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興兵報仇
最強穿越者在線戲耍三國 作者:頂蕩八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報告主公,五州兵馬已經集結完畢,共計十五萬大軍。\"馬良向劉備稟報軍情,\"各路糧草輜重也已準備就緒,隨時可以東進。\"
劉備立即召集眾臣商議出征事宜。諸葛亮首先進言:\"主公,此次東征事關重大。東吳不但水軍強大,還與魏國暗中勾結。我軍必須萬分謹慎,不可輕敵。\"
法正也提醒道:\"而且東吳已經在荊州經營多時,地方世家大多已經倒向他們。我軍若要東進,必須先解決內應問題。\"
劉備卻顯得異常堅決:\"朕意已決。傳令三軍,明日拔營,即刻東征!雲長在天之靈,也定然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李銘見狀,立即獻策:\"既然主公決意東征,末將建議采取疑兵之計。可以先派小股部隊在江麵上活動,幹擾東吳水軍部署。同時暗中調集主力,等待戰機。\"
諸葛亮讚同道:\"此計甚好。東吳水軍雖強,但也不敢輕易與我軍決戰。若能打亂他們的部署,就能為主力創造機會。\"
劉備當即下令:命黃忠、魏延率領前鋒部隊,在長江上遊活動;張飛統帥主力,準備從陸路進攻;水軍則由李銘協助指揮,伺機渡江。
然而就在大軍準備出發時,探子帶來了一個意外的消息:魏國大軍已經開始在漢中邊境集結,似乎準備趁機南下。
\"果然如此!\"馬良歎道,\"這必定是東吳與魏國商議好的。他們要聯手對付我們。\"
法正分析道:\"如今我軍麵臨兩難:若全力東征,後方必定空虛;若分兵把守,又難以對付東吳。\"
劉備卻道:\"無妨!朕已經想好對策。命龐統率軍守衛漢中,嚴防魏軍南下。其餘部隊按原計劃東進,為雲長報仇!\"
諸葛亮見勸阻無效,隻好建議:\"既然如此,至少要做好完全準備。一方麵要確保糧草供應,另一方麵也要防備東吳的詭計。\"
李銘補充道:\"東吳此前能夠攻下荊州,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內應。這次我們東征,必須嚴防細作。建議設立巡查部門,專門負責軍中安全。\"
劉備采納了這個建議,立即下令加強軍紀,嚴查可疑人員。同時,他也命令各路將領嚴格保密,不得將軍情泄露出去。
就在大軍準備出發的前夜,又有細作帶來消息:東吳已經得知蜀漢要東征的消息,正在江邊加緊布防。他們不僅調集了大量水軍,還在沿江各處設立烽火台,構築了完整的防禦體係。
\"看來想要突然襲擊是不可能了。\"法正說道,\"必須另想辦法。\"
李銘卻道:\"這未必是壞事。既然東吳已經有所防備,我們反而可以利用這一點。可以先派小股部隊在各處試探,消耗他們的兵力,等他們力疲時再發動總攻。\"
劉備同意這個建議,立即調整部署:先由黃忠、魏延率軍在江麵上頻繁活動,幹擾東吳部署;同時派出斥候,仔細打探敵情,為主力進攻創造條件。
然而,東吳的反應也很迅速。他們不僅加強了防務,還派出使者,聲稱願意談判。使者帶來孫權的親筆信,說願意歸還部分荊州土地,以求和解。
\"休想!\"劉備看都沒看那封信,直接將其撕得粉碎,\"雲長的血仇,豈能用幾塊土地來化解?傳令三軍,明日一早,即刻出發!\"
大軍開拔的場麵蔚為壯觀。十五萬大軍分成數個軍團,有條不紊地向東推進。劉備親自送行,向將士們宣示必勝的決心。
然而,行軍途中就遇到了第一個挑戰。東吳派出大量輕騎,不斷騷擾行軍隊伍,企圖延緩進軍速度。雖然這些騷擾並未造成重大損失,但確實影響了軍隊的士氣。
\"不能再這樣被動挨打了。\"李銘向劉備建議,\"與其處處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可以派出精銳騎兵,專門追擊這些騷擾部隊。\"
劉備采納了這個建議,命馬超率領騎兵,專門負責清剿敵軍騷擾部隊。馬超果然不負眾望,連續擊退了東吳的騷擾部隊,保證了大軍的順利推進。
就在大軍即將抵達長江岸邊時,探子又帶來了一個重要情報:東吳不僅在江麵上部署了大量戰船,還在沿岸設置了拒馬鹿砦等防禦工事。顯然,他們早已料到蜀漢會從這裏進攻。
\"看來要渡江並不容易。\"諸葛亮說道,\"東吳已經做好了完全準備,我軍若強行渡江,必定會付出慘重代價。\"
李銘分析道:\"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東吳完全掌握了江麵的控製權。我軍若想渡江,必須先打破他們的水上優勢。建議集中優勢兵力,尋找突破口。\"
劉備沉思片刻,下令道:\"傳令全軍,明日起開始強渡長江。就算付出再大的代價,也要讓孫權付出代價!\"
