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顆中子星逼近地球時,其表麵溫度可以達到1500萬攝氏度,地球的生命之源——所有的江河湖海都會在一瞬間蒸發掉。
而為人類製造氧氣的花草樹木,也會在一瞬間被燃燒殆盡。如同地獄的一幕會在地球上演。
而橘紅色的亮光。便是地球各處不間斷的火山噴發,暗紅色的岩漿在滾滾黑煙中噴湧而出。
人類,已無可居之所。
藍色的星球變成了火光衝天的火球,向宇宙發出最後的唿救,但是它永遠也等不到救援。
在這最後階段,中子星那強大的引力不斷撕扯著滿目瘡痍的地球,將地球撕裂成了成千上萬塊碎片,無情的把地球每一個原子強行壓縮成中子。
在這之後,它們都會成為中子星的一部分。月球自然也逃不過這樣的悲慘命運。
地球和月球,就這樣被一顆中子星撕扯成了無數碎片。也許不需要多久,逃逸出來的碎片就會光臨到火星。
阮林已經停止了思考,隻是盯著屏幕,涕淚交流。
就在錄像播放至地球和月球被撕裂成碎片的最後一瞬間。
時間仿佛凝固了。阮林胸口的‘克萊因瓶’也發出了橘紅色的亮光。
阮林像一個被母親哄睡著的嬰兒。
他感覺自己好似做了一個夢,又好像親身經曆過。
他看到了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幾個尼安德特人用火燒死了一頭猛獁象歡唿雀躍的樣子。他看到了4000多年前,大禹傳位於子啟,開創了華夏文明的先河。他看到了2000多年前,秦始皇坐上自己龍椅寶座,一揮衣袖,一統華夏,成為千年第一帝王。他看到了500年前,布魯諾因大肆宣傳日心說和宇宙觀而被當作異教徒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上。他看到了40年前,人類正式踏出母星,開始了宇宙航行。
他看到了現在,自己坐在椅子上,正對的畫麵上是地球被撕裂成碎片的樣子。
在這一刻,無盡的知識刻入了他的腦中。從人類第一次知道如何使用火到如今如何造出一艘航行科研船。阮林感受到自己接收了人類從古至今的所有知識。
人腦最多可以存儲7.6tb的知識量。而從古至今人類知識總合有20zb。
更直觀的來說,相當於200億tb的知識總量如烙印一般刻進了阮林的腦中。
阮林現在的大腦現在好似一個沒有容量存儲上限的硬盤。小到能在腦中寫下圖靈機的工作原理和製作方法,大到可以繪製出一艘飛船的製作方法,他可以檢索到任何一條知識。
他能感受到體內細胞的端粒酶活性暴增,他似乎還可以做到‘意識上傳‘。就在剛剛,他感覺到自己的意識可以脫離肉體,上傳到了附近的小型主機上,相當於實現了數據化永生。
如果還有一台地球上的超級計算機來存儲這些知識,如此多的信息湧入計算機也隻會導致一瞬間的崩潰損壞
“這倒挺像幾十年那款遊戲裏一樣,‘血肉苦弱,機械飛升’。或許我真的應該把意識上傳到計算機內。”阮林打趣道
“是因為你嗎?”阮林強忍著腦中的劇痛,一次又一次撫摸著胸口的‘克萊因瓶’。
這是全人類的遺產嗎?或者說,是人類的遺誌。
阮林耳邊彷佛聽到了全人類用各種語言對自己的告別。
直到聽到自己的母語,他再也無法抑製住感情了。
“再見”。
“地球、月球、我的人類同胞們。再見,再見……”阮林擦了擦眼角的淚,喃喃道。
“阮博士,這次對撞產生的碎片較多、威力較大。我們需要改變此行目的地,飛行至火星正背麵躲過這次龐大的碎片衝擊。”wit探出他那滑稽的攝像頭腦袋說道。
“我們還要盡快逃離太陽係。經過這次事件之後,太陽係內所有行星的運行軌道都不穩定了,太陽係中的其它行星,有可能直接奔向太陽,嚴重的話整個太陽係都會分崩離析。
相比之下,火星也可能僅是離現在軌道更遠,可能算是較為安全的了。”阮林在心中默默歎了一口氣。
