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有一人知臣,今生足矣【跪求訂閱,跪求月票,跪求推薦票!】
一人之下:從封神傳承開始 作者:上清玉景道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天罡帶領孟凡與李星雲二人來到一處巍峨的石門外停下,然後極為熟練的將那石門打開。
“二位殿下,請!”
孟凡和李星雲對視一眼,而後朝著裏麵走去。
而袁天罡卻站在門外,瞥向李嗣源等人。
李嗣源心中懼怕不已,當即跪倒在地,為自己狡辯道:“大帥,冒犯天子實在是小王無意之舉,真假難辨,小王也是再三思索,才決心跟隨。”
袁天罡冷哼一聲:“有意無意,便都罷了,你的命現已無用,還迴來吧!”
李星雲此時卻停下腳步,冷冷道:“袁天罡,你到底是走,還是不走?”
之前假李之事,讓李星雲對袁天罡頗有些怨懟,剛剛孟凡和袁天罡在外麵所打得那些機鋒,在李星雲聽來,反而更像是袁天罡在逼著孟凡殺死假李一樣,逼迫他們兄弟相殘。
還有一直以來他和假李的交手,亦是如此,令本應是兄弟的假李,對他反目成仇。
而自己就如同玩物棋子一般,任由袁天罡隨意擺弄,玩弄於股掌之中。
此時此刻,李星雲對於袁天罡的厭惡達到了最高點,一直以來,他最為珍視的便是親情。
在幼時離宮之後,他孤零零的一個人,和李煥流浪江湖,他的那些哥哥們全都死了,包括自己的父皇。
在得知孟凡的存在時,天知道他有多麽高興,自己終於不再是唯一的那一個李氏血脈。
而今天,他的另一位兄弟,差點就死在袁天罡的手裏,李星雲心中自然怨恨對方。
袁天罡自然也明白李星雲的感受,當即躬身一拜道:“臣,罪該萬死!”
而就在袁天罡進去的那一刻,鏡心魔對著袁天罡俯首而拜,這讓心細的張子凡注意到了其反常的舉動。
在三人進去後,隻見入目一片黑暗,袁天罡駕輕就熟的按下又一處機關,兩旁的石柱上開始燃燒起熊熊火盆。
在火光照耀下,這條道路的盡頭處,有一條張牙舞爪的龐大猙獰石龍,須發怒張,口中含珠,懸掛於空。
而那石龍之下,則是一尊純金打造的龍椅,放置在無數層階梯所累砌的高台之上,仿佛在等待著它真正的主人到來。
“看來,你很熟悉這裏?”
李星雲環顧四周,冷聲對著袁天罡問道。
袁天罡緩步上前,並解釋道:“本帥從不知此地在何處,隻是此地格局是當年本帥親定罷了。”
李星雲剛想跟上袁天罡的步伐,卻忽然看到在道路兩側有許多屍骸,麵朝一個方向,跪在地上。
數十年已過,早已化作幹屍枯骨。
“他們,便是當年建造此處的不良人?”
袁天罡的聲音依舊平靜,並未因為這些不良人的屍骸而停下腳步,隻是道:“枯骨罷了,何足掛齒。”
孟凡則是唏噓道:“這就是一將功成,萬骨皆枯!”
這時候,袁天罡反而扭過頭,看向孟凡,似是教誨般的說道:“將,豈可與帝王功業相比,帝王談笑間,當一言傾天下!”
孟凡隨口吟誦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袁天罡聽完,似是認同道:“殿下大才,就是暮氣重了些!”
李星雲聽完,卻皺眉道:“笑談之中,說不盡的豐功偉績,但笑談之中也是數不盡的白骨皚皚,一句話會有多少人顛沛流離,又會有多少人魂歸無處?”
他低下頭,似有感懷道:“隻是因為,一個人的,一句話!”
隨後,他抬起頭,看向身前的袁天罡,望向其背影問道:“但這一句話能殺人,是不是也能救人呢?”
“其實我一直都明白,龍泉不出,這些可敬的死士便會永不瞑目,大唐不複,他們的犧牲就會毫無價值。”
“我輩身在江湖,亦逢亂世,當勇往直前,無畏無懼,但我也明白,這世間無不死之人,更無不衰之國。”
“可若是輩出的能人都能像你一般,一活百年,抓著已逝之勢,不顧己失民心,妄圖星火燎原,這天下,會變成什麽樣呢?”
