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遨遊北地,江湖氣象
大道朝真,從甲子老道開始 作者:照夜真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雪散因和氣,冰開得暖光。
冬去春來,順利破境的玄明帶著三小隻離開東北三郡。
廟堂爭鬥與風光已窺見一隅,見微知著,令他厭煩,此番啟程,他打算入江湖。
見識一下江湖俠客氣概。
觀摩一下武林刀光劍影。
三月初離開山洞。
四月初穿過扶搖郡。
走出東北三郡那一刻,光芒微閃,玄明與三小隻改頭換麵。
靈鹿變作騾子。
玄燕化為黃雀。
玄明成了一位白眉老劍客。
十歲李自在則成了捧劍童子。
兩人一獸一禽開始遊覽北地其他郡城風光,走走停停。
或體會各地風土人情,或專門湊熱鬧看江湖人砸場子,或閑來無事勾欄聽曲,圍觀江湖人的唇槍舌劍、兒女情長,看英雄氣短,瞧殺妻證道。
或目睹成名已久的江湖高手對決,或看名聲鵲起的少俠挑戰老前輩。
成功時喝彩,吃癟時唏噓。
有時候也會讓李自在去挑戰武者,江湖宿老、少年遊俠、中年武夫,甚至是江湖俠女,以此磨練其意誌,淬煉其體魄,豐富這小子鬥戰經驗,提升其實力。
李自在沒讓玄明失望,從被動挨打到有來有往再到戰勝對手,他隻用了半個月,從那以後,這小子開始脫胎換骨。
逢戰必上,遇架必打。
總是在不打不相識中成長。
體魄越來越強橫,修為也突破至練精第四境,凝聚精花,逐漸有了橫推同階之勢。
玄明還給這小子起了一個化名:李純剛,還特意在他偷出門遊玩時,在其迴來路上丟下一本書,上麵寫滿霸氣語錄:
天不生我李純剛,萬古劍道如長夜。
道之巔,傲世間,有我純剛便有天。
我有一劍,可搬山、封神、斬妖、除魔、移星、斷江……
少年熱血又中二,立刻被這些語錄深深吸引,每次打架都會來上一兩句。
當然,也惹得更多人挑戰。
哪怕是冷眼旁觀的江湖客也被這小子囂張氣焰點燃了火氣。
一路走一路打,玄明看了不少樂子,見識了各種江湖人。
多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有名不見經傳的散修,也有出身名門大派的傳人。
或光明正大,或陰損毒辣。
練氣以下,玄明不出手。
輸贏都由李自在承受,占便宜還是吃虧也由他承擔,隻要不殘不死,隨他折騰。
玉不琢,不成器。
年輕人摔摔打打才能成才。
短短半年,李自在名聲大噪。
偶爾也會打了小的來了老的,這時候玄明便會出手,直接胖揍老的一頓。
不管是大派長老,還是家族族老,都隻有跪的份,統統被一拳打腫。
由此,玄明也得了一個稱號:
一拳宗師!
打完後,他話不多,有好事人總結出來,發現就三句話: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高處不勝寒啊】
【就這】
對手越強,他話越少,語氣越平淡,嘲諷感拉滿。
也惹得不少江湖宿老惱火。
江湖人將他們戲稱為:
刺頭師徒!
對此,他頗為得意。
遊曆江湖、紅塵修道,本就要在各種角色之間切換,嚐試各種風格,體會各種心境,他來一場老年熱血番合情合理。
就當是遲到的中二期。
那句話咋說來著?