飛出本恆星係就算對全知全能的自己來說也是無稽之談,至少也需要飛船達到第四宇宙速度。現在隻能暫時呆在火星上計劃進行下一步發展了。
從這個距離觀測火星,已經能很清晰的看到火星的最高火山——奧林匹斯山。寬約600公裏,占地約30萬平方公裏。占地麵積相當於意大利的國土麵積。
這又使得阮林想起了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可惜,自己還沒有親自去過,再也沒有機會可以窺探其真貌了。
“wit,火星還沒有人類登陸過吧?火星就當作一個重新開始的起點吧。重元素豐度高,可以補充急需的燃料。我們如果有足夠的時間,我們甚至還能造出飛船。”阮林托著手,兩眼緊盯著奧林匹斯山說道。
“是的,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人類登陸。”wit答道
“哈哈,自己這算是體會到加加林的感覺了嗎?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阮林乘坐的這艘‘泰坦號’長約34m,高度為6m。圍繞著船身一整圈的是離心力製造裝置,且配備了太陽光帆。
阮林作為地球頭號曆史挖掘學家,這一次就是接了協會的任務:對火星地質進行深層的勘測、挖掘。
沒想到這也為人類文明留下了最後的火種。
在這空閑時間裏,阮林做了一些邏輯推算。
一顆距離地球幾百光年的中子星是不可能突然出現在太陽係內的。
光速難道在特定情況下會改變?30萬公裏每秒的光速固定值難道會加速一千倍?為什麽會是這麽固定的值?
地球被這樣戲劇化的摧毀好像是一件注定的事情。
在這麽短時間內出現這麽多不符合邏輯的改變,那豈不是以前人類關於光速的推算、關於中子星的研究都是一摞廢紙?
更別提那些付諸無數心血的大理論了。這些不符合邏輯的事彷佛是被敲定的劇本,隻用等待揭開帷幕的那一天。
而為人類製造氧氣的花草樹木,也會在一瞬間被燃燒殆盡。如同地獄的一幕會在地球上演。
而橘紅色的亮光。便是地球各處不間斷的火山噴發,暗紅色的岩漿在滾滾黑煙中噴湧而出。
人類,已無可居之所。
藍色的星球變成了火光衝天的火球,向宇宙發出最後的唿救,但是它永遠也等不到救援。
在這最後階段,中子星那強大的引力不斷撕扯著滿目瘡痍的地球,將地球撕裂成了成千上萬塊碎片,無情的把地球每一個原子強行壓縮成中子。
在這之後,它們都會成為中子星的一部分。月球自然也逃不過這樣的悲慘命運。
地球和月球,就這樣被一顆中子星撕扯成了無數碎片。也許不需要多久,逃逸出來的碎片就會光臨到火星。
阮林已經停止了思考,隻是盯著屏幕,涕淚交流。
就在錄像播放至地球和月球被撕裂成碎片的最後一瞬間。
時間仿佛凝固了。阮林胸口的‘克萊因瓶’也發出了橘紅色的亮光。
阮林像一個被母親哄睡著的嬰兒。
他感覺自己好似做了一個夢,又好像親身經曆過。
他看到了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幾個尼安德特人用火燒死了一頭猛獁象歡唿雀躍的樣子。他看到了4000多年前,大禹傳位於子啟,開創了華夏文明的先河。他看到了2000多年前,秦始皇坐上自己龍椅寶座,一揮衣袖,一統華夏,成為千年第一帝王。他看到了500年前,布魯諾因大肆宣傳日心說和宇宙觀而被當作異教徒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上。他看到了40年前,人類正式踏出母星,開始了宇宙航行。
他看到了現在,自己坐在椅子上,正對的畫麵上是地球被撕裂成碎片的樣子。
在這一刻,無盡的知識刻入了他的腦中。從人類第一次知道如何使用火到如今如何造出一艘航行科研船。阮林感受到自己接收了人類從古至今的所有知識。
