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失敗的計劃
明末之從千戶到遼東王 作者:看快前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鄧州城內,兩支擾亂敵人的隊伍提前半個時辰出發,此時已經行軍五裏。
五裏外,就是出了鄧州城的外圍防禦體係,周圍是一眼望不到邊界的田野。
此時田野已經長滿雜草,和荒地沒有什麽區別。
周圍沒有什麽村落和箭塔作為防護依托,在這環境遇到敵人,那就隻有麵對麵的硬幹。
而往南而去的這一支南明朝廷軍隊,剛剛出到五裏地時,馬上遇到鎮南軍騎兵隊伍。
雖然鎮南軍沒有進攻鄧州城,但周圍的眼線可是留有不少。
所以,附近遊走的百人騎兵隊伍在發現這支明晃晃在野外行軍的南明軍隊,馬上過來在一旁保駕護航。
雖然看上去是一個好心的行為,但這卻是讓南明軍隊心驚膽戰,雙方隻隔著兩百米距離。
這個距離可以說十分危險,加上周圍沒有什麽屏障。
如果是後金隊伍,現在說不定已經發起衝鋒。
南明軍隊的指揮參將讓隊伍停下來,旁邊有一支騎兵隊伍,根本就無法讓人安心行軍。
沒過多久,從遠處又有一支騎兵隊伍靠攏過來,一下就是兩支百人隊騎兵在附近保駕護航。
“許參將,要不我們還是迴城吧!”一個身材略顯肥胖的千戶勸說道。
南明朝廷的許參將當即嗬斥道:“這如何能行,北賊來的更好,我們出來就是為了吸引這些人過來的。所有人準備作戰,防止北賊騎兵突襲。”
很快,南明朝廷軍隊擺開戰鬥形態,其實就是給火器裝填火藥之類的事情。
袁崇煥十分致力於使用火器,所以軍隊潰敗下來的時候還是帶有很多的火器。
“砰砰砰——”
一陣陣火槍的聲音在曠野上響起,兩百米的距離,別說火繩槍,就是此時鎮南軍中使用的後膛步槍都需要密集射擊,才有一定幾率射中敵人。
因為兩百米的距離,彈道會出現明顯的改變,隻要槍抬高一點,可能就會射到天空上去。
低一點就會射到地麵上去,並不是槍能射多遠,就能打中多遠的人。
所以南明軍隊這一邊打的劈裏啪啦的熱鬧,但對騎兵隊伍並沒有造成絲毫的傷亡。
“下馬!”騎兵百總命令騎兵下馬,準備射擊。
騎在馬上射擊雖然輕鬆靈活,但準頭卻是沒有站在地麵上好。
很快,五十騎兵下馬排成兩隊,槍擺正,“砰砰——”接連不斷的射擊槍響在曠野迴蕩。
有幾個倒黴的南明步兵被射中,直接倒在地麵上。
就算鎮南軍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但兩百米射擊命中率還不是很好。
可能是馬槍短了點,讓射出的子彈變得不穩定起來。
步槍槍管長一點,彈道也更加穩定一點。
這個距離,考慮的已經不是槍性能的問題,而是射手訓練程度和技術問題。
百總手上都是配備有望遠鏡,也是看到自己這邊的火槍並沒有給對麵造成什麽傷害。
所以直接下令道:“往前五十米。”
原本下馬的火槍手轉身開始上馬,而在後麵候命的騎兵則是向南明軍隊靠近。
戰場上自然是不可能帶著卷尺什麽的東西,量雙方距離有多遠。
騎兵到底前靠近多近距離,全都是領兵百總感覺。
不過這些軍官都是經過訓練,騎馬大致跑多少米,心中還是有數。
很快,騎兵在南明軍隊一百五十米上下位置下馬,這個距離,對麵人變大不少。
“砰砰砰——”
突然,從南明朝廷隊伍中來火炮射擊的聲音,這是南明軍隊隨軍帶的虎蹲炮。
這東西真打到人群中,也是能給敵人製造兩三人的傷亡。
不過命中率也是很迷糊,除非打出的是散彈珠子,但要是打出的是散彈珠子,威力又不足以突破馬軍身上鎧甲。
“下馬!列隊。”鎮南軍百總高聲下達命令。
