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司馬懿請領虎豹騎
魂穿劉禪:開局安居平五路 作者:滄海清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整個魏國朝堂鴉雀無聲,魏國建國至今,從未遇到如此大敗,眾人皆不敢言語,唯有司馬懿站立於下暗自思索著對策。
曹丕不管不顧的繼續喝道:
“讓蜀國拿到了隴右養馬地,那孔明何許人也?有了養馬地後,最多隻要給他三年,他就能再變出五萬鐵騎出來!”
“五萬!”
說完曹丕還將五指攤開,朝著群臣比了一個數。
見群臣都不說話,曹丕目光看向一直默不作聲的司馬懿道:
“事到今日,仲達可有何妙策扭轉頹勢?”
曹丕對司馬懿的感情很複雜,在他還是魏王公子時候,遇到難題便喜歡找司馬懿探討。
這個習慣也一直存留到今日也一樣,但曹操臨終前告訴他司馬懿隻可重用,不可重信。
曹丕深以為然,他知道以司馬懿的智慧若要犯上作亂那危害性太大了。
故而曹丕多年來皆重用司馬懿於朝堂,卻從不讓其領兵,魏國領兵者,多是他的曹氏宗親。
聽到曹丕喊他,司馬懿迴過神來,連忙拱手道:
“陛下,如今雍涼局勢至此,蜀國已坐穩潼關,短時間難有迴旋餘地,那新城郡的孟達也必定收到了此消息,此人必定會帶著新城三郡一同投靠蜀國,臣是在想,該如何阻止孟達叛反。”
曹丕聞言一愣,片刻後領悟到其中關鍵,氣憤的把腳邊香爐踢翻,大手揚起道:
“天呐,天呐!若是那孟達帶著新城三郡投靠蜀國,那蜀國便可沿漢中出兵,兵鋒直指我南陽、襄陽!到那時朕也不必在這洛陽了,你們就與朕一起逃迴冀州去吧!”
陳群見曹丕神色激動,又拱手道:“陛下,為今之計,當應舍棄關中,想辦法扼殺孟達的反叛,否則一旦孟達成功投敵,我大魏的荊襄防線便形同虛設。”
新城郡是關羽死後,孟達降魏,魏國得上庸、房陵、西城三郡後將三郡合並成為新城郡,由降將孟達任太守。
因其在漢中以東,故而蜀國之人也習慣將其稱為‘東三郡’。
曹丕努力的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對著司馬懿說道:
“我大魏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關頭,仲達有何計策速速說來,別再藏著了!”
司馬懿輕輕咳了兩聲,然後朗言道:
“陛下,事已至此,我等要考慮的事有三。”
曹丕急躁的說道:“速速說來。”
司馬懿拱手,不緊不慢道:
“其一是根據探馬來報,隴右郭淮忠貞不二,至今還領著一萬餘人死守廣魏,但隴右除廣魏之外已盡數歸蜀,即便郭淮死守,待諸葛亮迴師以後,郭淮也支撐不了幾日,便要城破人亡。”
曹丕點了點頭:“這郭淮倒是我大魏的忠誠良將啊,如今卻深陷蜀軍腹地,仲達可有辦法救他?”
說完曹丕好像又想到了什麽,一拍龍案道:“曹真人呢?派人將他給朕喚迴來!打了敗仗躲在南陽裝什麽蒜,有本事一輩子別迴來!”
司馬懿充耳不聞,接著說道:
“為今之計,陛下隻有派一機靈探馬,沿秦嶺翻山入關,日夜兼程,抵達隴右,告知郭淮廣魏不必死守,令其趁諸葛亮還未迴師之時突圍向西,投奔羌人,陛下手書一封許諾重金寶器讓羌人收留郭淮殘部,靜待時機,將來若是我軍進攻關隴之時,郭淮這一支或能成為我軍助力。”
曹丕聽完,興奮的再拍桌案道:“仲達此策甚妙!若如此,不僅救下了郭淮,他日我軍進攻關隴之時,郭淮所部還能夠成為我軍裏應外合之助力!”
“朕即刻給那羌人首領手書一封!”
