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我們所在的大圓形叫做星球?”
“是的,星球還分為好幾種,你們所在的星球叫做行星。看到後麵能發光的大火球了沒!那叫恆星,它給予了你們生命和希望。”
阮林此刻正如一位天文學教授,孜孜不倦地傳授基礎知識。
更多的時候,他如同語言學家,他們詞典裏沒有這麽多陌生詞匯,阮林需要盡量組合兩個他可以理解的詞組。
阿爾急忙看向飛船後方,他看到了天倉五,散發的耀眼光照是如此迷人。
在距離天倉五e0.5個天文單位時,阿爾看到了近在咫尺的天倉五f。
他已經徹底淪陷於銀河之景:“在外麵到處都是星球嗎?它們一共有多少個?它們到底有多大?”
阮林緩緩說道:“你們的詞典裏還沒有這麽龐大的計量數字,總體來說,它們數不清,如同你們星球上的海洋,組成它的水滴有多少個?
沒有人知道究竟有多少個星球,可能也沒有人全部遊覽過。每個恆星係都可以看作一個圓盤。
你們所處的圓盤叫作天倉五恆星係,更大點來說,我們處於銀河係中,它的形狀就像你們星球上的海洋漩渦,它包含了無數個小圓盤。更大一點就是本星係群了,這裏有很多類似於銀河係的星係,當然,我們所在的銀河係也在其中。
而室女座超星係團包含了很多個本星係群,一般來說,最大的單位便是我們可觀測到的宇宙。”
阿爾在此刻問道:“那..更大點的是什麽?”
這個問題如同仲老師對他的提問,阮林愣住了。
是啊,更大點的是什麽?可觀測宇宙外部還有超星係團嗎?封閉的宇宙模型還是開放的宇宙模型,現在也無法定論。
有可能整個宇宙就是個呈現球形的牢籠,外麵隻是虛無,這如同遊戲中的邊界,空氣牆阻隔了一切,無法向前邁進一步。
也有可能可觀測宇宙外部還是另一片宇宙,它們也在逐漸接近。
這如同銀河係和仙女座星係的相互靠攏,它們會在37.5億年後相撞融合。
要是某個智慧文明出生在可觀測宇宙的最外側,他們會看到什麽樣的景象?
大腦主機的升溫把阮林拉迴了顯示。
“更大一點的,我也想知道。”阮林搖了搖頭。
阿爾轉過了頭,和阮林再一次對視:“那你總有一天會知道的,我相信你。”
他捏緊了手心:“謝謝你,阿爾。我終有一天會知道的。”
阿爾直接坐在了地上:“我們還真是渺小,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很多微小的不確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不確定的影響。比如在你的母星上,一片雪花落在了雪山上,就有可能造成雪崩。”
“說起來,你也應該體會一下在外麵的感覺!wit,停滯在此,我們需要出去!”
隨著泰坦號的逐漸減速,尾部的艙門也緩緩打開,阮林拉著阿爾走向了出口。
最後可供傳聲的空氣即將消散,阮林大喊道:“直接跳出去!放心吧,我會把你帶迴來的!”