“道法自然這四個字,我想世間沒有人會比你更清楚它的含義,不是嗎?”
“袁天罡,三百年了,再不收手,你就沒有機會了!”
孟凡卻在此時搖頭反駁道:“你剛剛所說我並不認同,你說我輩身在江湖,但又何止是江湖,既然身具李唐血脈,便早已入廟堂之中,難脫己身。”
“你說這世間無不死之人,更無不衰之國,李星雲,我來問你,這天地之外,你可曾見過?”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不要用你淺薄的目光來揣測乾坤的浩瀚,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之間,你短短數十載的光陰,又能看透幾何呢?”
“再說星火燎原,我倒是反而認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後一句話,孟凡並沒有給出解釋,但眼眸中卻充滿著堅定和追憶。
旋即,他笑道:“天定勝人兮,人定勝天,不去做,怎麽會知道呢?”
“哪一個朝代不是創立得極為艱辛,秦奮六世之餘烈,才有東出天下的機會,李星雲,我知道你在顧忌什麽。”
“但是我也要告訴你一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袁天罡聽完,不由得仰天而笑,道:“說得好,殿下所言,說出臣三百年苦心,有一人知臣,今生足矣。”
而後,他又看向李星雲,歎道:“你長大了,終不似當年模樣。”
“二位殿下,可否陪本帥,聊聊啊?”
袁天罡腳步沉重緩慢,走在那通往龍椅的台階之上,每走一步,都好似走過他三百年人生中的一段經曆。
而孟凡和李星雲則跟隨在他身後,不時可見台階上的枯骨屍骸,一將功成萬骨枯,在三百年光陰中,不知有多少人倒在了皇位的爭奪之中。
而眼下此情此景,又恰似袁天罡在為兩人開路,引領著兩人走向盡頭,那龍椅的所在。
“天下盡做餌,唯本帥執杆。”
“三百年光陰,京師長安到東都洛陽興亡起伏,從鼓動楊廣大興師旅到造就貞觀之治,渭水之盟到大敗突厥,廢王立武到二聖臨朝,謀天寶之亂到縱黃巢造反警示僖宗。”
“臣,無不是為了大唐,這其中多少苦心,多少苦難,本帥始終不曾停下腳步!”
(本章完)
“二位殿下,請!”
孟凡和李星雲對視一眼,而後朝著裏麵走去。
而袁天罡卻站在門外,瞥向李嗣源等人。
李嗣源心中懼怕不已,當即跪倒在地,為自己狡辯道:“大帥,冒犯天子實在是小王無意之舉,真假難辨,小王也是再三思索,才決心跟隨。”
袁天罡冷哼一聲:“有意無意,便都罷了,你的命現已無用,還迴來吧!”
李星雲此時卻停下腳步,冷冷道:“袁天罡,你到底是走,還是不走?”
之前假李之事,讓李星雲對袁天罡頗有些怨懟,剛剛孟凡和袁天罡在外麵所打得那些機鋒,在李星雲聽來,反而更像是袁天罡在逼著孟凡殺死假李一樣,逼迫他們兄弟相殘。
還有一直以來他和假李的交手,亦是如此,令本應是兄弟的假李,對他反目成仇。
而自己就如同玩物棋子一般,任由袁天罡隨意擺弄,玩弄於股掌之中。
此時此刻,李星雲對於袁天罡的厭惡達到了最高點,一直以來,他最為珍視的便是親情。
在幼時離宮之後,他孤零零的一個人,和李煥流浪江湖,他的那些哥哥們全都死了,包括自己的父皇。
在得知孟凡的存在時,天知道他有多麽高興,自己終於不再是唯一的那一個李氏血脈。
而今天,他的另一位兄弟,差點就死在袁天罡的手裏,李星雲心中自然怨恨對方。
袁天罡自然也明白李星雲的感受,當即躬身一拜道:“臣,罪該萬死!”
而就在袁天罡進去的那一刻,鏡心魔對著袁天罡俯首而拜,這讓心細的張子凡注意到了其反常的舉動。
在三人進去後,隻見入目一片黑暗,袁天罡駕輕就熟的按下又一處機關,兩旁的石柱上開始燃燒起熊熊火盆。
在火光照耀下,這條道路的盡頭處,有一條張牙舞爪的龐大猙獰石龍,須發怒張,口中含珠,懸掛於空。
而那石龍之下,則是一尊純金打造的龍椅,放置在無數層階梯所累砌的高台之上,仿佛在等待著它真正的主人到來。
“看來,你很熟悉這裏?”