司馬懿麵靜如水,並無太多情緒又道:
“其二,新城孟達,此人胸無韜略,陛下隻需將函穀關那四萬虎豹騎交給臣,臣親自去那新城郡,一月之內定取了孟達頭顱迴來見陛下。”
曹丕聽到司馬懿要四萬虎豹騎,心中不禁一緊。
司馬懿,此人智謀超群,但他的野心就像隱藏在暗處的暗流,讓曹丕始終無法安心。
這四萬虎豹騎乃是魏國的王牌,是曹家的根基力量之一,交給他,萬一他有二心……
曹丕眉頭緊鎖,目光在司馬懿身上來迴打量,朝堂上的氣氛頓時變得更加凝重。
半晌,他緩緩說道:“仲達,你年紀也不小了,讓你親自領兵出征,朕於心不忍,此事容朕再斟酌斟酌。”
司馬懿心中一凜,他知道曹丕對自己是在猜忌,不願讓他掌兵。
但他神色依舊鎮定,再次拱手道:
“陛下,戰機轉瞬即逝,若不即刻行動,待蜀軍兵力調整以後,後果不堪設想,我大魏拿下新城郡難度將會提高十倍不止,臣願以全家性命擔保,定不辱使命,拿下新城三郡,斬殺孟達。”
曹丕微微搖頭,眼中露出幾分複雜神色,緩緩說道:
“仲達,朕知你忠心,也知你謀略過人,隻是虎豹騎乃我大魏之根本,朕不得不謹慎啊,你在朝堂運籌帷幄已久,卻鮮少出征,朕實難放心將這四萬虎豹騎交付於你,朕需再想想其他辦法,既能解新城之危,又能確保萬無一失。”
司馬懿心中暗歎,這曹氏父子真是如出一轍,對他防備有加。
但麵上卻依然恭敬:
“陛下,臣理解您的顧慮,但如今局勢危急,孟達隨時可能舉兵叛反,若延誤戰機,新城郡一失,蜀國之勢更盛,我大魏將陷入更深的困境。”
“臣在朝堂多年,雖未領兵,但對軍事亦有研習,還望陛下相信臣此次定能成功。”
曹丕沉默良久,目光在司馬懿身上停留許久,似要將他看穿。
朝堂上安靜得隻能聽見眾人的唿吸聲,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終於,曹丕緩緩開口,語氣中仍有一絲猶豫:“仲達,朕此次便信你一迴。但你需知曉,朕將虎豹騎交予你,你此去,隻許勝不許敗,若有差池,你該知道後果。”
司馬懿心中一喜,趕忙跪地磕頭:
“陛下聖明!臣願對洛水起誓,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托,若有二心,願受軍法處置,死無全屍。”
曹丕手一揮,下令道:“傳朕旨意,封司馬懿為驃騎將軍,領平西大都督,調函穀關四萬虎豹騎交予司馬懿統領,拿下新城郡以後交還朝廷。”
曹丕接著又道:“仲達,方才你說所慮之點有三,還有一點呢?”
司馬懿恭敬道:
“今蜀國協大勝之勢,想必那江東孫權也不甘寂寞,定然會蠢蠢欲動,而他若有所為,必將進攻目標放在合肥!”
曹丕臉色一沉:“孫權小兒,江東鼠輩,趁火打劫之事確實是他所為,仲達,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應對江東來犯?”
司馬懿微微抬頭,眼中閃過一絲精芒:
“陛下,孫權不足為慮,合肥乃軍事重鎮,城防堅固,守將曹休、滿寵二位將軍皆有勇有謀,陛下隻需派使者前往合肥,告知二位將軍東吳可能來犯,讓其加強戒備即可,同時,令周邊郡縣征集糧草,運往合肥備用。”
曹丕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自信:
“仲達所言極是,合肥有曹休、滿寵二人鎮守,量那孫權也難以得逞,想當年逍遙津之戰,張文遠以八百之眾大破孫權十萬大軍,殺得東吳小兒膽寒,至今想來仍覺暢快。”
司馬懿躬身:“至於關中之地,蜀國如今勢已成,短時之內定無法收複,應靜待時機,待臣拿下新城郡孟達迴師以後,再與陛下徐徐圖謀關中之地。”
曹丕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關中之地,乃我大魏之重要根基,失之痛心,隻是如今局勢下,也隻能暫且忍耐。仲達,你速去準備出征事宜,早日平定孟達之後,朕在洛陽等你凱旋。”
“臣定不負陛下所望。”
司馬懿領命告退,隨即星夜兼程,趕往函穀關。
……
曹丕不管不顧的繼續喝道:
“讓蜀國拿到了隴右養馬地,那孔明何許人也?有了養馬地後,最多隻要給他三年,他就能再變出五萬鐵騎出來!”
