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孤島實習
末世混亂:全民靈魂互換 作者:黑馬執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表情莊嚴且肅穆的士兵嚇壞了一眾學生,他們不明白一家高科技公司為什麽會有這麽多全副武裝的士兵,況且還是在這麽一座孤島上,眾人都開始擔憂自己接下來的安危。
這時卡特突然前踏一步讓大家都不要緊張,並解釋這些隻是公司的安保人員,隻要他們遵守公司的規定便不必擔心會有什麽事。
在卡特的極力安撫下大家這才稍有安心,接下來這些安保對他們進行了入職前的安全檢查,在確認這些實習生以及他們所攜帶的行李中沒有攜帶什麽違禁物品後他們這才離開。
同時卡特收繳了所有人的手機和電腦,這點在麵試時他也已經道明,張博亦是知道的,因為在簽署那份安保協議時他便注意到其中有這樣的規定,這樣是為了保證該公司的科研成果不被竊取。
隨後實習生們下榻到了他們的宿舍,他們的住處位於小島的生活區,這裏環境清幽,比鄰大海,壯美的海景近在眼前。
但最重要的還不止於此,這裏各種生活設施完備,公園、健身房、咖啡廳、中西餐廳、美食屋、足球場、保齡球館等等,一應俱全。
在落住後,卡特將眾人帶到了該公司的研發大樓裏,那是海島上最高的主建築,張博等人將在這裏開始他們為期兩個月的實習生活。
隨後卡特宣讀了一份該公司的日常規章管理製度,雖說是規章製度,但實際上卻是一份行動區域限製令。
卡特反複強調並告誡眾人勿要前往大樓的二十一至二十四樓層,那是公司軍工機密的所在,嚴厲禁止非正式員工進入,否則將以違反保密協議論處。
在經過一係列的規章製度培訓以及工作生活環境熟悉後,張博等人領取了他們的工作服及工牌,一件白色上衣,上衣的胸前印有同樣的黑色三頭龍標誌,當張博穿上這件嶄新的工作服後也意味著他將正式開始他在海島上的實習生活。
雖然在簽署保密協議時卡特已經言明,但完全與外界斷了聯係還是令他感到有些不安,同時這裏嚴格的武裝戒備也讓他心有忌憚。
好在這裏實習的人不止他一個,他也交到了一些新朋友,認識了各個領域的傑出青年。
其中就有一位叫穆雷的計算機科學碩士成了他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不僅因為他的技術能力強,更因為直爽的性格。
二人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穆雷在計算機領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熱衷於追求新技術,並對機器人頗感興趣,這也是他來此實習的目的。
張博入職的部門是該公司的生物神經研究所,該研究所位於研發大樓第十九層,張博負責大腦神經網絡技術研究。這一研究小組的成員有十人,平均年齡在五十歲左右。
卡特為張博一一介紹了該研究小組的組員,但他們的組長今日並未到場,張博這才發現這些人很多都是神經生物學領域佼佼者,他們發表的相關領域的文章他都有所拜讀。
尤其是其中一位較年長的組員,他的名字叫做奧奇古,可謂是神經生物學領域的權威專家之一了,也是自己的學術偶像,並且他還是臨時代理組長這讓張博對接下來的工作充滿了期待。
很快張博便投入到了研究組的工作當中,他發現研究組目前的研究內容是尋找能夠無損修改神經細胞狀態的物質和方法,這和他博士課題中遇到的瓶頸是一樣的,這也是目前該學科領域普遍存在的問題。
以往用來改變神經細胞狀態的方法是弱電電擊,可這樣的方法不僅效率慢還會給試驗對象帶來極大的痛苦,甚至是死亡!
