經百戰、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猛將啊!在旁人看來,沙布勒這下算是插翅難逃嘍。可沙布勒呢?他心裏頭雖說也是怦怦直跳,但臉上愣是一點兒破綻都不露,那叫一個鎮定!為啥?他心裏明白,這是生死攸關的時刻,唯有拚盡全力,才有可能殺出一條血路。
隻見他眼珠子滴溜一轉,目光在這五員清將身上掃了一圈,嘿,還真就叫他瞅見了一個看似最容易突破的口子——一名看起來稍微弱些的將領。說時遲那時快,沙布勒突然大吼一聲,那聲音好似洪鍾一般,震得人耳朵嗡嗡響。緊接著,他催馬如離弦之箭般向前衝了出去,手中的長矛帶著唿唿風聲,快如閃電般朝著那名清軍將領刺去。那將領哪料到他會突然發動攻擊啊,一時間亂了陣腳,還沒來得及反應,沙布勒的長矛就已經狠狠紮進了他的胸口。刹那間,鮮血四濺,那將領慘叫一聲,便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沒了動靜。
這一下,可把其他四位清軍大將給驚到了。他們怎麽也沒想到,沙布勒會如此勇猛果斷。可誰曾想,這沙布勒用力過猛,長矛一下子穿透了那清將的屍體,一時間拔也拔不出來。嘿,那剩下的四員大將一看,機會來了,二話不說,各自揮舞著兵器就朝著沙布勒衝了上來。
沙布勒也不含糊,眼瞅著長矛甩不下來,索性一甩手,把長矛給丟了,同時快速抽出腰間的彎刀。隻見他朝著右邊的清軍大將就是一刀砍去,這一刀下去,那速度、那力量,簡直驚人呐!那名清軍大將趕忙抬槍抵擋,可哪裏頂得住啊?隻聽“哢嚓”一聲,長槍被沙布勒一刀砍斷,還沒等他緩過神來,沙布勒的彎刀又朝著他的腦袋劈了下來。可憐那員大將,就這樣倒在了血泊之中。
這邊剛解決完一個,那邊第三員清將的大刀已經朝著沙布勒劈過來了。沙布勒身形一閃,輕鬆躲過這致命一擊。緊接著,他雙腿一夾馬腹,胯下駿馬嘶鳴一聲,向前衝去。在錯身而過的瞬間,猿臂一伸,粗壯的大手好似鐵鉗一般,精準地抓住那敵將的後脖頸,猛地一扯,竟將那清將生生從馬上拽了過來,然後高高舉起,大喝一聲,就把那敵將狠狠地摔在了地上。這一下摔得可夠重的,那清將哼都沒哼一聲,就斷了氣。
您瞧瞧,就這麽一眨眼的工夫,五員清軍大將就有三員倒在了沙布勒的馬下。剩下的那兩名,早就被嚇得魂飛魄散,哪還敢再戰啊?兩人二話不說,勒馬轉頭就跑。沙布勒呢?他也不著急去追,先是不慌不忙地從馬鞍上摘下寶弓,搭箭上弦,“嗖”的一聲,一箭射出,直接射中了一名逃跑將領的後心。再看另一名將領,已經跑出去老遠了,眼瞅著就要逃出生天。可就在這時候,沙布勒不慌不忙地從背後解下鳥銃,抬手就是一槍。隻聽得“砰”的一聲巨響,那員清軍將領連人帶馬翻倒在地,再也爬不起來了。
雖說當時包圍沙布勒的清軍有上千人之多,可這些人看到沙布勒如此神勇,都被嚇得夠嗆,士氣低落得不行。他們看著沙布勒,就好像在看天上的戰神下凡一般,竟沒有一個人敢再躍馬上前阻攔。就這樣,沙布勒從容不迫地離開了戰場。經此一役,沙布勒的威名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在戰場上傳開了,那些清軍將士們一聽到他的名字,都嚇得膽戰心驚。這正是:沙布勒單騎破重圍,勇名震敵膽魄飛!”
聽他講完,我禁不住“撲哧”笑出聲來,道:“王兄這說評書的本事當真厲害!這一番講述下來,那沙布勒簡直成了從天而降的煞神,叫人聽得是膽戰心驚又覺酣暢淋漓。您這口若懸河、繪聲繪色的模樣,真比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還厲害!”
王素仁一聽,麵露疑惑之色,問道:“單田芳是誰?我酷愛聽書竟從未聽聞過此等人物。”
我這才猛地迴過神來,心中暗叫不好,我如今身處清朝,哪會有人知曉後世的單田芳呢?這一時口快,差點就露了餡。我眼珠子一轉,連忙笑著解釋道:“王兄有所不知,前些日子我在集市上碰到一個雲遊四方的奇人,他在街邊講述著一些奇聞軼事,那講述的方式和腔調獨特極了,圍聽的眾人皆讚不絕口,稱其為‘單田芳’。我也被那精彩的說書技藝吸引,故而印象深刻,剛剛聽王兄你講得這般精彩,我就順口將那奇人的名號說了出來,倒叫王兄見笑了。”
王素仁聽我這般說,也未起疑,隻是笑著打趣道:“原來如此,看來這天下之大,還真是臥虎藏龍,有機會我也真想見識見識這位‘單田芳’的風采。”
我暗自鬆了口氣,慶幸王素仁沒有過多追問,忙將話題引迴到沙布勒身上,說道:“王兄,咱先不提那不知何處的奇人了。還是說說這沙布勒吧,依我看,他雖有些能耐,但也未必不可戰勝。這戰場上的事兒啊,瞬息萬變,說不定哪天我就把這沙布勒的腦袋給提迴來,讓你瞧瞧,到時候你可得再給我編一段更精彩的評書,講講我是如何英勇無畏,力斬強敵的!”
