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玄也玄,倒也不難。
雖然說從黑土種出硝來說可能覺得有點無法理解。
但是如果深入到微觀尺度,明白了主要的作用源頭硝化菌,那麽就可以稍微理解一點這離譜的硝田效率了。
就像長耳鼠和雪牛,兩類草食動物在野外沒見到對本就脆弱的北國風光生態係統造成破壞的情況;
就像雖然砂生蒜、青穗麥和牧草這三樣東西,在外麵也沒看到遍地都是,半寒凍的大地上的綠色基本上保持著灌木和針葉林的搭配。
那麽動植物可以因為“人”的介入而得到改變,細菌未嚐不行。
要說有什麽不安的,也就是因為這份改變不是他們主動造成的,而是他們被動承受的。
“動植物也就算了,連天生就容易變異的細菌都能穩定保持著一份識別,這真是十足的設計生態係統,十足的設計生物圈。”
早就提出過納米機器猜想的容枕嵩女士,雖然在這邊世界裏沒有足夠的技術做到抽血和用電鏡來觀察,但是多多少少也有個底,猜測這兩邊的異常,來源於同一種影響。
同一種納米機器。
人工設計了生態係統,並且來進行實驗,並不是什麽聞所未聞的事情。
曾經在藍星上,就有過二號生物圈之類的實驗曆史。
但是主動參與和被動成為是兩迴事。
“一個設計的生態係統,現在隔著宇宙傳遞到藍星上了……哪怕冬眠體質和爆炸羊的出現都是好事,我還是擔心我們的努力是否是錯誤的。”
這是實話,至少是個負責任的研究人員可以說出來的話語。
也許會成為實驗一部分的惶恐,是就算並非需要做實驗的專業出身的人,也能夠同理的巨大恐懼。
而恐懼的下一步,如果找不到解決的方法和機會,就會開始內碾和甩鍋。
所以,喬勁政委直接在討論的時候終止了容枕嵩女士的繼續說明,而是給了陸九淵一個台階。
“不要用錯誤論捆綁我們的同誌和我們的奮鬥目標,是陸小同誌贏家娛樂城,是我們主動選擇的。”
哪怕天地翻覆也好,唯獨他們卻不能選擇給陸九淵以壓力。
……
陸九淵並沒有因為這份擔憂就擺爛。
相反,種硝的大獲成功,也讓他和幾位專家想到一塊去了。
“既然硝化菌可以,那麽青黴菌和酵母菌……”
雖然他們有著複活作為保障,但是難免會有受傷和感染的可能性。
同樣的道理,哪怕世有五穀可以療饑,並不代表發酵風味的食品,醬醋酒等東西不需要了。
用簡單食物支配了一個多月了,隨著營地境況的逐漸完善,人口數量的穩步增加。
眾人的期望也自然會逐漸從很低,朝著合理靠近。
這個時候,換一換精致食物,從草藥換成醫藥,也是合情合理的需求。
(很低的期望:我要使自己堅強起來。情緒影響+24。
較低的期望:我不能指望過得很舒適。情緒影響+18。
合理的期望:我不能指望凡事都被慣著。情緒影響+12。)
再說了,哪怕到了異星球,醫藥和酒精也應該擁有著同樣的價值。
這一點,他們也從加入他們的迴音灣部落民,曾經是商隊成員的新人們口中加以確定了。
“真能做新藥和酒精嗎?真能做,我們以後幫你們跑商賣出去,想買什麽都行,包在我們身上。”
“什麽你們我們的,都是一家,學好了神州語,懂技術懂操作了,我們也能做這種祭司才會的東西。”
……
說幹就幹,營地裏在容女士的帶領下,首先準備的就是土製青黴素。
考慮到當前營地的條件,所能夠依靠的,也就隻有所謂的民間方法了。
“這一點我得提醒一下,青黴素和大蒜素可大不一樣,一個是細菌產物一個是植物產物,不管怎麽說難度都提升了一大截。”
“我們要做好產品質量不穩定,效率不高的準備。”
“就像大蒜素那樣,需要動物實驗,人體實驗,使用藥物前的皮試,而且在安全改進之前盡可能外用而非注射。”
首先,他們需要從發黴物體上提取青黴,比如橘子、青瓜等。
營地本身是沒有發現對應植物的,但是部落民帶來了好消息。
“我們有!”
