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要跑!該死!”發現公孫瓚步兵作戰兇猛出乎意料,其本人又帶騎兵不顧步兵朝西行進。劉和篤定公孫瓚要跑,殿後步兵為了掩護公孫瓚逃跑作戰才會出奇兇猛。
奇怪的是公孫瓚沒有朝南,卻選擇朝西邊鮮於銀的四千騎兵行軍,東邊刑舉發現公孫瓚朝西正指揮烏桓突騎加快速度在背後猛追。
“傳令刑舉別跟著屁股追啦,繼續朝南繞,擋住公孫瓚的退路。”開戰以來劉和不斷下達超過五十條軍令,雖然其中言語反複前後衝突,造成不小混亂但軍令執行還算及時。
現在距離漸遠,前方是鮮於銀和刑舉等人幾乎看不見,傳令兵騎馬來迴至少需要半小時。哪怕幾個侍從加入傳令行動,也無法改變命令傳達越來越慢的事實。
公孫瓚前路被鮮於銀堵住後麵不遠又有刑舉,過不多久就被合圍,突然間刑舉接到劉和命令轉向朝南,公孫瓚趁機反身朝東越過刑舉甩開了鮮於銀,這就是距離過遠導致軍令傳遞不及時,眼見如此劉和幹脆下令井欄前移。
“長槍在前!前進!”龐大井欄猛一振,劉和緊抓護欄還是被慣性帶得險些甩倒,隨著嘎吱嘎吱聲龐大的井欄被軍士們推著緩慢跟隨兩千步兵方陣前行。
“刑舉這呆貨就不知道臨機應變嗎!”公孫瓚從鮮於銀和刑舉的夾擊中安然無恙脫離,劉和不免氣悶:“告訴刑舉別傻唿唿的去南邊,立刻折返東邊堵截!”
前進了一段距離井欄停住,半響沒有再動,前方不遠處公孫瓚步兵不顧三麵包圍,瘋了一樣不停攻擊前進,不到兩刻鍾已經朝前推進了不下百步。
劉和冷哼幾聲:”斬將賞萬錢!斬公孫瓚首級賜萬金授郡守!“
這裏說的金不是黃金,在古代金是計量單位,一金二十兩一兩二十四銖,一金等同於480銖,五銖為一錢,因此一金就是96枚五銖錢,算下來所謂萬金就是96萬錢,習慣上刨除損耗直接算作為百萬錢。
在漢代這是一筆巨款,不考慮其他因素,夠五口之家一直生活到拓跋魏孝文皇帝遷都洛陽。劉和很遺憾,沒殺過大戶手中沒有田產,不然一定加上授田萬畝,不為其他就因為劉珪賞過田。
重賞令下達兩刻鍾後整片戰場歡唿雷動,公孫瓚步兵攻勢為之一滯,軍陣受到強烈反擊使原本的楔形被擠壓成長方形。從天空俯視劉和步兵從原本的v字陣勢被帶成一個扁凹字。凹字兩邊很多步兵軍陣不管眼前敵人,朝著公孫瓚騎兵就追,萬金厚賞先到先得。
留出的空檔又被友軍迅速填補,前後腳跟著追向公孫瓚,事情陡然發生,齊周和田疇兩人一時竟不能控製,好在劉和步兵數量本就很多,有新的隊伍不時從營中衝出加入戰鬥。其中還有很多其他營盤的留守軍士,他們本該留在各營裏防備公孫續從堡壘中出來,隨著重賞命令傳遍全軍,他們無法抑製發財的欲望,舍棄營壘加入戰鬥。
劉和很快注意到有留守軍士的旗號出現在戰場,留守大營的別駕趙該是個學究,這還是他第一次上戰場,指揮上出現了失誤也不奇怪,明白這個道理但心裏還是暗罵趙該無能。反正也沒辦法阻止,好在一切盡在掌控,勝利隻是時間問題。
正優哉遊哉地想著戰後榮歸當如何風光,冷不丁看見公孫瓚大隊騎兵朝自己方向奔來,揉了揉眼,確實是朝自己奔來。公孫瓚騎兵分成兩部分,一部五百來人繼續前進,公孫瓚的易字大旗下剩餘騎兵反身阻擋住追逐而至的鮮於銀和刑舉。
雖然沒有臨陣經驗,可劉和不傻立刻明白這是斬首行動,心裏到不怕隻是略顯緊張,靠五百騎兵突破層層防禦衝過來不說太難,隻能說根本不可能,除非繞過那個凹字。
剛想到這裏,騎兵果然跟著為首一個白衣白馬拿長槊的騎將從凹字一側繞過,對麵速度不快,有的是時間準備,劉和毫無怠慢:“孝岩!傳孝岩!”