王素仁聽我這般言語,也不惱,隻是微微搖頭,臉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說道:“兄弟,你這嘴上的功夫也不差啊!但咱可把話說在前頭,那沙布勒能在戰場上博得這般威名,絕非偶然。你莫要小瞧了他,方才我雖添了些說書的色彩,可他的勇猛狠辣那也是實打實的。不過,我也看得出你有這股子不服輸的勁頭,這是好事!隻是戰場上可不能僅憑一時意氣。你若真有此心,往後就得勤加鑽研,不僅僅練習武藝,還要學習兵法,還得懂得審時度勢。等你哪日真能與他一較高下,我王素仁定當陪你一同前往,為你掠陣助威。若是你能凱旋而歸,我不僅要為你說上一段空前絕後的評書,還要將你的英勇事跡傳遍這軍營內外,讓所有人都知道咱這軍中出了一位了不起的英雄豪傑!但如今,咱還是先踏實做好眼前之事,提升自己的本事才是首要啊!”說罷,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眼神中滿是期許與鼓勵。
書中暗表,這王素仁可沒有虛張聲勢,紗布勒號稱西域第一勇士。此人不但作戰驍勇,更是胸懷謀略。這一日,他對著地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先派遣一支人馬大張旗鼓地佯裝強攻清朝烏什辦事大臣素誠的大營。素誠此人膽小怯懦、才能平庸,一見叛軍如洶湧潮水般壓境,心慌意亂,六神無主。像個縮頭烏龜般躲在營帳之中,急急忙忙派人找明瑞求援,自己卻沒有半分應對的策略與主見。
明瑞收到求援信打開一看:
賢弟如晤!
今紗布勒那賊子領重兵包圍我部營寨,攻勢甚急,其勢洶洶,營帳之外喊殺聲震天,我軍人心惶惶,難以招架。愚兄自知才能有限,深陷此絕境,實難尋破局之法,唯盼吾弟速施援手,救兄於危難。弟之威名,兄素所敬仰,弟之謀略,兄深信不疑,此時唯弟能挽狂瀾於既倒。
愚兄誠惶誠恐,候弟來援!
素誠敬上
乾隆三十年五月十二日
看罷信,明瑞即召集眾將商議。營帳內氣氛凝重,眾將齊聚,神色各異。
我見此情形,趕忙向明瑞進言:“大帥,此事透著蹊蹺,恐是叛軍的詭計,貿然前去救援,怕是中了敵人的圈套。”
明瑞問道:“你何以見得?”
我抱拳迴道:“將軍你想,叛軍以往作戰,素來以勇猛無畏著稱,攻勢如雷霆萬鈞。但此次這般大張旗鼓地進攻素誠,卻未見其用盡全力,雷聲大,雨點小。怕是有意引我們出兵。”
明瑞微微點頭,繼而神色凝重地說道:“你之所言確有幾分道理,紗布勒此計虛虛實實,委實難以捉摸。若我們不救,他定會全力攻打素誠。素誠本就膽小無謀,其營地防禦薄弱,一旦潰敗,牽一發而動全身,整個戰局都會陷入危機之中。所以,這救援之舉,勢在必行,哪怕是陷阱,我們也隻能硬著頭皮闖上一闖。”說罷,明瑞牙關緊咬,毅然決然地抽調兵力,心急如焚地趕去救援。
紗布勒見清軍中計,迅速率主力轉向,突襲明瑞的烏什大營。誠如《孫子兵法》虛實篇提到的,“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就是要設法使敵人暴露形跡而我方隱蔽真形,這樣我方就能集中兵力而敵人兵力分散。
刹那間,叛軍如洶湧潮水般撲向明瑞大營,喊殺聲震耳欲聾。明瑞這才驚覺中計,可主力迴援已然不及,大營中軍又力量單薄,難以抵擋。他滿心無奈與不甘,權衡之後,為保存實力,隻得下令撤退。
撤退的指令已然下達,可誰都清楚,要想中軍安全撤離,就必須有人留下掩護。眾人心中都沉甸甸的,因為這斷後任務幾乎等同於九死一生。營帳內一片死寂,隻有沉重的唿吸聲交織在一起,每個人都在暗自思忖,卻又無人率先打破這壓抑的沉默。
我緊咬嘴唇,雙手握拳,指甲幾乎嵌入掌心之中。說實話,看到眾人畏縮的神情,我本想挺身而出,在這生死關頭展現自己的英勇無畏,為自己的軍旅生涯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念及自己剛剛重返軍旅,往昔所學尚未施展,一身才華還未及在眾人麵前展示,就這樣輕易地赴死,心中實在有些不甘。這念頭一起,便如野草般在心底瘋狂蔓延,讓我一時愣在了原地,雙腳仿佛被釘住一般,無法挪動分毫。
明瑞眉頭緊鎖,眼神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權衡再三後,考慮到王素仁智力非凡,他的謀略與機變或許能在這絕境之中多撐些時候,於是明瑞艱難地開口:“王遊擊,此次斷後任務艱巨非常,我思來想去,唯有你可擔此大任,不知你可願意?”
