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烏喇合不勒果然將事情看得透徹,


    且不說如今北虜戰兵毅力如何,


    反正乃蠻利野所率領的部落軍,是不願意頂著嚴寒作戰的。


    人總是有惰性的,


    之前在太原休整,這一休整便成了貓冬。


    雖然太原的氣候,遠不如漠北凜冽,可之前這些人掠奪了太多的財物和女人,已經有些滿足和懈怠了。


    最少目前來說是滿足的,


    本來,乃蠻利野是絕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


    奈何,他受傷以後,壞了筋骨,身體也匱乏得厲害,


    入冬以來到現在為止,他便渾身酸痛難耐,沒有一天是好過的。


    若是依照他的性格,肯定是率部繼續作戰,可依照他的身體,他也隻能同自己手底下那些懈怠的部族軍一樣,貓在太原城。


    這倒也是給剩下的嵩國難民,又多了一些活命的時間。


    這邊,李如璋則趁著嚴寒到來之前,離開養馬島,迴到陸地。


    如今芝罘島已經成為了整個光州最大的捕鯨港口,或許是整個嵩國也說不準。


    說來也怪,芝罘島整個地形,如同一隻鯨魚的尾鰭和後半身,


    如今又陰差陽錯,成為了最大的鯨肉貿易港口,冥冥之中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命運安排吧。


    李如璋迴來的目的,是為了賑濟百姓。


    他熟讀曆史,知道冬季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意味著什麽。


    就古代而言,其他地方不說,


    隨便拎出任何一個朝代,在都城,凍死餓死人也不足為奇。


    如今芝罘島港口的鯨肉,尤其是鯨脂已經是堆積如山了。


    他要將這些油脂,分發給整個光州的所有百姓。


    這個提議受到了周澤的大力支持。


    李少嚴雖然沒表示支持,但是也沒表示反對,


    隻是作為一個本時代的人,李少嚴覺得,沒必要將所有事情都做得盡善盡美,因為確實管不過來,當務之急隻要把軍隊掌控好,其他事情,都是小事。


    李如璋沒有和他爭論,因為他自己見識過什麽叫軍民一體,也知道老百姓對於一個國家的興衰,有多麽重要。


    永遠不要低估人性的高尚,也永遠不要低估人性的卑劣。


    也正應了那句話,誰對他們好,他們就跟誰走。


    為了使得這些東西能真的發放到百姓手中,


    李如璋依舊采取文武相互監督的模式,


    當地有不少軍士參軍入伍,再派文官一起,大家相互監督,以防有人中飽私囊。


    雖然分發下去的東西不多,但是,在嚴寒冬日,對老百姓而言,總歸聊勝於無。


    李如璋將這些吃食分發給老百姓的舉動,收獲了老百姓極大的擁護。


    他們沒想到,自己有生之年,還能遇到官老爺,替他們排憂解難。


    然而,不光是給所有百姓送了福利,軍中和各地官員,一樣有額外的獎賞。


    然而有人卻視天下為一家之物,拿百官當家奴,視百姓如豬狗。


    之前因為對北虜賠款加上贖買二郡耗費金銀太多。


    不光花光了國庫,還動用了帝君司庫。


    一開始,帝君倒也沒覺得什麽,雖然錢花了,但是得了百官誇讚他有“開疆拓土”的美譽。


    這對於帝君而言,比如飲甘霖還讓他心情暢快。


    然而,隨著二郡交割,兩郡人口凋零,財物府庫被洗劫一空,需要用大量的財物去恢複這兩郡秩序和生機的時候。


    帝君開始不滿意了,


    盡管百官為了重建二郡,希望帝君能支持重建二郡,故而對帝君百般讚揚,他依舊覺得不滿。


    畢竟,口頭上的溢美之詞,比不過真金白銀不停的往外拿。


    加上司庫掌監童浩然在帝君麵前哭訴。


    說什麽天家司庫,即將耗盡,若是沒錢,如何能保持帝王排場和威嚴。


    這話乍一聽,感覺像是無稽之談。


    然而,這話其實也不無道理,正所謂,錢能養人。


    沒有錢財為帝君提供奢靡無度,如何能彰顯帝王威嚴,皇家氣派。


    司庫可是自己的錢,拿自己私人的錢辦天下的事,哪有這種道理?


    如果是這樣,還養這些文武百官幹什麽?


    經童浩然這麽一說,帝君竟然覺得確實是有道理。


    天下事就得天下人來一起處理解決才對。


    於是,帝君在朝會上提出了加賦的想法,


    按帝君的意思,二郡耗費巨大,非是皇家司庫便能解決問題。


    不光要在全國加賦,還要朝廷所有官員替君分憂,美其名曰“義捐”。


    意思就是,讓朝廷中樞到地方,隻要是做官的,就按品秩捐錢。


    食君俸祿,為君分憂。


    倒也說得過去。


    更何況,依帝君的意思,按官員等級高低來製定,捐錢的數目,看起來的確公平合理。


    然而,根據現實情況來說,這位帝君可以說是暴君和昏君的結合體。


    比如,在嵩朝,


    朝廷九品官員一月正俸,是五兩銀子,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朝廷的補貼,大概能到七兩左右。


