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張紘抵達洛陽
魂穿劉禪:開局安居平五路 作者:滄海清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魏國國都,洛陽。
登上帝位僅僅兩個多月,曹叡已然適應了這帝國最高掌權者的身份。
玉不琢不成器,這句話明顯不適合用在曹叡身上,有些好玉可能是渾然天成的。
如同曹叡,他就是一個天生的王者。
在他登基後的,數月時間,蜀吳相爭的情報一封接著一封送至他的龍案上。
他並無插手兩國爭鬥的想法,他隻想趁兩國相爭的時間裏,以雷霆手段,將權力歸攏,肅清朝堂。
隻是讓他意外的是,蜀國動作如此之快。
但也無妨,因為他曹叡的動作也很快。
重新啟用曹洪就是一步妙棋,曹洪對他感恩戴德,不斷表示忠心,誓要為他掌控好虎豹騎,拱衛京都。
曹叡也知道曹洪愛財,他投其所好,大手一揮賞賜了曹洪不少錢財珠寶。
在他眼裏,曹洪愛財,是一件好事。
而至於先帝托孤的四大輔臣。
太多了,實在太多了,曹叡不需要朝堂上有那麽多有可能分走他皇權的大臣。
於是,他對幾位輔臣也做出了安排。
對於曹真父子,曹叡將其派往淮南,在壽春、合肥一線領兵,讓他鎮守魏國的東部門戶。
曹休則是被他派往南陽宛城領兵駐防。
至於司馬懿,曹丕臨終前說的那個那句話曹叡並未忘記。
此人老謀深算,讓曹叡心中卻有忌憚。
思慮許久後,曹叡還是決定將其派往襄陽、樊城領兵駐守。
但為防止司馬懿擁兵自重,襄樊兩城,雖頂在最前線,直麵蜀國南郡,曹叡隻給了司馬懿一萬五千人鎮守。
在曹叡看來,襄樊兩城皆為荊州四大堅城,若隻守不攻,一萬五千人足夠了。
何況在襄陽郡的後方是南陽郡,有曹休的七萬大軍,可隨時支援。
而陳群,穎川士族的代表人物,這位以文治著稱的輔臣,其背後勢力雖然龐大,但曹叡對其並無太多忌憚之意。
而陳群也非常配合曹叡,大多時候皆表現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
但不止於此,沒有欲望的臣子不是一個好臣子。
陳群同樣也向曹丕透露出了自己的欲望。
那便是和許多文人所追求的一樣,期盼著青史留賢名!
曹叡非常滿意,將他留在了洛陽,常在朝堂之上公開稱讚他的治國方略,讓他負責修訂典章製度等內務事宜,使其沉浸在為國家文治建設添磚加瓦的成就感之中。
至於實際軍務,若曹叡不說、不問,陳群便能做到不去插手、不多嘴。
將輔臣的一應權力,率先上交皇權。
陳群如此識時務,曹叡免不了要做出一些政治交換,否則以後誰願輕易獻權?
於是曹叡大手一揮,加封陳群之子陳泰為振威將軍,在曹休麾下任職。
至此,初登皇位的曹叡算初步穩固了自己的皇權,按照自己的心意塑造著了曹魏的朝堂格局。
而他也明白,想要徹底穩固皇權,掌控神器,這些還不夠。
他還需要一場能夠載入史冊的大勝仗!
……
新年將至。
這些天,曹叡不斷看著輿圖思索著,蜀國奪取了吳國的荊州之地,兩家短時間內再無聯合的可能性。
他想看看,明年春耕以後是否有地方可以支撐起他發動一場大型會戰。
這場大型會戰的目的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無論蜀、吳之兵皆可。
對於地盤,曹叡真沒有曹丕那樣樂衷,即便失了關隴,但中原大地皆在魏國之手,魏國的地盤已經很大了。
他所需要的,是權力,是那至高無上,無人敢反駁他的權力!
這種對權力有著極度渴望到病態的曹叡。
一切根源便是:他沒有做過太子。
……
洛陽皇宮。
魏國今年的最後一次朝會。
凜冽的北風在殿外唿嘯而過,似是想要衝破這朱紅的屏障。
大殿內,數座銅製火盆錯落有致地擺放著,盆中炭火熊熊燃燒,不時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
禦座之上,鋪著厚厚的錦褥,曹叡身著龍袍,靜靜地坐在那裏,目光透過繚繞的青煙,凝視著前方群臣。
這種感覺真好……
曹叡嘴角微微上揚,沉浸在這權力帶來的滿足感之中。
宦官入殿,跪地稟報:“陛下,吳國使臣張紘求見。”
曹叡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微微抬手,示意宣其進殿。
昨日,他便知道吳國派使臣前來洛陽,略微思索一番後,聰明的他也明白了孫權想要做什麽。
魏吳聯合,不是不可,哪怕孫權如今已稱帝,他也並不排斥。
如今的他,迫切需要一場大勝仗。
而日益強大的蜀國,便是最好的開刀對象。
張紘身著吳國的朝服,步入大殿,躬身行禮。
“外臣張紘,見過陛下!”