王素仁微微一怔,隨即臉上露出決然之色,他昂首挺胸,堅定地說道:“大帥放心,我王素仁既投身軍旅,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能為大軍斷後,爭取撤退的時間,此乃我分內之事,我義不容辭!”眾人聽聞,皆麵露不忍與傷感,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一般。
然而,就在這凝重的氛圍之中,王素仁卻哈哈一笑,努力擠出一絲笑容,故作輕鬆地調侃道:“你們這一個個的,幹嘛都哭喪著臉?我又不是去赴死,不過是和敵人多玩會兒捉迷藏罷了。等我把他們繞得暈頭轉向,自然就會去找你們。說不定啊,到時候我還能撿個大便宜,立個更大的功呢!”他的話語雖然詼諧,可在場之人都明白,這不過是他為了緩解大家悲傷情緒的無奈之舉。
散帳之後,王素仁將我拉至一旁,對我說:“鐵錚兄弟,我此去兇多吉少,若有個萬一,你可得幫我個忙。我家住在大同縣水桶寺村,村口有棵大槐樹,我老母親還在那兒等著我迴家。你若有空,定要去看看她,莫要讓她老人家孤苦伶仃。”我眼眶泛紅,緊緊握住他的手:“王大哥,你不要這樣說,定能平安歸來。”但彼此心中都知曉,此別或許便是永訣。
我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尋思自己本是孤身一人來到這清朝,無親無故的,死便死了。說不定死了也就像那些小說講的一樣穿越迴也就得了。可王大哥上有老下有小,他的命不該就丟在這裏。
思及此處,我咬了咬牙,轉身朝著明瑞的營帳快步走去。進入營帳後,我“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急切地說道:“大帥,屬下懇請你收迴成命,讓我去斷後吧!王大哥家中還有老母親需要他盡孝,還有親人在盼著他迴去,他不能就這麽去赴死啊。我本就是孤身一人,無牽無掛,這斷後的任務理由我來承擔才是。”
明瑞眉頭一皺他沉聲說道:“軍中無戲言,方才在營帳之中,本帥詢問之時,你怎不說話?如今軍令已然下達,哪有隨意更改的道理?此事休要再提,你且退下吧。”
我仍不死心地繼續說道:“大帥,你就看在王大哥一片赤誠為軍之心,看在他家中老小的份上,破一迴例吧。我定當拚盡全力,拖住敵軍,絕不讓你失望!”
明瑞微微歎了口氣,站起身來,走到我麵前,目光中透著無奈與堅決:“本帥又何嚐不知王素仁的難處,可軍令既出,關乎的是整個大軍的軍心與秩序,若今日因你一言就隨意更改,日後還如何統領這千軍萬馬?你莫要再多說了,迴去準備準備,隨中軍盡快撤離。”
我知道此事已再無轉圜的餘地,滿心的無奈與悲傷湧上心頭,隻能緩緩站起身來,失落地走出營帳。望著外麵正在整軍準備斷後的王大哥和其他將士們,我的眼眶再次濕潤了,卻隻能在心中默默祈禱,盼著王大哥能吉人自有天相,奇跡般地從這絕境中脫身。
為實施疑兵之計,王素仁下令,命士卒在大營之中遍插旌旗,一時間,營地上空旗幟林立,似有千軍萬馬隱匿其中。同時,安排部分士兵於營內往來奔走,每人皆拖拽著樹杈,借由樹杈刮擦地麵,致使塵土漫天飛揚,借這彌漫的塵沙與林立的旌旗,將中軍轉移的行動隱匿起來。
這一計謀來自《孫子兵法》的《勢篇》中提到的“故善動敵者,形之。強調通過製造假象來調動敵人,王素仁令士卒遍插旌旗、拖樹杈揚塵等行為,正是通過“形之”來誤導紗布勒,使其產生錯誤判斷 。
紗布勒騎在烏騅馬上,起初遠遠望去,隻見那清軍大營中旌旗招展,塵土飛揚,乍一看還真似有千軍萬馬正在嚴陣以待。他心中也不禁微微一凜,暗自思忖這清軍難道留有後招?因此也不敢貿然進攻。
可沒過多久,紗布勒察覺到了諸多破綻。他先是眯著雙眼,緊盯著那些飄揚的旌旗,越看越覺得不對勁。那旌旗的分布,本應按照一定的營陣規製排列,或用以標識各營區,或為指揮調度所用,可眼下卻雜亂無章,有的地方過於密集,好幾麵旌旗擠在一起,有的地方又稀疏得不合常理,大片空白之處毫無軍旗點綴。