即便是使用克隆腦試驗也會遇到細胞因電擊而失去活性的問題,若無法尋找到能夠解決該問題的有效方法,那該領域的研究將無法有太大的突破。
張博如願的拿到了該研究組以往的研究資料,他興奮異常,因為資料的內容非常豐富,從神經細胞的結構解剖到各種細胞狀態分析一應俱全。
他開始廢寢忘食的研究,最後驚奇的發現裏麵有很多未公開的實驗數據,這些數據表明他們對人腦的研究非常透徹,是目前該領域學術界已發表論文中所沒有的。
其中的任何一項數據若發表出去那都是可以震動學術界的重大發現。
這些資料和數據對張博的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他恨不得將它們都背下來為己所用。
除了這些資料,張博還發現這裏的科研設備和儀器是應有盡有,且都是全世界最好的,甚至比他在學校裏使用的那些實驗儀器還要先進。
設備的好壞對科研工作者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如此好的科研條件讓張博看到了希望,他的博士畢業有盼頭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張博與其他組員一起探索和尋找能夠無損修改大腦神經細胞狀態的媒介和方法,對工作的全身心投入也讓他全然忘記了剛開始對這孤島的害怕和顧忌。
隨著緊張工作的展開,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一個月,可張博的研究進展的卻很不順利,雖然科研儀器完備,張博也能夠嚐試更多以往所想而未能實施的新點子。
可這些新點子的實驗結果未能達到他的要求,他無法在短時間內無損的對細胞狀態進行改變。
一時間,他的研究工作又陷入了死胡同,張博很著急,因為再有一個月他的實習期便要結束了,若在此期間他無任何新發現,他將無功而返。
與他焦慮相反的是其他組員淡定的工作態度,他們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對這一個月裏的失敗並不太在乎,反而勸說起張博不要太著急,看來他們對失敗已是見怪不怪。
張博無法像他們那樣淡定從容,因為這關係到他的博士畢業,他必須拿出點東西來,否則他就將被延緩畢業。
所以當其他人準時下班時,他依然在進行著各種實驗,即便是半夜,其他實驗室都人去樓空時,他的實驗室依舊是燈火通明。
他夜以繼日瘋狂的做著各種實驗,可是結果卻他的目標南轅北轍,眼瞧著一天天過去,他逐漸感到沮喪,縱使擁有如此好的科研環境,自己竟依舊無任何新的進展,這實在太丟臉了。
今夜亦是如此,張博看著眼前一隻隻“吱吱吱”叫喚不迭的小白鼠表情陰翳,皺起的眉頭猶如三座隆起的小山峰,能看得出他很鬱悶。
寂靜的夜色中,張博手裏的手術刀不斷的在手指間翻轉,該做的實驗他都做了,對小白鼠的解剖在大學裏已經做過無數次,死在他手上的小白鼠沒有一千也有八百,現在即便是他再解剖一萬隻小白鼠,得到的結論也還是一樣。
夜半更深,空寂的大樓裏張博與小白鼠對視良久,他呆愣愣的看著實驗台上被五花大綁的小白鼠,猶豫著是否要再做一次白鼠解剖,手中的刀刃銀亮鋒利,但始終懸而未決。
最終他還是按耐不住,因為他已經沒有別的實驗可以做了,懸在小白鼠頭頂上的屠刀最終還是落了下去。
可張博怎麽也不會想到,正是這隻可憐而又無辜的白鼠和他一念之間所做出的決定開啟了毀滅全人類的潘多拉魔盒,它所產生的蝴蝶效益在未來三十年後將給人類帶來了一場滅頂之災!
張博如往常一樣先給白鼠注射了一劑鎮定劑,接著將它固定在了專為它量身定做的支架上,最後張博祭出了他多年解剖實驗所積攢的嫻熟的刀法,一點點剝去白鼠的頭皮。
這時卡特突然前踏一步讓大家都不要緊張,並解釋這些隻是公司的安保人員,隻要他們遵守公司的規定便不必擔心會有什麽事。
在卡特的極力安撫下大家這才稍有安心,接下來這些安保對他們進行了入職前的安全檢查,在確認這些實習生以及他們所攜帶的行李中沒有攜帶什麽違禁物品後他們這才離開。
同時卡特收繳了所有人的手機和電腦,這點在麵試時他也已經道明,張博亦是知道的,因為在簽署那份安保協議時他便注意到其中有這樣的規定,這樣是為了保證該公司的科研成果不被竊取。
隨後實習生們下榻到了他們的宿舍,他們的住處位於小島的生活區,這裏環境清幽,比鄰大海,壯美的海景近在眼前。
但最重要的還不止於此,這裏各種生活設施完備,公園、健身房、咖啡廳、中西餐廳、美食屋、足球場、保齡球館等等,一應俱全。
在落住後,卡特將眾人帶到了該公司的研發大樓裏,那是海島上最高的主建築,張博等人將在這裏開始他們為期兩個月的實習生活。
隨後卡特宣讀了一份該公司的日常規章管理製度,雖說是規章製度,但實際上卻是一份行動區域限製令。
卡特反複強調並告誡眾人勿要前往大樓的二十一至二十四樓層,那是公司軍工機密的所在,嚴厲禁止非正式員工進入,否則將以違反保密協議論處。
在經過一係列的規章製度培訓以及工作生活環境熟悉後,張博等人領取了他們的工作服及工牌,一件白色上衣,上衣的胸前印有同樣的黑色三頭龍標誌,當張博穿上這件嶄新的工作服後也意味著他將正式開始他在海島上的實習生活。
雖然在簽署保密協議時卡特已經言明,但完全與外界斷了聯係還是令他感到有些不安,同時這裏嚴格的武裝戒備也讓他心有忌憚。
好在這裏實習的人不止他一個,他也交到了一些新朋友,認識了各個領域的傑出青年。
其中就有一位叫穆雷的計算機科學碩士成了他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不僅因為他的技術能力強,更因為直爽的性格。
二人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穆雷在計算機領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熱衷於追求新技術,並對機器人頗感興趣,這也是他來此實習的目的。
張博入職的部門是該公司的生物神經研究所,該研究所位於研發大樓第十九層,張博負責大腦神經網絡技術研究。這一研究小組的成員有十人,平均年齡在五十歲左右。
卡特為張博一一介紹了該研究小組的組員,但他們的組長今日並未到場,張博這才發現這些人很多都是神經生物學領域佼佼者,他們發表的相關領域的文章他都有所拜讀。
尤其是其中一位較年長的組員,他的名字叫做奧奇古,可謂是神經生物學領域的權威專家之一了,也是自己的學術偶像,並且他還是臨時代理組長這讓張博對接下來的工作充滿了期待。
很快張博便投入到了研究組的工作當中,他發現研究組目前的研究內容是尋找能夠無損修改神經細胞狀態的物質和方法,這和他博士課題中遇到的瓶頸是一樣的,這也是目前該學科領域普遍存在的問題。
以往用來改變神經細胞狀態的方法是弱電電擊,可這樣的方法不僅效率慢還會給試驗對象帶來極大的痛苦,甚至是死亡!
