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鞏固基業
最強穿越者在線戲耍三國 作者:頂蕩八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官渡之戰後的第三個月,秋風漸起。李銘站在新建的甕城高處,俯瞰著下方繁忙的城池建設場景。工匠們正在加固城牆,士兵們來迴搬運著建材,街道上百姓往來如織。這座位於兗州與冀州交界處的重鎮,正在他的經營下煥發出新的生機。
\"大人,所有防禦工事的加固都在按計劃進行。\"趙虎快步走上城牆,向李銘行禮報告。這位曾經的山寨武師,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名能獨當一麵的將領。
李銘微微頷首:\"城防不隻是城牆要牢固,更重要的是民心要穩固。現在可是關鍵時期,絕不能有任何閃失。\"
趙虎會意:\"是。我已經按大人的吩咐,加強了對商隊和流民的審查。同時,也派出了更多的暗哨,監視可疑人員的動向。\"
\"很好。\"李銘轉身走向城樓內的議事廳,\"讓張謀來見我。\"
不多時,一位身著青衫的中年文士快步走入議事廳。這位張謀是李銘在剿滅黃巾時收服的謀士,為人機敏,尤其擅長經濟民生之事。
\"大人。\"張謀躬身行禮。
\"坐吧。\"李銘示意他就座,\"屯田的情況如何?\"
張謀從懷中取出一份竹簡:\"迴大人,目前已經完成了預期麵積的八成。按照大人引入的新農具和耕作方法,明年的產量至少能提升三成。另外,那些改良過的農具作坊,現在每天都有附近的農戶來訂購。\"
李銘滿意地點頭。他引入的現代農具改良技術,雖然不能完全照搬,但一些簡單的改進就能顯著提高效率。比如改良的曲轅犁、新式水車等,都讓當地農業生產效率有了明顯提升。
\"不過...\"張謀略顯遲疑。
\"有什麽問題直說。\"
\"是這樣的。最近有些商人抱怨說,我們限製糧食外流的政策太嚴格,影響了他們的生意。還有人暗中串聯,想要聯名上書給曹將軍。\"
李銘冷笑一聲:\"哼,這些商人眼裏隻有利益,根本不管百姓死活。告訴他們,政策可以適當放寬,但必須保證本地糧食儲備。另外...\"他眼中閃過一絲寒光,\"那些帶頭串聯的人,給我盯緊點。\"
\"明白。\"張謀低頭記錄。
就在這時,一名斥候匆匆跑進議事廳:\"報!發現可疑人員蹤跡!\"
李銘神色一凜:\"說。\"
\"在城南三十裏處的樹林裏,發現了疑似袁軍殘部的蹤跡。大約三十餘人,有武器。\"
\"知道了。\"李銘轉向趙虎,\"你親自帶一隊人去查看。如果真是袁軍殘部,該怎麽做你知道。\"
趙虎領命而去。李銘走到牆邊的地圖前,仔細打量著城南的地形。官渡之戰後,雖然袁紹主力被擊潰,但仍有不少殘部散布各地。這些人既可能是想投誠,也可能是別有用心的細作。
\"大人,\"張謀出聲道,\"是不是要通知曹將軍?\"
李銘搖頭:\"不必。這點小事不用驚動曹將軍。況且...\"他意味深長地看了張謀一眼,\"有些事,不說比說出來更好。\"
張謀立刻會意。自從在官渡之戰中立下大功,李銘就被曹操委以重任,管理這片戰略要地。表麵上是為曹操鎮守邊境,實際上卻在暗中積蓄實力。這種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夜幕降臨時,趙虎迴來複命。那些可疑人員果然是袁軍殘部,但並非細作,而是想投誠的潰兵。
\"大人,他們說願意歸順,還帶來了一些情報。\"趙虎稟報道。
李銘沉吟片刻:\"先安置在城外營地,嚴加看管。等觀察一段時間再做定奪。\"
\"是。對了,他們還說袁紹的長子袁譚正在聯絡故部,準備東山再起。\"
\"哦?\"李銘來了興趣,\"詳細說說。\"
根據這些潰兵帶來的消息,袁譚在河北招兵買馬,暗中聯絡舊部,企圖重整旗鼓。雖然實力遠不及當年,但也不容小覷。
李銘在議事廳來迴踱步,心中快速權衡利弊。這個消息如果告訴曹操,必然會得到嘉獎。但轉念一想,與其立即告密,不如暗中觀察,等事態發展到某種程度再出手,說不定能得到更大的好處。
\"這件事,\"李銘最後下令,\"暫時不要聲張。加派人手盯著河北方向的動向,有任何消息立即報告。\"