與此同時,紗布勒又將目光投向那揚起的塵土。雖說看似漫天飛揚,規模不小,可揚起的高度和擴散範圍卻很是刻板,幾乎一直維持在一個固定的區域內,仿佛是有人刻意在那一小片地方反複折騰。而從那塵土飛揚之處傳來的聲音,除了偶爾的嘈雜聲,並沒有那種大規模兵馬行動該有的馬蹄聲、腳步聲相互交織的真實厚重感,更像是一小撥人在來迴奔走。
再看那些在營中佯裝忙碌的士兵,行動路線毫無章法,有的甚至來迴重複,根本不像是在執行有效的軍事任務。本該有軍官指揮調度的場麵,卻鮮少見有將領模樣的人出現,去統籌安排這一切,整個場麵顯得混亂又虛假。
紗布勒嘴角微微上揚,臉上露出一抹不屑的冷笑,心中暗自哼道:“這清軍怕是把我當成傻子了,想用空城計來蒙騙我,以為我沒看過《三國演義》麽?真是可笑至極。”當下便斷定清軍大營實則空虛,毫不猶豫地召集手下將領,下達命令準備派兵追擊正在轉移的清軍中軍了。
王素仁遠遠望見紗布勒軍陣處沙塵漸起,軍中旗幟開始有序擺動,似是要領軍而去。知道自己的計謀已被識破。他當下再不遲疑,心中一橫,躍馬橫槍,衝到陣前,大聲喊道:“紗布勒,你出來。你可知道,你的寶貝震天弓就是我拿走的!”沙布勒聽到這話,怒目圓睜,吼道:“你們中原人真是無恥!堂堂官軍還做這種雞鳴狗盜之事。速速還我寶弓,饒你不死!”王素仁毫不畏懼,迴應道:“你自己的東西,不好好保管,怪別人拿走麽?怪不得老婆女兒,都被別人搶走。”說罷哈哈大笑。
這句話如同一把利劍,再次深深刺痛了沙布勒的心。沙布勒怒火中燒,雙眼幾欲噴出火來,他催動戰馬,如一道黑色的閃電般瘋狂地衝向王素仁,手中的長矛高高揚起,閃爍著冰冷的寒光。
王素仁見沙布勒來勢洶洶,卻並未慌亂。他深知沙布勒的勇猛,若是硬拚力氣,自己恐難以支撐太久,必須以智取勝。他突然心生一計,從背後箭囊中抽出一支羽箭,搭弓引弦。同時高聲喊道:“沙布勒,我可要射你的馬了!這馬一旦中箭,看你還如何在陣前逞威!”
沙布勒一聽,頓時緊張起來,這匹烏騅馬跟隨他多年,是他戰場上最為得力的夥伴,他絕不能讓它受傷。於是,沙布勒急忙將長矛擋在馬首前,全神貫注地盯著王素仁的一舉一動,準備撥打可能射來的箭支。
王素仁見沙布勒中計,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他瞄準沙布勒,卻故意將箭頭抬高了一些,然後一箭射出。沙布勒以為王素仁真的要射他的馬,急忙揮舞長矛去擋。那箭卻擦著長矛的邊緣,直直地朝著沙布勒的頭部飛去。沙布勒心中大驚,慌忙側身躲避,箭鏃還是擦著他的脖頸劃過,鮮血瞬間染紅了他的衣衫。這一箭,當真可謂是險之又險,生死隻在毫厘之間。
沙布勒怒不可遏,不顧傷痛,再次催動戰馬衝向王素仁。王素仁欲要再射,紗布勒馬快,頃刻間已至近前。王素仁忙挺槍直刺,沙布勒側身躲過,反手用長矛刺向王素仁的腰部。王素仁急忙用槍杆抵擋,“哐當”一聲,槍杆被戳出一道深深的缺口。王素仁趁機迴馬轉身,又一槍刺向沙布勒的後背。沙布勒像是背後長了眼睛一般,猛地一彎腰,同時飛起一腳,踢中王素仁的手腕,王素仁的長槍脫手飛出。沙布勒順勢一把抓住王素仁的腰帶,將他提過馬來。
沙布勒將王素仁緊緊捆在馬上,眼中滿是殘忍與憤怒。隨後,他策馬奔騰,王素仁就這樣被拖拽著在地上前行。沙石在王素仁的身體下飛濺,他的衣服被磨破,皮膚被擦得血肉模糊。王素仁痛苦地掙紮著,但卻無法掙脫束縛。隨著馬匹的疾馳,王素仁的身體不斷遭受著重創,鮮血染紅了大地。最終,王素仁在極度的痛苦中失去了生命,他以自己的壯烈犧牲為清軍主力的撤退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王素仁清了清嗓子,以說書人的口吻娓娓道來:
“看官莫急,今日咱就來講講那戰場上的一段傳奇!在這風雲變幻、豪傑並起的亂世之中,有那麽一位叛軍將領,名叫沙布勒,那可是個狠角色啊!此人行事作風恰似那草原上的惡狼,兇猛無比且心狠手辣,那一雙眼睛裏透出來的,盡是讓人心驚膽戰的殺戮之氣,端的是讓人望而生畏!