即便是使用克隆腦試驗也會遇到細胞因電擊而失去活性的問題,若無法尋找到能夠解決該問題的有效方法,那該領域的研究將無法有太大的突破。
張博如願的拿到了該研究組以往的研究資料,他興奮異常,因為資料的內容非常豐富,從神經細胞的結構解剖到各種細胞狀態分析一應俱全。
他開始廢寢忘食的研究,最後驚奇的發現裏麵有很多未公開的實驗數據,這些數據表明他們對人腦的研究非常透徹,是目前該領域學術界已發表論文中所沒有的。
其中的任何一項數據若發表出去那都是可以震動學術界的重大發現。
這些資料和數據對張博的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他恨不得將它們都背下來為己所用。
除了這些資料,張博還發現這裏的科研設備和儀器是應有盡有,且都是全世界最好的,甚至比他在學校裏使用的那些實驗儀器還要先進。
設備的好壞對科研工作者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如此好的科研條件讓張博看到了希望,他的博士畢業有盼頭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張博與其他組員一起探索和尋找能夠無損修改大腦神經細胞狀態的媒介和方法,對工作的全身心投入也讓他全然忘記了剛開始對這孤島的害怕和顧忌。
隨著緊張工作的展開,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一個月,可張博的研究進展的卻很不順利,雖然科研儀器完備,張博也能夠嚐試更多以往所想而未能實施的新點子。
可這些新點子的實驗結果未能達到他的要求,他無法在短時間內無損的對細胞狀態進行改變。
一時間,他的研究工作又陷入了死胡同,張博很著急,因為再有一個月他的實習期便要結束了,若在此期間他無任何新發現,他將無功而返。
與他焦慮相反的是其他組員淡定的工作態度,他們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對這一個月裏的失敗並不太在乎,反而勸說起張博不要太著急,看來他們對失敗已是見怪不怪。
張博無法像他們那樣淡定從容,因為這關係到他的博士畢業,他必須拿出點東西來,否則他就將被延緩畢業。
所以當其他人準時下班時,他依然在進行著各種實驗,即便是半夜,其他實驗室都人去樓空時,他的實驗室依舊是燈火通明。
他夜以繼日瘋狂的做著各種實驗,可是結果卻他的目標南轅北轍,眼瞧著一天天過去,他逐漸感到沮喪,縱使擁有如此好的科研環境,自己竟依舊無任何新的進展,這實在太丟臉了。
今夜亦是如此,張博看著眼前一隻隻“吱吱吱”叫喚不迭的小白鼠表情陰翳,皺起的眉頭猶如三座隆起的小山峰,能看得出他很鬱悶。
寂靜的夜色中,張博手裏的手術刀不斷的在手指間翻轉,該做的實驗他都做了,對小白鼠的解剖在大學裏已經做過無數次,死在他手上的小白鼠沒有一千也有八百,現在即便是他再解剖一萬隻小白鼠,得到的結論也還是一樣。
夜半更深,空寂的大樓裏張博與小白鼠對視良久,他呆愣愣的看著實驗台上被五花大綁的小白鼠,猶豫著是否要再做一次白鼠解剖,手中的刀刃銀亮鋒利,但始終懸而未決。
最終他還是按耐不住,因為他已經沒有別的實驗可以做了,懸在小白鼠頭頂上的屠刀最終還是落了下去。
可張博怎麽也不會想到,正是這隻可憐而又無辜的白鼠和他一念之間所做出的決定開啟了毀滅全人類的潘多拉魔盒,它所產生的蝴蝶效益在未來三十年後將給人類帶來了一場滅頂之災!
張博如往常一樣先給白鼠注射了一劑鎮定劑,接著將它固定在了專為它量身定做的支架上,最後張博祭出了他多年解剖實驗所積攢的嫻熟的刀法,一點點剝去白鼠的頭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