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本地新聞 | 今日時事 |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TZ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得知好消息泰山環簡直不敢相信,幾天幾夜睡覺都不踏實,生怕一切都是美麗的幻想。直到日子到了,迎親的馬車臨門,她還以為在夢中沒醒。


    嚷著要人幫忙狠抽嘴巴,好證明身處現實世界,看著泰山環手舞足蹈,幸福的樣子,劉琰強忍著沒哭出來。


    流淚自然有替她高興的因素,也有為自身悲哀的痛苦,等到半夜周圍寂靜無聲,劉琰獨自躺在床上,突然承受不住捶胸頓足嚎啕大哭。


    東漢軍隊分內外兩類,其一是兵農合一的郡國兵,與後世的府兵製不同的是,漢代的郡國兵屬於“征夫更役”——兵役與徭役相結合的管理製度。


    20歲開始當兵,一般沒有作戰任務隻服徭役,23歲以後才叫正卒,在本地服兩年兵役,作為正規軍的補充力量,主要的任務是負責所在地區的守備,此後直到56歲都在兵役範圍之內,每年都要按名冊參與徭役。


    如果國家麵臨戰爭,在冊內的男子要應征從軍,以民夫身份出丁役,涉及一線作戰的人員則由國家提供裝備。


    不能否認其中有敢戰能戰的好兵苗子,但是大多數人隻能充作人力,義務兵的特點就是內戰湊合外戰徹底淪為外行,靠義務兵進行對外戰爭純屬浪費資源。


    古代的義務兵製度更注重維護國家內部的穩定,而不是對外擴張,主要的作用在於兩方麵,一是動員社會適齡人口無償支援國家建設;


    二是通過偶爾普查適齡人口,嚴格管控社會人口流動,消除不穩定因素,保證人丁稅的正常征收和徭役攤派順利運行。


    中國曆史上漢代的武德,充沛到令人發指,中華文明在那個時代還很年輕,年輕就會充滿激情,無比向往和追逐浪漫,恰好那又是個英雄輩出的時代。


    沒老婆就去打胡人,想發財就去打胡人,要升官也得去打胡人,死之前想博個好名聲還的打胡人,每年不去草原浪一圈就渾身難受。


    年輕人有激情就需要釋放,壓製的太嚴刀片就會揮到自己人頭上,本著消滅胡人除外患,死了家賊平內亂的精神,漢武帝順理成章的推行募兵製度。


    凡事社會不穩定因素,比如流民、罪犯都可以應征入伍,反正是出國作戰,也不指望大多數人能迴來,好勇鬥狠最合適不過。


    事實也確實如此,募兵屬於全脫產的職業軍人,除了殺人也沒別的求生技能,也沒別的什麽技能比殺人獲利更大,將這幫人放到草原或是西域,可想而知當地土著能有什麽結果。


    發展了幾百年,到東漢時期,募兵製成了軍隊征兵的主要手段,這是曆史的必然選擇,農民兵拖家帶口不說,平時都在種地,論技能和作戰意誌與職業軍人完全不能比。


    做什麽事都講求個效率,與其作戰派出十萬農民,徒增後勤負擔,不如用一萬職業兵,戰鬥力差不多,關鍵的是節省人力不影響土地生產。


    曆史上東漢的正規軍很少,包括中央軍的北軍五校,大將軍五校,五將軍,和西域的戊己校尉在內,總數不超過三萬人,其中有近一半是騎兵。


    相比西漢動輒十萬八萬軍隊出擊,東漢往往隻動員萬人野戰軍,兵力少卻很能打,戰損比更漂亮,每次都是漢軍騎兵作為主力,屬國騎兵協助,漢胡幾萬人就能橫掃草原。


    永元元年,竇憲率領三路大軍四萬餘騎兵出擊北匈奴,在杭愛山一萬漢軍主力斬殺北匈奴一萬三,前後逼降二十萬,戰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


    永平十六年,竇固四路出擊,漢胡合計四萬騎餘兵打的草原哭爹喊娘,重新奪迴新疆北部的控製權;


    永平十七年,漢帝國隻用一萬二千騎兵,從草原一路打到西域,順便滅了車師國,將西域再次納入版圖。


    胡漢交往幾百年,尤其是遊牧逐漸熟悉了甲胄的製作技術,相比前漢胡人強大很多,隻不過後漢更強。


    職業殺手再多也是無組織的個體,當千百個職業殺手經過訓練,變成有組織的殺手軍隊,這就很可怕了,不是胡人沒勇氣不敢打,胡人拚盡全力抵抗奈何是真打不過。


    事情總分兩方麵,強大的武裝力量帶來一個嚴重的後果,職業軍人和將領之間不可避免的出現依附關係。


    另外,軍人長期離開土地,迴歸社會後無法適應枯燥的勞動生產,他們會歸附世家大族成為私人武裝。


    這是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同土地兼並和階級矛盾的加劇並行發展,開始並沒有引起過多注意,等到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中央正要竭盡所能遏製,卻迎來了社會變革的大爆發。


