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博士,在十秒鍾前,一艘流星級驅逐艦內的機器人出現了異常,具體畫麵如下。」
it的提醒,使得阮林選擇放棄思考這個問題。
自己從捏碎那台機器人的處理器到現在,僅僅過去了十秒鍾。
這已經出現了鍾慢效應:
雖然自己的意識抵達了六維,但自己仍然進行了「標準計時」,根據自己的檢測結果顯示,從抵達六維到現在,已經過去了300分鍾。
但it所處的三維「標準計時」,僅僅過去了10秒鍾。
最重要的是,突破四維的方法已經寫在了自己臉上,自己仍無法突破,以三維的視角來思考六維太過於幻想化了
自己如同加來道雄眼中的「鯉魚科學家」,被倏忽抓出了「池塘」,脫離池塘的那一刻,自己的眼界和思考方式才有所變化,這對於「池塘」中的其他鯉魚來說,是不敢想象的。
如果it具有自我思考的能力,那麽它會切身感受到這一可怖的景象,自己在三維中消失了十秒鍾,隨後自己突然又冒了出來,這對於它來講,也是一個奇跡。
待自己迴來後,具有自我思考能力的it可能會聽信自己的描述,但換成別的智慧生物,可能會付之一笑,這個故事對於三維生物來說是怪誕的,大多數三維生物都會認為自己在胡說八道。
四維都沒觸碰到,六維怎麽可能就一定存在呢?
這可能是他們大多數的第一反應。
「說到底,我也是井底之蛙罷了,這次的事件也讓我切身銘記了一個道理,永遠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問題。」
阮林在此想到了另一種可能,他想要開展一次不可思議的「大貝爾實驗」!
但這次實驗的前提是,遇到一個成員眾多的智慧文明。
首先要做的,便是離開這65光年內的「文明真空地帶」。
雖然是計劃300年後離開,但阮林對格利澤667c仍然是不忍釋手,如果沒有迫在眉睫的生命威脅,他並不想放棄這裏。
阮林決定對「最後停留300年」這一計劃進行適當的修改,最大的時間限度就是水滴的最終壽命——400年。
但也不可能真的要等到水滴壽命結束時才啟程,如果剛好出現了歸零者的附屬文明,就沒有反應時間了。
390年,這是最後的期限。
艦船生產的主要方向不能就此改變,目前仍需要追求數量,如果大力生產行星級、恆星級戰列艦,反而失去了整體艦隊的機動性,無法利用大規模艦船來牽扯敵方艦隊,這是得不償失的。
阮林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艦船的製造、後勤補給。
大多數恆星係隻有一兩顆行星,如果那一兩顆行星裏也沒有岩石行星,自己連一艘艦船都無法製造。
有些恆星係甚至沒有行星。
現在製造艦船、提煉礦物的流程還是過於低效,太空船塢隻能製造小型艦船。
行星級及以上的艦船,必須在行星地表搭建太空電梯,隨後在靜止軌道處完成龍骨搭建工作。
而後勤補給能力,也代表著長久戰爭的根本。
他已有此類構思,這類巨型構築被稱為「星基」。
星基可以做到存儲燃料、電量補給、提煉礦物、製造大型艦船一體化。
這既算得上是補給中心,也是大型船塢!