阮林直接從艙門處一躍而出,他在一刻也感受到了無比奇妙的感受:這如同跳傘一瞬間的失重感,這種失重感一直在保持,他感覺自己一直在向下掉,但是卻無處著地。
阮林轉過頭,望向了剛跳出艙門的阿爾,他還有些不適應,他看來是如此的驚慌,阮林急忙打開了推進設備,趕往他的身旁。
他攙扶著阿爾,共同望向了前方:這裏是一片深黑色的海洋,其中夾雜著數不清的亮點。
如果自己身旁有一位人類女性,他會毫不猶豫地向她告白,告白禮就是眼前的銀河。所有的恆星最終都會消失,可它們現在仍是無畏地閃耀。
阮林在這一刻想到了龐加萊定理,在無數個無數年後,宇宙中所有的所有粒子必然能迴到其無限接近其初始位置的位置。
這個時間有多久呢?大概是一個草履蟲的運動軌跡足以一次性畫出一整幅最後的晚餐的時候。
如果說墒增定律是對宇宙萬物的死亡倒計時,那龐加萊迴歸就是對萬物的重組承諾,隻不過這個承諾,履行的時間太過於漫長了。
身旁的阿爾也走了神,他的眼神遊離於各個閃耀的恆星之間,他向右望去,天倉五f好似可以觸手可及。
下一刻,他又望向了自己的母星,他的眼中已經沒有任何不舍。
他迴了頭,望向了艙門。
阮林也在這時開啟了推進設備,帶著他迴到了泰坦號內。
在返迴的途中,阿爾凝視著舷窗外的無數恆星,一言不發。
隨著泰坦號艙門打開的一瞬間,阿爾跳向了地麵,阮林緊隨其後,幫助他脫掉宇航服。
在麵窗開啟的一刹那,他說道:
“謝謝你,阮林,我已經沒有任何遺憾了。自從第一個大東西飛進我們星球的時候,我就在思考,外麵到底有什麽東西?在你抵達我們星球的時候,我發動了全部族人去迎接你,我想從你這裏知道答案。我的最後疑問現在也解開了,我可以直麵死亡了。
縱然我再怎麽幻想,我也沒想到外麵的星球會如此之多,我每次抬頭仰望天空的時候,隻知道有些東西在閃著光亮,它們在最為黑暗的夜晚也能給我指向正確的方向。
現在我知道了,其中有一顆明亮的恆星就是你所在的恆星係!它也在某一時刻為我指向過道路,它的確是較為明亮的恆星了。
我相信我的族人終有一天能和你一樣,知曉可觀測宇宙外的宇宙。”
它的兩個大眼睛流下了眼淚,如同第一次見麵那樣,牽著阮林的手走向了海邊。
2個地球月後,阿爾在自己的住所內去世,阮林在他身旁守護到了最後一秒。
他在死亡之前緊緊牽住了阮林的雙手,滿臉笑意地離開了。
在這一天,他的全部族人為他送行。根據他們的習俗,死亡之後必須埋葬在雪山的頂峰。
阮林再一次為他穿上了宇航服,為他扣上了麵窗。
他把阿爾的軀體環扣在了自己的胸口前,迎著落日的餘暉,走向了最高的山峰。
“是的,星球還分為好幾種,你們所在的星球叫做行星。看到後麵能發光的大火球了沒!那叫恆星,它給予了你們生命和希望。”
阮林此刻正如一位天文學教授,孜孜不倦地傳授基礎知識。
更多的時候,他如同語言學家,他們詞典裏沒有這麽多陌生詞匯,阮林需要盡量組合兩個他可以理解的詞組。
阿爾急忙看向飛船後方,他看到了天倉五,散發的耀眼光照是如此迷人。
在距離天倉五e0.5個天文單位時,阿爾看到了近在咫尺的天倉五f。
他已經徹底淪陷於銀河之景:“在外麵到處都是星球嗎?它們一共有多少個?它們到底有多大?”
阮林緩緩說道:“你們的詞典裏還沒有這麽龐大的計量數字,總體來說,它們數不清,如同你們星球上的海洋,組成它的水滴有多少個?
沒有人知道究竟有多少個星球,可能也沒有人全部遊覽過。每個恆星係都可以看作一個圓盤。
你們所處的圓盤叫作天倉五恆星係,更大點來說,我們處於銀河係中,它的形狀就像你們星球上的海洋漩渦,它包含了無數個小圓盤。更大一點就是本星係群了,這裏有很多類似於銀河係的星係,當然,我們所在的銀河係也在其中。
而室女座超星係團包含了很多個本星係群,一般來說,最大的單位便是我們可觀測到的宇宙。”
阿爾在此刻問道:“那..更大點的是什麽?”
這個問題如同仲老師對他的提問,阮林愣住了。
是啊,更大點的是什麽?可觀測宇宙外部還有超星係團嗎?封閉的宇宙模型還是開放的宇宙模型,現在也無法定論。
有可能整個宇宙就是個呈現球形的牢籠,外麵隻是虛無,這如同遊戲中的邊界,空氣牆阻隔了一切,無法向前邁進一步。
也有可能可觀測宇宙外部還是另一片宇宙,它們也在逐漸接近。
這如同銀河係和仙女座星係的相互靠攏,它們會在37.5億年後相撞融合。
要是某個智慧文明出生在可觀測宇宙的最外側,他們會看到什麽樣的景象?
