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潼關攻陷
魂穿劉禪:開局安居平五路 作者:滄海清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潼關,位於黃河中遊大拐彎處,自古乃是長安城門戶,漢唐時天下第一關。
往後的一千多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天子守邊,山海關才取代潼關成為天下第一關。
漢潼關建立在麟趾塬之上,北望黃河,俯視黃河渡口風陵渡,西靠渭水,南臨華山,鎮守在崤函古道的盡頭,拱衛關中平原。
這也意味著潼關是此時東西溝通的重要關隘,若是潼關歸於蜀漢,切斷崤函道之通行,那麽潼關以西的整個雍涼地區將會與曹魏再無關係。
……
劉玄領著三萬餘人登上麟趾塬已至潼關西城樓之下,此時的潼關有守城軍士大約五千,守城將領為曹魏田豫。
潼關城以西的地勢並不如東北邊那般險峻,在麟趾塬之上,劉玄三萬大軍皆能展開,一同攻城。
而此時漢潼關的險峻程度遠遠還比不上唐潼關那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
所以既然潼關隻有五千雜牌軍,且守將乃頑固之輩不願意投降,那劉玄也沒有什麽好廢話了。
兩日後,長安城軍備府庫中的攻城器械運輸到了麟趾塬,大漢三萬大軍依托器械一擁而上。
李元芳之勇猛,獨領風騷,率先登上潼關城門樓,鎖鏈刀出鞘,精準命中正要逃跑的守將田豫。
田豫身子瞬間被鎖鏈刀貫穿,接著李元芳抬手一拉,田豫身子立刻被劈成兩半。
而後李元芳縱身一躍到了城樓頂端,青筋暴起,大聲吼道:
“爾等主將已死,立刻放下武器,給汝等一條活路!”
一眾士卒聽到李元芳的聲音,皆呆呆的看著那被劈成被劈成兩半的田豫。
而後魏兵士卒便開始有人放下武器,一個,兩個……
沒過多久,潼關五千守軍有四千皆繳械投降,還有一千人在漢軍攻城時已然戰死。
不到一日的時間,潼關便被劉禪攻陷。
潼關乃是一座關城,除了曹魏常備守軍之外,城內還生活著三百戶百姓大約一千多人。
站在潼關的城門樓上,劉玄看著黃河由北往南流然後就在潼關北邊一點,忽然一個大轉彎直直向東而去,頗為壯觀。
眼望著奔流不息的黃河,劉玄對著身旁朱文正說道:
“文正,潼關守衛戰,朕欲意讓你擔任主將,守衛潼關。”
朱文正一怔,然後不可置信的看著劉玄詢問道:
“陛下此言當真?真打算我為主將鎮守潼關?”
劉玄無心玩笑,麵上有少許焦慮之色,潼關守衛戰乃此次大漢北伐最為關鍵的一環,也是決定成敗的一環。
若是潼關有失,其後續的連鎖反應隻怕不是目前弱小的蜀漢可以承受的起的。
“怎麽?你以為朕在這種時候與你開玩笑嗎?”
朱文正搖了搖頭道:
“不是,末將隻是覺得末將在軍中資曆尚且,魏延將軍、王平將軍、元芳將軍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末將沒有想到陛下會將如此重任托付與我。”
劉玄語重心長的迴複道:
“文正你要記得,資曆並不代表能力,你要相信你自己,更要相信朕的眼光。”
接著劉玄沉吟片刻,再次看著朱文正認真說道:
“你可有信心啊?數日後,曹魏至少會有十萬大軍到達潼關,來將大概率是曹魏百戰名將左將軍張合,跟朕說實話,你怕不怕他?”
朱文正見劉玄如此嚴肅,便也收起了玩鬧之心,認真的掃視一眼潼關城,然後對著劉玄緩緩說道:
“迴陛下,末將不怕張合,那張合不過比末將早生數年而已,若其膽敢來犯,末將要他在這潼關城外寸步不得向前,我朱文正定踩著他張合揚名。”
劉玄看著朱文正讚許的點了點頭,然後朗聲道:
“有旨意,朱文正接旨!”
朱文正立即單膝下跪,麵露激動之色道:“末將接旨。”
劉玄目光深邃,緩緩說道:
“今朕封你為寧遠將軍,即日起,你為主將,王平為副將,你二人率領兩萬士卒鎮守潼關,抵禦曹魏之來敵,為我大漢平定關中隴西爭取足夠的時間。”
朱文正一臉肅穆,振聲迴道:
“末將領旨謝恩!”
劉玄此來帶著三萬漢軍士卒,他要帶著一萬人西行去協助趙雲,而魏延領著穿越子午道的五千人馬鎮守長安,以及兼顧看守長安三千俘虜兵的任務。
還有潼關的四千曹魏俘虜兵,劉玄也要一同送往長安交給魏延看管,留在潼關容易出亂子,於朱文正而言並非好事。
也不是劉玄聖母心泛濫不願意屠殺了這七千俘虜兵,因為劉玄深知此時華夏經過長期戰亂,人口凋零。
自黃巾起義開始,多年戰亂,整個華夏大地僅僅剩不到兩千萬人口,而打仗從來拚的就是人口與經濟。
這七千俘虜兵若在戰後花點心思重整,依然可以成為他大漢一統天下之助力。
……
待朱文正起身以後,劉玄又眼神淩厲的對其說道:
“記著,三十日之內你要丟了潼關,你便是死罪,而你若能守住潼關三十日,你便是功臣,此戰的第一大功臣!”
聽完,朱文正心潮澎湃,建功立業的機會就在眼前他怎能不激動?
接著,他眼神堅毅的道出四個字:
“末將明白!”
劉玄點了點頭,再次提醒道:
“記著,三十日!”
