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曹操就是要正麵擊潰敵人,劉琰的一千騎兵於大局無關痛癢,袁尚隱藏軍力也無所謂隨你來好了,他要讓世人看到,陰謀詭計在絕對實力麵前一無是處。
建安九年八月十一,上午辰時過半,號角嗚鳴響起軍鼓震聲擂動,一陣接著一陣人馬緩緩向前,俯瞰整個戰場曹軍排列密集如鱗片層疊一般,曹軍左翼趙儼率先展開攻擊,從喇叭寬闊處朝狹窄處魚貫前進。
魚貫陣屬於攻擊隊列,但在某些特殊地形同樣利於防禦,袁熙軍北有台地,南臨河川,隻有東方一麵對敵,最大限度增加縱深之外,於大弓手作戰極為有利。
曹性麾下有大弓手不是秘密,戰前眾將都認為該派出於禁對抗,然而,在趙儼看來重甲大盾更有利於破敵。加上有李典和樂進兩人的支持,因此大吼一句“兩軍交鋒勇者勝”,力排眾議拍板樂進和路昭兩人擔任前鋒。
從喇叭口寬闊處進入後地形逐漸狹窄,山崗和河川之間曹軍成左右兩路平行推進,樂進對陣曹性路昭攻擊沮鵠。
路昭軍輕裝步兵居多,主要的任務是幹擾對方,使樂進一側能夠從容突破,隻要曹性崩潰其他人不足為慮,他行走速度逐漸快過樂進,與沮鵠軍互射幾輪箭矢後發起衝鋒。
樂進果然沒有受到幹擾,指揮三個千人隊保持嚴整隊形緩慢行進,重甲兵手持弧形方盾護住前方,肩頭密密麻麻幾層矛尖遠遠伸出,輕裝弓手跟在隊列最後聽令射擊。
曹性眯起眼睛目測敵軍距離,不一會兒抬手舉弓一箭激射而出。
待剛落地聽見麾下軍士高喊:“八十步!勁風左!”
話音剛落,對麵樂進軍陣第一輪拋射就到了,安陽地區在八月初受副高壓暖濕氣流影響,時常出現強對流天氣,今天就是如此,受強烈的陣風幹擾動能減弱,金屬撞擊聲響起大部分箭矢被鐵甲擋住。
長梢弓屬於早期複合弓,長度在一米四左右,不管短梢弓還是長梢弓,陣風天遠距離拋射很難保證有效殺傷,對於曹性來講八十步太遠五十步則剛好。
“五十步!”軍士喊聲驟起。
曹性長梢弓高高楊起,弓弦響動一隻鳴嘀拋射而出,隨著開弓的軍令下達,緊跟著一陣遮天蔽日的箭雨拋射過去。
“再!”曹性呐喊一聲,手上不停連續開弓:“三!”
連續三輪拋射曹性吼聲“退”,全軍立刻停止射擊後退五步,大弓手每次射擊過後都後退幾步距離,換做其他部隊不可能如此作戰,隨意後退一定會引發混亂。
拋射箭矢越過重甲步兵落在陣勢中,樂進軍略微一滯,弓手顯然受到殺傷,箭矢迴射沒有了首輪密集,零零落落散亂許多。
不到四十米距離掩藏在盾牌後麵的輕裝矛手清晰可見,曹性指揮全軍略微抬弓,小角度拋射過去,主要的目標就是重盾兵身後的矛手。
盾牌的防護麵隨著距離的接近急劇縮減,弓弦發出的劈啪聲混合著對麵的痛苦呻吟,一輪箭矢過後矛手成片倒下,後續軍士踩著傷兵和屍體繼續前進,他們必須緊跟盾兵,咬著牙忍受下一輪箭矢的殺傷。
臨近十步距離矛手的損失已經極大,沒人去數對麵射擊過幾輪,後排弓箭手拾起掉落的長矛迅速補位,曲長隊將紅著眼睛嚴令後退者死。
其實不需要下死命令,平時從泰山兵嘴裏聽到過大弓手的故事,大弓手百步距離內隻能前進,所有人都明白無法迴頭,隨著一聲呐喊所有人鼓足勇氣開始加速。