不一會兒尾敦騎馬趕到井欄下抱拳喊到:“府君勿憂,某已令步兵列陣!”
劉和點頭囑咐:“密集排列!長槍尾杵地在前,弓弩手於後攢射。”
尾敦很奇怪這樣做目的何在,他看來這就是送死,思量一會兒覺得也許另有深意。還是依照劉和指示重新變換隊形,披甲隊將和戟盾退到最後,三排矛手在前弓手居中。
前排矛手半蹲矛尾杵地,中排矛手持矛朝前,後排矛手將矛駕在前排矛手肩頭,三排長矛緊密對敵如衾被一般層層疊疊,矛尖寒光凜冽正對衝來騎兵。
“請領略槍衾之威。”劉和揮舞羽扇笑容得意。
這就是兵書上秘而不傳堂堂克騎之陣,長矛尾部杵地形成三角結構,層層密集矛尖刺穿來犯之敵,騎兵必然裹足不前,我方弓弩手正好攢射不絕。兵書上明白寫著,騎兵應該從側翼衝擊密集步兵方陣,不可能迎著矛尖衝擊,人不怕馬還能不怕?
帶頭白衣白馬的騎士沒穿任何甲胄,手持兩根長槊不斷打落飛來的箭矢,看到劉和密集方陣驚訝表情一閃而過,緊接著就是滿臉狂喜。再看他後麵五十個騎兵,人馬具甲鐵兜鍪隻露出眼睛,手持長槊後背豎起兩支負羽,迎著密集箭矢隻管衝鋒。
負羽是漢軍獨有裝備,騎士像背了一個小盒子,小盒子探出長長兩根包鐵竹竿,長杆上橫掛著大雁雙翼上的長羽,白色褐色羽毛由上至下從大到小排列,層層堆疊密密麻麻。
騎兵步調一致排列成緊密的橫隊奔矛尖壓上去,背後負羽隨風帶動,淒苦哀慟低沉如滾雷一般。紅色皮繩穿組黑色鐵紮甲,彎曲鱗片堆疊低矮鐵盆領,半片馬甲嚴密防護正前麵,背後兩翼插負羽奔馳轟鳴。
“羽林!羽林?不可能!”劉和呆呆地看著羽林騎士撞上矛尖,轟鳴響動夾雜哀嚎,步兵槍衾大陣直接被趟出幾十道血肉胡同。
白馬騎將當先開道,手中兩根長槊在人群中瘋狂亂舞,啪啪聲響過身前左右一片長矛應聲拍飛。時而向左突進一段時而朝右追殺一番,羽林騎士突進軍陣後跟隨其左右,黑色錘在豆腐塊中橫衝直撞,軍陣仿佛一塊破布被撕扯,碾碎,具裝甲騎闖過遺留碎肉殘屍,血胡同中無一人能夠站立。
借著羽林騎士開出的通道五百騎兵魚貫而入,這五百騎兵是公孫瓚最後的披甲騎兵,現在都給了範方,當下透陣而出正迎上第二個槍衾方陣。
範方當先躍馬跳進槍林,眼看那馬被紮成刺蝟,長矛刺入後強大的反作用力使矛手瞬間折斷手臂,馬卻未死半空落地後又砸倒一片。範方下馬舞動手上鉞戟一陣亂砍,那邊戰馬邊走邊晃腸子跟著撒落了一地,一跺腳不住埋怨自己衝動。
其他騎兵不學範方躍馬跳入,直接迎著長矛衝進,步兵長矛有一半沒能造成傷害。三維空間與平麵不同,側麵看去長矛是穩固的三角受力,換做前後視角卻不是這樣,受到大質量高速撞擊立刻朝兩側歪斜,多數長矛都是迎著戰馬肌肉紋路左右一歪劃過馬身。