而此時,在另一邊的百人騎兵隊伍也是靠近上來。
沒過多久,騎兵隊伍這邊就展開了反擊。
隨著一陣火槍聲響起,南明軍隊不斷出現傷亡,一百五十米和兩百米有明顯的差距,命中率呈直線上升。
另一支騎兵隊伍更是大膽,直接靠近南明軍隊百米距離。
百米射擊,都不太需要瞄準,隻要將槍端正來,就能命中百米外的密集人群。
南明軍隊不斷遭受傷害,軍隊士氣慢慢瓦解。
都不用領隊的參將指揮就開始往後退。
對此,領隊的許參將並沒有說什麽,因為許參將早就帶領家丁跑了。
前後交戰不到半小時,上千的人馬就被擊斃一百多人,這種傷亡讓南明軍隊無法承受。
不過這次領軍的將領已經算很優秀,曆史上吳三桂的老爹吳鑲在看到後金人馬的時候就開始逃跑。
看到南明軍隊逃跑,騎兵很快上馬追上去,人還是沒有馬跑得快。
南明朝廷的軍隊很快被追上來。
最後隻有一小部分的潰軍跑進三裏外的一處小鎮上,躲避鎮南軍騎兵。
鎮南軍的騎兵也沒有進入鎮子,而是帶著幾百俘虜就離開。
另一邊,前方新野城的一支千人南明軍隊遭遇同樣的情況。
兩支千人隊敗退的消息,很快就傳迴鄧州城內。
此時,五千準備前往瓦店的南明軍隊還在準備出城的事情。
外出的兩支軍隊這麽快敗北迴來,讓盧象升也沒有想到,這讓他一時間不知道怎麽好。
兩支外出的軍隊不但沒有拖住四散在周圍的騎兵,反而讓駐紮在附近的北朝軍隊變得警戒起來。
盧象升在城門頭上來迴踱步。
就在這時候,隻見一探子快速靠近過來,探子急匆匆的稟報道:“巡撫,北麵發現三支騎兵在活動,軍隊出城可能會被碰到。”
聽到這,盧象升隻能下令:“軍隊暫停出城。”
就這樣,盧象升的計劃還沒開始執行,就胎死腹中。
這證明一件事情,有時候好的計劃,也是配合相應的軍隊才有機會成功。
盧象升這邊沒出城就失敗,另一邊韓六的兩萬大軍已經全麵占領樊城。
此時在漢江邊上,就能看到對麵襄陽城。
江河還是挺寬的,就算現在是秋季枯水期,也一定要有船才能過到對麵岸邊。
五裏外,就是出了鄧州城的外圍防禦體係,周圍是一眼望不到邊界的田野。
此時田野已經長滿雜草,和荒地沒有什麽區別。
周圍沒有什麽村落和箭塔作為防護依托,在這環境遇到敵人,那就隻有麵對麵的硬幹。
而往南而去的這一支南明朝廷軍隊,剛剛出到五裏地時,馬上遇到鎮南軍騎兵隊伍。
雖然鎮南軍沒有進攻鄧州城,但周圍的眼線可是留有不少。
所以,附近遊走的百人騎兵隊伍在發現這支明晃晃在野外行軍的南明軍隊,馬上過來在一旁保駕護航。
雖然看上去是一個好心的行為,但這卻是讓南明軍隊心驚膽戰,雙方隻隔著兩百米距離。
這個距離可以說十分危險,加上周圍沒有什麽屏障。
如果是後金隊伍,現在說不定已經發起衝鋒。
南明軍隊的指揮參將讓隊伍停下來,旁邊有一支騎兵隊伍,根本就無法讓人安心行軍。
沒過多久,從遠處又有一支騎兵隊伍靠攏過來,一下就是兩支百人隊騎兵在附近保駕護航。
“許參將,要不我們還是迴城吧!”一個身材略顯肥胖的千戶勸說道。
南明朝廷的許參將當即嗬斥道:“這如何能行,北賊來的更好,我們出來就是為了吸引這些人過來的。所有人準備作戰,防止北賊騎兵突襲。”
很快,南明朝廷軍隊擺開戰鬥形態,其實就是給火器裝填火藥之類的事情。
袁崇煥十分致力於使用火器,所以軍隊潰敗下來的時候還是帶有很多的火器。
“砰砰砰——”
一陣陣火槍的聲音在曠野上響起,兩百米的距離,別說火繩槍,就是此時鎮南軍中使用的後膛步槍都需要密集射擊,才有一定幾率射中敵人。
因為兩百米的距離,彈道會出現明顯的改變,隻要槍抬高一點,可能就會射到天空上去。
低一點就會射到地麵上去,並不是槍能射多遠,就能打中多遠的人。
