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決戰開始八
明末之從千戶到遼東王 作者:看快前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關外,長白山內的一條山道上,有三百多個帳篷錯落的安紮在山道兩旁邊。
而在山道上,則是擺滿了沙袋和拒馬將整個山道給堵死。
這是被安排守著山道的千人隊,整段的山道一共設置了三個射擊點。
除了道路正中的射擊點外,在山腰四五十米處還有兩個射擊點。
從高往下射擊,視野上會更加的清晰。
山腰處的一個射擊點,戰壕內的張三正擦拭自己的愛槍,並給槍上了一絲潤滑油。
這樣在開戰的時候,抽拉起來才會更加順滑,沒有卡頓。
這就是張三能一分鍾射十三槍的小秘訣。
“三哥,這一戰過後,憑借你的槍法,到時讓家人住進內城都不是問題。”李四從一旁靠近過來說道。
張三笑笑,隨後說道:“想什麽呢,這才剛剛從城郊搬進外城,現在就想內城,還早著呢。”
“嘿嘿嘿,這不是遲早的事情麽。”李四笑著說道。
“你小子還是努力下,讓家人搬進外城。”張三開口說道。
“嘿!我家位置不知道多好,就臨近河邊,離二十三屯又近,買賣糧食不知道多方便,讓我搬都不搬。”李四一臉不屑的說道。
張三見此,也不再說什麽,從口袋內取出一個長條盒子遞到李四麵前。
“嘿嘿,謝謝三哥。”李四從裏麵拿了一條,隨後從身上取出火柴點燃,然後也幫著張三點燃了。
一裏外豪格和濟爾哈朗各帶領十個牛錄趕到了這條主要迴建州的山道上。
將這條山道說成官道也是可以的。
兩個牛錄,按照一個牛錄三百甲兵算,那就是六千正兵,加上跟在後麵阿哈奴隸和野女真死士,估計有上萬人。
這些阿哈奴隸隻能算是主人的財產,連人都算不上,所以一般不會被算入軍隊中。
因此豪格和濟爾哈朗這次帶來的軍隊數量在六七千人。
此時豪格和濟爾哈朗正商量如何進攻前麵的關口。
豪格是接觸遼軍火器最多的人,後金論誰最了解遼軍的火器,就算皇太極都比不上一直與遼軍交戰的豪格。
“遼軍一千人就敢封住路口,想來是攜帶了大量的火器。”
“我的建議是等下一場雨過後再發起進攻。”豪格開口說道。
濟爾哈朗聽後皺起眉頭,最後提醒道:“可汗隻給了我們七日時間,前路還不知道有多少個這樣的據點。這天公何時下雨,你我可都說不準。”
聽到濟爾哈朗的話,豪格沉默起來,確實也是這個理。
豪格陷入片刻的沉思,最後說道:“那我派百人上到山頂往下俯衝,然後讓阿哈正麵衝,消耗南蠻子的火藥。”豪格開口說道。
聞言,濟爾哈朗沒有什麽意見,這裏本來就是以豪格為主。
很快,豪格的命令就是下達到軍中。
這個計劃聽起來好像不錯,但實行起來也是困難重重。
首先繞開明軍監視爬上更高的山坡,就要消耗不少的時間和兵卒體力。
還有就是山上埋伏的人什麽時候發起衝鋒?