您瞧,有這麽一迴,沙布勒被五員清朝大將給團團圍住了。這五員大將,那可都不是吃素的,個個都是身經百戰、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猛將啊!在旁人看來,沙布勒這下算是插翅難逃嘍。可沙布勒呢?他心裏頭雖說也是怦怦直跳,但臉上愣是一點兒破綻都不露,那叫一個鎮定!為啥?他心裏明白,這是生死攸關的時刻,唯有拚盡全力,才有可能殺出一條血路。
隻見他眼珠子滴溜一轉,目光在這五員清將身上掃了一圈,嘿,還真就叫他瞅見了一個看似最容易突破的口子——一名看起來稍微弱些的將領。說時遲那時快,沙布勒突然大吼一聲,那聲音好似洪鍾一般,震得人耳朵嗡嗡響。緊接著,他催馬如離弦之箭般向前衝了出去,手中的長矛帶著唿唿風聲,快如閃電般朝著那名清軍將領刺去。那將領哪料到他會突然發動攻擊啊,一時間亂了陣腳,還沒來得及反應,沙布勒的長矛就已經狠狠紮進了他的胸口。刹那間,鮮血四濺,那將領慘叫一聲,便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沒了動靜。
這一下,可把其他四位清軍大將給驚到了。他們怎麽也沒想到,沙布勒會如此勇猛果斷。可誰曾想,這沙布勒用力過猛,長矛一下子穿透了那清將的屍體,一時間拔也拔不出來。嘿,那剩下的四員大將一看,機會來了,二話不說,各自揮舞著兵器就朝著沙布勒衝了上來。
沙布勒也不含糊,眼瞅著長矛甩不下來,索性一甩手,把長矛給丟了,同時快速抽出腰間的彎刀。隻見他朝著右邊的清軍大將就是一刀砍去,這一刀下去,那速度、那力量,簡直驚人呐!那名清軍大將趕忙抬槍抵擋,可哪裏頂得住啊?隻聽“哢嚓”一聲,長槍被沙布勒一刀砍斷,還沒等他緩過神來,沙布勒的彎刀又朝著他的腦袋劈了下來。可憐那員大將,就這樣倒在了血泊之中。
這邊剛解決完一個,那邊第三員清將的大刀已經朝著沙布勒劈過來了。沙布勒身形一閃,輕鬆躲過這致命一擊。緊接著,他雙腿一夾馬腹,胯下駿馬嘶鳴一聲,向前衝去。在錯身而過的瞬間,猿臂一伸,粗壯的大手好似鐵鉗一般,精準地抓住那敵將的後脖頸,猛地一扯,竟將那清將生生從馬上拽了過來,然後高高舉起,大喝一聲,就把那敵將狠狠地摔在了地上。這一下摔得可夠重的,那清將哼都沒哼一聲,就斷了氣。
您瞧瞧,就這麽一眨眼的工夫,五員清軍大將就有三員倒在了沙布勒的馬下。剩下的那兩名,早就被嚇得魂飛魄散,哪還敢再戰啊?兩人二話不說,勒馬轉頭就跑。沙布勒呢?他也不著急去追,先是不慌不忙地從馬鞍上摘下寶弓,搭箭上弦,“嗖”的一聲,一箭射出,直接射中了一名逃跑將領的後心。再看另一名將領,已經跑出去老遠了,眼瞅著就要逃出生天。可就在這時候,沙布勒不慌不忙地從背後解下鳥銃,抬手就是一槍。隻聽得“砰”的一聲巨響,那員清軍將領連人帶馬翻倒在地,再也爬不起來了。
雖說當時包圍沙布勒的清軍有上千人之多,可這些人看到沙布勒如此神勇,都被嚇得夠嗆,士氣低落得不行。他們看著沙布勒,就好像在看天上的戰神下凡一般,竟沒有一個人敢再躍馬上前阻攔。就這樣,沙布勒從容不迫地離開了戰場。經此一役,沙布勒的威名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在戰場上傳開了,那些清軍將士們一聽到他的名字,都嚇得膽戰心驚。這正是:沙布勒單騎破重圍,勇名震敵膽魄飛!”
聽他講完,我禁不住“撲哧”笑出聲來,道:“王兄這說評書的本事當真厲害!這一番講述下來,那沙布勒簡直成了從天而降的煞神,叫人聽得是膽戰心驚又覺酣暢淋漓。您這口若懸河、繪聲繪色的模樣,真比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還厲害!”