    然而,這個數目,經過了幾次升降起伏,現如今其實又迴到了當年建國之初的水準。


    一開始,嵩國立國之初,物價低迷,


    所以以九品官員為例,月俸五兩,不光可以養活一家人,還可以稍有盈餘,


    隨著國力日益強盛,帝國各處貿易往來愈發發達,物價上升,九品官員的俸祿又從五兩,變成十五兩,依舊能保證一位官員以及家人吃穿用度。


    然而隨著帝國建立日久,諸多弊病日益凸顯,朝廷財政越發疲敝,加之對外還要割地賠款。


    於是,近些年帝國便實施了幾次,精兵簡政,縮減開支。


    以期能達到緩解財政枯竭的目的。


    這其中一項,便是縮減朝廷官員俸祿。


    所以,如今的九品官一個月的俸祿,又迴到了王朝建立之初的水平。


    朝廷俸祿不能養活一家老小該怎麽辦?


    善良正直或是不懂變通的官員選擇辭官不做,家境優渥者選擇自補虧空,


    而那些想做官,家中又沒錢的官員怎麽辦?


    其實很簡單,


    正所謂,官字兩張口,吃完上頭吃下頭。


    這樣一來,即便朝廷俸祿不夠,也問題不大。


    可如今帝君的意思是,要大家相忍為國。


    留以九品官員為例,既然你一月七兩俸祿,那便捐個五十兩吧。


    剩下每個月那二兩,和一年最後兩個月的俸祿,帝君就不要了。


    如此仁念,各位朝臣就感動去吧。


    這個提議一出,不光是左相反對,就連右相也不讚同。


    如今朝政日益衰退,物價更是日益上升,


    別說義捐,就是一分不捐,都不夠一個九品官員一家人的開支用度。


    右相倒不是真沒錢,畢竟身為宰執,不可能真就這般窮苦。


    然而,他將自己俸祿,除去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剩下的盡數了“遺孤院”。


    當年太祖皇帝憐憫天下百姓飽受戰火摧殘,導致遺孤甚多,於是創立。


    不光是帝都,在嵩國,隻要父母雙亡,尚且年幼的孩童,都可進遺孤院,接受朝廷撫養。


    即便右相沒有將這些錢財送出去,他也不會同意帝君這個提議。


    正所謂,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他右相官居高位,即便幾次縮減俸祿,如今依然算得上俸祿優厚,


    那其他官員呢?


    尤其是客居帝都的眾多底層官員,他們要不要生活了?


    右相可以做表率,可以帶頭以做楷模,但是,不應該是在這件事上做表率。


    他可以清苦,卻不能讓其他官員和自己一樣清苦,


    帝君此舉,和亂命無異。


    做臣子的,不光是要匡扶社稷,也有撥亂反正的職責。


    為此,右相一度和帝君起了爭執,爭執最厲害的時候,甚至用自掘墳墓,來提醒帝君。


    這自然是引得帝君雷霆震怒,要將右相罷免,


    然而麵對百官的一致反對,帝君到底是稍微退步。


    這次百官出奇的意見統一,就連左相一派都紛紛替右相求情。


    聲稱右相此舉,也是為了朝廷社稷考慮,若是將這道詔命下發各地,必然會引起動蕩。


    道理雖是如此,


    然而,這並不是左相一派的真實想法。


    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在這件事上,不管右相想法如何,但是,在他們看來,右相反對帝君此番做法,和他們的想法一致,那他們便是同盟。


    既然是同盟,力保右相也是應該的。


    左相一派倒不是考慮底層官吏的處境,而是他們真不想出錢。


    左相都縱容默許下麵的人,貪汙腐化,下麵的人如何會沒錢?


    隻不過,在他們看來,平時整個嵩國都是你帝君一個人的,遇到事情了,這江山社稷又變成大家的了,


    既然你帝君都不願意承擔責任,那我等隻是拿朝廷俸祿替你帝君辦事的,又為何要出錢?


    所以,陰差陽錯,左右二相,以及他們下屬的各部官員,便在此事上達成一致。


    因為百官的一致反對,最後此事隻好擱置。


    於是帝君提出的加賦,又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


    畢竟,加賦又加不到他們這些人頭上,若是朝廷非要加賦,反而可以將更多的百姓,推到他們名下,讓他們更富足。


    畢竟,百姓直接對他們納稅交糧,總歸要比朝廷的賦稅輕上一些。


    最主要的是,此事對他們來說,毫無妨害,並且有利可圖。


    甚至可以說,是帝君砸自己的江山,給他們這些官員掙名聲。


    至於嗎一小撮反對的人,真不知道他們是何居心?