樂進軍幾乎是哭著踏入五步距離,麵前大弓手放棄長梢弓,從背後抽出兩杆手戟,前排伏低身形似乎是要蹲下。
見對麵不再射擊,年輕的軍士麵帶興奮高聲唿喝,樂進軍還活著的老兵心裏卻具是一沉,很多人驚恐的下意識張望——都言溫侯驍勇,卻沒有人真的見過。
重甲陷陣一往無前,箭雨如潮遮天蔽日,騎兵奔馳震耳欲聾,曾經噩夢一般的場景隻存在於老兵模糊的記憶中。
就在兩軍碰撞之時,大弓手再次後退一步,就這一步之差,樂進軍的首輪長矛刺殺大部分落空,趁矛手刺空之際,前排大弓手突然前衝撞擊樂進重甲軍盾牌,盾陣受撞擊人與人之間出現很大間隙,後排大弓手從撕開的口子大踏步一突而進。
樂進軍重步兵不斷對著經過的大弓手揮刀亂砍,曹性身上鐵甲的葉子被連續劈中,砍碎一大片,忍著疼突進幾步越過重甲兵,麵前全是無甲的矛手,這些年輕人正呆呆看著重甲大弓手出現在自己麵前。
曹性興奮大吼,衝進人群雙手揮動手戟猛砍,長矛在軍陣中無法近戰,抽迴長矛想要刺擊必須要讓出空間,結果不是被當場砍殺就是和同袍撞在一起倒地。
聽到後麵撕心裂肺一般的慘叫,樂進前排重步兵隻能揮刀不斷亂砍,對方也是鐵盔重甲,不斷從身旁快速竄過,偶爾砍翻幾個也不能改變大局。
重步兵正猶豫是否反身去和突進的敵人交戰,麵前曹性軍最後一排卻不再突進,揮雙戟對著盾牌猛砍,此時曹性已經殺崩麵前矛手,大踏步衝進弓手隊伍又是一陣亂殺。
“結密陣!”
樂進在第二陣看到前方狀況,立刻下令改為密集陣型,行進中前後左右不留間隙,大弓手撞進來也一樣施展不開。
密集陣型沒行進幾步就發現退迴來的潰兵,前方潰兵本想通過重步兵間隙迴後方重新整隊,結果正碰上樂進下令密集結陣,眼看雙方就要撞在一處。
樂進匆忙下令退兵從兩側繞過,無奈潰退中的軍隊難免混亂,很多軍士跑到了樂進陣前才停住腳步,再想朝兩邊走後續軍士又撞上來,大群人在陣前互相擁擠推搡,樂進隻能暫時停止不前。
趁這個當口曹性指揮部下殺迴,從背後攻擊落下的重步兵,麵對夾擊重步兵立刻就散了,曹性不求殺傷,隻將對方驅散讓出地方好重新結陣。
同為先鋒的路昭輕步兵居多,他軍隊行進速度快打得更快,攻擊輪換迴來正看到樂進攻擊受挫。
兩人私底下關係不錯,路昭快馬來到跟前想問問老友是啥情況:“文謙?”
“該死的呂布軍。”
樂進心裏惱怒,過去一個陷陣營就讓曹軍頭疼不已,沒成想大弓手近戰也如此犀利,怪不得於禁豁出血本也要模仿他們。
路昭望著前方一片狼藉神色立刻大變:“陷陣營?!”
樂進驚得瞳孔一縮,扭頭重新認真審視戰場,過半晌長長唿出一口濁氣:“別亂說,不是。”
同一時間路昭也辨認出來,拍拍胸口重新恢複鎮定:“是大弓手,我去找文則。”
“找他作甚!”樂進說完忽然想起什麽,一拍額頭:“對,讓他來!”
收到請求後趙儼也氣悶不已,這才打了一陣就要支援?要誰不好偏要於禁?按說樂文謙不會被嚇破膽,應該是腦子進水了。
趙儼不是不懂作戰,他隻是不情願讓於禁這個部曲出身的人出風頭,正好李典就在身旁,索性甩手遞出戰報:”曼成你看,簡直亂彈琴!”
李典上前一步拱手說道:“文謙破敵不難,隻恐部曲傷亡過大。”
趙儼托腮思忖片刻,轉身厲聲下令:“告訴於文則,我不要傷亡數字,我隻要破敵!”