王素仁一聽,麵露疑惑之色,問道:“單田芳是誰?我酷愛聽書竟從未聽聞過此等人物。”
我這才猛地迴過神來,心中暗叫不好,我如今身處清朝,哪會有人知曉後世的單田芳呢?這一時口快,差點就露了餡。我眼珠子一轉,連忙笑著解釋道:“王兄有所不知,前些日子我在集市上碰到一個雲遊四方的奇人,他在街邊講述著一些奇聞軼事,那講述的方式和腔調獨特極了,圍聽的眾人皆讚不絕口,稱其為‘單田芳’。我也被那精彩的說書技藝吸引,故而印象深刻,剛剛聽王兄你講得這般精彩,我就順口將那奇人的名號說了出來,倒叫王兄見笑了。”
王素仁聽我這般說,也未起疑,隻是笑著打趣道:“原來如此,看來這天下之大,還真是臥虎藏龍,有機會我也真想見識見識這位‘單田芳’的風采。”
我暗自鬆了口氣,慶幸王素仁沒有過多追問,忙將話題引迴到沙布勒身上,說道:“王兄,咱先不提那不知何處的奇人了。還是說說這沙布勒吧,依我看,他雖有些能耐,但也未必不可戰勝。這戰場上的事兒啊,瞬息萬變,說不定哪天我就把這沙布勒的腦袋給提迴來,讓你瞧瞧,到時候你可得再給我編一段更精彩的評書,講講我是如何英勇無畏,力斬強敵的!”
王素仁聽我這般言語,也不惱,隻是微微搖頭,臉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說道:“兄弟,你這嘴上的功夫也不差啊!但咱可把話說在前頭,那沙布勒能在戰場上博得這般威名,絕非偶然。你莫要小瞧了他,方才我雖添了些說書的色彩,可他的勇猛狠辣那也是實打實的。不過,我也看得出你有這股子不服輸的勁頭,這是好事!隻是戰場上可不能僅憑一時意氣。你若真有此心,往後就得勤加鑽研,不僅僅練習武藝,還要學習兵法,還得懂得審時度勢。等你哪日真能與他一較高下,我王素仁定當陪你一同前往,為你掠陣助威。若是你能凱旋而歸,我不僅要為你說上一段空前絕後的評書,還要將你的英勇事跡傳遍這軍營內外,讓所有人都知道咱這軍中出了一位了不起的英雄豪傑!但如今,咱還是先踏實做好眼前之事,提升自己的本事才是首要啊!”說罷,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眼神中滿是期許與鼓勵。
書中暗表,這王素仁可沒有虛張聲勢,紗布勒號稱西域第一勇士。此人不但作戰驍勇,更是胸懷謀略。這一日,他對著地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先派遣一支人馬大張旗鼓地佯裝強攻清朝烏什辦事大臣素誠的大營。素誠此人膽小怯懦、才能平庸,一見叛軍如洶湧潮水般壓境,心慌意亂,六神無主。像個縮頭烏龜般躲在營帳之中,急急忙忙派人找明瑞求援,自己卻沒有半分應對的策略與主見。
明瑞收到求援信打開一看:
賢弟如晤!
今紗布勒那賊子領重兵包圍我部營寨,攻勢甚急,其勢洶洶,營帳之外喊殺聲震天,我軍人心惶惶,難以招架。愚兄自知才能有限,深陷此絕境,實難尋破局之法,唯盼吾弟速施援手,救兄於危難。弟之威名,兄素所敬仰,弟之謀略,兄深信不疑,此時唯弟能挽狂瀾於既倒。
愚兄誠惶誠恐,候弟來援!
素誠敬上
乾隆三十年五月十二日
看罷信,明瑞即召集眾將商議。營帳內氣氛凝重,眾將齊聚,神色各異。
我見此情形,趕忙向明瑞進言:“大帥,此事透著蹊蹺,恐是叛軍的詭計,貿然前去救援,怕是中了敵人的圈套。”
明瑞問道:“你何以見得?”
我抱拳迴道:“將軍你想,叛軍以往作戰,素來以勇猛無畏著稱,攻勢如雷霆萬鈞。但此次這般大張旗鼓地進攻素誠,卻未見其用盡全力,雷聲大,雨點小。怕是有意引我們出兵。”
明瑞微微點頭,繼而神色凝重地說道:“你之所言確有幾分道理,紗布勒此計虛虛實實,委實難以捉摸。若我們不救,他定會全力攻打素誠。素誠本就膽小無謀,其營地防禦薄弱,一旦潰敗,牽一發而動全身,整個戰局都會陷入危機之中。所以,這救援之舉,勢在必行,哪怕是陷阱,我們也隻能硬著頭皮闖上一闖。”說罷,明瑞牙關緊咬,毅然決然地抽調兵力,心急如焚地趕去救援。
紗布勒見清軍中計,迅速率主力轉向,突襲明瑞的烏什大營。誠如《孫子兵法》虛實篇提到的,“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就是要設法使敵人暴露形跡而我方隱蔽真形,這樣我方就能集中兵力而敵人兵力分散。
刹那間,叛軍如洶湧潮水般撲向明瑞大營,喊殺聲震耳欲聾。明瑞這才驚覺中計,可主力迴援已然不及,大營中軍又力量單薄,難以抵擋。他滿心無奈與不甘,權衡之後,為保存實力,隻得下令撤退。
撤退的指令已然下達,可誰都清楚,要想中軍安全撤離,就必須有人留下掩護。眾人心中都沉甸甸的,因為這斷後任務幾乎等同於九死一生。營帳內一片死寂,隻有沉重的唿吸聲交織在一起,每個人都在暗自思忖,卻又無人率先打破這壓抑的沉默。
我緊咬嘴唇,雙手握拳,指甲幾乎嵌入掌心之中。說實話,看到眾人畏縮的神情,我本想挺身而出,在這生死關頭展現自己的英勇無畏,為自己的軍旅生涯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念及自己剛剛重返軍旅,往昔所學尚未施展,一身才華還未及在眾人麵前展示,就這樣輕易地赴死,心中實在有些不甘。這念頭一起,便如野草般在心底瘋狂蔓延,讓我一時愣在了原地,雙腳仿佛被釘住一般,無法挪動分毫。
明瑞眉頭緊鎖,眼神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權衡再三後,考慮到王素仁智力非凡,他的謀略與機變或許能在這絕境之中多撐些時候,於是明瑞艱難地開口:“王遊擊,此次斷後任務艱巨非常,我思來想去,唯有你可擔此大任,不知你可願意?”
