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設立新房州
魂穿劉禪:開局安居平五路 作者:滄海清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著,劉禪下令道:“徐達、黃崇聽令!”
徐達大步上前,抱拳道:“臣在!”
黃崇急忙抹抹眼淚,也上前一步道:
“臣,聽令!”
“朕令你二人,領兩萬騎兵,此間徐達為主將、黃崇為副將,即刻出發,經伊闕道奔赴伊闕關,而後與黃權會合,進入洛陽。”
“洛陽眼下僅有三千守軍,若能一舉奪下洛陽,自然再好不過。若拿不下,你這兩萬騎兵便東行至虎牢關前,阻止曹魏在陳留郡的十萬新兵進入洛陽,可知朕意?”
徐達昂首挺胸,自信道:“不過區區十萬烏合之眾罷了,臣領兩萬精銳騎兵,保準讓他們出不了虎牢關。”
“若是他們敢出關,正好!臣可於平原之上,將其一舉滅之!”
黃崇情緒還未完全平複,隻是跟著應道:“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劉禪滿意點點頭,接著下令:“魏延、趙統聽令!”
魏延和趙統迅速出列,齊聲說道:
“末將在!”
“令你二人領兩萬步卒及一所神機營將士,火炮二十門,從伊闕道行進至洛陽。若爾到時,徐達與黃崇未能拿下洛陽,那攻城的重任,便交給你二人了!”
得令後,魏延雙手抱拳,豪情萬丈道:
“陛下放心!定為陛下奪得洛陽!待破城之時,臣再搶上幾個曹魏宗室之女,獻給陛下……”
魏延頓了頓,又問道:“隻是末將不知,陛下是偏好已婚之女,還是未婚之女?請陛下明示!”
劉禪聽聞,臉上閃過一絲不悅,斥道:“好你個魏文長!朕看你是皮又癢了,可是軍棍還沒吃過癮麽?”
魏延拱手,正欲請罪之時。
劉禪又擺擺手,大義凜然道:“什麽已婚未婚?朕沒那麽挑剔!”
話落,魏延驚呆了。
……
劉禪清清嗓子,又對黃崇說道:
“南陽一戰,你表現尚佳,立下戰功,朕原本打算待天下一統,再對諸將論功行賞……但如今,念你即將與爾父團聚,朕決定先行封賞於你。”
接著,劉禪宣讀道:“聽旨,朕今日拜黃崇為四品“複土將軍”,封關內侯,食邑三百戶,望爾此次出征,與天德緊密協作,助我大漢,順利收複洛陽!”
黃崇一震,眼眶又被淚水充盈。
他雙膝跪地,額頭磕在地上,言道:“陛下聖恩如滔滔江水,崇粉身碎骨也難報答……”
“好了,矯情!”
劉禪瞥眼道:“四位將軍下去準備吧,點齊兵馬,今日發兵。至於軍需糧草方麵,丞相已安排好了。”
四人齊聲應諾,躬身退下。
……
四人退下後。
劉禪長舒一口氣,轉頭看向諸葛亮,言道:“相父,此番宛城一役,我軍俘虜曹魏士卒三萬餘人,接下來又到了消化戰俘的時間了。”
諸葛亮輕搖羽扇,頷首道:“陛下放心,老規矩了,挑選精壯且願降漢者編入各軍,為大漢使用。至於傷殘及老弱,臣會將其妥善安排至後方各郡定居。”
劉禪微笑:“好!相父辦事,朕心甚安!”
“今已十月,待這批俘虜完全消化,預計也要明年開春。待那時,我軍便可揮主力之師東進,一舉收複中原。”
“曹魏是秋後的螞蟻,蹦躂不了幾天了!”
劉禪正慷慨激昂說著。
帳簾一挑,一名錦衣衛總旗踏入,雙手呈上密信道:“陛下,洛陽急報!”
