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嚴世蕃被封侯
魂穿劉禪:開局安居平五路 作者:滄海清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嚴世蕃趕忙從袖中掏出另一個包裹,層層打開,裏麵露出一對形製精巧的環型鐵片。
嚴世蕃雙手捧起,恭敬呈至孫權麵前,朗聲道:
“此乃這第二件寶物,名為‘馬蹄鐵’,亦是蜀國新製物品,陛下且看,這看似尋常鐵具,實則能讓戰馬效能大增,於行軍打仗、輜重運輸,可是益處無窮。”
孫權俯身細瞧,麵露疑惑,這鐵疙瘩模樣普通,怎會有那般神奇效用?
朝堂群臣看著嚴世蕃手上的鐵製物品,亦是交頭接耳,滿是好奇與猜疑。
嚴世蕃見狀,便詳細解說道:“陛下,往昔戰馬奔行,多受馬蹄磨損之苦,長途跋涉、馳騁疆場,馬蹄易損,一旦受傷,戰馬便失了大半戰力,或跛行難進,或臥地不起,可如今這馬蹄鐵,恰能解此難題。”
說著,嚴世蕃拿起一塊馬蹄鐵,比劃演示:
“將這馬蹄鐵精心釘於馬蹄之下,恰似給馬蹄穿上一層堅甲,既能緩衝奔行衝擊,又防砂石磨損,無論山川險路、泥濘小徑,戰馬踏行其上,穩如磐石,耐力倍增。”
說了半天,見眾人還是不解,嚴世蕃又將嚴嵩教與他的話術一一說明:
比如經蜀國研究發現,馬蹄之構造頗為特殊,其底部角質層厚實堅硬,猶如人之指甲,嵌入鐵釘並不會讓其受傷,還能很好的保護馬蹄等等。
嚴世蕃耐著性子解釋許久後,孫權總算聽明白了。
接著孫權心中有些震撼,若真如此,那江東騎兵戰力豈不大漲?
於是他當下便傳令衛士牽一匹良馬至殿外,親往查看。
嚴世蕃緊跟其後,手中拿著馬蹄鐵,神色間滿是自信。
這東吳之人,真是一群沒見過世麵的土鱉。
到了殿外,馴馬衛士製住馬匹,孫權令嚴世蕃上前,嚴世蕃蹲下身子,熟稔地拿起馬蹄,將馬蹄鐵比對著位置,找準角度,以特製鐵釘輕輕敲入,動作利落嫻熟。
這些步驟在來此之前嚴嵩皆教過他。
不一會兒,四隻馬蹄皆被釘上馬蹄鐵,那馬似也感知到不同,蹄子輕輕踏地,聲響清脆有力,而後身姿愈發矯健抖擻。
孫權見狀,命衛士騎著馬繞場小跑,隻見那馬奔行如風,步伐輕盈穩健,往昔跑上幾圈便微顯疲態的路程,如今跑罷,依舊精神飽滿,馬蹄毫發無損。
孫權眼中光芒大盛,自語道:
“妙啊,真是妙啊!想不到一塊小小的鐵片於戰馬之上竟有如此妙用,這相當於給戰馬穿上了四隻靴子。”
孫權大喜過望,看著嚴世蕃又道:“嚴卿,你真是朕的福星,獻出此物你居功甚偉啊!”
嚴世蕃謙虛道:“陛下謬讚,陛下乃雄才大略之主,這馬蹄鐵置於江東,恰似明珠遇明主,方得綻其華彩、顯其大用。”
孫權聞言,很是受用。
而東吳群臣還是在不斷的打量那匹裝上馬蹄鐵的馬兒,驚歎出聲,嘖嘖稱奇。
方才嚴世蕃獻出香皂之時,江東眾臣隻是將他當作一樣生活玩具罷了,即便有高額的利潤沒有生產資料也是白搭。
但這馬蹄鐵可是實實在在於軍國有利之物,可以說是不下於馬鞍和馬鐙的神器。
且構造簡單,隨便找一個打鐵匠皆能製作出。
江東戰馬原本就少,很多還是找涼州西羌人和遼東那邊偷偷購買的,如今西羌完全投靠了蜀漢,東吳買馬的途徑又少了一條。
可此物的到來,可以很大程度的延長戰馬壽命,防止戰馬馬蹄受損,這便等同於在無形間擴充了江東的騎兵兵力。
一匹戰馬,往昔或因蹄傷早早退役,如今配上馬蹄鐵,馳騁沙場的年限大幅拉長,多次戰役下來,依舊能保持良好狀態。
想到這裏江東眾臣對待嚴世蕃不由收起了幾分輕視,紛紛暗道這小子真有點東西,這樣重要的國之重器都能搞得出來。
雖然很不願意承認,但是他們都知道嚴世蕃實實在在立了大功。
果然,孫權心中不斷盤算著,有此馬蹄鐵,前線抵禦魏蜀來襲又多一些勝算。
真是上天庇佑,朕果然是天選之人。
孫權不由的信心爆棚。
想到此處,孫權看向嚴世蕃,神色和藹又清澈,與一個時辰前截然不同。
“嚴卿此番連獻二寶,功高至偉,朕此前封你為給事中,朕覺得尚不足彰顯功績,朕再加封你為關內侯,另賞建業宅邸一座、金銀珠寶若幹,望你悉心效力,助我江東宏圖大展。”
嚴世蕃聞言,愣在了原地。
啥玩意兒?