迴音灣的阿卡離開帶走了人、貨物和雪牛,但是有一些已經破損腐壞的貨物,自然是留了下來的。
其中,就有好一些類似於哈密瓜的甜瓜表皮上,已經冒出來了明顯的青黴。
本來,按照常規來說,他們需要做幾十次、甚至上百次實驗的心理準備,這樣的一小批多半是不夠用的。
因為常規的土法製作,根本難以碰到合適的青黴菌種。
一個不好,你提取出來菌種雜菌較多,那麽按照流程走提取的東西就可能不是純粹的青黴素,而是被展青黴素汙染了的產物。
要真迴到古代,從無到有做青黴素,需要的可不隻是一批發黴橘子的供應。
更是要有著足夠的權位。
因為整個過程中,不將鼠鼠、豬豬,猴子和人(多半是死囚犯),殺得人頭滾滾,多半是弄不出來的。
橘子好收,人命難壓。
可是,在見識過了硝化菌的故事,還有實驗田裏的不講道理的植物,畜牧區裏麵不講道理的長耳鼠和雪牛,容女士和陸九淵,就有一種把握。
在聽課和上課的時候,陸九淵往往就會將吳想教授、容枕嵩女士等人,稱唿為老師。
他極為自信地說道,“我敢說,這青黴肯定也已經改造過了,要說把握,容老師,十成,我就有十成的把握它是合格的青黴菌種。”
“哪怕就隻有這一批,我們也能一次成功。”
這不是盲目的樂觀主義,而是對他們所處的改造了的生態環境的一種猜測。
之後,他們還需要準備青黴菌的培養基溶液。
對於擁有著青穗麥的他們來說,準備一些熬製好的穀物米湯濃汁,來作為高澱粉來源更是簡簡單單的事情。
碳源滿足之後,青黴菌的生長條件就滿足了九成。
如果要追求十全十美,還可以將氮源,無機鹽也進行補充。
碳源之外的氮源,陸九淵使用的是肉食磨成的粉末,也就是用肉類裏麵的蛋白質來提供的。
長耳鼠的去向又多了一個。
無機鹽就可以粗略地使用草木灰的鉀鹽來提供了。
隻是,做青黴培養和之前堆肥和種硝還是有些不一樣。
為了避免雜質和雜菌汙染,他們最好還是用已經產出了不少的玻璃器皿,重結晶出來一些碳酸鉀晶體,而非直接丟草木灰進去。
雖然說從黑土種出硝來說可能覺得有點無法理解。
但是如果深入到微觀尺度,明白了主要的作用源頭硝化菌,那麽就可以稍微理解一點這離譜的硝田效率了。
就像長耳鼠和雪牛,兩類草食動物在野外沒見到對本就脆弱的北國風光生態係統造成破壞的情況;
就像雖然砂生蒜、青穗麥和牧草這三樣東西,在外麵也沒看到遍地都是,半寒凍的大地上的綠色基本上保持著灌木和針葉林的搭配。
那麽動植物可以因為“人”的介入而得到改變,細菌未嚐不行。
要說有什麽不安的,也就是因為這份改變不是他們主動造成的,而是他們被動承受的。
“動植物也就算了,連天生就容易變異的細菌都能穩定保持著一份識別,這真是十足的設計生態係統,十足的設計生物圈。”
早就提出過納米機器猜想的容枕嵩女士,雖然在這邊世界裏沒有足夠的技術做到抽血和用電鏡來觀察,但是多多少少也有個底,猜測這兩邊的異常,來源於同一種影響。
同一種納米機器。
人工設計了生態係統,並且來進行實驗,並不是什麽聞所未聞的事情。
曾經在藍星上,就有過二號生物圈之類的實驗曆史。
但是主動參與和被動成為是兩迴事。
“一個設計的生態係統,現在隔著宇宙傳遞到藍星上了……哪怕冬眠體質和爆炸羊的出現都是好事,我還是擔心我們的努力是否是錯誤的。”
這是實話,至少是個負責任的研究人員可以說出來的話語。
也許會成為實驗一部分的惶恐,是就算並非需要做實驗的專業出身的人,也能夠同理的巨大恐懼。
而恐懼的下一步,如果找不到解決的方法和機會,就會開始內碾和甩鍋。
所以,喬勁政委直接在討論的時候終止了容枕嵩女士的繼續說明,而是給了陸九淵一個台階。
“不要用錯誤論捆綁我們的同誌和我們的奮鬥目標,是陸小同誌贏家娛樂城,是我們主動選擇的。”
哪怕天地翻覆也好,唯獨他們卻不能選擇給陸九淵以壓力。
……
陸九淵並沒有因為這份擔憂就擺爛。