即使刺進馬身傷害也不足以立即致命,長矛紮在馬匹身前隨著馬匹奔跑,在人群中亂甩反而幫助騎兵破陣。那些刺向騎士的長矛手更慘,矛尖很少能卡在甲葉縫隙中透入,多數剛紮上甲葉矛手手臂就折了,根本透不進去。
兩個質量相差懸殊硬度相似的物體,一方質量小靜止不動,受到質量大一方高速撞擊結果就是這樣。軍馬長久訓練不會懼怕武器,敵方騎兵同樣手握長槊,同樣密集對衝,戰馬懼怕武器豈不成了笑話。
範方剛打崩第二個槍衾方陣,白衣騎將帶著羽林騎士已經開始躍馬突擊第三個槍衾方陣。眼看又是幾十道血肉胡同被趟出,不用換範方接著再衝,後續陣列一個跟著一個自己就潰了。
範方抓了匹失去主人的戰馬騎上,眼前高大的井欄上麵一個頭戴劉氏冠的年輕人正盯著下方瑟瑟發抖,對著趕上來的白衣騎將抬手招唿:“那人就是劉和。”
“某不傷宗室。”白衣騎將隻瞧了眼便朝前方大營衝去。
範方對遠去背影撇撇嘴仰頭衝著劉和高喊:“陣型排錯了!下迴注意!”說完也朝前方劉和大營衝去。
“排錯了?書上,書上就是如此呀?”劉和找出兵法書翻了半天總算找到,不但有文字記載還畫有圖樣:“就這麽排沒錯呀,槍衾密集如林弓弩不絕如雨。”
“府君!府君!”井欄下貌似尾敦在高聲唿喊。
扔掉兵書探頭看到真是尾敦,他正和幾個侍從在下麵,劉和帶著哭腔迴應:“孝岩!孝岩!我在這裏!”
“快下來,大營,大營!”
劉和應聲朝大營看去隻見黑色濃煙滾滾騰起,目光漸遠不止自己的中軍大營,附近相鄰幾座輜重營也接連冒出火光。
尾敦幾步爬上井欄,拉著劉和下到一半卻被甩開:“迴防!叫騎兵迴防!叫所有人迴防!”
劉和坐在木梯上死活不再下去,雖然糧草輜重全完了但就是不甘心,還有大軍在手隻要迴防及時,趕走敵人撲滅大火再重新整隊鼓舞一番還有得打。
騎馬追擊讓刑舉苦不堪言,一路不斷下馬坐地休息,本來心中就有火,又見到遠處閻柔率領騎兵不顧軍令再次衝向公孫瓚,氣的站起身大喊:“怎麽迴事?叫迴防了怎麽還去糾纏。”
“閻司馬說主帥軍旗未倒,當下公孫瓚已至末路,他要繼續打。”傳令拱手解釋。
“反了!反了!總是擅自行動,某才是本部主將!”刑舉虛空甩起馬鞭繼續發泄怒氣:“鮮於銀都撤了,鮮於輔也撤了,邊地糙漢根本不懂兵法?去!去告訴他違令立斬!”
公孫瓚確實要支撐不下去了,鮮於銀和鮮於輔脫離戰鬥並沒有減輕壓力。在田豫,閻柔,閻誌、王門五千餘騎兵反複衝擊下,公孫瓚剩餘不足半數騎兵被分割成若幹小塊,事實上已經崩潰了。幾次試圖突圍都被對方堵住,公孫瓚拔刀在手已經有了自裁的心思。
“伯省速退!劉和不能有事!”田豫找到閻柔直接開口。
閻柔一副混不吝架勢:“正好兩個一起解決!”