    黃巾起義隻持續了九個月,很大原因是地方士族能快速而有效的組織起強大的武裝,這些地方武裝不但強力,戰鬥力甚至和正規軍相差無幾,這是其他朝代做不到的,這也是長久以來募兵製導致的結果。


    通過鎮壓底層起義,社會精英忽然發現自身的強大,隨後軍閥割據也成了曆史的必然,


    東漢軍隊的編製總體上分屯、曲、部、校四個層級,百人為屯設將,兩屯為曲設長,兩曲為部設司馬,部以上為校也叫營,設校尉。


    曲一直穩定保持在兩屯200人規模,由於各個校包含部的數量區別很大,因此到校這一級規模略有不同。


    比如中央軍北軍五校是兩曲一部,一校含兩部兵力800左右;而步兵校尉和戊己校尉則是五曲一部,一校雖然隻有一部兵力卻有千人。


    到漢代末期隨著軍閥割據,軍隊編製開始變得混亂,原先的建製難以適應頻繁的交戰,各地軍閥逐漸按實際情況常常作出改變,最終十曲組成一校成了主流。


    郭援是大將軍右校尉,分管右營十曲兩部合計兩千步兵,韓猛是大將軍左營軍司馬,現在左營兩千人歸他帶。


    接到支援黎陽的命令後,兩人和孟岱的軍隊到達鄴城郊外,匯合劉琰的騎兵,總共六千六百步騎,加上三千多民夫運送輜重,上萬人紮下營地一眼看不到邊。


    按慣例將領出征家眷需要留在城內,就是說袁熙和劉琰隻能去一個,審配堅定執行慣例寸步不讓,氣的劉琰想罵人,爭執很久袁熙主動留下才算了事。


    鄴城到黎陽並不算遠,照劉琰的性子帶馬軍三天就到,可混編軍隊就不成了,步兵排成幾列縱隊行進,民夫運送輜重鎧甲都跟在後麵,人拉肩扛一天走不出四十裏。


    孟岱還解釋說現在有大路可走,速度已經算快了,前麵還要渡過蕩水和清河,兩條河流與黃澤湖相通,今年秋季雨水大,河道泛濫起來全是泥巴地,一天走二十裏都費勁,主要因為輜重車拖慢了整體速度。


    蕩河和清河都不寬流速很緩慢,因為河道淺的關係,平時泛濫成災也不需要架橋,挽起褲腳淌水就能過去。


    不過兩岸被洪水泡過,離著蕩河還很遠,路就就逐漸泥濘不堪,果然如孟岱所說,泥巴地裏頭一天隻走了二十裏,第二天別說二十裏,十五裏都沒走上。


    兩條河之間短短五十裏,大軍在泥巴地裏走了五天,到了清水河邊徹底傻眼,一天前這裏剛經曆過一場暴雨,已經不能簡單的用泥濘形容。


    到處是水坑分不出深淺,不知道哪一腳踩進稀泥,半條腿就會陷進去半天拔不出來,人還好說,主要是輜重車沒法過去。


    要過河就要尋輜重車找能走的路,下遊有黃澤湖隻會更泥濘,隻能朝上遊尋找,遇到坑窪輜重車每前進一步都需大家一起幫忙。


    找出十幾裏總算過了河,時間也過去三天了,鄴城到黎陽全程不到兩百裏路,上萬人用了半個月才走到,等到了黎陽所有人都累的疲憊不堪。


    “您能來我很高興。”袁譚很感動,六千生力軍連官騎都帶來了,不能不說助力頗大。


    “兄長,咱家破事兒忒多,我太累了。”劉琰見到袁譚就抹眼淚,不能不說太慘了,泥地裏不能騎馬,價值連城的蜀錦鞋包了一層泥巴殼,好在沒丟在稀泥裏,也算慶幸。


    二弟一家夾在中間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現在能做到這一步很不容易,袁譚感同身受:“我知您來意,多不必講我留下便是。”


    “這可是漲聲望的好機會,你不會放棄吧?”劉琰嚇了一跳,看這意思我要不來你還打算跑路怎麽的?


    “南岸出現曹軍遊騎,大軍可能隨時來襲,我家主公作為袁氏家主深明大義,決定在此處與曹賊對抗到底!”


    辛評高舉大義旗說的正氣凜然,之後話鋒一轉幟解釋了想離開的原因:“黎陽城小,我軍兵多糧草又不足,空有其誌也無可奈何。”


    這迴換成劉琰感動了,河北不是軟柿子,隻要兄弟齊心誰來都不怕,環顧一圈沒看見逄紀:“怎麽不見逄護軍?他不是運來不少糧草輜重嗎?”


    袁譚冷臉甩動袍袖:“殺了。”


    劉琰點頭哦了一聲,水端到嘴邊立刻意識到不對:“啥?殺了!為啥呀?”


    “我家主公幾次申請援兵,那審配等人隻遣逄紀一幹老弱是何道理?”


    “逄紀構陷田別駕於前,詐稱遺囑交惡懿親在後,此等小人不殺不足以平憤!”