大戰一觸即發。十五萬大軍已經到達預定位置,隨時準備發起進攻。然而,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劉備立即召集眾臣商議出征事宜。諸葛亮首先進言:\"主公,此次東征事關重大。東吳不但水軍強大,還與魏國暗中勾結。我軍必須萬分謹慎,不可輕敵。\"
法正也提醒道:\"而且東吳已經在荊州經營多時,地方世家大多已經倒向他們。我軍若要東進,必須先解決內應問題。\"
劉備卻顯得異常堅決:\"朕意已決。傳令三軍,明日拔營,即刻東征!雲長在天之靈,也定然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李銘見狀,立即獻策:\"既然主公決意東征,末將建議采取疑兵之計。可以先派小股部隊在江麵上活動,幹擾東吳水軍部署。同時暗中調集主力,等待戰機。\"
諸葛亮讚同道:\"此計甚好。東吳水軍雖強,但也不敢輕易與我軍決戰。若能打亂他們的部署,就能為主力創造機會。\"
劉備當即下令:命黃忠、魏延率領前鋒部隊,在長江上遊活動;張飛統帥主力,準備從陸路進攻;水軍則由李銘協助指揮,伺機渡江。
然而就在大軍準備出發時,探子帶來了一個意外的消息:魏國大軍已經開始在漢中邊境集結,似乎準備趁機南下。
\"果然如此!\"馬良歎道,\"這必定是東吳與魏國商議好的。他們要聯手對付我們。\"
法正分析道:\"如今我軍麵臨兩難:若全力東征,後方必定空虛;若分兵把守,又難以對付東吳。\"
劉備卻道:\"無妨!朕已經想好對策。命龐統率軍守衛漢中,嚴防魏軍南下。其餘部隊按原計劃東進,為雲長報仇!\"
諸葛亮見勸阻無效,隻好建議:\"既然如此,至少要做好完全準備。一方麵要確保糧草供應,另一方麵也要防備東吳的詭計。\"
李銘補充道:\"東吳此前能夠攻下荊州,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內應。這次我們東征,必須嚴防細作。建議設立巡查部門,專門負責軍中安全。\"
劉備采納了這個建議,立即下令加強軍紀,嚴查可疑人員。同時,他也命令各路將領嚴格保密,不得將軍情泄露出去。
就在大軍準備出發的前夜,又有細作帶來消息:東吳已經得知蜀漢要東征的消息,正在江邊加緊布防。他們不僅調集了大量水軍,還在沿江各處設立烽火台,構築了完整的防禦體係。
\"看來想要突然襲擊是不可能了。\"法正說道,\"必須另想辦法。\"
李銘卻道:\"這未必是壞事。既然東吳已經有所防備,我們反而可以利用這一點。可以先派小股部隊在各處試探,消耗他們的兵力,等他們力疲時再發動總攻。\"
劉備同意這個建議,立即調整部署:先由黃忠、魏延率軍在江麵上頻繁活動,幹擾東吳部署;同時派出斥候,仔細打探敵情,為主力進攻創造條件。
然而,東吳的反應也很迅速。他們不僅加強了防務,還派出使者,聲稱願意談判。使者帶來孫權的親筆信,說願意歸還部分荊州土地,以求和解。
\"休想!\"劉備看都沒看那封信,直接將其撕得粉碎,\"雲長的血仇,豈能用幾塊土地來化解?傳令三軍,明日一早,即刻出發!\"
大軍開拔的場麵蔚為壯觀。十五萬大軍分成數個軍團,有條不紊地向東推進。劉備親自送行,向將士們宣示必勝的決心。
然而,行軍途中就遇到了第一個挑戰。東吳派出大量輕騎,不斷騷擾行軍隊伍,企圖延緩進軍速度。雖然這些騷擾並未造成重大損失,但確實影響了軍隊的士氣。
\"不能再這樣被動挨打了。\"李銘向劉備建議,\"與其處處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可以派出精銳騎兵,專門追擊這些騷擾部隊。\"
劉備采納了這個建議,命馬超率領騎兵,專門負責清剿敵軍騷擾部隊。馬超果然不負眾望,連續擊退了東吳的騷擾部隊,保證了大軍的順利推進。
就在大軍即將抵達長江岸邊時,探子又帶來了一個重要情報:東吳不僅在江麵上部署了大量戰船,還在沿岸設置了拒馬鹿砦等防禦工事。顯然,他們早已料到蜀漢會從這裏進攻。
\"看來要渡江並不容易。\"諸葛亮說道,\"東吳已經做好了完全準備,我軍若強行渡江,必定會付出慘重代價。\"
李銘分析道:\"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東吳完全掌握了江麵的控製權。我軍若想渡江,必須先打破他們的水上優勢。建議集中優勢兵力,尋找突破口。\"
劉備沉思片刻,下令道:\"傳令全軍,明日起開始強渡長江。就算付出再大的代價,也要讓孫權付出代價!\"
大戰一觸即發。十五萬大軍已經到達預定位置,隨時準備發起進攻。然而,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