“還不到時候,某也希望有事,但不能因我等不援留下口實!”田豫抓著閻柔幹脆打開天窗說亮話:“袁紹還在。”
這時王門打馬找過來也是張口就問:“方才仲思叫我退,為什麽?”
田豫對王門一番解釋,閻柔在一旁咬著牙斜眼俾睨遠處刑舉:“撤也行,隻是某要違抗大兄一迴,有些事當斷則斷。”
騎兵全部脫離戰鬥,距離太遠一時間哪裏趕得迴去?齊周田疇二人距離雖近然而被公孫瓚步兵纏住,隻能拋下大部分軍隊隻領兩千餘人率先趕迴。
大營濃煙越整越高,戰場雙方所有人都看到了。火場濃煙四起想要救根本衝不進去,附近也沒有河流水源,營地中不斷有燒懵了的軍士瘋跑出來更加重了恐慌。
齊周田疇等人組織先在外圍滅火,突然四周殺聲四起,燃燒的營盤四周一群群潰兵逃竄過來。公孫續見敵軍大營起火,組織剩餘人馬趁機殺出來。本以為衝進營地會有一場惡戰,沒想到大營內沒剩多少軍士,很容易連續突破幾個營地,途中偶遇範方麾下騎兵,一番詢問公孫續放棄逃命,招唿部下順著營盤跨越壕塹直奔劉和井欄殺來。
無數潰兵通過井欄,他們後麵不知道有多少敵軍在追殺,劉和慌忙起身登上井欄躲避,剛登幾步聽到下麵侍從高喊危險下來,又懵懵懂懂反身要下,沒下幾步公孫續軍士已然殺到,眼見侍從紛紛被砍翻又慌忙朝井欄上爬。
“劉和!”公孫續大喊一聲,揮刀對井欄纜繩猛砍。
井欄失去固定嘎吱吱一陣亂響,眼瞅搖搖欲墜劉和嚇得嚎啕大哭,公孫續正在得意,不遠處一陣大亂,茫茫多的步兵推搡著騎兵湧來。
鮮於銀在擁擠的人群中大聲唿和也無濟於事,他最先返迴匯合齊周等人想著趕緊護衛劉和,沒成想公孫瓚前後腳就到了,公孫瓚一到高高豎起易侯大旗親自衝殺,殘餘步騎見到主帥到來士氣振奮各個奮勇爭先。
齊周田疇不在,步兵失去指揮又看到本營起火,即使人多受到攻擊也不免開始後退。越退越快撞上齊周田疇軍陣,兩軍相互裹挾一同後退。鮮於銀騎兵還沒整好隊就被自己方步兵推搡擁擠,混上加亂如同骨牌一般一陣推一陣敗退。
不論是騎兵還是步兵一旦倒下就被踩踏再也爬不起來,公孫續看到心裏一驚不敢留下,放棄劉和指揮部下遠遠躲開避讓。
人群黑壓壓擁擠過來,劉和手足無措隻是跺腳大哭,井欄再也經不住折騰轟隆隆一聲散架垮塌,頂部軍旗也隨之摔落。劉和身處不高落在地麵沒受摔傷,掙紮著剛爬起來,整個下身被一根井欄木梁砸中,麵孔瞬間扭曲大張著嘴疼得喊不出聲。
尾敦爬過來搬開木梁將劉和拖到一輛驢車上,眼瞅著亂軍就要壓過來,什麽都不顧上了趕著驢車就逃。劉和帥旗倒下導致大軍再無戰心四散而逃,公孫瓚追到易水河畔才罷休。
此戰公孫瓚八千大破劉和六萬,臨陣斬殺很少,大多數傷亡是自相踩踏造成。潰兵四散逃跑公孫瓚兵力不多追擊沒收獲多大戰果。
此戰最大的損失是幽州各個大小豪族,他們派來參戰部曲都由嫡長子或庶長子率領,長子無論嫡庶那都是家族戰力核心,可惜這些家族核心人物絕大多數在此戰中送命。
奇怪的是公孫瓚沒有朝南,卻選擇朝西邊鮮於銀的四千騎兵行軍,東邊刑舉發現公孫瓚朝西正指揮烏桓突騎加快速度在背後猛追。