    郭圖大義凜然說出兩個理由後遞過一張紙:“威碩你看。”


    紙上是鄴城給袁譚送來的支援目錄,甲胄兵器倒是不少,可糧草數量卻讓人心裏發寒,估摸著隻夠袁譚支持一個來月。


    逄紀是中護軍執掌袁紹幕府軍事,管的將領多手底下卻沒多少直屬軍隊,官渡戰後與孟岱一樣沒得到補充,就一千來人能押運多少物資?


    給足了裝備卻不給多少糧食,這是逼著黎陽駐軍主動出擊拚個兩敗俱傷,劉褒還說要出血,就這麽出血嗎?還是說劉琰這六千人來就算是她家出血了?


    劉琰也沒帶多餘糧食來,心裏實在憋屈,剛開了個好頭兒咋又出岔子,還是大岔子。


    不過話說迴來,我劉琰不是來了嘛,沒顯甫點頭這六千人也不能來此支援,再者說,逄紀能自願來黎陽也證明他真心為袁家著想,有錯關起來就得了為啥非要殺。


    “不是冀州人必然受排擠,隻能冒險來證明心意,既然來了就遂他心願。”辛評提起逄紀就有氣,這個人純屬迂腐到家了,要不是他袁譚也不至於跑黎陽來。


    想到自身處境劉琰沮喪擺手,掏出度遼將軍印信放在桌麵上:“顯思這個給你吧,隻要別殺我隨你處置。”


    郭圖幾人麵麵相覷,袁譚怕劉琰會錯意,走上前直接跪下:“舅母千萬別多心,您這樣讓晚輩如何自處。”


    辛評暗自懊惱說錯了話,剛才無非是隨口一提,沒成想搞的大家都下不來台。


    辛毗反應快上前施禮開口解釋:“我家兄長無意之言,隻恨小人作祟大事不成,如今小人已去還望將軍與我家齊心協力共度難關。”


    郭圖怕辛毗分量不夠直接拍胸做保證:“老夫聲譽作保我等絕無他意,威碩大可安心。”


    其實劉琰就是鬧脾氣,袁譚都跪下了,辛毗低姿態解釋,再有郭圖腆臉作保,哄一番也差不多消氣了。


    隻是斜眼看向辛評剩餘一點氣悶又起:“你跟辛韜一樣不長心。”


    辛評訕笑點頭,隻要您別耍性子說啥都行。


    事過翻篇誰都不願意糾纏,黎陽城池不算大,是個長方形的夯土要塞,東西寬南北窄,袁譚一萬多人勉強能住下,又來了劉琰六千人立時擁擠的滿滿登登。


    到處都是人,連城牆上都搭了帳篷,不是沒想過在城外立砦,主要是條件不允許,城內都是夯土築基,城外可是爛泥一片,土地幹燥之前別說建砦子帳篷都搭不起來。


    袁紹地盤廣人口很多,兵員好解決可是物資就無能為力,官渡一戰傷筋動骨,各處物資都不充足,袁譚從青州帶來一萬多人,基本算作傾巢出動,再動員新兵隻能發木棍作戰了。


    曹操也是看出這一點,秋收沒過就親自率領大軍壓了上來,兵力不算多也就三萬多人。


    土地剛幹燥沒幾天,再想城外建砦子已然來不及,不過袁譚得知對方兵力後顯得很樂觀,篤定曹操這一次大概率來試探一二。


    黎陽要塞堅固,現在劉琰來了,兵力得到加強把握更大,曹操可不知道黎陽軍糧不足,攻擊幾次可能就退走了。


    等得知曹軍的作戰序列,袁譚立刻無法淡定,張繡曹純五千騎兵,曹仁曹洪,史渙朱靈,韓浩趙儼,於禁樂進,徐晃李典,許褚滿寵,張合高覽,全明星陣容合計三萬五千馬步。


    不止袁譚所有人都憂心忡忡,軍事會議天天開,越討論心裏越發虛,郭圖建議從冀州降將找突破口,給張合高覽分別去信,成功與否無所謂,信使被抓獲正好擾亂軍心;


    辛毗主張趕緊通知鄴城出兵,看曹操這個架勢不象來試探,黎陽城小兩萬多人擠在一起,衛生成了最大的問題,不用等糧食耗盡疾病一來大家都夠嗆能活。


    辛評陶升兩人建議守城野戰兩手準備,野戰不一定要勝,大軍朝鄴城方向邊打邊退,曹軍離鄴城近了不怕袁尚不出兵。


    孟岱也是這個意思,但是野戰也沒把握,是兩人加一起雖說有兩萬人,可騎兵才六百,對麵騎兵優勢太巨大野戰鐵定吃虧。


    韓猛默不作聲,問就一個字打,怎麽打去哪裏打都無所謂,袁譚和劉琰倆人大眼瞪小眼,大家說的都對反而不知道該怎麽選擇。


    還是郭援最後拍板,辛毗立即出發去鄴城報信,至於黎陽不能輕易放棄,這可是要塞,當初袁紹十萬大軍還啃了小半年,對麵三萬五咱們也有兩萬餘,怎麽這也要守一守。


    給曹操打疼了退兵也說不定,在者說,黎陽距離鄴城不遠,曹操顧忌袁尚有救兵,不行再退他也不敢追的太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小人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有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有孚並收藏漢末小人物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