相反,種硝的大獲成功,也讓他和幾位專家想到一塊去了。
“既然硝化菌可以,那麽青黴菌和酵母菌……”
雖然他們有著複活作為保障,但是難免會有受傷和感染的可能性。
同樣的道理,哪怕世有五穀可以療饑,並不代表發酵風味的食品,醬醋酒等東西不需要了。
用簡單食物支配了一個多月了,隨著營地境況的逐漸完善,人口數量的穩步增加。
眾人的期望也自然會逐漸從很低,朝著合理靠近。
這個時候,換一換精致食物,從草藥換成醫藥,也是合情合理的需求。
(很低的期望:我要使自己堅強起來。情緒影響+24。
較低的期望:我不能指望過得很舒適。情緒影響+18。
合理的期望:我不能指望凡事都被慣著。情緒影響+12。)
再說了,哪怕到了異星球,醫藥和酒精也應該擁有著同樣的價值。
這一點,他們也從加入他們的迴音灣部落民,曾經是商隊成員的新人們口中加以確定了。
“真能做新藥和酒精嗎?真能做,我們以後幫你們跑商賣出去,想買什麽都行,包在我們身上。”
“什麽你們我們的,都是一家,學好了神州語,懂技術懂操作了,我們也能做這種祭司才會的東西。”
……
說幹就幹,營地裏在容女士的帶領下,首先準備的就是土製青黴素。
考慮到當前營地的條件,所能夠依靠的,也就隻有所謂的民間方法了。
“這一點我得提醒一下,青黴素和大蒜素可大不一樣,一個是細菌產物一個是植物產物,不管怎麽說難度都提升了一大截。”
“我們要做好產品質量不穩定,效率不高的準備。”
“就像大蒜素那樣,需要動物實驗,人體實驗,使用藥物前的皮試,而且在安全改進之前盡可能外用而非注射。”
首先,他們需要從發黴物體上提取青黴,比如橘子、青瓜等。
營地本身是沒有發現對應植物的,但是部落民帶來了好消息。
“我們有!”
迴音灣的阿卡離開帶走了人、貨物和雪牛,但是有一些已經破損腐壞的貨物,自然是留了下來的。
其中,就有好一些類似於哈密瓜的甜瓜表皮上,已經冒出來了明顯的青黴。
本來,按照常規來說,他們需要做幾十次、甚至上百次實驗的心理準備,這樣的一小批多半是不夠用的。
因為常規的土法製作,根本難以碰到合適的青黴菌種。
一個不好,你提取出來菌種雜菌較多,那麽按照流程走提取的東西就可能不是純粹的青黴素,而是被展青黴素汙染了的產物。
要真迴到古代,從無到有做青黴素,需要的可不隻是一批發黴橘子的供應。
更是要有著足夠的權位。
因為整個過程中,不將鼠鼠、豬豬,猴子和人(多半是死囚犯),殺得人頭滾滾,多半是弄不出來的。
橘子好收,人命難壓。
可是,在見識過了硝化菌的故事,還有實驗田裏的不講道理的植物,畜牧區裏麵不講道理的長耳鼠和雪牛,容女士和陸九淵,就有一種把握。
在聽課和上課的時候,陸九淵往往就會將吳想教授、容枕嵩女士等人,稱唿為老師。
他極為自信地說道,“我敢說,這青黴肯定也已經改造過了,要說把握,容老師,十成,我就有十成的把握它是合格的青黴菌種。”
“哪怕就隻有這一批,我們也能一次成功。”
這不是盲目的樂觀主義,而是對他們所處的改造了的生態環境的一種猜測。
之後,他們還需要準備青黴菌的培養基溶液。
對於擁有著青穗麥的他們來說,準備一些熬製好的穀物米湯濃汁,來作為高澱粉來源更是簡簡單單的事情。
碳源滿足之後,青黴菌的生長條件就滿足了九成。
如果要追求十全十美,還可以將氮源,無機鹽也進行補充。
碳源之外的氮源,陸九淵使用的是肉食磨成的粉末,也就是用肉類裏麵的蛋白質來提供的。
長耳鼠的去向又多了一個。
無機鹽就可以粗略地使用草木灰的鉀鹽來提供了。
隻是,做青黴培養和之前堆肥和種硝還是有些不一樣。
為了避免雜質和雜菌汙染,他們最好還是用已經產出了不少的玻璃器皿,重結晶出來一些碳酸鉀晶體,而非直接丟草木灰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