“傳令刑舉別跟著屁股追啦,繼續朝南繞,擋住公孫瓚的退路。”開戰以來劉和不斷下達超過五十條軍令,雖然其中言語反複前後衝突,造成不小混亂但軍令執行還算及時。
現在距離漸遠,前方是鮮於銀和刑舉等人幾乎看不見,傳令兵騎馬來迴至少需要半小時。哪怕幾個侍從加入傳令行動,也無法改變命令傳達越來越慢的事實。
公孫瓚前路被鮮於銀堵住後麵不遠又有刑舉,過不多久就被合圍,突然間刑舉接到劉和命令轉向朝南,公孫瓚趁機反身朝東越過刑舉甩開了鮮於銀,這就是距離過遠導致軍令傳遞不及時,眼見如此劉和幹脆下令井欄前移。
“長槍在前!前進!”龐大井欄猛一振,劉和緊抓護欄還是被慣性帶得險些甩倒,隨著嘎吱嘎吱聲龐大的井欄被軍士們推著緩慢跟隨兩千步兵方陣前行。
“刑舉這呆貨就不知道臨機應變嗎!”公孫瓚從鮮於銀和刑舉的夾擊中安然無恙脫離,劉和不免氣悶:“告訴刑舉別傻唿唿的去南邊,立刻折返東邊堵截!”
前進了一段距離井欄停住,半響沒有再動,前方不遠處公孫瓚步兵不顧三麵包圍,瘋了一樣不停攻擊前進,不到兩刻鍾已經朝前推進了不下百步。
劉和冷哼幾聲:”斬將賞萬錢!斬公孫瓚首級賜萬金授郡守!“
這裏說的金不是黃金,在古代金是計量單位,一金二十兩一兩二十四銖,一金等同於480銖,五銖為一錢,因此一金就是96枚五銖錢,算下來所謂萬金就是96萬錢,習慣上刨除損耗直接算作為百萬錢。
在漢代這是一筆巨款,不考慮其他因素,夠五口之家一直生活到拓跋魏孝文皇帝遷都洛陽。劉和很遺憾,沒殺過大戶手中沒有田產,不然一定加上授田萬畝,不為其他就因為劉珪賞過田。
重賞令下達兩刻鍾後整片戰場歡唿雷動,公孫瓚步兵攻勢為之一滯,軍陣受到強烈反擊使原本的楔形被擠壓成長方形。從天空俯視劉和步兵從原本的v字陣勢被帶成一個扁凹字。凹字兩邊很多步兵軍陣不管眼前敵人,朝著公孫瓚騎兵就追,萬金厚賞先到先得。
留出的空檔又被友軍迅速填補,前後腳跟著追向公孫瓚,事情陡然發生,齊周和田疇兩人一時竟不能控製,好在劉和步兵數量本就很多,有新的隊伍不時從營中衝出加入戰鬥。其中還有很多其他營盤的留守軍士,他們本該留在各營裏防備公孫續從堡壘中出來,隨著重賞命令傳遍全軍,他們無法抑製發財的欲望,舍棄營壘加入戰鬥。
劉和很快注意到有留守軍士的旗號出現在戰場,留守大營的別駕趙該是個學究,這還是他第一次上戰場,指揮上出現了失誤也不奇怪,明白這個道理但心裏還是暗罵趙該無能。反正也沒辦法阻止,好在一切盡在掌控,勝利隻是時間問題。
正優哉遊哉地想著戰後榮歸當如何風光,冷不丁看見公孫瓚大隊騎兵朝自己方向奔來,揉了揉眼,確實是朝自己奔來。公孫瓚騎兵分成兩部分,一部五百來人繼續前進,公孫瓚的易字大旗下剩餘騎兵反身阻擋住追逐而至的鮮於銀和刑舉。
雖然沒有臨陣經驗,可劉和不傻立刻明白這是斬首行動,心裏到不怕隻是略顯緊張,靠五百騎兵突破層層防禦衝過來不說太難,隻能說根本不可能,除非繞過那個凹字。
剛想到這裏,騎兵果然跟著為首一個白衣白馬拿長槊的騎將從凹字一側繞過,對麵速度不快,有的是時間準備,劉和毫無怠慢:“孝岩!傳孝岩!”