“五萬!”
說完曹丕還將五指攤開,朝著群臣比了一個數。
見群臣都不說話,曹丕目光看向一直默不作聲的司馬懿道:
“事到今日,仲達可有何妙策扭轉頹勢?”
曹丕對司馬懿的感情很複雜,在他還是魏王公子時候,遇到難題便喜歡找司馬懿探討。
這個習慣也一直存留到今日也一樣,但曹操臨終前告訴他司馬懿隻可重用,不可重信。
曹丕深以為然,他知道以司馬懿的智慧若要犯上作亂那危害性太大了。
故而曹丕多年來皆重用司馬懿於朝堂,卻從不讓其領兵,魏國領兵者,多是他的曹氏宗親。
聽到曹丕喊他,司馬懿迴過神來,連忙拱手道:
“陛下,如今雍涼局勢至此,蜀國已坐穩潼關,短時間難有迴旋餘地,那新城郡的孟達也必定收到了此消息,此人必定會帶著新城三郡一同投靠蜀國,臣是在想,該如何阻止孟達叛反。”
曹丕聞言一愣,片刻後領悟到其中關鍵,氣憤的把腳邊香爐踢翻,大手揚起道:
“天呐,天呐!若是那孟達帶著新城三郡投靠蜀國,那蜀國便可沿漢中出兵,兵鋒直指我南陽、襄陽!到那時朕也不必在這洛陽了,你們就與朕一起逃迴冀州去吧!”
陳群見曹丕神色激動,又拱手道:“陛下,為今之計,當應舍棄關中,想辦法扼殺孟達的反叛,否則一旦孟達成功投敵,我大魏的荊襄防線便形同虛設。”
新城郡是關羽死後,孟達降魏,魏國得上庸、房陵、西城三郡後將三郡合並成為新城郡,由降將孟達任太守。
因其在漢中以東,故而蜀國之人也習慣將其稱為‘東三郡’。
曹丕努力的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對著司馬懿說道:
“我大魏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關頭,仲達有何計策速速說來,別再藏著了!”
司馬懿輕輕咳了兩聲,然後朗言道:
“陛下,事已至此,我等要考慮的事有三。”
曹丕急躁的說道:“速速說來。”
司馬懿拱手,不緊不慢道:
“其一是根據探馬來報,隴右郭淮忠貞不二,至今還領著一萬餘人死守廣魏,但隴右除廣魏之外已盡數歸蜀,即便郭淮死守,待諸葛亮迴師以後,郭淮也支撐不了幾日,便要城破人亡。”
曹丕點了點頭:“這郭淮倒是我大魏的忠誠良將啊,如今卻深陷蜀軍腹地,仲達可有辦法救他?”
說完曹丕好像又想到了什麽,一拍龍案道:“曹真人呢?派人將他給朕喚迴來!打了敗仗躲在南陽裝什麽蒜,有本事一輩子別迴來!”
司馬懿充耳不聞,接著說道:
“為今之計,陛下隻有派一機靈探馬,沿秦嶺翻山入關,日夜兼程,抵達隴右,告知郭淮廣魏不必死守,令其趁諸葛亮還未迴師之時突圍向西,投奔羌人,陛下手書一封許諾重金寶器讓羌人收留郭淮殘部,靜待時機,將來若是我軍進攻關隴之時,郭淮這一支或能成為我軍助力。”
曹丕聽完,興奮的再拍桌案道:“仲達此策甚妙!若如此,不僅救下了郭淮,他日我軍進攻關隴之時,郭淮所部還能夠成為我軍裏應外合之助力!”
“朕即刻給那羌人首領手書一封!”