小爺這就被封侯了?
雖然隻是一個關內侯,但也是實實在在的侯爵啊。
這不是在做夢嗎?
嗯……這會嚴世蕃開始有些心疼起自己遠在長安的老子了。
老子在長安那幹個半死還隻是一個掌櫃,而小爺來這建業兩天時間就被封了侯,還賞了宅院,真是讓人唏噓……
想到以後在東吳人人見他都要尊稱一聲侯爺的日子,嚴世蕃突然不惱嚴嵩前陣子暴打他了,反而有些可憐他。
……
孫權見嚴世蕃站在原地久久不說話,以為是對其封賞不滿意,於是孫權又出言問道:“嚴卿為何不語?可是對朕的封賞不滿意嗎?”
嚴世蕃猛地迴過神來,雙膝一軟,撲通跪地,連叩三個響頭,高聲迴道:
“陛下聖恩浩蕩,臣豈敢有半分不滿,臣隻是一時驚惶,喜極失態,萬望陛下恕罪,陛下如此厚賞,委以重任,臣便是粉身碎骨,也難報陛下隆恩之萬一啊。”
孫權見狀,嘴角微微上揚,擺了擺手,和顏悅色道:“嚴卿快快平身,你獻寶之舉,於江東實乃雪中送炭,這封賞你當之無愧,朕觀你才情不凡,又懷赤誠之心,往後江東諸多事宜,還需你多多費心。”
大殿之外,東吳群臣看著這君臣和諧的一幕。
嚴世蕃站在那裏,挺直腰杆,目光灼灼,信誓旦旦。
對比剛上朝時判若兩人。
東吳群臣都不屑的撇了撇嘴。
他們對嚴世蕃外來者的身份始終還是存著芥蒂的。
但嚴世蕃此次對於東吳確實立功不小。
而且在他們的視角裏,嚴世蕃一係列盜取機密的行為,簡直是把蜀國那邊給得罪透了,絕無間者的可能性。
所以孫權如此封賞,他們也挑不出刺,隻能暗歎或許真是傻人有傻福吧!
……
嚴世蕃雙手捧起,恭敬呈至孫權麵前,朗聲道:
“此乃這第二件寶物,名為‘馬蹄鐵’,亦是蜀國新製物品,陛下且看,這看似尋常鐵具,實則能讓戰馬效能大增,於行軍打仗、輜重運輸,可是益處無窮。”
孫權俯身細瞧,麵露疑惑,這鐵疙瘩模樣普通,怎會有那般神奇效用?
朝堂群臣看著嚴世蕃手上的鐵製物品,亦是交頭接耳,滿是好奇與猜疑。
嚴世蕃見狀,便詳細解說道:“陛下,往昔戰馬奔行,多受馬蹄磨損之苦,長途跋涉、馳騁疆場,馬蹄易損,一旦受傷,戰馬便失了大半戰力,或跛行難進,或臥地不起,可如今這馬蹄鐵,恰能解此難題。”
說著,嚴世蕃拿起一塊馬蹄鐵,比劃演示:
“將這馬蹄鐵精心釘於馬蹄之下,恰似給馬蹄穿上一層堅甲,既能緩衝奔行衝擊,又防砂石磨損,無論山川險路、泥濘小徑,戰馬踏行其上,穩如磐石,耐力倍增。”
說了半天,見眾人還是不解,嚴世蕃又將嚴嵩教與他的話術一一說明:
比如經蜀國研究發現,馬蹄之構造頗為特殊,其底部角質層厚實堅硬,猶如人之指甲,嵌入鐵釘並不會讓其受傷,還能很好的保護馬蹄等等。
嚴世蕃耐著性子解釋許久後,孫權總算聽明白了。
接著孫權心中有些震撼,若真如此,那江東騎兵戰力豈不大漲?