不一會兒尾敦騎馬趕到井欄下抱拳喊到:“府君勿憂,某已令步兵列陣!”
劉和點頭囑咐:“密集排列!長槍尾杵地在前,弓弩手於後攢射。”
尾敦很奇怪這樣做目的何在,他看來這就是送死,思量一會兒覺得也許另有深意。還是依照劉和指示重新變換隊形,披甲隊將和戟盾退到最後,三排矛手在前弓手居中。
前排矛手半蹲矛尾杵地,中排矛手持矛朝前,後排矛手將矛駕在前排矛手肩頭,三排長矛緊密對敵如衾被一般層層疊疊,矛尖寒光凜冽正對衝來騎兵。
“請領略槍衾之威。”劉和揮舞羽扇笑容得意。
這就是兵書上秘而不傳堂堂克騎之陣,長矛尾部杵地形成三角結構,層層密集矛尖刺穿來犯之敵,騎兵必然裹足不前,我方弓弩手正好攢射不絕。兵書上明白寫著,騎兵應該從側翼衝擊密集步兵方陣,不可能迎著矛尖衝擊,人不怕馬還能不怕?
帶頭白衣白馬的騎士沒穿任何甲胄,手持兩根長槊不斷打落飛來的箭矢,看到劉和密集方陣驚訝表情一閃而過,緊接著就是滿臉狂喜。再看他後麵五十個騎兵,人馬具甲鐵兜鍪隻露出眼睛,手持長槊後背豎起兩支負羽,迎著密集箭矢隻管衝鋒。
負羽是漢軍獨有裝備,騎士像背了一個小盒子,小盒子探出長長兩根包鐵竹竿,長杆上橫掛著大雁雙翼上的長羽,白色褐色羽毛由上至下從大到小排列,層層堆疊密密麻麻。
騎兵步調一致排列成緊密的橫隊奔矛尖壓上去,背後負羽隨風帶動,淒苦哀慟低沉如滾雷一般。紅色皮繩穿組黑色鐵紮甲,彎曲鱗片堆疊低矮鐵盆領,半片馬甲嚴密防護正前麵,背後兩翼插負羽奔馳轟鳴。
“羽林!羽林?不可能!”劉和呆呆地看著羽林騎士撞上矛尖,轟鳴響動夾雜哀嚎,步兵槍衾大陣直接被趟出幾十道血肉胡同。
白馬騎將當先開道,手中兩根長槊在人群中瘋狂亂舞,啪啪聲響過身前左右一片長矛應聲拍飛。時而向左突進一段時而朝右追殺一番,羽林騎士突進軍陣後跟隨其左右,黑色錘在豆腐塊中橫衝直撞,軍陣仿佛一塊破布被撕扯,碾碎,具裝甲騎闖過遺留碎肉殘屍,血胡同中無一人能夠站立。
借著羽林騎士開出的通道五百騎兵魚貫而入,這五百騎兵是公孫瓚最後的披甲騎兵,現在都給了範方,當下透陣而出正迎上第二個槍衾方陣。
範方當先躍馬跳進槍林,眼看那馬被紮成刺蝟,長矛刺入後強大的反作用力使矛手瞬間折斷手臂,馬卻未死半空落地後又砸倒一片。範方下馬舞動手上鉞戟一陣亂砍,那邊戰馬邊走邊晃腸子跟著撒落了一地,一跺腳不住埋怨自己衝動。
其他騎兵不學範方躍馬跳入,直接迎著長矛衝進,步兵長矛有一半沒能造成傷害。三維空間與平麵不同,側麵看去長矛是穩固的三角受力,換做前後視角卻不是這樣,受到大質量高速撞擊立刻朝兩側歪斜,多數長矛都是迎著戰馬肌肉紋路左右一歪劃過馬身。