曹叡端坐於禦座之上,俯視著下方的張紘,神色威嚴卻又帶著幾分玩味,緩聲道:
“免禮,孫權此番派你前來,所為何事?”
曹叡開口後,張紘忽然感覺到一股莫名其妙的壓迫感,比他在麵對孫權之時感受更加強烈。
他不知道這位剛登基幾個月的曹魏君主,為何擁有那麽強大的氣場,他也不敢拿捏,開門見山道:
“陛下,蜀賊奪我東吳荊州之地,此乃不共戴天之仇,我主特遣外臣前來,願與魏國結成同盟,共擊蜀漢,平分天下,成就大業。”
果然!與他所料一樣。
聞言,曹叡嘴角微微上揚,不置可否,手指輕輕敲擊龍椅扶手,緩緩言道:
“張紘,張子綱,建安四年,你在朝廷任侍禦使,太祖對你甚是器重,建安五年,太祖任命你為會稽都尉,前往江東說服孫權歸附朝廷,你卻不思報恩,到江東以後轉身投靠孫權,背叛朝廷……”
張紘聽聞此言,臉色略微發白,天氣寒冷,但他的汗珠不自覺從額頭滾落……
曹叡對其態假裝看不見,繼續言道:
“昔年太祖待你不薄,委以重任,盼你能為朝廷立下功勳,可你卻背信棄義,轉投孫權帳下。”
“如今卻又堂而皇之地站在此處,代表孫權與朕商談聯盟之事,你覺得朕會輕易被你這等反複無常之人說服嗎?”
曹叡的聲音低沉而冰冷,在大殿中迴蕩,眼神中透露出的淩厲,讓張紘愈發感到膽寒。
……
(1.1:兄弟們,請假一天,今天公司年會,打工仔一直在忙著(>﹏<),待會還有尾牙宴,今天沒時間更新了,明日開始恢複三更,祝各位兄弟們新年快樂,暴富!暴富!暴富!~)
登上帝位僅僅兩個多月,曹叡已然適應了這帝國最高掌權者的身份。
玉不琢不成器,這句話明顯不適合用在曹叡身上,有些好玉可能是渾然天成的。
如同曹叡,他就是一個天生的王者。
在他登基後的,數月時間,蜀吳相爭的情報一封接著一封送至他的龍案上。
他並無插手兩國爭鬥的想法,他隻想趁兩國相爭的時間裏,以雷霆手段,將權力歸攏,肅清朝堂。
隻是讓他意外的是,蜀國動作如此之快。
但也無妨,因為他曹叡的動作也很快。
重新啟用曹洪就是一步妙棋,曹洪對他感恩戴德,不斷表示忠心,誓要為他掌控好虎豹騎,拱衛京都。
曹叡也知道曹洪愛財,他投其所好,大手一揮賞賜了曹洪不少錢財珠寶。
在他眼裏,曹洪愛財,是一件好事。
而至於先帝托孤的四大輔臣。
太多了,實在太多了,曹叡不需要朝堂上有那麽多有可能分走他皇權的大臣。
於是,他對幾位輔臣也做出了安排。
對於曹真父子,曹叡將其派往淮南,在壽春、合肥一線領兵,讓他鎮守魏國的東部門戶。
曹休則是被他派往南陽宛城領兵駐防。
至於司馬懿,曹丕臨終前說的那個那句話曹叡並未忘記。
此人老謀深算,讓曹叡心中卻有忌憚。
思慮許久後,曹叡還是決定將其派往襄陽、樊城領兵駐守。
但為防止司馬懿擁兵自重,襄樊兩城,雖頂在最前線,直麵蜀國南郡,曹叡隻給了司馬懿一萬五千人鎮守。
在曹叡看來,襄樊兩城皆為荊州四大堅城,若隻守不攻,一萬五千人足夠了。
何況在襄陽郡的後方是南陽郡,有曹休的七萬大軍,可隨時支援。
而陳群,穎川士族的代表人物,這位以文治著稱的輔臣,其背後勢力雖然龐大,但曹叡對其並無太多忌憚之意。
而陳群也非常配合曹叡,大多時候皆表現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
但不止於此,沒有欲望的臣子不是一個好臣子。
陳群同樣也向曹丕透露出了自己的欲望。
那便是和許多文人所追求的一樣,期盼著青史留賢名!