衝的早了,就會被明軍集火消滅掉。
衝的晚了,就算真的讓你衝進明軍陣地中,後麵沒有支援,也是沒用。
所以豪格這一手伏兵隻能算是一個添頭,最終還是要靠阿哈衝鋒消耗明軍的火藥。
次日清晨,後金阿哈們被主子驅趕起來,今日要讓這些阿哈上戰場,所以主子也是開恩,給阿哈們吃了一頓好的。
一群阿哈們手捧著一根玉米棒子就是狼吞虎咽起來。
沒錯,吃一頓好的,就是吃玉米棒子,這些棒子還是從關內流出來。
皇太極也讓人種植了一些,但種出來的玉米都是空苞。
主要是沒有種子,如果不是從生產隊裏領取種子,就算是遼民自己私下裏種植都大多是空苞。
不但是玉米如此,就是小麥不用生產隊的種子,產出能少兩倍左右。
阿哈們一人吃了兩三根苞穀後,一人披了一身簡易的皮甲護住胸前,然後六七人抬起一麵長盾牌。
盾車攜帶麻煩,豪格和濟爾哈朗接到的命令又急,所以並沒有帶盾車過來。
但豪格也不是白白挨打的,這不就是讓工匠做出這種長兩丈,半人高的複合長盾。
盾牌上有牛皮,鐵皮,木頭和棉絮組成重達五六百斤的盾牌。
正麵盾牌上有十個把手,最少需要七八人雙手合力才能將之抬起來,防禦力可以說是相當好。
豪格已經讓人試驗過,火繩槍二三十步外是打不透這麵盾牌。
豪格出征都會帶上五六麵這樣的長盾,現在正好在這裏用上。
很快,頭一隊上千人的阿哈便被驅趕到官道上。
山道並不是很寬敞,大概隻有一丈五尺寬,盾牌能將整個山道給攔住。
不過山道兩邊的斜坡也是能走人,算上斜坡,道路倒是有四丈左右。
而一丈五尺寬的道是用來走車的。
四丈寬的路,三四十人並肩就能將山道和斜坡給鋪滿,所以一次讓一千人上,隊伍能拉長上百米。
上千人通過山道拐角的瞬間,便是被放哨的遼軍察覺到。
“嗶嗶——”
尖銳的哨聲在山間響起,原本還在沙包後麵閑聊的遼軍馬上進入戰鬥狀態。
此時中間拒馬沙袋後麵據守了四百遼軍,兩邊的射擊點則是有兩百人。
還有兩百人則是夜間守夜的,此時正在帳篷裏麵睡覺。
山道拐角距離遼軍陣地兩百米,而此時遼軍手上用的是夏塞波步槍,全長一米三,重九斤,有效射程八百米。
單發式後膛步槍,就是打完一發就要裝一發子彈的後膛步槍。
不過就算如此,射擊速度也是前膛燧發槍的五倍,一分鍾能輕鬆射十發。
老槍手能達到十五發。
不過十發的速度已經夠用了。
“砰砰砰——”
隔著兩百米的距離,遼軍就是開火了,子彈嗖嗖的向遠處的阿哈射擊過去。
最後大多都是射擊到那長長的盾牌上,整塊盾牌有十厘米厚,但子彈還是輕易的射穿了盾牌。
而在山道上,則是擺滿了沙袋和拒馬將整個山道給堵死。
這是被安排守著山道的千人隊,整段的山道一共設置了三個射擊點。
除了道路正中的射擊點外,在山腰四五十米處還有兩個射擊點。
從高往下射擊,視野上會更加的清晰。
山腰處的一個射擊點,戰壕內的張三正擦拭自己的愛槍,並給槍上了一絲潤滑油。
這樣在開戰的時候,抽拉起來才會更加順滑,沒有卡頓。
這就是張三能一分鍾射十三槍的小秘訣。
“三哥,這一戰過後,憑借你的槍法,到時讓家人住進內城都不是問題。”李四從一旁靠近過來說道。
張三笑笑,隨後說道:“想什麽呢,這才剛剛從城郊搬進外城,現在就想內城,還早著呢。”
“嘿嘿嘿,這不是遲早的事情麽。”李四笑著說道。
“你小子還是努力下,讓家人搬進外城。”張三開口說道。
“嘿!我家位置不知道多好,就臨近河邊,離二十三屯又近,買賣糧食不知道多方便,讓我搬都不搬。”李四一臉不屑的說道。
張三見此,也不再說什麽,從口袋內取出一個長條盒子遞到李四麵前。
“嘿嘿,謝謝三哥。”李四從裏麵拿了一條,隨後從身上取出火柴點燃,然後也幫著張三點燃了。
一裏外豪格和濟爾哈朗各帶領十個牛錄趕到了這條主要迴建州的山道上。
將這條山道說成官道也是可以的。
兩個牛錄,按照一個牛錄三百甲兵算,那就是六千正兵,加上跟在後麵阿哈奴隸和野女真死士,估計有上萬人。
這些阿哈奴隸隻能算是主人的財產,連人都算不上,所以一般不會被算入軍隊中。
因此豪格和濟爾哈朗這次帶來的軍隊數量在六七千人。
此時豪格和濟爾哈朗正商量如何進攻前麵的關口。
豪格是接觸遼軍火器最多的人,後金論誰最了解遼軍的火器,就算皇太極都比不上一直與遼軍交戰的豪格。
“遼軍一千人就敢封住路口,想來是攜帶了大量的火器。”
“我的建議是等下一場雨過後再發起進攻。”豪格開口說道。
濟爾哈朗聽後皺起眉頭,最後提醒道:“可汗隻給了我們七日時間,前路還不知道有多少個這樣的據點。這天公何時下雨,你我可都說不準。”
聽到濟爾哈朗的話,豪格沉默起來,確實也是這個理。
豪格陷入片刻的沉思,最後說道:“那我派百人上到山頂往下俯衝,然後讓阿哈正麵衝,消耗南蠻子的火藥。”豪格開口說道。
聞言,濟爾哈朗沒有什麽意見,這裏本來就是以豪格為主。
很快,豪格的命令就是下達到軍中。
這個計劃聽起來好像不錯,但實行起來也是困難重重。
首先繞開明軍監視爬上更高的山坡,就要消耗不少的時間和兵卒體力。
還有就是山上埋伏的人什麽時候發起衝鋒?