\"是!\"趙虎領命而去。
李銘走到窗前,望著夜空中的星辰。從穿越到這個時代以來,他一直在為自己布局。不同於其他人隻顧眼前利益,他的目光放得更遠。既要讓曹操信任,又要保持相對獨立;既要籠絡人心,又不能太過張揚。這是一個需要極強平衡感的過程。
第二天一早,李銘就召集各部門負責人開會。除了軍事將領,還有主管民政的官員、負責情報的密探頭目、管理錢糧的主簿等。
\"諸位,\"李銘環視眾人,\"現在是關鍵時期。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穩定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突破。\"
他一一布置任務:加強城防、穩定民生、發展生產、搜集情報...每個方麵都詳細安排,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記住,\"他特別強調,\"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穩。該花的錢要花,該省的地方也要省。絕不能因小失大。\"
眾人紛紛應是。
散會後,李銘獨自來到城南的一處秘密據點。這裏表麵上是一個普通的莊園,實際上卻是他布置的一個重要暗哨。十幾名經過特殊訓練的密探常年駐紮於此,負責監視南來北往的可疑人員。
\"最近有什麽異常情況?\"李銘問正在值守的密探。
\"迴大人,上個月發現幾批商人形跡可疑,經查是受袁氏家族指使,在暗中收集我們這邊的情報。已經按計劃讓他們帶迴了一些假情報。\"
李銘點頭讚許:\"做得好。繼續監視,有任何異常立即報告。\"
走出密哨,李銘又去視察了城內的幾個要害之處。軍營、糧倉、城門要塞...每個地方他都仔細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要求整改。
傍晚時分,他召見了幾位心腹謀士,商議下一步的發展計劃。
\"現在我們最缺的是什麽?\"李銘拋出一個問題。
張謀第一個迴答:\"是人才。雖然這段時間招攬了不少人,但真正能獨當一麵的還是太少。\"
另一位謀士補充:\"還有民心。雖然百姓對我們的統治基本認可,但要說真正的擁護還需要時日。\"
李銘聽完眾人發言,緩緩道:\"你們說得都對。不過在我看來,最缺的是時間。天下大勢風雲變幻,我們必須在有限的時間裏做出最大的積累。\"
他站起身,走到掛在牆上的地圖前:\"看看這些地方。\"他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每一處都是潛在的機會,也是潛在的威脅。我們要在穩定中求發展,但也要在發展中保持警惕。\"
眾謀士若有所思地點頭。李銘的遠見和謀略,正是他們佩服的地方。
夜深人靜時,李銘獨自在書房翻看各地送來的密報。通過這幾年的經營,他已經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情報網絡。從洛陽到許都,從河北到江東,都有他的眼線。
現在的局勢,表麵上是曹操占據上風,但實際上變數仍多。江東的孫權在暗中觀望,益州的劉備也在積蓄力量。更不要說關中、涼州等地的割據勢力。在這種局勢下,最重要的就是穩紮穩打,不能有絲毫大意。
想到這裏,李銘提筆寫下幾道密令:加強對各地情報的搜集、秘密培訓新的密探、擴充秘密軍備...每一項都事關重大,必須親自過問。
寫完密令,李銘走到窗前,望著滿天繁星。他知道,自己正在參與改寫這個時代的曆史。他不是曹操那樣的梟雄,也不是劉備那樣的英雄,而是一個來自現代的謀略家。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在這個亂世中開創新的道路。
\"道路雖遠,行則將至。\"李銘輕聲自語,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知道,隻要按照計劃一步步來,終有一天,他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而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穩固根基,積蓄力量。等到時機成熟,必將一鳴驚人。