李星雲環顧四周,冷聲對著袁天罡問道。
袁天罡緩步上前,並解釋道:“本帥從不知此地在何處,隻是此地格局是當年本帥親定罷了。”
李星雲剛想跟上袁天罡的步伐,卻忽然看到在道路兩側有許多屍骸,麵朝一個方向,跪在地上。
數十年已過,早已化作幹屍枯骨。
“他們,便是當年建造此處的不良人?”
袁天罡的聲音依舊平靜,並未因為這些不良人的屍骸而停下腳步,隻是道:“枯骨罷了,何足掛齒。”
孟凡則是唏噓道:“這就是一將功成,萬骨皆枯!”
這時候,袁天罡反而扭過頭,看向孟凡,似是教誨般的說道:“將,豈可與帝王功業相比,帝王談笑間,當一言傾天下!”
孟凡隨口吟誦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袁天罡聽完,似是認同道:“殿下大才,就是暮氣重了些!”
李星雲聽完,卻皺眉道:“笑談之中,說不盡的豐功偉績,但笑談之中也是數不盡的白骨皚皚,一句話會有多少人顛沛流離,又會有多少人魂歸無處?”
他低下頭,似有感懷道:“隻是因為,一個人的,一句話!”
隨後,他抬起頭,看向身前的袁天罡,望向其背影問道:“但這一句話能殺人,是不是也能救人呢?”
“其實我一直都明白,龍泉不出,這些可敬的死士便會永不瞑目,大唐不複,他們的犧牲就會毫無價值。”
“我輩身在江湖,亦逢亂世,當勇往直前,無畏無懼,但我也明白,這世間無不死之人,更無不衰之國。”
“可若是輩出的能人都能像你一般,一活百年,抓著已逝之勢,不顧己失民心,妄圖星火燎原,這天下,會變成什麽樣呢?”
“道法自然這四個字,我想世間沒有人會比你更清楚它的含義,不是嗎?”
“袁天罡,三百年了,再不收手,你就沒有機會了!”
孟凡卻在此時搖頭反駁道:“你剛剛所說我並不認同,你說我輩身在江湖,但又何止是江湖,既然身具李唐血脈,便早已入廟堂之中,難脫己身。”
“你說這世間無不死之人,更無不衰之國,李星雲,我來問你,這天地之外,你可曾見過?”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不要用你淺薄的目光來揣測乾坤的浩瀚,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之間,你短短數十載的光陰,又能看透幾何呢?”
“再說星火燎原,我倒是反而認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後一句話,孟凡並沒有給出解釋,但眼眸中卻充滿著堅定和追憶。
旋即,他笑道:“天定勝人兮,人定勝天,不去做,怎麽會知道呢?”
“哪一個朝代不是創立得極為艱辛,秦奮六世之餘烈,才有東出天下的機會,李星雲,我知道你在顧忌什麽。”
“但是我也要告訴你一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袁天罡聽完,不由得仰天而笑,道:“說得好,殿下所言,說出臣三百年苦心,有一人知臣,今生足矣。”
而後,他又看向李星雲,歎道:“你長大了,終不似當年模樣。”
“二位殿下,可否陪本帥,聊聊啊?”
袁天罡腳步沉重緩慢,走在那通往龍椅的台階之上,每走一步,都好似走過他三百年人生中的一段經曆。
而孟凡和李星雲則跟隨在他身後,不時可見台階上的枯骨屍骸,一將功成萬骨枯,在三百年光陰中,不知有多少人倒在了皇位的爭奪之中。
而眼下此情此景,又恰似袁天罡在為兩人開路,引領著兩人走向盡頭,那龍椅的所在。
“天下盡做餌,唯本帥執杆。”
“三百年光陰,京師長安到東都洛陽興亡起伏,從鼓動楊廣大興師旅到造就貞觀之治,渭水之盟到大敗突厥,廢王立武到二聖臨朝,謀天寶之亂到縱黃巢造反警示僖宗。”
“臣,無不是為了大唐,這其中多少苦心,多少苦難,本帥始終不曾停下腳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