劉禪伸手接過密信,迅速展開。
隨著目光在信紙上移動,先是一怔,繼而浮現出一絲冷笑:“相父,魏國下邳王曹宇,竟率曹魏宗室與一眾大臣渡過黃河,看樣子,是打算遷去鄴城。”
諸葛亮波瀾不驚,徐徐說道:“這幾年,陛下率我大漢軍隊,連戰連捷,曹魏疆土不斷被蠶食,洛陽作為曹魏的核心要地,已徹底暴露在我軍兵鋒之下……”
“所以,遷都鄴城,乃是曹叡遲早會做的抉擇。”
劉禪麵色如常,又道:“他願意遷便遷吧,反正河北之地,朕遲早也要踏平的,到那時,看他還能夠遷到哪去。”
言罷,劉禪目光一轉,看向輿圖上豫州的位置,問道:“豫州之地,曹魏還有多少兵馬?”
諸葛亮手指向輿圖,迴稟道:“曹叡在宛城大敗後,率萬餘人狼狽逃迴,經此一役,此時豫州兵力極為空虛。”
“豫州下轄三郡三國,分別為潁川郡、汝南郡、陳郡、沛國、魯國、梁國。
“曹叡敗退後,暫居潁川,眼下雖無確切情報,但想來,也隻有潁川郡治所許昌屯駐了些許兵力……”
“沛國是沛王曹林的封地,魯國為曹宇封國,梁國則屬梁王曹悌。這些封國向來並無多少守備力量,但其地處後方,與我南陽接壤的,主要是潁川郡和汝南郡。”
劉禪點點頭,豫州地盤雖不大,但人口極為密集,乃人口最多的四大州之一。
益、荊、豫、冀乃此時華夏大地上人口最多的四大州,劉禪已完整得其二。
益、荊、冀三州麵積極大,反觀豫州的地盤就很小,隻有六個郡級行政單位。
故而,豫州人口密集、土地肥沃程度可想而知。
……
“相父,你命馬謖派遣錦衣衛,務必將豫州各方動態探查清楚。同時,保持與豫州石韜、孟建的緊密聯絡,待明年開春,朕便擇一員上將,揮師征討豫州!”
諸葛亮:“臣遵旨!”
劉禪轉身,繼續說道:“如今南陽已克,荊州全境盡歸大漢,朕思量著,劃分出一個新‘州’,進一步穩固我大漢統治。”
諸葛亮微微挑眉,拱手問道:“陛下可否詳細說說?”
劉禪大步走到輿圖前,手指劃過益州和荊州的區域,說道:“朕欲將益州的漢中郡拆分出來,與荊州的西城郡、上庸郡、房陵郡、南陽郡、襄陽郡合並,單獨組建‘房州’,設立房州刺史府,相父以為如何?”
諸葛亮聽聞,瞬間目光凝起,緊緊盯著輿圖,眉頭緊鎖,陷入沉思。
片刻後,諸葛亮雙眉舒展,眼中流露出驚歎與欽佩,拱手讚道:“妙!太妙了!陛下此舉,堪稱防備未來地方勢力割據的神來之筆,老臣由衷佩服!”
趙雲一臉疑惑,上前一步:“丞相、陛下,我不理解,如此劃州,有何妙處?”
諸葛亮微笑著看向趙雲,徐徐解釋道:“子龍,漢中郡乃川蜀門戶,往昔,漢中歸屬益州,若益州刺史府中有心懷叵測之人意圖反叛,控製益州全境,他便能憑借漢中位置,進可揮師北上,威脅關中,退可閉關自守,割據一方,朝廷想要平叛難度極大。”
“而荊州的南陽、襄陽等地,同樣舉足輕重,南陽地處中原要衝,荊襄門戶,襄陽更是南北交通咽喉。”
“往昔,此二郡歸荊州管轄,但若荊州有野心家謀反,極有可能擁兵自重,利用南陽與襄陽兩地,進可攻退可守……”
諸葛亮抬手,指向輿圖上規劃的房州區域,“如今陛下將漢中與荊北數郡整合為房州,益州便失去了漢中這道天然屏障,即便日後益州有人妄圖叛亂,沒了漢中依托,朝廷也能迅速出兵平叛,荊州亦然……”
“再者,房州各郡整合之後……”
……
徐達大步上前,抱拳道:“臣在!”