泰山兵集結完畢開始和樂進交換攻擊陣位,奇怪的是樂進並沒有全部撤離,有兩百多名重步兵仍舊留在戰場,看樣子是打算配合於禁一起發動攻擊。
曹軍前排是樂進的重甲盾兵,中間是泰山兵,最後是青州軍,矛手都在重甲後麵跟著,曹性的遠程拋射變得毫無意義。
“泰山兵。”曹性擰眉自語,命令旗手搖動號旗,軍陣散開王度率領矛手頂到前麵。
於禁立刻調整應對,青州軍上前與樂進重甲互換位置,雙方同樣矛手在前大弓手在後,曹性也跟著變,命令矛手迅速退迴大弓手又頂在了前麵。
曹性想對子,於禁偏不讓他如意,冒著混亂的風險在行進中變換隊列,折騰了幾個來迴,王度這邊矛手逐漸就亂了。
此時相距三十步,於禁抓住機會突然變陣,樂進重步兵全部撤至最後一排,換成青州軍矛手在前泰山兵在後,排列成密集隊形快速攻過來。
“穩住!”曹性扯著嗓子叫喊。
現在他非常懷念過去的日子,陷陣營總是擋在前麵不斷碾壓前進,溫侯騎兵左右奔馳往複突擊撕碎一切,大弓手在後麵肆無忌憚暢快收割,哪怕對方再強硬也隻能灰飛煙滅。然而往昔無法重現,曾經的輔助成了當下主力,沒辦法一切隻能將就著來。
都是矛手在前遠程在後,行進中泰山兵與大弓手一樣散開,形成相互交錯隊列,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發揮直射火力,三十步,二十步,臨近十步雙方都沒有射擊。
“壓低,壓低!射擊對方矛手!”曹性不斷重複軍令以緩解緊張。
前排的矛手依照軍令伏下身形,距離太近兩邊的命令一模一樣,矛兵分不清誰在傳令,他們隻清楚一件事,麵對即將到來的箭雨,無甲的矛兵絕大部分都不會再站起來。
時代發展到如今,戰爭逐漸激烈軍法也越發嚴厲,出現逃兵全隊執行五一抽殺,戰敗被俘更悲慘,除非戰略上勝券在握或大勢已成,交戰之後普遍都存在殺俘的習慣,或是泄憤或是立威,軍閥為了維持軍心迎接以後更殘酷的戰鬥,不去製止反而鼓勵。
軍士們出身小民,生命如同草芥,逃跑會被殺,被俘大概率也會死亡,上了戰場除了期待幸運眷顧別無他法。
十步一到,大弓手立刻開始直射,首輪目標都是對方矛兵,十幾米距離命中率都很高,箭矢幾乎是眨眼就到,矛手貓著腰向前衝想躲避根本不可能。
緊跟著射出第二輪,第三輪,每一輪射擊之後矛手便倒下一排,後排踩著屍體疾速衝擊,誰也不敢停,誰都不能停。
幾步遠之內最後一輪射出,雙方幸存矛兵焦灼在一處,戰場上隻有矛兵在嘶吼,相互刺殺幾輪過後能站立者寥寥無幾。
雙方同時下令無差別射擊,一陣箭雨過後已經沒有矛兵站立,雙方陣前隻有屍體堆疊在一起視線毫無遮擋,此刻弓手立即轉移目標,就在距離十步以內對射,有人倒下後排自動頂上,誰都不敢冒著密集箭雨率先衝鋒。
雙方都在組織輕步兵反複上前交戰,王度的矛兵不剩幾個,霍奴盾兵補上,就看誰的輕步兵剩下的多,隻要剩下的輕步兵衝上去頂住一波箭矢,己方大弓手便有突擊的機會,在亂戰中相互配合將對麵打崩。
戰術都一樣誰都不會給對方機會,輕步兵交戰時弓手趁機會喘口氣,哪一方剩下的人多都沒用,無差別射擊一旦開始就不會停止。
樂進的重裝步兵就跟在泰山兵身後,看到對麵矛兵消耗殆盡隻剩霍奴盾兵,不用提醒親自率領重步兵舉盾殺到,重步兵渾身鐵甲不懼刀砍,普通盾兵根本不是一合之敵,沒等轉頭逃竄瞬間損失殆盡。
曹性軍成軍時間太短,論持久終究不是對麵泰山兵的對手,兩壺十六支箭還沒用盡,體力出現下滑射擊頻率開始變慢。
射擊頻率降低還不是最要命的,力量不夠開滿弓,無法破甲不說準頭也不足,瞄著對麵甲胄箭矢卻射到大盾上,聽著傳來的砰砰聲,曹性知道必須得退了。就算衝過去又能怎樣?兩排重步兵之後是全甲的泰山兵,到時重步兵反身絞殺自己必敗。
稍一猶豫,樂進重盾殺到眼前,於禁大弓手護在樂進身後,重盾配合手戟如山嶽壓來,想打打不過,想退也不成,曹性登時苦從心來低吼一聲:“溫侯!”