男人至死是少年。
也許中二過,經曆了江湖名利,欣賞了武林風光,見識了高手風采。
他也就放下了。
重拾初心,赤子純然。
反正沒人能識破自己偽裝。
哪怕是三花聚頂強者,如今也夠嗆,玄明自然要放飛自我一迴,彌補一下前世中二的遺憾,仗劍走天涯,為自己以往夢幻畫上一個圓滿句號。
這也是一種圓滿。
是修行的一部分。
———
時光悠悠,江湖一路風雨。
玄明帶著三小隻生活過得有滋有味,相較於沉重壓抑的廟堂體驗,江湖人、江湖路、江湖事都令他輕鬆愜意,隨心而動。
看不順眼,可以打臉。
路見不平,能夠殺人。
有時看別人熱鬧,有時成為熱鬧中心。
結交過正氣凜然的大俠,自己也義薄雲天過,曾捉拿過盜賊,騸過采花賊,也劫富濟貧、除暴安良過。
不管是直接經曆,還是間接旁觀,都別有風味,快意瀟灑,樂趣十足。
走過一山又一山。
穿過一郡又一郡。
耗時兩載,玄明走遍了剩餘北郡之地,見識到了各種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市井瓦肆藏著江湖。
酒樓茶館藏著江湖。
打打殺殺是江湖。
人情世故是江湖。
大玄北境多壯漢烈女,宛如凜冽北風,多脾氣直爽,豪邁慷慨,心胸寬廣。
北境江湖兒女,更不拘小節,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酒是燒刀子,肉是醬牛肉。
心情不好,喝酒打架。
心情愉悅,打架喝酒。
很多時候不喜歡背地裏算計,更喜歡明火執仗地搏殺。
玄明帶著三小隻周遊各地,也沾染上些許北地江湖習氣。
玄明喜喝烈酒,越烈越好,隻是不吃牛肉,每至一地都要喝當地最烈的酒。
靈鹿與玄燕也喜歡喝,總是醉醺醺的,倒是李自在隻能眼饞,可他的裝……
人前顯聖的癮來越大。
有時出場時落花如雨,有時背對眾人,有時打架時單手對敵,而且也喜歡上碾壓對手,主打一個一迴合定勝負,碰一下就結束。
贏了來一句:但求一敗。
輸了來一句:莫欺少年窮。
坐在騾子上,玄明收起手中書,揉了揉眼睛,眼角餘光瞥見一位少年手中刀,忍不住思緒飄動。
北地江湖多刀客,各種用刀高手層出不窮,什麽五虎斷魂刀、圓月彎刀、追魂奪命刀、狂風十三刀等各種名號層出不窮。
最出名的是三大刀神,每一位都是練神刀客,最年輕的一位都成名百年,他們的故事傳遍北地江湖,算得上家喻戶曉。
玄明一路行來,跟三大刀神都比試過,當然他打贏了。
依舊是一拳。
不過是竭盡全力的一拳。
一拳碎刀罡,碎刀意,碎刀勢,碎刀光,碎刀氣,壓刀道。
可重點不是他贏了,而是論道!
武道論道重在一個武字。
廝殺也可以是論道。
玄明由此窺見刀道奧秘,進而推至武道真意,洞悉武道真諦。
一年前,他挑戰背靠朝廷的刀神歸海,其阿鼻三刀令其看到幽冥奧秘。
這位刀神以刀道演化幽冥,更重意境,屬精神側,直擊對手元神,殺氣騰騰。
半年前,李自在成就練氣真人,打了紅雪刀神的孫子,刀神上門討公道。
原因是紅雪孫子其實是孫女,這小子打了不該打的地方。
玄明當時正喝了三缸燒刀子唿唿大睡,醒來後刀神已經上門找茬兒。
兩人一場大戰,化敵為友。
玄明也見識到紅雪刀神的本事,一刀出,紅雪落,雪即是血,唯美中藏著犀利鋒芒與滔天殺伐。
這位刀神重術不重意,與阿鼻刀正好相反,追求極致殺伐,講究一個快字: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一個月前,玄明又大戰了第三位刀神:南宮春雷。
這是一位女刀神。
眉宇英氣,風華絕代,是大玄神朝有名的美人,可比她容貌更出名的是她的刀。
她慣用雙刀,早年在佛寺長大,卻拜道人為師,兼具兩家之長。
左手刀為清淨,右手刀為業火。
她曾獨自一人挑翻北地綠林三十六寨,由第一寨砍到第三十六寨;也曾越階而戰,以武道金丹修為斬殺武道聖胎大妖,血染一山。
