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悟道
萬界墓園:我能看到詭墓提示 作者:半度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陽圓滿,真氣自生速度極快,幾乎無窮無盡,舉手投足便可爆發強大實力。
氤氳紫氣籠罩身體,成就金剛不壞之軀。
真氣運轉,體表生出護體罡氣,可以反彈外力攻擊。
當然,這些都是表象。
最讓李霄在意的是九陽神功對身體的開發。
打通全身諸多穴竅,數十道玄關,極盡開發身體潛能,融合諸多武學至理,天下武學俯拾可用。
下一個,乾坤大挪移。
如果說九陽神功練就無量真氣,那乾坤大挪移就是運轉體內陰陽二氣,練成之後,對精神力氣如臂驅使,收發如心。
可以說,乾坤大挪移是和九陽神功最為搭配的武學,沒有之一。
九陽神功一旦大成,真氣固然多,卻加大了修煉者的控製難度,雖然依舊強橫,卻很難對真氣做出細微的轉變。
而乾坤大挪移補全了九陽神功的缺點,二者結合,足以造就一個無敵傳說。
不到盞茶時間,李霄便已經練成了乾坤大挪移第一層,對於體內真氣的掌握變得更加嫻熟。
從外邊看,李霄臉上冒出青色和紅色,青色為陰,紅色為陽,陰陽二氣不斷轉變,李霄身體一會兒微微顫抖,如墮冰窟,一會兒身體發紅,像是被火焰炙烤。
乾坤大挪移,第二層,破!
第三層、第四層,破!
不到一刻鍾,李霄便將這功法修煉至第四層。
一鼓作氣。
李霄臉上青色和紅色來迴交替,這時候李霄著重感受身體,陰陽二氣不斷轉換,陽極生陰,陰極生陽,陰陽轉換間,體內真氣和力道被不斷的開發和鍛造。
不多時,第五層修煉完畢。
李霄隻覺全身精神力氣無不指揮如意,欲發即發,欲收即收,一切全憑心意所至,周身百骸,十分舒服。
第六層沒有什麽難度。
接著李霄便來到了第七層。
這是張無忌晚年之時,結合自己所見所聞,參照乾坤大挪移的原文,創造出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是太極,二是陰陽,也是乾坤。
張無忌曾經想要把第七層陰陽合太極,可最後他卻始終跳不出師祖傳授太極拳的綱領,後來他領悟陰陽循環之理,成功創造出乾坤大挪移第七層。
踩著張無忌之前路,再加上合道花改善的體魄,以及悟道石的加持,李霄很快修煉完第七層。
同時,在他的心湖之上,出現了幾個不同的武道真意。
武道真意——九陽。
武道真意——金剛不壞。
武道真意——陰。
武道真意——陽。
武道真意——陰陽無極。
修煉完乾坤大挪移,按照剛開始的計劃,接下來要領悟分身術。
原版的分身術是仙道法術,以元神分化,輔以法力凝聚的身體,形成分身。
李霄現在是以武道為主,仙道為輔,以武道真意為主,用法力凝聚身體,形成獨特的武道分身。
剛準備繼續按照之前的路來把武道真意與心湖切割,忽然間,李霄福靈心至,靈光一閃。
武道真意是精神參悟天地之理具現的符文。
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精神的延伸。
而精神是意誌的延伸。
按說李霄可以主動控製精神分開,也就是主動讓武道真意凝聚真身,而不用自斬一刀,把武道真意從心湖硬生生的拔出來,然後再製作分身。
分神術是拜月教給他的。
拜月修煉的是仙道+部分科學大道。
李霄走的是武道+仙道+部分科學大道,兩者本質就有不同,拜月教給他的法術,不見得就一定適用。
想到這裏,李霄精神來到心湖。
看著漂浮在心湖之上的武道真意,他來到武道真意‘九陽’旁邊,伸手輕輕的觸摸。
集中精神。
九陽化身。
心湖本就是精神之海,這裏的一切都由精神意誌主宰,隻要李霄想,完全可以主宰心湖的一切。
慢慢的,九陽真意慢慢的變化。
原本半人高的真意,像是被刻意大拉長,形態有了變化,不多時,一個模糊的人形出現在李霄麵前。
時間再繼續。
模糊的人形慢慢的像李霄靠攏。
身體形象,四肢,發型、麵孔。
一點一點的,就像是天工造物一般,九陽真意徹底的化成了人形。
這時候,李霄睜開了眼睛。
看著眼前的九陽分身,李霄露出了笑容。
下一刻,九陽分神變迴了原本的符文模樣,而後拉長,變形,朝著人的方向發展變化,最後再次變成李霄。
時間比剛開始縮短了一半。
下一秒,九陽分身再次變成符文,而後朝著人再次變化。
變符文!