之前依靠著龐大的艦隊,一場戰爭並沒有耗費太多時間和資源,但如果是持久戰,後勤和製造問題就顯而易見了。
科幻中的幾億艘艦船,沒有掌握正反物質提煉技術的情況下,不依靠行星的資源,沒有補給中心是極不現實的,這已經是玄幻的範疇了。
阮林下定了決心:「it,修訂計劃,最後在此停留390年,隨後啟程至室女座61!」
他隨後便開始構思星基的大體模型,星基必須能製造行星級巡洋艦、戰列艦,且必須配備無數個小型艦船停滯艙,這樣也能為整個艦隊節省一些燃料,它也像一艘航空母艦。
星基的大體模樣宛如一隻張開雙翼的鳥,直線長度為50公裏,寬度為20公裏,尾部共有4個引擎噴射口。
兩側張開的「翅膀」便是建造大型艦船之處,這就是兩個大型艦船建造艙,其實用兩個長方體來形容更為合適,這兩個建造艙也必須配備強相互作用力發生裝置,且在艦船製造時,必須對龍骨進行固定。
星基內部總載重量的40%存儲補給燃料,10%存儲可控核聚變電池,20%用來建造提煉機,剩餘的30%全部用來存儲提煉後的礦物。
而整個星際的中央主體部分,兩側共有1000個開口處,這便是流星級驅逐艦的停滯之處。
戰爭開始後,它必須停滯於太空中,且處於整個艦隊的大後方。
它必須擁有一些自保能力,在主體部分的上方,搭載了40個等離子炮發射口。
建造一個星基的預計工期為24年,理想狀態下,等離開格利澤667c時,16個星基也會隨之離開。
星基的完整構築思路、模型耗費了兩年時間,阮林對著屏幕中的建模畫麵,長舒了一口氣。
「it,開始星基的建造工作吧!」
星基的製造也代表著「星際軍事理論」的第一步完善,現在的文明戰爭已經不同於地球時期了。
第一個星基的建造比預期中要快得多,工期為21年。
格利澤667的靜止軌道處,從無到有,遮天蔽日的星基就此建造完成。
就在阮林準備一覽其全貌時,it的通知就此響起:
「有三艘水滴探測器同時與我們失去了聯係,物體探測器最後傳迴的數據顯示,它們同時遭遇了一支艦隊,飛行速度與我們相同,約為光速的10%,最後的顯示位置距離我們2.3光年。」
阮林鎮定了下來,根據it所說,這支艦隊極為可能是歸零者的附屬文明,3000億分之一的概率!竟然真被自己碰上了,這是一種幸運,還是一種不幸?
他們可能早已發現了自己的存在,此行的目標就是格利澤667c。
這條信息經過了2.3年才傳迴此處,如果他們的艦船的最高速度為10%光速,抵達格利澤667c現在隻需要19.7年。
這是戰爭來臨的最後期限。
為您提供大神煮不爛的耳機的《無盡星途:失落文明》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九十八章星基免費閱讀.
it的提醒,使得阮林選擇放棄思考這個問題。
自己從捏碎那台機器人的處理器到現在,僅僅過去了十秒鍾。
這已經出現了鍾慢效應:
雖然自己的意識抵達了六維,但自己仍然進行了「標準計時」,根據自己的檢測結果顯示,從抵達六維到現在,已經過去了300分鍾。
但it所處的三維「標準計時」,僅僅過去了10秒鍾。
最重要的是,突破四維的方法已經寫在了自己臉上,自己仍無法突破,以三維的視角來思考六維太過於幻想化了
自己如同加來道雄眼中的「鯉魚科學家」,被倏忽抓出了「池塘」,脫離池塘的那一刻,自己的眼界和思考方式才有所變化,這對於「池塘」中的其他鯉魚來說,是不敢想象的。
如果it具有自我思考的能力,那麽它會切身感受到這一可怖的景象,自己在三維中消失了十秒鍾,隨後自己突然又冒了出來,這對於它來講,也是一個奇跡。
待自己迴來後,具有自我思考能力的it可能會聽信自己的描述,但換成別的智慧生物,可能會付之一笑,這個故事對於三維生物來說是怪誕的,大多數三維生物都會認為自己在胡說八道。
四維都沒觸碰到,六維怎麽可能就一定存在呢?
這可能是他們大多數的第一反應。
「說到底,我也是井底之蛙罷了,這次的事件也讓我切身銘記了一個道理,永遠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問題。」
阮林在此想到了另一種可能,他想要開展一次不可思議的「大貝爾實驗」!