人腦最多可以存儲7.6tb的知識量。而從古至今人類知識總合有20zb。
更直觀的來說,相當於200億tb的知識總量如烙印一般刻進了阮林的腦中。
阮林現在的大腦現在好似一個沒有容量存儲上限的硬盤。小到能在腦中寫下圖靈機的工作原理和製作方法,大到可以繪製出一艘飛船的製作方法,他可以檢索到任何一條知識。
他能感受到體內細胞的端粒酶活性暴增,他似乎還可以做到‘意識上傳‘。就在剛剛,他感覺到自己的意識可以脫離肉體,上傳到了附近的小型主機上,相當於實現了數據化永生。
如果還有一台地球上的超級計算機來存儲這些知識,如此多的信息湧入計算機也隻會導致一瞬間的崩潰損壞
“這倒挺像幾十年那款遊戲裏一樣,‘血肉苦弱,機械飛升’。或許我真的應該把意識上傳到計算機內。”阮林打趣道
“是因為你嗎?”阮林強忍著腦中的劇痛,一次又一次撫摸著胸口的‘克萊因瓶’。
這是全人類的遺產嗎?或者說,是人類的遺誌。
阮林耳邊彷佛聽到了全人類用各種語言對自己的告別。
直到聽到自己的母語,他再也無法抑製住感情了。
“再見”。
“地球、月球、我的人類同胞們。再見,再見……”阮林擦了擦眼角的淚,喃喃道。
“阮博士,這次對撞產生的碎片較多、威力較大。我們需要改變此行目的地,飛行至火星正背麵躲過這次龐大的碎片衝擊。”wit探出他那滑稽的攝像頭腦袋說道。
“我們還要盡快逃離太陽係。經過這次事件之後,太陽係內所有行星的運行軌道都不穩定了,太陽係中的其它行星,有可能直接奔向太陽,嚴重的話整個太陽係都會分崩離析。
相比之下,火星也可能僅是離現在軌道更遠,可能算是較為安全的了。”阮林在心中默默歎了一口氣。
飛出本恆星係就算對全知全能的自己來說也是無稽之談,至少也需要飛船達到第四宇宙速度。現在隻能暫時呆在火星上計劃進行下一步發展了。
從這個距離觀測火星,已經能很清晰的看到火星的最高火山——奧林匹斯山。寬約600公裏,占地約30萬平方公裏。占地麵積相當於意大利的國土麵積。
這又使得阮林想起了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可惜,自己還沒有親自去過,再也沒有機會可以窺探其真貌了。
“wit,火星還沒有人類登陸過吧?火星就當作一個重新開始的起點吧。重元素豐度高,可以補充急需的燃料。我們如果有足夠的時間,我們甚至還能造出飛船。”阮林托著手,兩眼緊盯著奧林匹斯山說道。
“是的,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人類登陸。”wit答道
“哈哈,自己這算是體會到加加林的感覺了嗎?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阮林乘坐的這艘‘泰坦號’長約34m,高度為6m。圍繞著船身一整圈的是離心力製造裝置,且配備了太陽光帆。
阮林作為地球頭號曆史挖掘學家,這一次就是接了協會的任務:對火星地質進行深層的勘測、挖掘。
沒想到這也為人類文明留下了最後的火種。
在這空閑時間裏,阮林做了一些邏輯推算。
一顆距離地球幾百光年的中子星是不可能突然出現在太陽係內的。
光速難道在特定情況下會改變?30萬公裏每秒的光速固定值難道會加速一千倍?為什麽會是這麽固定的值?
地球被這樣戲劇化的摧毀好像是一件注定的事情。
在這麽短時間內出現這麽多不符合邏輯的改變,那豈不是以前人類關於光速的推算、關於中子星的研究都是一摞廢紙?
更別提那些付諸無數心血的大理論了。這些不符合邏輯的事彷佛是被敲定的劇本,隻用等待揭開帷幕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