即使刺進馬身傷害也不足以立即致命,長矛紮在馬匹身前隨著馬匹奔跑,在人群中亂甩反而幫助騎兵破陣。那些刺向騎士的長矛手更慘,矛尖很少能卡在甲葉縫隙中透入,多數剛紮上甲葉矛手手臂就折了,根本透不進去。
兩個質量相差懸殊硬度相似的物體,一方質量小靜止不動,受到質量大一方高速撞擊結果就是這樣。軍馬長久訓練不會懼怕武器,敵方騎兵同樣手握長槊,同樣密集對衝,戰馬懼怕武器豈不成了笑話。
範方剛打崩第二個槍衾方陣,白衣騎將帶著羽林騎士已經開始躍馬突擊第三個槍衾方陣。眼看又是幾十道血肉胡同被趟出,不用換範方接著再衝,後續陣列一個跟著一個自己就潰了。
範方抓了匹失去主人的戰馬騎上,眼前高大的井欄上麵一個頭戴劉氏冠的年輕人正盯著下方瑟瑟發抖,對著趕上來的白衣騎將抬手招唿:“那人就是劉和。”
“某不傷宗室。”白衣騎將隻瞧了眼便朝前方大營衝去。
範方對遠去背影撇撇嘴仰頭衝著劉和高喊:“陣型排錯了!下迴注意!”說完也朝前方劉和大營衝去。
“排錯了?書上,書上就是如此呀?”劉和找出兵法書翻了半天總算找到,不但有文字記載還畫有圖樣:“就這麽排沒錯呀,槍衾密集如林弓弩不絕如雨。”
“府君!府君!”井欄下貌似尾敦在高聲唿喊。
扔掉兵書探頭看到真是尾敦,他正和幾個侍從在下麵,劉和帶著哭腔迴應:“孝岩!孝岩!我在這裏!”
“快下來,大營,大營!”
劉和應聲朝大營看去隻見黑色濃煙滾滾騰起,目光漸遠不止自己的中軍大營,附近相鄰幾座輜重營也接連冒出火光。
尾敦幾步爬上井欄,拉著劉和下到一半卻被甩開:“迴防!叫騎兵迴防!叫所有人迴防!”
劉和坐在木梯上死活不再下去,雖然糧草輜重全完了但就是不甘心,還有大軍在手隻要迴防及時,趕走敵人撲滅大火再重新整隊鼓舞一番還有得打。
騎馬追擊讓刑舉苦不堪言,一路不斷下馬坐地休息,本來心中就有火,又見到遠處閻柔率領騎兵不顧軍令再次衝向公孫瓚,氣的站起身大喊:“怎麽迴事?叫迴防了怎麽還去糾纏。”
“閻司馬說主帥軍旗未倒,當下公孫瓚已至末路,他要繼續打。”傳令拱手解釋。
“反了!反了!總是擅自行動,某才是本部主將!”刑舉虛空甩起馬鞭繼續發泄怒氣:“鮮於銀都撤了,鮮於輔也撤了,邊地糙漢根本不懂兵法?去!去告訴他違令立斬!”
公孫瓚確實要支撐不下去了,鮮於銀和鮮於輔脫離戰鬥並沒有減輕壓力。在田豫,閻柔,閻誌、王門五千餘騎兵反複衝擊下,公孫瓚剩餘不足半數騎兵被分割成若幹小塊,事實上已經崩潰了。幾次試圖突圍都被對方堵住,公孫瓚拔刀在手已經有了自裁的心思。
“伯省速退!劉和不能有事!”田豫找到閻柔直接開口。
閻柔一副混不吝架勢:“正好兩個一起解決!”