\"大人,所有防禦工事的加固都在按計劃進行。\"趙虎快步走上城牆,向李銘行禮報告。這位曾經的山寨武師,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名能獨當一麵的將領。
李銘微微頷首:\"城防不隻是城牆要牢固,更重要的是民心要穩固。現在可是關鍵時期,絕不能有任何閃失。\"
趙虎會意:\"是。我已經按大人的吩咐,加強了對商隊和流民的審查。同時,也派出了更多的暗哨,監視可疑人員的動向。\"
\"很好。\"李銘轉身走向城樓內的議事廳,\"讓張謀來見我。\"
不多時,一位身著青衫的中年文士快步走入議事廳。這位張謀是李銘在剿滅黃巾時收服的謀士,為人機敏,尤其擅長經濟民生之事。
\"大人。\"張謀躬身行禮。
\"坐吧。\"李銘示意他就座,\"屯田的情況如何?\"
張謀從懷中取出一份竹簡:\"迴大人,目前已經完成了預期麵積的八成。按照大人引入的新農具和耕作方法,明年的產量至少能提升三成。另外,那些改良過的農具作坊,現在每天都有附近的農戶來訂購。\"
李銘滿意地點頭。他引入的現代農具改良技術,雖然不能完全照搬,但一些簡單的改進就能顯著提高效率。比如改良的曲轅犁、新式水車等,都讓當地農業生產效率有了明顯提升。
\"不過...\"張謀略顯遲疑。
\"有什麽問題直說。\"
\"是這樣的。最近有些商人抱怨說,我們限製糧食外流的政策太嚴格,影響了他們的生意。還有人暗中串聯,想要聯名上書給曹將軍。\"
李銘冷笑一聲:\"哼,這些商人眼裏隻有利益,根本不管百姓死活。告訴他們,政策可以適當放寬,但必須保證本地糧食儲備。另外...\"他眼中閃過一絲寒光,\"那些帶頭串聯的人,給我盯緊點。\"
\"明白。\"張謀低頭記錄。
就在這時,一名斥候匆匆跑進議事廳:\"報!發現可疑人員蹤跡!\"
李銘神色一凜:\"說。\"
\"在城南三十裏處的樹林裏,發現了疑似袁軍殘部的蹤跡。大約三十餘人,有武器。\"
\"知道了。\"李銘轉向趙虎,\"你親自帶一隊人去查看。如果真是袁軍殘部,該怎麽做你知道。\"
趙虎領命而去。李銘走到牆邊的地圖前,仔細打量著城南的地形。官渡之戰後,雖然袁紹主力被擊潰,但仍有不少殘部散布各地。這些人既可能是想投誠,也可能是別有用心的細作。
\"大人,\"張謀出聲道,\"是不是要通知曹將軍?\"
李銘搖頭:\"不必。這點小事不用驚動曹將軍。況且...\"他意味深長地看了張謀一眼,\"有些事,不說比說出來更好。\"
張謀立刻會意。自從在官渡之戰中立下大功,李銘就被曹操委以重任,管理這片戰略要地。表麵上是為曹操鎮守邊境,實際上卻在暗中積蓄實力。這種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夜幕降臨時,趙虎迴來複命。那些可疑人員果然是袁軍殘部,但並非細作,而是想投誠的潰兵。
\"大人,他們說願意歸順,還帶來了一些情報。\"趙虎稟報道。
李銘沉吟片刻:\"先安置在城外營地,嚴加看管。等觀察一段時間再做定奪。\"
\"是。對了,他們還說袁紹的長子袁譚正在聯絡故部,準備東山再起。\"
\"哦?\"李銘來了興趣,\"詳細說說。\"
根據這些潰兵帶來的消息,袁譚在河北招兵買馬,暗中聯絡舊部,企圖重整旗鼓。雖然實力遠不及當年,但也不容小覷。
李銘在議事廳來迴踱步,心中快速權衡利弊。這個消息如果告訴曹操,必然會得到嘉獎。但轉念一想,與其立即告密,不如暗中觀察,等事態發展到某種程度再出手,說不定能得到更大的好處。
\"這件事,\"李銘最後下令,\"暫時不要聲張。加派人手盯著河北方向的動向,有任何消息立即報告。\"
\"是!\"趙虎領命而去。
李銘走到窗前,望著夜空中的星辰。從穿越到這個時代以來,他一直在為自己布局。不同於其他人隻顧眼前利益,他的目光放得更遠。既要讓曹操信任,又要保持相對獨立;既要籠絡人心,又不能太過張揚。這是一個需要極強平衡感的過程。