進階練神後,還曾一怒之下以武犯禁,斬殺出身世家卻強搶民女的四品郡守,刀懸菜市口,一刀斬首,幹脆利落。
刀下貪官超過雙手之數,刀下奸商更是過百,至今都在躲避朝廷追殺。
其自創的《陰陽帖》被譽為頂級雙刀絕學,為北地三刀神之首。
她是主動找到玄明。
這位女子刀神修刀一百三十餘載,在羽化境停留三十載,遲遲難以打破瓶頸。
聽說玄明戰敗兩位刀神後趕來,要在極致殺伐中尋求突破。
那一戰,南宮春雷一手佛刀,一手道刀,讓玄明看到了另一種兩儀。
結果雖是一拳敗敵,但她確實驚豔,將刀勢走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
一戰過後,這位女刀神離去。
玄明也帶著三小隻南下。
遊曆江湖兩載,他觀百家武道,太極天中武道之山巍峨,不知不覺間距離太初之門更近。
他有種預感,這次江湖之行結束,便是他突破至三花聚頂之時。
而且是修為道行齊突破。
所謂太初,大概也應了初心。
冬去春來,順利破境的玄明帶著三小隻離開東北三郡。
廟堂爭鬥與風光已窺見一隅,見微知著,令他厭煩,此番啟程,他打算入江湖。
見識一下江湖俠客氣概。
觀摩一下武林刀光劍影。
三月初離開山洞。
四月初穿過扶搖郡。
走出東北三郡那一刻,光芒微閃,玄明與三小隻改頭換麵。
靈鹿變作騾子。
玄燕化為黃雀。
玄明成了一位白眉老劍客。
十歲李自在則成了捧劍童子。
兩人一獸一禽開始遊覽北地其他郡城風光,走走停停。
或體會各地風土人情,或專門湊熱鬧看江湖人砸場子,或閑來無事勾欄聽曲,圍觀江湖人的唇槍舌劍、兒女情長,看英雄氣短,瞧殺妻證道。
或目睹成名已久的江湖高手對決,或看名聲鵲起的少俠挑戰老前輩。
成功時喝彩,吃癟時唏噓。
有時候也會讓李自在去挑戰武者,江湖宿老、少年遊俠、中年武夫,甚至是江湖俠女,以此磨練其意誌,淬煉其體魄,豐富這小子鬥戰經驗,提升其實力。
李自在沒讓玄明失望,從被動挨打到有來有往再到戰勝對手,他隻用了半個月,從那以後,這小子開始脫胎換骨。
逢戰必上,遇架必打。
總是在不打不相識中成長。
體魄越來越強橫,修為也突破至練精第四境,凝聚精花,逐漸有了橫推同階之勢。
玄明還給這小子起了一個化名:李純剛,還特意在他偷出門遊玩時,在其迴來路上丟下一本書,上麵寫滿霸氣語錄:
天不生我李純剛,萬古劍道如長夜。
道之巔,傲世間,有我純剛便有天。
我有一劍,可搬山、封神、斬妖、除魔、移星、斷江……
少年熱血又中二,立刻被這些語錄深深吸引,每次打架都會來上一兩句。
當然,也惹得更多人挑戰。
哪怕是冷眼旁觀的江湖客也被這小子囂張氣焰點燃了火氣。
一路走一路打,玄明看了不少樂子,見識了各種江湖人。
多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有名不見經傳的散修,也有出身名門大派的傳人。
或光明正大,或陰損毒辣。
練氣以下,玄明不出手。
輸贏都由李自在承受,占便宜還是吃虧也由他承擔,隻要不殘不死,隨他折騰。
玉不琢,不成器。
年輕人摔摔打打才能成才。
短短半年,李自在名聲大噪。
偶爾也會打了小的來了老的,這時候玄明便會出手,直接胖揍老的一頓。
不管是大派長老,還是家族族老,都隻有跪的份,統統被一拳打腫。
由此,玄明也得了一個稱號:
一拳宗師!
打完後,他話不多,有好事人總結出來,發現就三句話: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高處不勝寒啊】
【就這】
對手越強,他話越少,語氣越平淡,嘲諷感拉滿。
也惹得不少江湖宿老惱火。
江湖人將他們戲稱為:
刺頭師徒!
對此,他頗為得意。
遊曆江湖、紅塵修道,本就要在各種角色之間切換,嚐試各種風格,體會各種心境,他來一場老年熱血番合情合理。
就當是遲到的中二期。
那句話咋說來著?