變人。
……
翻來覆去很多遍,最後九陽分身在符文和分身狀態的變化在一秒內完成,這個時候李霄才開始進行下一步。
天雷真意,迴歸!
霸道真意,迴歸!
九天真意,迴歸!
……
生機真意,迴歸!
所有的武道真意全部迴歸心湖,李霄感覺自己的大腦再次變得清醒,就像是原本卡頓的電腦,清除了存儲的垃圾,更是升級了程序。
也在這個時候李霄才認識到之前自己‘自斬一刀’,對心湖的傷害遠遠沒有表麵看起來那麽簡單。
好在他發現的還不晚。
如今所有的武道真意迴歸,心湖變得更加清澈,湛藍。
看著周圍的武道真意,李霄心念一動,所有的武道真意開始變化。
真意符文——武道分身。
武道分身——真意符文。
兩者的狀態不斷轉換。
這是李霄在熟悉能力。
隨著變化的次數增加,兩者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
這個過程很枯燥,很乏味。
可卻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
到了最後,十幾個武道分身和符文轉化的時間終於達到了一秒。
按說人的念頭比光速還要快,一秒的時間在李霄看來還是有點差,不過他也知道,現在限製他變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意識。
準確的來說是李霄的意識形態還沒有完全的轉變。
他前世在普通社會生活了三十多年,如今得到傳承的時間和那三十年相比,隻是九牛一毛,好在李霄在福地裏過了三年,這才讓他的精神狀態有了不小的改變。
可距離完全改變意識狀態,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也是在這個時候,李霄才明白。
武道也好,仙道也罷,修的是氣,練的是法,最終改變的卻是自己的心。
氤氳紫氣籠罩身體,成就金剛不壞之軀。
真氣運轉,體表生出護體罡氣,可以反彈外力攻擊。
當然,這些都是表象。
最讓李霄在意的是九陽神功對身體的開發。
打通全身諸多穴竅,數十道玄關,極盡開發身體潛能,融合諸多武學至理,天下武學俯拾可用。
下一個,乾坤大挪移。
如果說九陽神功練就無量真氣,那乾坤大挪移就是運轉體內陰陽二氣,練成之後,對精神力氣如臂驅使,收發如心。
可以說,乾坤大挪移是和九陽神功最為搭配的武學,沒有之一。
九陽神功一旦大成,真氣固然多,卻加大了修煉者的控製難度,雖然依舊強橫,卻很難對真氣做出細微的轉變。
而乾坤大挪移補全了九陽神功的缺點,二者結合,足以造就一個無敵傳說。
不到盞茶時間,李霄便已經練成了乾坤大挪移第一層,對於體內真氣的掌握變得更加嫻熟。
從外邊看,李霄臉上冒出青色和紅色,青色為陰,紅色為陽,陰陽二氣不斷轉變,李霄身體一會兒微微顫抖,如墮冰窟,一會兒身體發紅,像是被火焰炙烤。
乾坤大挪移,第二層,破!
第三層、第四層,破!