第二天一早,李銘就召集各部門負責人開會。除了軍事將領,還有主管民政的官員、負責情報的密探頭目、管理錢糧的主簿等。
\"諸位,\"李銘環視眾人,\"現在是關鍵時期。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穩定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突破。\"
他一一布置任務:加強城防、穩定民生、發展生產、搜集情報...每個方麵都詳細安排,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記住,\"他特別強調,\"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穩。該花的錢要花,該省的地方也要省。絕不能因小失大。\"
眾人紛紛應是。
散會後,李銘獨自來到城南的一處秘密據點。這裏表麵上是一個普通的莊園,實際上卻是他布置的一個重要暗哨。十幾名經過特殊訓練的密探常年駐紮於此,負責監視南來北往的可疑人員。
\"最近有什麽異常情況?\"李銘問正在值守的密探。
\"迴大人,上個月發現幾批商人形跡可疑,經查是受袁氏家族指使,在暗中收集我們這邊的情報。已經按計劃讓他們帶迴了一些假情報。\"
李銘點頭讚許:\"做得好。繼續監視,有任何異常立即報告。\"
走出密哨,李銘又去視察了城內的幾個要害之處。軍營、糧倉、城門要塞...每個地方他都仔細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要求整改。
傍晚時分,他召見了幾位心腹謀士,商議下一步的發展計劃。
\"現在我們最缺的是什麽?\"李銘拋出一個問題。
張謀第一個迴答:\"是人才。雖然這段時間招攬了不少人,但真正能獨當一麵的還是太少。\"
另一位謀士補充:\"還有民心。雖然百姓對我們的統治基本認可,但要說真正的擁護還需要時日。\"
李銘聽完眾人發言,緩緩道:\"你們說得都對。不過在我看來,最缺的是時間。天下大勢風雲變幻,我們必須在有限的時間裏做出最大的積累。\"
他站起身,走到掛在牆上的地圖前:\"看看這些地方。\"他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每一處都是潛在的機會,也是潛在的威脅。我們要在穩定中求發展,但也要在發展中保持警惕。\"
眾謀士若有所思地點頭。李銘的遠見和謀略,正是他們佩服的地方。
夜深人靜時,李銘獨自在書房翻看各地送來的密報。通過這幾年的經營,他已經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情報網絡。從洛陽到許都,從河北到江東,都有他的眼線。
現在的局勢,表麵上是曹操占據上風,但實際上變數仍多。江東的孫權在暗中觀望,益州的劉備也在積蓄力量。更不要說關中、涼州等地的割據勢力。在這種局勢下,最重要的就是穩紮穩打,不能有絲毫大意。
想到這裏,李銘提筆寫下幾道密令:加強對各地情報的搜集、秘密培訓新的密探、擴充秘密軍備...每一項都事關重大,必須親自過問。
寫完密令,李銘走到窗前,望著滿天繁星。他知道,自己正在參與改寫這個時代的曆史。他不是曹操那樣的梟雄,也不是劉備那樣的英雄,而是一個來自現代的謀略家。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在這個亂世中開創新的道路。
\"道路雖遠,行則將至。\"李銘輕聲自語,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知道,隻要按照計劃一步步來,終有一天,他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而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穩固根基,積蓄力量。等到時機成熟,必將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