男人至死是少年。
也許中二過,經曆了江湖名利,欣賞了武林風光,見識了高手風采。
他也就放下了。
重拾初心,赤子純然。
反正沒人能識破自己偽裝。
哪怕是三花聚頂強者,如今也夠嗆,玄明自然要放飛自我一迴,彌補一下前世中二的遺憾,仗劍走天涯,為自己以往夢幻畫上一個圓滿句號。
這也是一種圓滿。
是修行的一部分。
———
時光悠悠,江湖一路風雨。
玄明帶著三小隻生活過得有滋有味,相較於沉重壓抑的廟堂體驗,江湖人、江湖路、江湖事都令他輕鬆愜意,隨心而動。
看不順眼,可以打臉。
路見不平,能夠殺人。
有時看別人熱鬧,有時成為熱鬧中心。
結交過正氣凜然的大俠,自己也義薄雲天過,曾捉拿過盜賊,騸過采花賊,也劫富濟貧、除暴安良過。
不管是直接經曆,還是間接旁觀,都別有風味,快意瀟灑,樂趣十足。
走過一山又一山。
穿過一郡又一郡。
耗時兩載,玄明走遍了剩餘北郡之地,見識到了各種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市井瓦肆藏著江湖。
酒樓茶館藏著江湖。
打打殺殺是江湖。
人情世故是江湖。
大玄北境多壯漢烈女,宛如凜冽北風,多脾氣直爽,豪邁慷慨,心胸寬廣。
北境江湖兒女,更不拘小節,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酒是燒刀子,肉是醬牛肉。
心情不好,喝酒打架。
心情愉悅,打架喝酒。
很多時候不喜歡背地裏算計,更喜歡明火執仗地搏殺。
玄明帶著三小隻周遊各地,也沾染上些許北地江湖習氣。
玄明喜喝烈酒,越烈越好,隻是不吃牛肉,每至一地都要喝當地最烈的酒。
靈鹿與玄燕也喜歡喝,總是醉醺醺的,倒是李自在隻能眼饞,可他的裝……
人前顯聖的癮來越大。
有時出場時落花如雨,有時背對眾人,有時打架時單手對敵,而且也喜歡上碾壓對手,主打一個一迴合定勝負,碰一下就結束。
贏了來一句:但求一敗。
輸了來一句:莫欺少年窮。
坐在騾子上,玄明收起手中書,揉了揉眼睛,眼角餘光瞥見一位少年手中刀,忍不住思緒飄動。
北地江湖多刀客,各種用刀高手層出不窮,什麽五虎斷魂刀、圓月彎刀、追魂奪命刀、狂風十三刀等各種名號層出不窮。
最出名的是三大刀神,每一位都是練神刀客,最年輕的一位都成名百年,他們的故事傳遍北地江湖,算得上家喻戶曉。
玄明一路行來,跟三大刀神都比試過,當然他打贏了。
依舊是一拳。
不過是竭盡全力的一拳。
一拳碎刀罡,碎刀意,碎刀勢,碎刀光,碎刀氣,壓刀道。
可重點不是他贏了,而是論道!
武道論道重在一個武字。
廝殺也可以是論道。
玄明由此窺見刀道奧秘,進而推至武道真意,洞悉武道真諦。
一年前,他挑戰背靠朝廷的刀神歸海,其阿鼻三刀令其看到幽冥奧秘。
這位刀神以刀道演化幽冥,更重意境,屬精神側,直擊對手元神,殺氣騰騰。
半年前,李自在成就練氣真人,打了紅雪刀神的孫子,刀神上門討公道。
原因是紅雪孫子其實是孫女,這小子打了不該打的地方。
玄明當時正喝了三缸燒刀子唿唿大睡,醒來後刀神已經上門找茬兒。
兩人一場大戰,化敵為友。
玄明也見識到紅雪刀神的本事,一刀出,紅雪落,雪即是血,唯美中藏著犀利鋒芒與滔天殺伐。
這位刀神重術不重意,與阿鼻刀正好相反,追求極致殺伐,講究一個快字: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一個月前,玄明又大戰了第三位刀神:南宮春雷。
這是一位女刀神。
眉宇英氣,風華絕代,是大玄神朝有名的美人,可比她容貌更出名的是她的刀。
她慣用雙刀,早年在佛寺長大,卻拜道人為師,兼具兩家之長。
左手刀為清淨,右手刀為業火。
她曾獨自一人挑翻北地綠林三十六寨,由第一寨砍到第三十六寨;也曾越階而戰,以武道金丹修為斬殺武道聖胎大妖,血染一山。
進階練神後,還曾一怒之下以武犯禁,斬殺出身世家卻強搶民女的四品郡守,刀懸菜市口,一刀斬首,幹脆利落。
刀下貪官超過雙手之數,刀下奸商更是過百,至今都在躲避朝廷追殺。
其自創的《陰陽帖》被譽為頂級雙刀絕學,為北地三刀神之首。
她是主動找到玄明。
這位女子刀神修刀一百三十餘載,在羽化境停留三十載,遲遲難以打破瓶頸。
聽說玄明戰敗兩位刀神後趕來,要在極致殺伐中尋求突破。
那一戰,南宮春雷一手佛刀,一手道刀,讓玄明看到了另一種兩儀。
結果雖是一拳敗敵,但她確實驚豔,將刀勢走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
一戰過後,這位女刀神離去。
玄明也帶著三小隻南下。
遊曆江湖兩載,他觀百家武道,太極天中武道之山巍峨,不知不覺間距離太初之門更近。
他有種預感,這次江湖之行結束,便是他突破至三花聚頂之時。
而且是修為道行齊突破。
所謂太初,大概也應了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