王素仁微微一怔,隨即臉上露出決然之色,他昂首挺胸,堅定地說道:“大帥放心,我王素仁既投身軍旅,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能為大軍斷後,爭取撤退的時間,此乃我分內之事,我義不容辭!”眾人聽聞,皆麵露不忍與傷感,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一般。
然而,就在這凝重的氛圍之中,王素仁卻哈哈一笑,努力擠出一絲笑容,故作輕鬆地調侃道:“你們這一個個的,幹嘛都哭喪著臉?我又不是去赴死,不過是和敵人多玩會兒捉迷藏罷了。等我把他們繞得暈頭轉向,自然就會去找你們。說不定啊,到時候我還能撿個大便宜,立個更大的功呢!”他的話語雖然詼諧,可在場之人都明白,這不過是他為了緩解大家悲傷情緒的無奈之舉。
散帳之後,王素仁將我拉至一旁,對我說:“鐵錚兄弟,我此去兇多吉少,若有個萬一,你可得幫我個忙。我家住在大同縣水桶寺村,村口有棵大槐樹,我老母親還在那兒等著我迴家。你若有空,定要去看看她,莫要讓她老人家孤苦伶仃。”我眼眶泛紅,緊緊握住他的手:“王大哥,你不要這樣說,定能平安歸來。”但彼此心中都知曉,此別或許便是永訣。
我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尋思自己本是孤身一人來到這清朝,無親無故的,死便死了。說不定死了也就像那些小說講的一樣穿越迴也就得了。可王大哥上有老下有小,他的命不該就丟在這裏。
思及此處,我咬了咬牙,轉身朝著明瑞的營帳快步走去。進入營帳後,我“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急切地說道:“大帥,屬下懇請你收迴成命,讓我去斷後吧!王大哥家中還有老母親需要他盡孝,還有親人在盼著他迴去,他不能就這麽去赴死啊。我本就是孤身一人,無牽無掛,這斷後的任務理由我來承擔才是。”
明瑞眉頭一皺他沉聲說道:“軍中無戲言,方才在營帳之中,本帥詢問之時,你怎不說話?如今軍令已然下達,哪有隨意更改的道理?此事休要再提,你且退下吧。”
我仍不死心地繼續說道:“大帥,你就看在王大哥一片赤誠為軍之心,看在他家中老小的份上,破一迴例吧。我定當拚盡全力,拖住敵軍,絕不讓你失望!”
明瑞微微歎了口氣,站起身來,走到我麵前,目光中透著無奈與堅決:“本帥又何嚐不知王素仁的難處,可軍令既出,關乎的是整個大軍的軍心與秩序,若今日因你一言就隨意更改,日後還如何統領這千軍萬馬?你莫要再多說了,迴去準備準備,隨中軍盡快撤離。”
我知道此事已再無轉圜的餘地,滿心的無奈與悲傷湧上心頭,隻能緩緩站起身來,失落地走出營帳。望著外麵正在整軍準備斷後的王大哥和其他將士們,我的眼眶再次濕潤了,卻隻能在心中默默祈禱,盼著王大哥能吉人自有天相,奇跡般地從這絕境中脫身。
為實施疑兵之計,王素仁下令,命士卒在大營之中遍插旌旗,一時間,營地上空旗幟林立,似有千軍萬馬隱匿其中。同時,安排部分士兵於營內往來奔走,每人皆拖拽著樹杈,借由樹杈刮擦地麵,致使塵土漫天飛揚,借這彌漫的塵沙與林立的旌旗,將中軍轉移的行動隱匿起來。
這一計謀來自《孫子兵法》的《勢篇》中提到的“故善動敵者,形之。強調通過製造假象來調動敵人,王素仁令士卒遍插旌旗、拖樹杈揚塵等行為,正是通過“形之”來誤導紗布勒,使其產生錯誤判斷 。
紗布勒騎在烏騅馬上,起初遠遠望去,隻見那清軍大營中旌旗招展,塵土飛揚,乍一看還真似有千軍萬馬正在嚴陣以待。他心中也不禁微微一凜,暗自思忖這清軍難道留有後招?因此也不敢貿然進攻。