不到一刻鍾,李霄便將這功法修煉至第四層。
一鼓作氣。
李霄臉上青色和紅色來迴交替,這時候李霄著重感受身體,陰陽二氣不斷轉換,陽極生陰,陰極生陽,陰陽轉換間,體內真氣和力道被不斷的開發和鍛造。
不多時,第五層修煉完畢。
李霄隻覺全身精神力氣無不指揮如意,欲發即發,欲收即收,一切全憑心意所至,周身百骸,十分舒服。
第六層沒有什麽難度。
接著李霄便來到了第七層。
這是張無忌晚年之時,結合自己所見所聞,參照乾坤大挪移的原文,創造出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是太極,二是陰陽,也是乾坤。
張無忌曾經想要把第七層陰陽合太極,可最後他卻始終跳不出師祖傳授太極拳的綱領,後來他領悟陰陽循環之理,成功創造出乾坤大挪移第七層。
踩著張無忌之前路,再加上合道花改善的體魄,以及悟道石的加持,李霄很快修煉完第七層。
同時,在他的心湖之上,出現了幾個不同的武道真意。
武道真意——九陽。
武道真意——金剛不壞。
武道真意——陰。
武道真意——陽。
武道真意——陰陽無極。
修煉完乾坤大挪移,按照剛開始的計劃,接下來要領悟分身術。
原版的分身術是仙道法術,以元神分化,輔以法力凝聚的身體,形成分身。
李霄現在是以武道為主,仙道為輔,以武道真意為主,用法力凝聚身體,形成獨特的武道分身。
剛準備繼續按照之前的路來把武道真意與心湖切割,忽然間,李霄福靈心至,靈光一閃。
武道真意是精神參悟天地之理具現的符文。
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精神的延伸。
而精神是意誌的延伸。
按說李霄可以主動控製精神分開,也就是主動讓武道真意凝聚真身,而不用自斬一刀,把武道真意從心湖硬生生的拔出來,然後再製作分身。
分神術是拜月教給他的。
拜月修煉的是仙道+部分科學大道。
李霄走的是武道+仙道+部分科學大道,兩者本質就有不同,拜月教給他的法術,不見得就一定適用。
想到這裏,李霄精神來到心湖。
看著漂浮在心湖之上的武道真意,他來到武道真意‘九陽’旁邊,伸手輕輕的觸摸。
集中精神。
九陽化身。
心湖本就是精神之海,這裏的一切都由精神意誌主宰,隻要李霄想,完全可以主宰心湖的一切。
慢慢的,九陽真意慢慢的變化。
原本半人高的真意,像是被刻意大拉長,形態有了變化,不多時,一個模糊的人形出現在李霄麵前。
時間再繼續。
模糊的人形慢慢的像李霄靠攏。
身體形象,四肢,發型、麵孔。
一點一點的,就像是天工造物一般,九陽真意徹底的化成了人形。
這時候,李霄睜開了眼睛。
看著眼前的九陽分身,李霄露出了笑容。
下一刻,九陽分神變迴了原本的符文模樣,而後拉長,變形,朝著人的方向發展變化,最後再次變成李霄。
時間比剛開始縮短了一半。
下一秒,九陽分身再次變成符文,而後朝著人再次變化。
變符文!
變人。
……
翻來覆去很多遍,最後九陽分身在符文和分身狀態的變化在一秒內完成,這個時候李霄才開始進行下一步。
天雷真意,迴歸!
霸道真意,迴歸!
九天真意,迴歸!
……
生機真意,迴歸!
所有的武道真意全部迴歸心湖,李霄感覺自己的大腦再次變得清醒,就像是原本卡頓的電腦,清除了存儲的垃圾,更是升級了程序。
也在這個時候李霄才認識到之前自己‘自斬一刀’,對心湖的傷害遠遠沒有表麵看起來那麽簡單。
好在他發現的還不晚。
如今所有的武道真意迴歸,心湖變得更加清澈,湛藍。
看著周圍的武道真意,李霄心念一動,所有的武道真意開始變化。
真意符文——武道分身。
武道分身——真意符文。
兩者的狀態不斷轉換。
這是李霄在熟悉能力。
隨著變化的次數增加,兩者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
這個過程很枯燥,很乏味。
可卻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
到了最後,十幾個武道分身和符文轉化的時間終於達到了一秒。
按說人的念頭比光速還要快,一秒的時間在李霄看來還是有點差,不過他也知道,現在限製他變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意識。
準確的來說是李霄的意識形態還沒有完全的轉變。
他前世在普通社會生活了三十多年,如今得到傳承的時間和那三十年相比,隻是九牛一毛,好在李霄在福地裏過了三年,這才讓他的精神狀態有了不小的改變。
可距離完全改變意識狀態,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也是在這個時候,李霄才明白。
武道也好,仙道也罷,修的是氣,練的是法,最終改變的卻是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