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精明的吳鑲
明末之從千戶到遼東王 作者:看快前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畢竟早上還要有人把守沿河的碼頭和浮橋,夜裏隻有一些人負責警戒而已。
吳鑲這次六百人中,有兩百多人已經派到河對岸去,剛剛還留有上百人在河岸口守著,所以現在身邊隻剩下三百多人。
吳鑲現在雖然是總兵,但麾下人馬數量也就是在六千人左右。
再多的人,吳鑲就養不起了,而且朝廷那些文臣們也不給你養這麽多的軍隊。
他們怕再養出一個韓熙來,韓熙就是因為沒控製他手上人馬數量,才讓他一下掌握了幾萬大軍,到現在的十幾萬的大軍,這些都是血與淚的教訓。
東林黨諸多元老怎麽可能不吸取教訓,所以現在不管是總兵還是巡撫,都督,兵力都被嚴格限製著。
除非掌握兵權的那個人是他們東林黨的一員,這樣東林黨諸位元老級別人物才放心。
吳鑲帶著三百人在路上,很快遇到潰逃下來的兵卒。
吳鑲抓著幾個人就是詢問道:“是不是河岸那邊傳來槍聲?”
“迴稟吳總兵,是北賊人馬過河,現在占據河口,後麵還有密密麻麻的船隻過來,北賊大軍很快就要打過來了。”潰兵有些著急的喊道。
但最後卻是被吳鑲打了一巴掌:“胡言胡語,北賊哪裏來的這麽多船隻過河,我看就是你們膽怯逃跑。都給我迴去。”
說著,吳鑲就讓人將這些潰逃下來的兵卒驅趕迴去。
現在吳鑲距離河口處並沒有多遠,大概兩裏路,走個幾分鍾就能趕到。
當吳鑲帶著一群人到達河口處時,看到鎮南軍人馬已經在河邊構建了簡單的防禦工事。
遠遠看到吳鑲帶著人馬過來,就是吹響哨子,很快就有五六十人兵卒並排,嚴陣以待。
還沒等吳鑲仔細觀察河口處的情況時,便聽河口處傳來“砰砰砰”的射擊聲音。
最要命的是,吳鑲身邊一個家丁,倒黴的被飛射過來的子彈擊中麵部,然後整個人都沒了。
一旁的吳鑲看到這情形,哪裏還敢觀察什麽情況,直接就是大喊道:“北賊大軍過河,趕緊撤迴去,將人馬集結起來。”
旁邊的親衛們聽到這個命令,不少人都是愣住,他們還以為總兵會下令衝鋒過去,趁著夜色的遮掩,將對麵的北賊擊潰,拿下一功。
但是吳鑲的膽子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大,所以最後還是剛剛過來的三百多人,就這樣灰溜溜的跑迴去了。
就這樣,南明朝廷錯過了最佳擊潰北軍的機會。
而後麵,第二批的鎮南軍過來後,吳鑲召集更多人馬過來時,都被一一擊潰。
次日清晨,一夜未眠的陳奇瑜帶著上千人馬出城,跟著五百米的距離在河岸浮橋口處便看到鎮南軍使用沙袋已經構建一個簡易的防禦工事。
不但如此,鎮南軍已經有船隻,在河岸兩邊頻頻走動,看樣子是要將浮橋重新搭建起來。
“吳總兵,這到底是怎麽迴事,你最好給我解釋清楚?”陳奇瑜看著吳鑲問道。
吳鑲眼神閃動,最後組織了下語言後說道:“昨夜我按照都督的命令,派人過去將北賊船隻燒毀。”
“誰知道剛好碰上要過河的北賊,我方英勇阻擊,但最後因為北賊火器太過兇悍,最終敗退下來。”
“好在屬下連夜組織人手,這才將一眾北賊限製在橋頭位置。”
經過吳鑲這麽一說,感覺橋頭失守,他不但沒有過錯,還有大功一般。
但陳奇瑜在曆史上也是名聲響當當的人物,差點就將流寇給剿滅,最高職位更是五省總督。
這麽厲害的一個人物,怎麽可能聽不出吳鑲這話中的推諉之意。
“那吳總兵有什麽好的計策,將橋頭之地奪迴來。”陳奇瑜開口問道。
吳鑲聽到陳奇瑜問策,故作沉思片刻,很快便是迴答道:“可以不管北賊橋頭之人,隻要將河上北賊船隻全部毀掉。”
“那麽河岸這邊北賊就是無根之木,不用我們進攻,他們就會自己潰散。”
吳鑲這話可謂說的有理有據的,並且總結的很到位,如果沒有河對岸鎮南軍的支援,那麽河岸這邊的六百人,最多支撐十天左右。
但這時,陳奇瑜用看傻子的目光看著吳鑲,襄陽城內有十幾萬的大軍,對付這幾百賊子,居然還要弄的這麽麻煩。
這怎麽可能符合陳奇瑜,所以現在陳奇瑜對吳鑲的感觀在不斷下降。
好在,這時候,吳鑲身後的吳三桂站出來說道:“家父隻說其一,河上自然是要封鎖北賊,不讓北賊支援過來,這岸上的北賊自然也是同時進攻,雙管齊下。”
聽到吳三桂的話,陳奇瑜這才滿意點頭,然後問道:“要多久才能將橋頭攻占下來?”