可沒過多久,紗布勒察覺到了諸多破綻。他先是眯著雙眼,緊盯著那些飄揚的旌旗,越看越覺得不對勁。那旌旗的分布,本應按照一定的營陣規製排列,或用以標識各營區,或為指揮調度所用,可眼下卻雜亂無章,有的地方過於密集,好幾麵旌旗擠在一起,有的地方又稀疏得不合常理,大片空白之處毫無軍旗點綴。
與此同時,紗布勒又將目光投向那揚起的塵土。雖說看似漫天飛揚,規模不小,可揚起的高度和擴散範圍卻很是刻板,幾乎一直維持在一個固定的區域內,仿佛是有人刻意在那一小片地方反複折騰。而從那塵土飛揚之處傳來的聲音,除了偶爾的嘈雜聲,並沒有那種大規模兵馬行動該有的馬蹄聲、腳步聲相互交織的真實厚重感,更像是一小撥人在來迴奔走。
再看那些在營中佯裝忙碌的士兵,行動路線毫無章法,有的甚至來迴重複,根本不像是在執行有效的軍事任務。本該有軍官指揮調度的場麵,卻鮮少見有將領模樣的人出現,去統籌安排這一切,整個場麵顯得混亂又虛假。
紗布勒嘴角微微上揚,臉上露出一抹不屑的冷笑,心中暗自哼道:“這清軍怕是把我當成傻子了,想用空城計來蒙騙我,以為我沒看過《三國演義》麽?真是可笑至極。”當下便斷定清軍大營實則空虛,毫不猶豫地召集手下將領,下達命令準備派兵追擊正在轉移的清軍中軍了。
王素仁遠遠望見紗布勒軍陣處沙塵漸起,軍中旗幟開始有序擺動,似是要領軍而去。知道自己的計謀已被識破。他當下再不遲疑,心中一橫,躍馬橫槍,衝到陣前,大聲喊道:“紗布勒,你出來。你可知道,你的寶貝震天弓就是我拿走的!”沙布勒聽到這話,怒目圓睜,吼道:“你們中原人真是無恥!堂堂官軍還做這種雞鳴狗盜之事。速速還我寶弓,饒你不死!”王素仁毫不畏懼,迴應道:“你自己的東西,不好好保管,怪別人拿走麽?怪不得老婆女兒,都被別人搶走。”說罷哈哈大笑。
這句話如同一把利劍,再次深深刺痛了沙布勒的心。沙布勒怒火中燒,雙眼幾欲噴出火來,他催動戰馬,如一道黑色的閃電般瘋狂地衝向王素仁,手中的長矛高高揚起,閃爍著冰冷的寒光。
王素仁見沙布勒來勢洶洶,卻並未慌亂。他深知沙布勒的勇猛,若是硬拚力氣,自己恐難以支撐太久,必須以智取勝。他突然心生一計,從背後箭囊中抽出一支羽箭,搭弓引弦。同時高聲喊道:“沙布勒,我可要射你的馬了!這馬一旦中箭,看你還如何在陣前逞威!”
沙布勒一聽,頓時緊張起來,這匹烏騅馬跟隨他多年,是他戰場上最為得力的夥伴,他絕不能讓它受傷。於是,沙布勒急忙將長矛擋在馬首前,全神貫注地盯著王素仁的一舉一動,準備撥打可能射來的箭支。
王素仁見沙布勒中計,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他瞄準沙布勒,卻故意將箭頭抬高了一些,然後一箭射出。沙布勒以為王素仁真的要射他的馬,急忙揮舞長矛去擋。那箭卻擦著長矛的邊緣,直直地朝著沙布勒的頭部飛去。沙布勒心中大驚,慌忙側身躲避,箭鏃還是擦著他的脖頸劃過,鮮血瞬間染紅了他的衣衫。這一箭,當真可謂是險之又險,生死隻在毫厘之間。
沙布勒怒不可遏,不顧傷痛,再次催動戰馬衝向王素仁。王素仁欲要再射,紗布勒馬快,頃刻間已至近前。王素仁忙挺槍直刺,沙布勒側身躲過,反手用長矛刺向王素仁的腰部。王素仁急忙用槍杆抵擋,“哐當”一聲,槍杆被戳出一道深深的缺口。王素仁趁機迴馬轉身,又一槍刺向沙布勒的後背。沙布勒像是背後長了眼睛一般,猛地一彎腰,同時飛起一腳,踢中王素仁的手腕,王素仁的長槍脫手飛出。沙布勒順勢一把抓住王素仁的腰帶,將他提過馬來。
沙布勒將王素仁緊緊捆在馬上,眼中滿是殘忍與憤怒。隨後,他策馬奔騰,王素仁就這樣被拖拽著在地上前行。沙石在王素仁的身體下飛濺,他的衣服被磨破,皮膚被擦得血肉模糊。王素仁痛苦地掙紮著,但卻無法掙脫束縛。隨著馬匹的疾馳,王素仁的身體不斷遭受著重創,鮮血染紅了大地。最終,王素仁在極度的痛苦中失去了生命,他以自己的壯烈犧牲為清軍主力的撤退爭取了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