這一聲唿喚該是有什麽魔法,相同的劇本再次出現,一陣戰馬嘶鳴烏桓騎兵殺到,魯昔當前騎兵成一字長蛇自側麵穿入敵陣,驟然打擊重甲兵群霎時一陣大亂。
劉琰左手持角弓,弓身上同時掐著三隻雕翎箭,射出一箭右手抽出一隻再射,跟著隊伍剛好經過一個金甲將領,正是讓劉琰吃過大虧的樂進。
四目相對劉琰抬手一箭,樂進舉盾護身箭矢射在盾牌上,樂進剛舉刀要砍第二箭又到,鐺一聲盔瓔被射落,眼看第三箭搭上弓弦,緊忙縮頭舉盾遮擋,等再抬頭劉琰早就跑遠,氣的樂進哇呀呀怪叫。
於禁表現得相當老道,聽到馬蹄聲的第一時間招唿泰山兵撒腿就跑,好在退得及時沒有造成多大傷害,等煙塵四散泰山兵與樂進重甲之間拉開一段很寬闊的距離。
趁此機會曹性大弓手唿嘯衝來,手戟與環首刀不同,近戰可以輕鬆破甲,利用局部人數優勢連砍帶撞,樂進重步兵隻有兩百人,獨木難支隻好且戰且退。
劉琰騎兵風一般刮過,揮揮手什麽都沒有帶走,她剛跑曹純騎兵就追到了,顧及重步兵正在撤退,無法穿陣而過隻能繞行追擊。
數千騎兵通過到處是煙塵,雙方視線都受到煙塵遮擋,經過剛才交鋒,樂進摸清了曹性的斤兩,對麵無法發揮遠程優勢,現在正是突擊的好時機!
樂進剛準備帶人衝上去,卻被於禁扯住低聲勸阻:曹純打誰都不含糊,唯獨碰上劉琰就抓瞎,對此老哥深有體會,咱們還是別冒然上去了。
這已經是第二次吃虧了,誰能保證劉琰不會殺迴來?於禁說的痛心疾首,樂進也不急著強攻了,還是重步在前泰山兵在後,跟曹性保持安全距離遠遠的對射。
建安九年八月十一,上午辰時過半,號角嗚鳴響起軍鼓震聲擂動,一陣接著一陣人馬緩緩向前,俯瞰整個戰場曹軍排列密集如鱗片層疊一般,曹軍左翼趙儼率先展開攻擊,從喇叭寬闊處朝狹窄處魚貫前進。
魚貫陣屬於攻擊隊列,但在某些特殊地形同樣利於防禦,袁熙軍北有台地,南臨河川,隻有東方一麵對敵,最大限度增加縱深之外,於大弓手作戰極為有利。
曹性麾下有大弓手不是秘密,戰前眾將都認為該派出於禁對抗,然而,在趙儼看來重甲大盾更有利於破敵。加上有李典和樂進兩人的支持,因此大吼一句“兩軍交鋒勇者勝”,力排眾議拍板樂進和路昭兩人擔任前鋒。
從喇叭口寬闊處進入後地形逐漸狹窄,山崗和河川之間曹軍成左右兩路平行推進,樂進對陣曹性路昭攻擊沮鵠。
路昭軍輕裝步兵居多,主要的任務是幹擾對方,使樂進一側能夠從容突破,隻要曹性崩潰其他人不足為慮,他行走速度逐漸快過樂進,與沮鵠軍互射幾輪箭矢後發起衝鋒。
樂進果然沒有受到幹擾,指揮三個千人隊保持嚴整隊形緩慢行進,重甲兵手持弧形方盾護住前方,肩頭密密麻麻幾層矛尖遠遠伸出,輕裝弓手跟在隊列最後聽令射擊。
曹性眯起眼睛目測敵軍距離,不一會兒抬手舉弓一箭激射而出。
待剛落地聽見麾下軍士高喊:“八十步!勁風左!”