於是他當下便傳令衛士牽一匹良馬至殿外,親往查看。
嚴世蕃緊跟其後,手中拿著馬蹄鐵,神色間滿是自信。
這東吳之人,真是一群沒見過世麵的土鱉。
到了殿外,馴馬衛士製住馬匹,孫權令嚴世蕃上前,嚴世蕃蹲下身子,熟稔地拿起馬蹄,將馬蹄鐵比對著位置,找準角度,以特製鐵釘輕輕敲入,動作利落嫻熟。
這些步驟在來此之前嚴嵩皆教過他。
不一會兒,四隻馬蹄皆被釘上馬蹄鐵,那馬似也感知到不同,蹄子輕輕踏地,聲響清脆有力,而後身姿愈發矯健抖擻。
孫權見狀,命衛士騎著馬繞場小跑,隻見那馬奔行如風,步伐輕盈穩健,往昔跑上幾圈便微顯疲態的路程,如今跑罷,依舊精神飽滿,馬蹄毫發無損。
孫權眼中光芒大盛,自語道:
“妙啊,真是妙啊!想不到一塊小小的鐵片於戰馬之上竟有如此妙用,這相當於給戰馬穿上了四隻靴子。”
孫權大喜過望,看著嚴世蕃又道:“嚴卿,你真是朕的福星,獻出此物你居功甚偉啊!”
嚴世蕃謙虛道:“陛下謬讚,陛下乃雄才大略之主,這馬蹄鐵置於江東,恰似明珠遇明主,方得綻其華彩、顯其大用。”
孫權聞言,很是受用。
而東吳群臣還是在不斷的打量那匹裝上馬蹄鐵的馬兒,驚歎出聲,嘖嘖稱奇。
方才嚴世蕃獻出香皂之時,江東眾臣隻是將他當作一樣生活玩具罷了,即便有高額的利潤沒有生產資料也是白搭。
但這馬蹄鐵可是實實在在於軍國有利之物,可以說是不下於馬鞍和馬鐙的神器。
且構造簡單,隨便找一個打鐵匠皆能製作出。
江東戰馬原本就少,很多還是找涼州西羌人和遼東那邊偷偷購買的,如今西羌完全投靠了蜀漢,東吳買馬的途徑又少了一條。
可此物的到來,可以很大程度的延長戰馬壽命,防止戰馬馬蹄受損,這便等同於在無形間擴充了江東的騎兵兵力。
一匹戰馬,往昔或因蹄傷早早退役,如今配上馬蹄鐵,馳騁沙場的年限大幅拉長,多次戰役下來,依舊能保持良好狀態。
想到這裏江東眾臣對待嚴世蕃不由收起了幾分輕視,紛紛暗道這小子真有點東西,這樣重要的國之重器都能搞得出來。
雖然很不願意承認,但是他們都知道嚴世蕃實實在在立了大功。
果然,孫權心中不斷盤算著,有此馬蹄鐵,前線抵禦魏蜀來襲又多一些勝算。
真是上天庇佑,朕果然是天選之人。
孫權不由的信心爆棚。
想到此處,孫權看向嚴世蕃,神色和藹又清澈,與一個時辰前截然不同。
“嚴卿此番連獻二寶,功高至偉,朕此前封你為給事中,朕覺得尚不足彰顯功績,朕再加封你為關內侯,另賞建業宅邸一座、金銀珠寶若幹,望你悉心效力,助我江東宏圖大展。”
嚴世蕃聞言,愣在了原地。
啥玩意兒?
小爺這就被封侯了?
雖然隻是一個關內侯,但也是實實在在的侯爵啊。
這不是在做夢嗎?
嗯……這會嚴世蕃開始有些心疼起自己遠在長安的老子了。
老子在長安那幹個半死還隻是一個掌櫃,而小爺來這建業兩天時間就被封了侯,還賞了宅院,真是讓人唏噓……
想到以後在東吳人人見他都要尊稱一聲侯爺的日子,嚴世蕃突然不惱嚴嵩前陣子暴打他了,反而有些可憐他。
……
孫權見嚴世蕃站在原地久久不說話,以為是對其封賞不滿意,於是孫權又出言問道:“嚴卿為何不語?可是對朕的封賞不滿意嗎?”
嚴世蕃猛地迴過神來,雙膝一軟,撲通跪地,連叩三個響頭,高聲迴道:
“陛下聖恩浩蕩,臣豈敢有半分不滿,臣隻是一時驚惶,喜極失態,萬望陛下恕罪,陛下如此厚賞,委以重任,臣便是粉身碎骨,也難報陛下隆恩之萬一啊。”
孫權見狀,嘴角微微上揚,擺了擺手,和顏悅色道:“嚴卿快快平身,你獻寶之舉,於江東實乃雪中送炭,這封賞你當之無愧,朕觀你才情不凡,又懷赤誠之心,往後江東諸多事宜,還需你多多費心。”
大殿之外,東吳群臣看著這君臣和諧的一幕。
嚴世蕃站在那裏,挺直腰杆,目光灼灼,信誓旦旦。
對比剛上朝時判若兩人。
東吳群臣都不屑的撇了撇嘴。
他們對嚴世蕃外來者的身份始終還是存著芥蒂的。
但嚴世蕃此次對於東吳確實立功不小。
而且在他們的視角裏,嚴世蕃一係列盜取機密的行為,簡直是把蜀國那邊給得罪透了,絕無間者的可能性。
所以孫權如此封賞,他們也挑不出刺,隻能暗歎或許真是傻人有傻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