所以南明軍隊這一邊打的劈裏啪啦的熱鬧,但對騎兵隊伍並沒有造成絲毫的傷亡。
“下馬!”騎兵百總命令騎兵下馬,準備射擊。
騎在馬上射擊雖然輕鬆靈活,但準頭卻是沒有站在地麵上好。
很快,五十騎兵下馬排成兩隊,槍擺正,“砰砰——”接連不斷的射擊槍響在曠野迴蕩。
有幾個倒黴的南明步兵被射中,直接倒在地麵上。
就算鎮南軍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但兩百米射擊命中率還不是很好。
可能是馬槍短了點,讓射出的子彈變得不穩定起來。
步槍槍管長一點,彈道也更加穩定一點。
這個距離,考慮的已經不是槍性能的問題,而是射手訓練程度和技術問題。
百總手上都是配備有望遠鏡,也是看到自己這邊的火槍並沒有給對麵造成什麽傷害。
所以直接下令道:“往前五十米。”
原本下馬的火槍手轉身開始上馬,而在後麵候命的騎兵則是向南明軍隊靠近。
戰場上自然是不可能帶著卷尺什麽的東西,量雙方距離有多遠。
騎兵到底前靠近多近距離,全都是領兵百總感覺。
不過這些軍官都是經過訓練,騎馬大致跑多少米,心中還是有數。
很快,騎兵在南明軍隊一百五十米上下位置下馬,這個距離,對麵人變大不少。
“砰砰砰——”
突然,從南明朝廷隊伍中來火炮射擊的聲音,這是南明軍隊隨軍帶的虎蹲炮。
這東西真打到人群中,也是能給敵人製造兩三人的傷亡。
不過命中率也是很迷糊,除非打出的是散彈珠子,但要是打出的是散彈珠子,威力又不足以突破馬軍身上鎧甲。
“下馬!列隊。”鎮南軍百總高聲下達命令。
而此時,在另一邊的百人騎兵隊伍也是靠近上來。
沒過多久,騎兵隊伍這邊就展開了反擊。
隨著一陣火槍聲響起,南明軍隊不斷出現傷亡,一百五十米和兩百米有明顯的差距,命中率呈直線上升。
另一支騎兵隊伍更是大膽,直接靠近南明軍隊百米距離。
百米射擊,都不太需要瞄準,隻要將槍端正來,就能命中百米外的密集人群。
南明軍隊不斷遭受傷害,軍隊士氣慢慢瓦解。
都不用領隊的參將指揮就開始往後退。
對此,領隊的許參將並沒有說什麽,因為許參將早就帶領家丁跑了。
前後交戰不到半小時,上千的人馬就被擊斃一百多人,這種傷亡讓南明軍隊無法承受。
不過這次領軍的將領已經算很優秀,曆史上吳三桂的老爹吳鑲在看到後金人馬的時候就開始逃跑。
看到南明軍隊逃跑,騎兵很快上馬追上去,人還是沒有馬跑得快。
南明朝廷的軍隊很快被追上來。
最後隻有一小部分的潰軍跑進三裏外的一處小鎮上,躲避鎮南軍騎兵。
鎮南軍的騎兵也沒有進入鎮子,而是帶著幾百俘虜就離開。
另一邊,前方新野城的一支千人南明軍隊遭遇同樣的情況。
兩支千人隊敗退的消息,很快就傳迴鄧州城內。
此時,五千準備前往瓦店的南明軍隊還在準備出城的事情。
外出的兩支軍隊這麽快敗北迴來,讓盧象升也沒有想到,這讓他一時間不知道怎麽好。
兩支外出的軍隊不但沒有拖住四散在周圍的騎兵,反而讓駐紮在附近的北朝軍隊變得警戒起來。
盧象升在城門頭上來迴踱步。
就在這時候,隻見一探子快速靠近過來,探子急匆匆的稟報道:“巡撫,北麵發現三支騎兵在活動,軍隊出城可能會被碰到。”
聽到這,盧象升隻能下令:“軍隊暫停出城。”
就這樣,盧象升的計劃還沒開始執行,就胎死腹中。
這證明一件事情,有時候好的計劃,也是配合相應的軍隊才有機會成功。
盧象升這邊沒出城就失敗,另一邊韓六的兩萬大軍已經全麵占領樊城。
此時在漢江邊上,就能看到對麵襄陽城。
江河還是挺寬的,就算現在是秋季枯水期,也一定要有船才能過到對麵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