話音剛落,對麵樂進軍陣第一輪拋射就到了,安陽地區在八月初受副高壓暖濕氣流影響,時常出現強對流天氣,今天就是如此,受強烈的陣風幹擾動能減弱,金屬撞擊聲響起大部分箭矢被鐵甲擋住。
長梢弓屬於早期複合弓,長度在一米四左右,不管短梢弓還是長梢弓,陣風天遠距離拋射很難保證有效殺傷,對於曹性來講八十步太遠五十步則剛好。
“五十步!”軍士喊聲驟起。
曹性長梢弓高高楊起,弓弦響動一隻鳴嘀拋射而出,隨著開弓的軍令下達,緊跟著一陣遮天蔽日的箭雨拋射過去。
“再!”曹性呐喊一聲,手上不停連續開弓:“三!”
連續三輪拋射曹性吼聲“退”,全軍立刻停止射擊後退五步,大弓手每次射擊過後都後退幾步距離,換做其他部隊不可能如此作戰,隨意後退一定會引發混亂。
拋射箭矢越過重甲步兵落在陣勢中,樂進軍略微一滯,弓手顯然受到殺傷,箭矢迴射沒有了首輪密集,零零落落散亂許多。
不到四十米距離掩藏在盾牌後麵的輕裝矛手清晰可見,曹性指揮全軍略微抬弓,小角度拋射過去,主要的目標就是重盾兵身後的矛手。
盾牌的防護麵隨著距離的接近急劇縮減,弓弦發出的劈啪聲混合著對麵的痛苦呻吟,一輪箭矢過後矛手成片倒下,後續軍士踩著傷兵和屍體繼續前進,他們必須緊跟盾兵,咬著牙忍受下一輪箭矢的殺傷。
臨近十步距離矛手的損失已經極大,沒人去數對麵射擊過幾輪,後排弓箭手拾起掉落的長矛迅速補位,曲長隊將紅著眼睛嚴令後退者死。
其實不需要下死命令,平時從泰山兵嘴裏聽到過大弓手的故事,大弓手百步距離內隻能前進,所有人都明白無法迴頭,隨著一聲呐喊所有人鼓足勇氣開始加速。
樂進軍幾乎是哭著踏入五步距離,麵前大弓手放棄長梢弓,從背後抽出兩杆手戟,前排伏低身形似乎是要蹲下。
見對麵不再射擊,年輕的軍士麵帶興奮高聲唿喝,樂進軍還活著的老兵心裏卻具是一沉,很多人驚恐的下意識張望——都言溫侯驍勇,卻沒有人真的見過。
重甲陷陣一往無前,箭雨如潮遮天蔽日,騎兵奔馳震耳欲聾,曾經噩夢一般的場景隻存在於老兵模糊的記憶中。
就在兩軍碰撞之時,大弓手再次後退一步,就這一步之差,樂進軍的首輪長矛刺殺大部分落空,趁矛手刺空之際,前排大弓手突然前衝撞擊樂進重甲軍盾牌,盾陣受撞擊人與人之間出現很大間隙,後排大弓手從撕開的口子大踏步一突而進。
樂進軍重步兵不斷對著經過的大弓手揮刀亂砍,曹性身上鐵甲的葉子被連續劈中,砍碎一大片,忍著疼突進幾步越過重甲兵,麵前全是無甲的矛手,這些年輕人正呆呆看著重甲大弓手出現在自己麵前。
曹性興奮大吼,衝進人群雙手揮動手戟猛砍,長矛在軍陣中無法近戰,抽迴長矛想要刺擊必須要讓出空間,結果不是被當場砍殺就是和同袍撞在一起倒地。
聽到後麵撕心裂肺一般的慘叫,樂進前排重步兵隻能揮刀不斷亂砍,對方也是鐵盔重甲,不斷從身旁快速竄過,偶爾砍翻幾個也不能改變大局。
重步兵正猶豫是否反身去和突進的敵人交戰,麵前曹性軍最後一排卻不再突進,揮雙戟對著盾牌猛砍,此時曹性已經殺崩麵前矛手,大踏步衝進弓手隊伍又是一陣亂殺。
“結密陣!”