朱文正大聲喊道,響徹潼關:
“陛下放心,三十日內,末將與潼關共存亡!”
……
往後的一千多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天子守邊,山海關才取代潼關成為天下第一關。
漢潼關建立在麟趾塬之上,北望黃河,俯視黃河渡口風陵渡,西靠渭水,南臨華山,鎮守在崤函古道的盡頭,拱衛關中平原。
這也意味著潼關是此時東西溝通的重要關隘,若是潼關歸於蜀漢,切斷崤函道之通行,那麽潼關以西的整個雍涼地區將會與曹魏再無關係。
……
劉玄領著三萬餘人登上麟趾塬已至潼關西城樓之下,此時的潼關有守城軍士大約五千,守城將領為曹魏田豫。
潼關城以西的地勢並不如東北邊那般險峻,在麟趾塬之上,劉玄三萬大軍皆能展開,一同攻城。
而此時漢潼關的險峻程度遠遠還比不上唐潼關那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
所以既然潼關隻有五千雜牌軍,且守將乃頑固之輩不願意投降,那劉玄也沒有什麽好廢話了。
兩日後,長安城軍備府庫中的攻城器械運輸到了麟趾塬,大漢三萬大軍依托器械一擁而上。
李元芳之勇猛,獨領風騷,率先登上潼關城門樓,鎖鏈刀出鞘,精準命中正要逃跑的守將田豫。
田豫身子瞬間被鎖鏈刀貫穿,接著李元芳抬手一拉,田豫身子立刻被劈成兩半。
而後李元芳縱身一躍到了城樓頂端,青筋暴起,大聲吼道:
“爾等主將已死,立刻放下武器,給汝等一條活路!”
一眾士卒聽到李元芳的聲音,皆呆呆的看著那被劈成被劈成兩半的田豫。
而後魏兵士卒便開始有人放下武器,一個,兩個……
沒過多久,潼關五千守軍有四千皆繳械投降,還有一千人在漢軍攻城時已然戰死。
不到一日的時間,潼關便被劉禪攻陷。
潼關乃是一座關城,除了曹魏常備守軍之外,城內還生活著三百戶百姓大約一千多人。
站在潼關的城門樓上,劉玄看著黃河由北往南流然後就在潼關北邊一點,忽然一個大轉彎直直向東而去,頗為壯觀。
眼望著奔流不息的黃河,劉玄對著身旁朱文正說道:
“文正,潼關守衛戰,朕欲意讓你擔任主將,守衛潼關。”
朱文正一怔,然後不可置信的看著劉玄詢問道:
“陛下此言當真?真打算我為主將鎮守潼關?”
劉玄無心玩笑,麵上有少許焦慮之色,潼關守衛戰乃此次大漢北伐最為關鍵的一環,也是決定成敗的一環。
若是潼關有失,其後續的連鎖反應隻怕不是目前弱小的蜀漢可以承受的起的。
“怎麽?你以為朕在這種時候與你開玩笑嗎?”
朱文正搖了搖頭道:
“不是,末將隻是覺得末將在軍中資曆尚且,魏延將軍、王平將軍、元芳將軍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末將沒有想到陛下會將如此重任托付與我。”
劉玄語重心長的迴複道:
“文正你要記得,資曆並不代表能力,你要相信你自己,更要相信朕的眼光。”
接著劉玄沉吟片刻,再次看著朱文正認真說道:
“你可有信心啊?數日後,曹魏至少會有十萬大軍到達潼關,來將大概率是曹魏百戰名將左將軍張合,跟朕說實話,你怕不怕他?”
朱文正見劉玄如此嚴肅,便也收起了玩鬧之心,認真的掃視一眼潼關城,然後對著劉玄緩緩說道:
“迴陛下,末將不怕張合,那張合不過比末將早生數年而已,若其膽敢來犯,末將要他在這潼關城外寸步不得向前,我朱文正定踩著他張合揚名。”
劉玄看著朱文正讚許的點了點頭,然後朗聲道:
“有旨意,朱文正接旨!”
朱文正立即單膝下跪,麵露激動之色道:“末將接旨。”
劉玄目光深邃,緩緩說道:
“今朕封你為寧遠將軍,即日起,你為主將,王平為副將,你二人率領兩萬士卒鎮守潼關,抵禦曹魏之來敵,為我大漢平定關中隴西爭取足夠的時間。”
朱文正一臉肅穆,振聲迴道:
“末將領旨謝恩!”
劉玄此來帶著三萬漢軍士卒,他要帶著一萬人西行去協助趙雲,而魏延領著穿越子午道的五千人馬鎮守長安,以及兼顧看守長安三千俘虜兵的任務。
還有潼關的四千曹魏俘虜兵,劉玄也要一同送往長安交給魏延看管,留在潼關容易出亂子,於朱文正而言並非好事。
也不是劉玄聖母心泛濫不願意屠殺了這七千俘虜兵,因為劉玄深知此時華夏經過長期戰亂,人口凋零。
自黃巾起義開始,多年戰亂,整個華夏大地僅僅剩不到兩千萬人口,而打仗從來拚的就是人口與經濟。
這七千俘虜兵若在戰後花點心思重整,依然可以成為他大漢一統天下之助力。
……
待朱文正起身以後,劉玄又眼神淩厲的對其說道:
“記著,三十日之內你要丟了潼關,你便是死罪,而你若能守住潼關三十日,你便是功臣,此戰的第一大功臣!”
聽完,朱文正心潮澎湃,建功立業的機會就在眼前他怎能不激動?
接著,他眼神堅毅的道出四個字:
“末將明白!”
劉玄點了點頭,再次提醒道:
“記著,三十日!”
朱文正大聲喊道,響徹潼關:
“陛下放心,三十日內,末將與潼關共存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