    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朝廷如今到了危困之時,爾等就應該報效朝廷。


    如此環護百姓,使得朝廷政令無法實施,最終讓朝廷衰敗,是要江山拱手相讓嗎。


    此刻左右二相的立場不同,又導致他們恢複成了兩派。


    左相一派,人多勢眾,又全力支持,正所謂大勢所趨,帝君自然不肯收迴成命。


    於是,大手一揮,提出了改稻為桑的政令。


    畢竟糧食雖然重要,可朝廷現在不缺吃的,缺得是銀錢。


    何為改稻為桑,那便是將稻田毀掉,改種桑樹。


    將農戶變成桑蠶養殖戶。


    多織絲絹,充盈國庫。


    隻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


    這件事,成了後麵百姓造反的導火索。


    畢竟,在他們看來,改農田為桑田,以前交糧改成現在交絹。


    似乎隻是繳納賦稅的方式變了,其他不應該照舊如常嗎。


    然而,朝廷沒有想過的是,以前交糧,不管賦稅沉重與否,交給朝廷剩下的糧食,總歸是糧食,哪怕饑一頓飽一頓,也能勉強過活下去。


    如今改稻為桑以後,交給朝廷絲絹,剩下的絲絹再去買糧,屆時,大多數良田都變成了桑田,又哪兒來的糧食可買?


    即便有,又哪裏能便宜?


    百姓手上剩餘的絲絹又能買多少糧食?


    很多事物發展往往很是奇特,


    比如,老百姓自主生產的時候,產出的東西由官府收繳的時候會變得十分廉價,


    然而,當老百姓放棄原有行當,轉而從事其他行業之後,再迴過頭來,購買當初自己行當所產出東西的時候,你又會驚奇的發現,它變得價格昂貴。


    這是後話。


    帝君本想將這條政令立刻發布,


    不過,眼下正值年末,眼看馬上就要過年,百官都不想在此時搞得時局動蕩。


    大家辛苦一年了,誰不想安穩過個好年?


    右相是不願意讓百姓過不好年,而左相一派是覺得,眼看便是年節,再實施政令,大家又要辛苦。


    年底了,收受各方賄賂都忙不過來,哪有空實施新政。


    其實就是大家隻想年節休沐,無心政事。


    何況還是惡政。


    李如璋作為一個從後世穿越而來的人,更是深諳此道。


    幾千年的曆史,朝代更迭,寫不出什麽新鮮事。


    最多的就是吃人和被吃,以及如何討上位者開心。


    畢竟討好君主,才能官運亨通。


    李如璋既然已經決定韜光養晦,那他便要將奸臣這個事業發展到底。


    除了給帝君準備了豐厚的財貨,


    他又用鯨魚的骨頭拚湊了一副小的“龍骨”,以及許多染血的將士的軍牌。


    在奏章上,他聲稱,即便自己這邊上下同心,齊心協力,也隻製服了一條小的惡龍。


    另外一條大的,狡猾殘暴,已經致使許多將士葬身大海。


    本來正值新春佳節,不應該提及此事,擾亂帝君興致。


    然而,李如璋受帝君恩澤深厚,自感有愧,且惡龍一日不除,他心中便一直難安,可現在損兵折將,損失慘重。


    隻能厚顏請求帝君再寬限一些時日,另外再懇求帝君,撥付糧餉。


    有了“龍骨”作為開脫,又有了歲貢的加持,


    奏章遞到帝君麵前,帝君麵對損兵折將,居然絲毫沒有憤怒。


    甚至有些得意!!!


    因為,書信裏,按李如璋所說,剿滅惡龍,動用了整個幽州軍近乎一半的兵力。


    這說明什麽?


    寫說明李如璋按自己的想法,已經將幽州軍掌握得差不多了,


    最起碼,能和李少嚴分庭抗禮。


    你李少嚴不是三番五次不聽詔命嗎?


    如今權柄被我的人分化,看你又如何和我抗爭。


    假以時日,他遲早權利被李如璋所架空。


    至於損失的兵力,這倒是小事,人不是多的是,打沒了再募兵便是了。


    右相因為惡了帝君,現在極為不受待見。


    帝君便下詔,讓右相在家靜養一些時日,但明眼人都知道右相是惹得帝君不喜才被如此疏離。


    不過因為畢竟是一朝宰執,顏麵還是多少留了一些。


    所以,李如璋上書一事,帝君隻找了左相前來商討。


    其實商討也算不上,無非就是如何應對李如璋請求朝廷撥付糧餉的要求。


    左相如今對武將態度依舊,但是對李如璋這個武將的點評,多了幾分慎重。


    畢竟,李如璋是帝君的棋子。


    所以,麵對帝君的詢問,左相先是詢問李如璋是否安分。


    比如,有沒有欺君罔上,有沒有同流合汙這些事情,在得到帝君否定的迴答之後。


    左相終於表明態度,他聲稱。


    李如璋此番,不光分化了李少嚴兵權不說,還屠了惡龍,乃是帝國的大功臣。


    應當予以獎賞和同意對方請求,


    然而,武將始終不可放縱過甚,還是要進行一番敲打用起來才更順手。


    所以,要先抑後揚,先下發旨意,對他辦事不利,放走惡龍一事,嚴厲申斥,讓他再接再厲,將功補過。


    至於他所討要的錢糧物資,給是該給,但是一定不能足額補充。


    左相的意思是,獵犬一定不能喂太飽,隨時將狗喂太飽,獵狗就會對飼狗人失了敬畏。


    帝君深以為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邊城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村農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村農夫並收藏邊城崛起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