樂進在第二陣看到前方狀況,立刻下令改為密集陣型,行進中前後左右不留間隙,大弓手撞進來也一樣施展不開。
密集陣型沒行進幾步就發現退迴來的潰兵,前方潰兵本想通過重步兵間隙迴後方重新整隊,結果正碰上樂進下令密集結陣,眼看雙方就要撞在一處。
樂進匆忙下令退兵從兩側繞過,無奈潰退中的軍隊難免混亂,很多軍士跑到了樂進陣前才停住腳步,再想朝兩邊走後續軍士又撞上來,大群人在陣前互相擁擠推搡,樂進隻能暫時停止不前。
趁這個當口曹性指揮部下殺迴,從背後攻擊落下的重步兵,麵對夾擊重步兵立刻就散了,曹性不求殺傷,隻將對方驅散讓出地方好重新結陣。
同為先鋒的路昭輕步兵居多,他軍隊行進速度快打得更快,攻擊輪換迴來正看到樂進攻擊受挫。
兩人私底下關係不錯,路昭快馬來到跟前想問問老友是啥情況:“文謙?”
“該死的呂布軍。”
樂進心裏惱怒,過去一個陷陣營就讓曹軍頭疼不已,沒成想大弓手近戰也如此犀利,怪不得於禁豁出血本也要模仿他們。
路昭望著前方一片狼藉神色立刻大變:“陷陣營?!”
樂進驚得瞳孔一縮,扭頭重新認真審視戰場,過半晌長長唿出一口濁氣:“別亂說,不是。”
同一時間路昭也辨認出來,拍拍胸口重新恢複鎮定:“是大弓手,我去找文則。”
“找他作甚!”樂進說完忽然想起什麽,一拍額頭:“對,讓他來!”
收到請求後趙儼也氣悶不已,這才打了一陣就要支援?要誰不好偏要於禁?按說樂文謙不會被嚇破膽,應該是腦子進水了。
趙儼不是不懂作戰,他隻是不情願讓於禁這個部曲出身的人出風頭,正好李典就在身旁,索性甩手遞出戰報:”曼成你看,簡直亂彈琴!”
李典上前一步拱手說道:“文謙破敵不難,隻恐部曲傷亡過大。”
趙儼托腮思忖片刻,轉身厲聲下令:“告訴於文則,我不要傷亡數字,我隻要破敵!”
泰山兵集結完畢開始和樂進交換攻擊陣位,奇怪的是樂進並沒有全部撤離,有兩百多名重步兵仍舊留在戰場,看樣子是打算配合於禁一起發動攻擊。
曹軍前排是樂進的重甲盾兵,中間是泰山兵,最後是青州軍,矛手都在重甲後麵跟著,曹性的遠程拋射變得毫無意義。
“泰山兵。”曹性擰眉自語,命令旗手搖動號旗,軍陣散開王度率領矛手頂到前麵。
於禁立刻調整應對,青州軍上前與樂進重甲互換位置,雙方同樣矛手在前大弓手在後,曹性也跟著變,命令矛手迅速退迴大弓手又頂在了前麵。
曹性想對子,於禁偏不讓他如意,冒著混亂的風險在行進中變換隊列,折騰了幾個來迴,王度這邊矛手逐漸就亂了。
此時相距三十步,於禁抓住機會突然變陣,樂進重步兵全部撤至最後一排,換成青州軍矛手在前泰山兵在後,排列成密集隊形快速攻過來。
“穩住!”曹性扯著嗓子叫喊。
現在他非常懷念過去的日子,陷陣營總是擋在前麵不斷碾壓前進,溫侯騎兵左右奔馳往複突擊撕碎一切,大弓手在後麵肆無忌憚暢快收割,哪怕對方再強硬也隻能灰飛煙滅。然而往昔無法重現,曾經的輔助成了當下主力,沒辦法一切隻能將就著來。
都是矛手在前遠程在後,行進中泰山兵與大弓手一樣散開,形成相互交錯隊列,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發揮直射火力,三十步,二十步,臨近十步雙方都沒有射擊。