黃崇急忙抹抹眼淚,也上前一步道:
“臣,聽令!”
“朕令你二人,領兩萬騎兵,此間徐達為主將、黃崇為副將,即刻出發,經伊闕道奔赴伊闕關,而後與黃權會合,進入洛陽。”
“洛陽眼下僅有三千守軍,若能一舉奪下洛陽,自然再好不過。若拿不下,你這兩萬騎兵便東行至虎牢關前,阻止曹魏在陳留郡的十萬新兵進入洛陽,可知朕意?”
徐達昂首挺胸,自信道:“不過區區十萬烏合之眾罷了,臣領兩萬精銳騎兵,保準讓他們出不了虎牢關。”
“若是他們敢出關,正好!臣可於平原之上,將其一舉滅之!”
黃崇情緒還未完全平複,隻是跟著應道:“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劉禪滿意點點頭,接著下令:“魏延、趙統聽令!”
魏延和趙統迅速出列,齊聲說道:
“末將在!”
“令你二人領兩萬步卒及一所神機營將士,火炮二十門,從伊闕道行進至洛陽。若爾到時,徐達與黃崇未能拿下洛陽,那攻城的重任,便交給你二人了!”
得令後,魏延雙手抱拳,豪情萬丈道:
“陛下放心!定為陛下奪得洛陽!待破城之時,臣再搶上幾個曹魏宗室之女,獻給陛下……”
魏延頓了頓,又問道:“隻是末將不知,陛下是偏好已婚之女,還是未婚之女?請陛下明示!”
劉禪聽聞,臉上閃過一絲不悅,斥道:“好你個魏文長!朕看你是皮又癢了,可是軍棍還沒吃過癮麽?”
魏延拱手,正欲請罪之時。
劉禪又擺擺手,大義凜然道:“什麽已婚未婚?朕沒那麽挑剔!”
話落,魏延驚呆了。
……
劉禪清清嗓子,又對黃崇說道:
“南陽一戰,你表現尚佳,立下戰功,朕原本打算待天下一統,再對諸將論功行賞……但如今,念你即將與爾父團聚,朕決定先行封賞於你。”
接著,劉禪宣讀道:“聽旨,朕今日拜黃崇為四品“複土將軍”,封關內侯,食邑三百戶,望爾此次出征,與天德緊密協作,助我大漢,順利收複洛陽!”
黃崇一震,眼眶又被淚水充盈。
他雙膝跪地,額頭磕在地上,言道:“陛下聖恩如滔滔江水,崇粉身碎骨也難報答……”
“好了,矯情!”
劉禪瞥眼道:“四位將軍下去準備吧,點齊兵馬,今日發兵。至於軍需糧草方麵,丞相已安排好了。”
四人齊聲應諾,躬身退下。
……
四人退下後。
劉禪長舒一口氣,轉頭看向諸葛亮,言道:“相父,此番宛城一役,我軍俘虜曹魏士卒三萬餘人,接下來又到了消化戰俘的時間了。”
諸葛亮輕搖羽扇,頷首道:“陛下放心,老規矩了,挑選精壯且願降漢者編入各軍,為大漢使用。至於傷殘及老弱,臣會將其妥善安排至後方各郡定居。”
劉禪微笑:“好!相父辦事,朕心甚安!”
“今已十月,待這批俘虜完全消化,預計也要明年開春。待那時,我軍便可揮主力之師東進,一舉收複中原。”
“曹魏是秋後的螞蟻,蹦躂不了幾天了!”
劉禪正慷慨激昂說著。
帳簾一挑,一名錦衣衛總旗踏入,雙手呈上密信道:“陛下,洛陽急報!”