大腦主機的升溫把阮林拉迴了顯示。
“更大一點的,我也想知道。”阮林搖了搖頭。
阿爾轉過了頭,和阮林再一次對視:“那你總有一天會知道的,我相信你。”
他捏緊了手心:“謝謝你,阿爾。我終有一天會知道的。”
阿爾直接坐在了地上:“我們還真是渺小,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很多微小的不確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不確定的影響。比如在你的母星上,一片雪花落在了雪山上,就有可能造成雪崩。”
“說起來,你也應該體會一下在外麵的感覺!wit,停滯在此,我們需要出去!”
隨著泰坦號的逐漸減速,尾部的艙門也緩緩打開,阮林拉著阿爾走向了出口。
最後可供傳聲的空氣即將消散,阮林大喊道:“直接跳出去!放心吧,我會把你帶迴來的!”
阮林直接從艙門處一躍而出,他在一刻也感受到了無比奇妙的感受:這如同跳傘一瞬間的失重感,這種失重感一直在保持,他感覺自己一直在向下掉,但是卻無處著地。
阮林轉過頭,望向了剛跳出艙門的阿爾,他還有些不適應,他看來是如此的驚慌,阮林急忙打開了推進設備,趕往他的身旁。
他攙扶著阿爾,共同望向了前方:這裏是一片深黑色的海洋,其中夾雜著數不清的亮點。
如果自己身旁有一位人類女性,他會毫不猶豫地向她告白,告白禮就是眼前的銀河。所有的恆星最終都會消失,可它們現在仍是無畏地閃耀。
阮林在這一刻想到了龐加萊定理,在無數個無數年後,宇宙中所有的所有粒子必然能迴到其無限接近其初始位置的位置。
這個時間有多久呢?大概是一個草履蟲的運動軌跡足以一次性畫出一整幅最後的晚餐的時候。
如果說墒增定律是對宇宙萬物的死亡倒計時,那龐加萊迴歸就是對萬物的重組承諾,隻不過這個承諾,履行的時間太過於漫長了。
身旁的阿爾也走了神,他的眼神遊離於各個閃耀的恆星之間,他向右望去,天倉五f好似可以觸手可及。
下一刻,他又望向了自己的母星,他的眼中已經沒有任何不舍。
他迴了頭,望向了艙門。
阮林也在這時開啟了推進設備,帶著他迴到了泰坦號內。
在返迴的途中,阿爾凝視著舷窗外的無數恆星,一言不發。
隨著泰坦號艙門打開的一瞬間,阿爾跳向了地麵,阮林緊隨其後,幫助他脫掉宇航服。
在麵窗開啟的一刹那,他說道:
“謝謝你,阮林,我已經沒有任何遺憾了。自從第一個大東西飛進我們星球的時候,我就在思考,外麵到底有什麽東西?在你抵達我們星球的時候,我發動了全部族人去迎接你,我想從你這裏知道答案。我的最後疑問現在也解開了,我可以直麵死亡了。
縱然我再怎麽幻想,我也沒想到外麵的星球會如此之多,我每次抬頭仰望天空的時候,隻知道有些東西在閃著光亮,它們在最為黑暗的夜晚也能給我指向正確的方向。
現在我知道了,其中有一顆明亮的恆星就是你所在的恆星係!它也在某一時刻為我指向過道路,它的確是較為明亮的恆星了。
我相信我的族人終有一天能和你一樣,知曉可觀測宇宙外的宇宙。”
它的兩個大眼睛流下了眼淚,如同第一次見麵那樣,牽著阮林的手走向了海邊。
2個地球月後,阿爾在自己的住所內去世,阮林在他身旁守護到了最後一秒。
他在死亡之前緊緊牽住了阮林的雙手,滿臉笑意地離開了。
在這一天,他的全部族人為他送行。根據他們的習俗,死亡之後必須埋葬在雪山的頂峰。
阮林再一次為他穿上了宇航服,為他扣上了麵窗。
他把阿爾的軀體環扣在了自己的胸口前,迎著落日的餘暉,走向了最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