聽到陳奇瑜問話,年輕氣盛的吳三桂想上前說一天就能將橋頭拿下,剛剛他也是用望遠鏡看過,橋頭並沒有北賊,最多一天就能將之攻占下來。
但吳三桂沒有開口,卻是被吳鑲搶先開口說道:“三天,都督,隻要三天我們就能將橋頭奪迴來。”
聽到這個時間,陳奇瑜臉上顯得有些不高興,顯然這個時間並不符合其心意。
但最後陳奇瑜也沒有說什麽,隻是冷淡的說道:“好,我就給你們三天時間,最好不要讓我失望。”
說著,陳奇瑜便是帶領親衛迴城去,雖然奏折上陳奇瑜每次都說自己在前線督戰。
但其實都是在後麵指揮的多,前線最多派一個總兵看著。
現在這裏有吳鑲這個總兵在這裏看著,陳奇瑜自然不會留下來。
陳奇瑜不在這裏,吳鑲心中的壓力也少很多。
“父親,這幾百的北賊最多一天就能打下來,剛剛都督神情明顯有些不高興。”吳三桂靠近有些不解的問道。
吳鑲聽後,隻是瞥了一眼自家兒子,吳三桂沒在京師進修過,自然不知道遼軍的厲害。
但吳鑲可是在京師,跟著韓熙進修過一兩年的時間,自然知道遼軍的厲害。
“你還太年輕,不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好了,將營中三十門弗朗基炮弄過來,搭建炮兵陣地。”吳鑲開口說道。
吳三桂心中雖然有些不服氣,但最後還是按照吳鑲的命令,下去搭建炮兵陣地。
吳鑲這次六百人中,有兩百多人已經派到河對岸去,剛剛還留有上百人在河岸口守著,所以現在身邊隻剩下三百多人。
吳鑲現在雖然是總兵,但麾下人馬數量也就是在六千人左右。
再多的人,吳鑲就養不起了,而且朝廷那些文臣們也不給你養這麽多的軍隊。
他們怕再養出一個韓熙來,韓熙就是因為沒控製他手上人馬數量,才讓他一下掌握了幾萬大軍,到現在的十幾萬的大軍,這些都是血與淚的教訓。
東林黨諸多元老怎麽可能不吸取教訓,所以現在不管是總兵還是巡撫,都督,兵力都被嚴格限製著。
除非掌握兵權的那個人是他們東林黨的一員,這樣東林黨諸位元老級別人物才放心。
吳鑲帶著三百人在路上,很快遇到潰逃下來的兵卒。
吳鑲抓著幾個人就是詢問道:“是不是河岸那邊傳來槍聲?”