司馬懿麵靜如水,並無太多情緒又道:
“其二,新城孟達,此人胸無韜略,陛下隻需將函穀關那四萬虎豹騎交給臣,臣親自去那新城郡,一月之內定取了孟達頭顱迴來見陛下。”
曹丕聽到司馬懿要四萬虎豹騎,心中不禁一緊。
司馬懿,此人智謀超群,但他的野心就像隱藏在暗處的暗流,讓曹丕始終無法安心。
這四萬虎豹騎乃是魏國的王牌,是曹家的根基力量之一,交給他,萬一他有二心……
曹丕眉頭緊鎖,目光在司馬懿身上來迴打量,朝堂上的氣氛頓時變得更加凝重。
半晌,他緩緩說道:“仲達,你年紀也不小了,讓你親自領兵出征,朕於心不忍,此事容朕再斟酌斟酌。”
司馬懿心中一凜,他知道曹丕對自己是在猜忌,不願讓他掌兵。
但他神色依舊鎮定,再次拱手道:
“陛下,戰機轉瞬即逝,若不即刻行動,待蜀軍兵力調整以後,後果不堪設想,我大魏拿下新城郡難度將會提高十倍不止,臣願以全家性命擔保,定不辱使命,拿下新城三郡,斬殺孟達。”
曹丕微微搖頭,眼中露出幾分複雜神色,緩緩說道:
“仲達,朕知你忠心,也知你謀略過人,隻是虎豹騎乃我大魏之根本,朕不得不謹慎啊,你在朝堂運籌帷幄已久,卻鮮少出征,朕實難放心將這四萬虎豹騎交付於你,朕需再想想其他辦法,既能解新城之危,又能確保萬無一失。”
司馬懿心中暗歎,這曹氏父子真是如出一轍,對他防備有加。
但麵上卻依然恭敬:
“陛下,臣理解您的顧慮,但如今局勢危急,孟達隨時可能舉兵叛反,若延誤戰機,新城郡一失,蜀國之勢更盛,我大魏將陷入更深的困境。”
“臣在朝堂多年,雖未領兵,但對軍事亦有研習,還望陛下相信臣此次定能成功。”
曹丕沉默良久,目光在司馬懿身上停留許久,似要將他看穿。
朝堂上安靜得隻能聽見眾人的唿吸聲,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終於,曹丕緩緩開口,語氣中仍有一絲猶豫:“仲達,朕此次便信你一迴。但你需知曉,朕將虎豹騎交予你,你此去,隻許勝不許敗,若有差池,你該知道後果。”
司馬懿心中一喜,趕忙跪地磕頭:
“陛下聖明!臣願對洛水起誓,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托,若有二心,願受軍法處置,死無全屍。”
曹丕手一揮,下令道:“傳朕旨意,封司馬懿為驃騎將軍,領平西大都督,調函穀關四萬虎豹騎交予司馬懿統領,拿下新城郡以後交還朝廷。”
曹丕接著又道:“仲達,方才你說所慮之點有三,還有一點呢?”
司馬懿恭敬道:
“今蜀國協大勝之勢,想必那江東孫權也不甘寂寞,定然會蠢蠢欲動,而他若有所為,必將進攻目標放在合肥!”
曹丕臉色一沉:“孫權小兒,江東鼠輩,趁火打劫之事確實是他所為,仲達,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應對江東來犯?”
司馬懿微微抬頭,眼中閃過一絲精芒:
“陛下,孫權不足為慮,合肥乃軍事重鎮,城防堅固,守將曹休、滿寵二位將軍皆有勇有謀,陛下隻需派使者前往合肥,告知二位將軍東吳可能來犯,讓其加強戒備即可,同時,令周邊郡縣征集糧草,運往合肥備用。”
曹丕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自信:
“仲達所言極是,合肥有曹休、滿寵二人鎮守,量那孫權也難以得逞,想當年逍遙津之戰,張文遠以八百之眾大破孫權十萬大軍,殺得東吳小兒膽寒,至今想來仍覺暢快。”
司馬懿躬身:“至於關中之地,蜀國如今勢已成,短時之內定無法收複,應靜待時機,待臣拿下新城郡孟達迴師以後,再與陛下徐徐圖謀關中之地。”
曹丕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關中之地,乃我大魏之重要根基,失之痛心,隻是如今局勢下,也隻能暫且忍耐。仲達,你速去準備出征事宜,早日平定孟達之後,朕在洛陽等你凱旋。”
“臣定不負陛下所望。”
司馬懿領命告退,隨即星夜兼程,趕往函穀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