“還不到時候,某也希望有事,但不能因我等不援留下口實!”田豫抓著閻柔幹脆打開天窗說亮話:“袁紹還在。”
這時王門打馬找過來也是張口就問:“方才仲思叫我退,為什麽?”
田豫對王門一番解釋,閻柔在一旁咬著牙斜眼俾睨遠處刑舉:“撤也行,隻是某要違抗大兄一迴,有些事當斷則斷。”
騎兵全部脫離戰鬥,距離太遠一時間哪裏趕得迴去?齊周田疇二人距離雖近然而被公孫瓚步兵纏住,隻能拋下大部分軍隊隻領兩千餘人率先趕迴。
大營濃煙越整越高,戰場雙方所有人都看到了。火場濃煙四起想要救根本衝不進去,附近也沒有河流水源,營地中不斷有燒懵了的軍士瘋跑出來更加重了恐慌。
齊周田疇等人組織先在外圍滅火,突然四周殺聲四起,燃燒的營盤四周一群群潰兵逃竄過來。公孫續見敵軍大營起火,組織剩餘人馬趁機殺出來。本以為衝進營地會有一場惡戰,沒想到大營內沒剩多少軍士,很容易連續突破幾個營地,途中偶遇範方麾下騎兵,一番詢問公孫續放棄逃命,招唿部下順著營盤跨越壕塹直奔劉和井欄殺來。
無數潰兵通過井欄,他們後麵不知道有多少敵軍在追殺,劉和慌忙起身登上井欄躲避,剛登幾步聽到下麵侍從高喊危險下來,又懵懵懂懂反身要下,沒下幾步公孫續軍士已然殺到,眼見侍從紛紛被砍翻又慌忙朝井欄上爬。
“劉和!”公孫續大喊一聲,揮刀對井欄纜繩猛砍。
井欄失去固定嘎吱吱一陣亂響,眼瞅搖搖欲墜劉和嚇得嚎啕大哭,公孫續正在得意,不遠處一陣大亂,茫茫多的步兵推搡著騎兵湧來。
鮮於銀在擁擠的人群中大聲唿和也無濟於事,他最先返迴匯合齊周等人想著趕緊護衛劉和,沒成想公孫瓚前後腳就到了,公孫瓚一到高高豎起易侯大旗親自衝殺,殘餘步騎見到主帥到來士氣振奮各個奮勇爭先。
齊周田疇不在,步兵失去指揮又看到本營起火,即使人多受到攻擊也不免開始後退。越退越快撞上齊周田疇軍陣,兩軍相互裹挾一同後退。鮮於銀騎兵還沒整好隊就被自己方步兵推搡擁擠,混上加亂如同骨牌一般一陣推一陣敗退。
不論是騎兵還是步兵一旦倒下就被踩踏再也爬不起來,公孫續看到心裏一驚不敢留下,放棄劉和指揮部下遠遠躲開避讓。
人群黑壓壓擁擠過來,劉和手足無措隻是跺腳大哭,井欄再也經不住折騰轟隆隆一聲散架垮塌,頂部軍旗也隨之摔落。劉和身處不高落在地麵沒受摔傷,掙紮著剛爬起來,整個下身被一根井欄木梁砸中,麵孔瞬間扭曲大張著嘴疼得喊不出聲。
尾敦爬過來搬開木梁將劉和拖到一輛驢車上,眼瞅著亂軍就要壓過來,什麽都不顧上了趕著驢車就逃。劉和帥旗倒下導致大軍再無戰心四散而逃,公孫瓚追到易水河畔才罷休。
此戰公孫瓚八千大破劉和六萬,臨陣斬殺很少,大多數傷亡是自相踩踏造成。潰兵四散逃跑公孫瓚兵力不多追擊沒收獲多大戰果。
此戰最大的損失是幽州各個大小豪族,他們派來參戰部曲都由嫡長子或庶長子率領,長子無論嫡庶那都是家族戰力核心,可惜這些家族核心人物絕大多數在此戰中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