但這次實驗的前提是,遇到一個成員眾多的智慧文明。
首先要做的,便是離開這65光年內的「文明真空地帶」。
雖然是計劃300年後離開,但阮林對格利澤667c仍然是不忍釋手,如果沒有迫在眉睫的生命威脅,他並不想放棄這裏。
阮林決定對「最後停留300年」這一計劃進行適當的修改,最大的時間限度就是水滴的最終壽命——400年。
但也不可能真的要等到水滴壽命結束時才啟程,如果剛好出現了歸零者的附屬文明,就沒有反應時間了。
390年,這是最後的期限。
艦船生產的主要方向不能就此改變,目前仍需要追求數量,如果大力生產行星級、恆星級戰列艦,反而失去了整體艦隊的機動性,無法利用大規模艦船來牽扯敵方艦隊,這是得不償失的。
阮林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艦船的製造、後勤補給。
大多數恆星係隻有一兩顆行星,如果那一兩顆行星裏也沒有岩石行星,自己連一艘艦船都無法製造。
有些恆星係甚至沒有行星。
現在製造艦船、提煉礦物的流程還是過於低效,太空船塢隻能製造小型艦船。
行星級及以上的艦船,必須在行星地表搭建太空電梯,隨後在靜止軌道處完成龍骨搭建工作。
而後勤補給能力,也代表著長久戰爭的根本。
他已有此類構思,這類巨型構築被稱為「星基」。
星基可以做到存儲燃料、電量補給、提煉礦物、製造大型艦船一體化。
這既算得上是補給中心,也是大型船塢!
之前依靠著龐大的艦隊,一場戰爭並沒有耗費太多時間和資源,但如果是持久戰,後勤和製造問題就顯而易見了。
科幻中的幾億艘艦船,沒有掌握正反物質提煉技術的情況下,不依靠行星的資源,沒有補給中心是極不現實的,這已經是玄幻的範疇了。
阮林下定了決心:「it,修訂計劃,最後在此停留390年,隨後啟程至室女座61!」
他隨後便開始構思星基的大體模型,星基必須能製造行星級巡洋艦、戰列艦,且必須配備無數個小型艦船停滯艙,這樣也能為整個艦隊節省一些燃料,它也像一艘航空母艦。
星基的大體模樣宛如一隻張開雙翼的鳥,直線長度為50公裏,寬度為20公裏,尾部共有4個引擎噴射口。
兩側張開的「翅膀」便是建造大型艦船之處,這就是兩個大型艦船建造艙,其實用兩個長方體來形容更為合適,這兩個建造艙也必須配備強相互作用力發生裝置,且在艦船製造時,必須對龍骨進行固定。
星基內部總載重量的40%存儲補給燃料,10%存儲可控核聚變電池,20%用來建造提煉機,剩餘的30%全部用來存儲提煉後的礦物。
而整個星際的中央主體部分,兩側共有1000個開口處,這便是流星級驅逐艦的停滯之處。
戰爭開始後,它必須停滯於太空中,且處於整個艦隊的大後方。
它必須擁有一些自保能力,在主體部分的上方,搭載了40個等離子炮發射口。
建造一個星基的預計工期為24年,理想狀態下,等離開格利澤667c時,16個星基也會隨之離開。
星基的完整構築思路、模型耗費了兩年時間,阮林對著屏幕中的建模畫麵,長舒了一口氣。
「it,開始星基的建造工作吧!」
星基的製造也代表著「星際軍事理論」的第一步完善,現在的文明戰爭已經不同於地球時期了。
第一個星基的建造比預期中要快得多,工期為21年。
格利澤667的靜止軌道處,從無到有,遮天蔽日的星基就此建造完成。
就在阮林準備一覽其全貌時,it的通知就此響起:
「有三艘水滴探測器同時與我們失去了聯係,物體探測器最後傳迴的數據顯示,它們同時遭遇了一支艦隊,飛行速度與我們相同,約為光速的10%,最後的顯示位置距離我們2.3光年。」
阮林鎮定了下來,根據it所說,這支艦隊極為可能是歸零者的附屬文明,3000億分之一的概率!竟然真被自己碰上了,這是一種幸運,還是一種不幸?
他們可能早已發現了自己的存在,此行的目標就是格利澤667c。
這條信息經過了2.3年才傳迴此處,如果他們的艦船的最高速度為10%光速,抵達格利澤667c現在隻需要19.7年。
這是戰爭來臨的最後期限。
為您提供大神煮不爛的耳機的《無盡星途:失落文明》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九十八章星基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