衝的早了,就會被明軍集火消滅掉。
衝的晚了,就算真的讓你衝進明軍陣地中,後麵沒有支援,也是沒用。
所以豪格這一手伏兵隻能算是一個添頭,最終還是要靠阿哈衝鋒消耗明軍的火藥。
次日清晨,後金阿哈們被主子驅趕起來,今日要讓這些阿哈上戰場,所以主子也是開恩,給阿哈們吃了一頓好的。
一群阿哈們手捧著一根玉米棒子就是狼吞虎咽起來。
沒錯,吃一頓好的,就是吃玉米棒子,這些棒子還是從關內流出來。
皇太極也讓人種植了一些,但種出來的玉米都是空苞。
主要是沒有種子,如果不是從生產隊裏領取種子,就算是遼民自己私下裏種植都大多是空苞。
不但是玉米如此,就是小麥不用生產隊的種子,產出能少兩倍左右。
阿哈們一人吃了兩三根苞穀後,一人披了一身簡易的皮甲護住胸前,然後六七人抬起一麵長盾牌。
盾車攜帶麻煩,豪格和濟爾哈朗接到的命令又急,所以並沒有帶盾車過來。
但豪格也不是白白挨打的,這不就是讓工匠做出這種長兩丈,半人高的複合長盾。
盾牌上有牛皮,鐵皮,木頭和棉絮組成重達五六百斤的盾牌。
正麵盾牌上有十個把手,最少需要七八人雙手合力才能將之抬起來,防禦力可以說是相當好。
豪格已經讓人試驗過,火繩槍二三十步外是打不透這麵盾牌。
豪格出征都會帶上五六麵這樣的長盾,現在正好在這裏用上。
很快,頭一隊上千人的阿哈便被驅趕到官道上。
山道並不是很寬敞,大概隻有一丈五尺寬,盾牌能將整個山道給攔住。
不過山道兩邊的斜坡也是能走人,算上斜坡,道路倒是有四丈左右。
而一丈五尺寬的道是用來走車的。
四丈寬的路,三四十人並肩就能將山道和斜坡給鋪滿,所以一次讓一千人上,隊伍能拉長上百米。
上千人通過山道拐角的瞬間,便是被放哨的遼軍察覺到。
“嗶嗶——”
尖銳的哨聲在山間響起,原本還在沙包後麵閑聊的遼軍馬上進入戰鬥狀態。
此時中間拒馬沙袋後麵據守了四百遼軍,兩邊的射擊點則是有兩百人。
還有兩百人則是夜間守夜的,此時正在帳篷裏麵睡覺。
山道拐角距離遼軍陣地兩百米,而此時遼軍手上用的是夏塞波步槍,全長一米三,重九斤,有效射程八百米。
單發式後膛步槍,就是打完一發就要裝一發子彈的後膛步槍。
不過就算如此,射擊速度也是前膛燧發槍的五倍,一分鍾能輕鬆射十發。
老槍手能達到十五發。
不過十發的速度已經夠用了。
“砰砰砰——”
隔著兩百米的距離,遼軍就是開火了,子彈嗖嗖的向遠處的阿哈射擊過去。
最後大多都是射擊到那長長的盾牌上,整塊盾牌有十厘米厚,但子彈還是輕易的射穿了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