“迴稟吳總兵,是北賊人馬過河,現在占據河口,後麵還有密密麻麻的船隻過來,北賊大軍很快就要打過來了。”潰兵有些著急的喊道。
但最後卻是被吳鑲打了一巴掌:“胡言胡語,北賊哪裏來的這麽多船隻過河,我看就是你們膽怯逃跑。都給我迴去。”
說著,吳鑲就讓人將這些潰逃下來的兵卒驅趕迴去。
現在吳鑲距離河口處並沒有多遠,大概兩裏路,走個幾分鍾就能趕到。
當吳鑲帶著一群人到達河口處時,看到鎮南軍人馬已經在河邊構建了簡單的防禦工事。
遠遠看到吳鑲帶著人馬過來,就是吹響哨子,很快就有五六十人兵卒並排,嚴陣以待。
還沒等吳鑲仔細觀察河口處的情況時,便聽河口處傳來“砰砰砰”的射擊聲音。
最要命的是,吳鑲身邊一個家丁,倒黴的被飛射過來的子彈擊中麵部,然後整個人都沒了。
一旁的吳鑲看到這情形,哪裏還敢觀察什麽情況,直接就是大喊道:“北賊大軍過河,趕緊撤迴去,將人馬集結起來。”
旁邊的親衛們聽到這個命令,不少人都是愣住,他們還以為總兵會下令衝鋒過去,趁著夜色的遮掩,將對麵的北賊擊潰,拿下一功。
但是吳鑲的膽子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大,所以最後還是剛剛過來的三百多人,就這樣灰溜溜的跑迴去了。
就這樣,南明朝廷錯過了最佳擊潰北軍的機會。
而後麵,第二批的鎮南軍過來後,吳鑲召集更多人馬過來時,都被一一擊潰。
次日清晨,一夜未眠的陳奇瑜帶著上千人馬出城,跟著五百米的距離在河岸浮橋口處便看到鎮南軍使用沙袋已經構建一個簡易的防禦工事。
不但如此,鎮南軍已經有船隻,在河岸兩邊頻頻走動,看樣子是要將浮橋重新搭建起來。
“吳總兵,這到底是怎麽迴事,你最好給我解釋清楚?”陳奇瑜看著吳鑲問道。
吳鑲眼神閃動,最後組織了下語言後說道:“昨夜我按照都督的命令,派人過去將北賊船隻燒毀。”
“誰知道剛好碰上要過河的北賊,我方英勇阻擊,但最後因為北賊火器太過兇悍,最終敗退下來。”
“好在屬下連夜組織人手,這才將一眾北賊限製在橋頭位置。”
經過吳鑲這麽一說,感覺橋頭失守,他不但沒有過錯,還有大功一般。
但陳奇瑜在曆史上也是名聲響當當的人物,差點就將流寇給剿滅,最高職位更是五省總督。
這麽厲害的一個人物,怎麽可能聽不出吳鑲這話中的推諉之意。
“那吳總兵有什麽好的計策,將橋頭之地奪迴來。”陳奇瑜開口問道。
吳鑲聽到陳奇瑜問策,故作沉思片刻,很快便是迴答道:“可以不管北賊橋頭之人,隻要將河上北賊船隻全部毀掉。”
“那麽河岸這邊北賊就是無根之木,不用我們進攻,他們就會自己潰散。”
吳鑲這話可謂說的有理有據的,並且總結的很到位,如果沒有河對岸鎮南軍的支援,那麽河岸這邊的六百人,最多支撐十天左右。
但這時,陳奇瑜用看傻子的目光看著吳鑲,襄陽城內有十幾萬的大軍,對付這幾百賊子,居然還要弄的這麽麻煩。
這怎麽可能符合陳奇瑜,所以現在陳奇瑜對吳鑲的感觀在不斷下降。
好在,這時候,吳鑲身後的吳三桂站出來說道:“家父隻說其一,河上自然是要封鎖北賊,不讓北賊支援過來,這岸上的北賊自然也是同時進攻,雙管齊下。”
聽到吳三桂的話,陳奇瑜這才滿意點頭,然後問道:“要多久才能將橋頭攻占下來?”
聽到陳奇瑜問話,年輕氣盛的吳三桂想上前說一天就能將橋頭拿下,剛剛他也是用望遠鏡看過,橋頭並沒有北賊,最多一天就能將之攻占下來。
但吳三桂沒有開口,卻是被吳鑲搶先開口說道:“三天,都督,隻要三天我們就能將橋頭奪迴來。”
聽到這個時間,陳奇瑜臉上顯得有些不高興,顯然這個時間並不符合其心意。
但最後陳奇瑜也沒有說什麽,隻是冷淡的說道:“好,我就給你們三天時間,最好不要讓我失望。”
說著,陳奇瑜便是帶領親衛迴城去,雖然奏折上陳奇瑜每次都說自己在前線督戰。
但其實都是在後麵指揮的多,前線最多派一個總兵看著。
現在這裏有吳鑲這個總兵在這裏看著,陳奇瑜自然不會留下來。
陳奇瑜不在這裏,吳鑲心中的壓力也少很多。
“父親,這幾百的北賊最多一天就能打下來,剛剛都督神情明顯有些不高興。”吳三桂靠近有些不解的問道。
吳鑲聽後,隻是瞥了一眼自家兒子,吳三桂沒在京師進修過,自然不知道遼軍的厲害。
但吳鑲可是在京師,跟著韓熙進修過一兩年的時間,自然知道遼軍的厲害。
“你還太年輕,不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好了,將營中三十門弗朗基炮弄過來,搭建炮兵陣地。”吳鑲開口說道。
吳三桂心中雖然有些不服氣,但最後還是按照吳鑲的命令,下去搭建炮兵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