劉禪伸手接過密信,迅速展開。
隨著目光在信紙上移動,先是一怔,繼而浮現出一絲冷笑:“相父,魏國下邳王曹宇,竟率曹魏宗室與一眾大臣渡過黃河,看樣子,是打算遷去鄴城。”
諸葛亮波瀾不驚,徐徐說道:“這幾年,陛下率我大漢軍隊,連戰連捷,曹魏疆土不斷被蠶食,洛陽作為曹魏的核心要地,已徹底暴露在我軍兵鋒之下……”
“所以,遷都鄴城,乃是曹叡遲早會做的抉擇。”
劉禪麵色如常,又道:“他願意遷便遷吧,反正河北之地,朕遲早也要踏平的,到那時,看他還能夠遷到哪去。”
言罷,劉禪目光一轉,看向輿圖上豫州的位置,問道:“豫州之地,曹魏還有多少兵馬?”
諸葛亮手指向輿圖,迴稟道:“曹叡在宛城大敗後,率萬餘人狼狽逃迴,經此一役,此時豫州兵力極為空虛。”
“豫州下轄三郡三國,分別為潁川郡、汝南郡、陳郡、沛國、魯國、梁國。
“曹叡敗退後,暫居潁川,眼下雖無確切情報,但想來,也隻有潁川郡治所許昌屯駐了些許兵力……”
“沛國是沛王曹林的封地,魯國為曹宇封國,梁國則屬梁王曹悌。這些封國向來並無多少守備力量,但其地處後方,與我南陽接壤的,主要是潁川郡和汝南郡。”
劉禪點點頭,豫州地盤雖不大,但人口極為密集,乃人口最多的四大州之一。
益、荊、豫、冀乃此時華夏大地上人口最多的四大州,劉禪已完整得其二。
益、荊、冀三州麵積極大,反觀豫州的地盤就很小,隻有六個郡級行政單位。
故而,豫州人口密集、土地肥沃程度可想而知。
……
“相父,你命馬謖派遣錦衣衛,務必將豫州各方動態探查清楚。同時,保持與豫州石韜、孟建的緊密聯絡,待明年開春,朕便擇一員上將,揮師征討豫州!”
諸葛亮:“臣遵旨!”
劉禪轉身,繼續說道:“如今南陽已克,荊州全境盡歸大漢,朕思量著,劃分出一個新‘州’,進一步穩固我大漢統治。”
諸葛亮微微挑眉,拱手問道:“陛下可否詳細說說?”
劉禪大步走到輿圖前,手指劃過益州和荊州的區域,說道:“朕欲將益州的漢中郡拆分出來,與荊州的西城郡、上庸郡、房陵郡、南陽郡、襄陽郡合並,單獨組建‘房州’,設立房州刺史府,相父以為如何?”
諸葛亮聽聞,瞬間目光凝起,緊緊盯著輿圖,眉頭緊鎖,陷入沉思。
片刻後,諸葛亮雙眉舒展,眼中流露出驚歎與欽佩,拱手讚道:“妙!太妙了!陛下此舉,堪稱防備未來地方勢力割據的神來之筆,老臣由衷佩服!”
趙雲一臉疑惑,上前一步:“丞相、陛下,我不理解,如此劃州,有何妙處?”
諸葛亮微笑著看向趙雲,徐徐解釋道:“子龍,漢中郡乃川蜀門戶,往昔,漢中歸屬益州,若益州刺史府中有心懷叵測之人意圖反叛,控製益州全境,他便能憑借漢中位置,進可揮師北上,威脅關中,退可閉關自守,割據一方,朝廷想要平叛難度極大。”
“而荊州的南陽、襄陽等地,同樣舉足輕重,南陽地處中原要衝,荊襄門戶,襄陽更是南北交通咽喉。”
“往昔,此二郡歸荊州管轄,但若荊州有野心家謀反,極有可能擁兵自重,利用南陽與襄陽兩地,進可攻退可守……”
諸葛亮抬手,指向輿圖上規劃的房州區域,“如今陛下將漢中與荊北數郡整合為房州,益州便失去了漢中這道天然屏障,即便日後益州有人妄圖叛亂,沒了漢中依托,朝廷也能迅速出兵平叛,荊州亦然……”
“再者,房州各郡整合之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