曹叡非常滿意,將他留在了洛陽,常在朝堂之上公開稱讚他的治國方略,讓他負責修訂典章製度等內務事宜,使其沉浸在為國家文治建設添磚加瓦的成就感之中。
至於實際軍務,若曹叡不說、不問,陳群便能做到不去插手、不多嘴。
將輔臣的一應權力,率先上交皇權。
陳群如此識時務,曹叡免不了要做出一些政治交換,否則以後誰願輕易獻權?
於是曹叡大手一揮,加封陳群之子陳泰為振威將軍,在曹休麾下任職。
至此,初登皇位的曹叡算初步穩固了自己的皇權,按照自己的心意塑造著了曹魏的朝堂格局。
而他也明白,想要徹底穩固皇權,掌控神器,這些還不夠。
他還需要一場能夠載入史冊的大勝仗!
……
新年將至。
這些天,曹叡不斷看著輿圖思索著,蜀國奪取了吳國的荊州之地,兩家短時間內再無聯合的可能性。
他想看看,明年春耕以後是否有地方可以支撐起他發動一場大型會戰。
這場大型會戰的目的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無論蜀、吳之兵皆可。
對於地盤,曹叡真沒有曹丕那樣樂衷,即便失了關隴,但中原大地皆在魏國之手,魏國的地盤已經很大了。
他所需要的,是權力,是那至高無上,無人敢反駁他的權力!
這種對權力有著極度渴望到病態的曹叡。
一切根源便是:他沒有做過太子。
……
洛陽皇宮。
魏國今年的最後一次朝會。
凜冽的北風在殿外唿嘯而過,似是想要衝破這朱紅的屏障。
大殿內,數座銅製火盆錯落有致地擺放著,盆中炭火熊熊燃燒,不時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
禦座之上,鋪著厚厚的錦褥,曹叡身著龍袍,靜靜地坐在那裏,目光透過繚繞的青煙,凝視著前方群臣。
這種感覺真好……
曹叡嘴角微微上揚,沉浸在這權力帶來的滿足感之中。
宦官入殿,跪地稟報:“陛下,吳國使臣張紘求見。”
曹叡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微微抬手,示意宣其進殿。
昨日,他便知道吳國派使臣前來洛陽,略微思索一番後,聰明的他也明白了孫權想要做什麽。
魏吳聯合,不是不可,哪怕孫權如今已稱帝,他也並不排斥。
如今的他,迫切需要一場大勝仗。
而日益強大的蜀國,便是最好的開刀對象。
張紘身著吳國的朝服,步入大殿,躬身行禮。
“外臣張紘,見過陛下!”
曹叡端坐於禦座之上,俯視著下方的張紘,神色威嚴卻又帶著幾分玩味,緩聲道:
“免禮,孫權此番派你前來,所為何事?”
曹叡開口後,張紘忽然感覺到一股莫名其妙的壓迫感,比他在麵對孫權之時感受更加強烈。
他不知道這位剛登基幾個月的曹魏君主,為何擁有那麽強大的氣場,他也不敢拿捏,開門見山道:
“陛下,蜀賊奪我東吳荊州之地,此乃不共戴天之仇,我主特遣外臣前來,願與魏國結成同盟,共擊蜀漢,平分天下,成就大業。”
果然!與他所料一樣。
聞言,曹叡嘴角微微上揚,不置可否,手指輕輕敲擊龍椅扶手,緩緩言道:
“張紘,張子綱,建安四年,你在朝廷任侍禦使,太祖對你甚是器重,建安五年,太祖任命你為會稽都尉,前往江東說服孫權歸附朝廷,你卻不思報恩,到江東以後轉身投靠孫權,背叛朝廷……”
張紘聽聞此言,臉色略微發白,天氣寒冷,但他的汗珠不自覺從額頭滾落……
曹叡對其態假裝看不見,繼續言道:
“昔年太祖待你不薄,委以重任,盼你能為朝廷立下功勳,可你卻背信棄義,轉投孫權帳下。”
“如今卻又堂而皇之地站在此處,代表孫權與朕商談聯盟之事,你覺得朕會輕易被你這等反複無常之人說服嗎?”
曹叡的聲音低沉而冰冷,在大殿中迴蕩,眼神中透露出的淩厲,讓張紘愈發感到膽寒。
……
(1.1:兄弟們,請假一天,今天公司年會,打工仔一直在忙著(>﹏<),待會還有尾牙宴,今天沒時間更新了,明日開始恢複三更,祝各位兄弟們新年快樂,暴富!暴富!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