“壓低,壓低!射擊對方矛手!”曹性不斷重複軍令以緩解緊張。
前排的矛手依照軍令伏下身形,距離太近兩邊的命令一模一樣,矛兵分不清誰在傳令,他們隻清楚一件事,麵對即將到來的箭雨,無甲的矛兵絕大部分都不會再站起來。
時代發展到如今,戰爭逐漸激烈軍法也越發嚴厲,出現逃兵全隊執行五一抽殺,戰敗被俘更悲慘,除非戰略上勝券在握或大勢已成,交戰之後普遍都存在殺俘的習慣,或是泄憤或是立威,軍閥為了維持軍心迎接以後更殘酷的戰鬥,不去製止反而鼓勵。
軍士們出身小民,生命如同草芥,逃跑會被殺,被俘大概率也會死亡,上了戰場除了期待幸運眷顧別無他法。
十步一到,大弓手立刻開始直射,首輪目標都是對方矛兵,十幾米距離命中率都很高,箭矢幾乎是眨眼就到,矛手貓著腰向前衝想躲避根本不可能。
緊跟著射出第二輪,第三輪,每一輪射擊之後矛手便倒下一排,後排踩著屍體疾速衝擊,誰也不敢停,誰都不能停。
幾步遠之內最後一輪射出,雙方幸存矛兵焦灼在一處,戰場上隻有矛兵在嘶吼,相互刺殺幾輪過後能站立者寥寥無幾。
雙方同時下令無差別射擊,一陣箭雨過後已經沒有矛兵站立,雙方陣前隻有屍體堆疊在一起視線毫無遮擋,此刻弓手立即轉移目標,就在距離十步以內對射,有人倒下後排自動頂上,誰都不敢冒著密集箭雨率先衝鋒。
雙方都在組織輕步兵反複上前交戰,王度的矛兵不剩幾個,霍奴盾兵補上,就看誰的輕步兵剩下的多,隻要剩下的輕步兵衝上去頂住一波箭矢,己方大弓手便有突擊的機會,在亂戰中相互配合將對麵打崩。
戰術都一樣誰都不會給對方機會,輕步兵交戰時弓手趁機會喘口氣,哪一方剩下的人多都沒用,無差別射擊一旦開始就不會停止。
樂進的重裝步兵就跟在泰山兵身後,看到對麵矛兵消耗殆盡隻剩霍奴盾兵,不用提醒親自率領重步兵舉盾殺到,重步兵渾身鐵甲不懼刀砍,普通盾兵根本不是一合之敵,沒等轉頭逃竄瞬間損失殆盡。
曹性軍成軍時間太短,論持久終究不是對麵泰山兵的對手,兩壺十六支箭還沒用盡,體力出現下滑射擊頻率開始變慢。
射擊頻率降低還不是最要命的,力量不夠開滿弓,無法破甲不說準頭也不足,瞄著對麵甲胄箭矢卻射到大盾上,聽著傳來的砰砰聲,曹性知道必須得退了。就算衝過去又能怎樣?兩排重步兵之後是全甲的泰山兵,到時重步兵反身絞殺自己必敗。
稍一猶豫,樂進重盾殺到眼前,於禁大弓手護在樂進身後,重盾配合手戟如山嶽壓來,想打打不過,想退也不成,曹性登時苦從心來低吼一聲:“溫侯!”
這一聲唿喚該是有什麽魔法,相同的劇本再次出現,一陣戰馬嘶鳴烏桓騎兵殺到,魯昔當前騎兵成一字長蛇自側麵穿入敵陣,驟然打擊重甲兵群霎時一陣大亂。
劉琰左手持角弓,弓身上同時掐著三隻雕翎箭,射出一箭右手抽出一隻再射,跟著隊伍剛好經過一個金甲將領,正是讓劉琰吃過大虧的樂進。
四目相對劉琰抬手一箭,樂進舉盾護身箭矢射在盾牌上,樂進剛舉刀要砍第二箭又到,鐺一聲盔瓔被射落,眼看第三箭搭上弓弦,緊忙縮頭舉盾遮擋,等再抬頭劉琰早就跑遠,氣的樂進哇呀呀怪叫。
於禁表現得相當老道,聽到馬蹄聲的第一時間招唿泰山兵撒腿就跑,好在退得及時沒有造成多大傷害,等煙塵四散泰山兵與樂進重甲之間拉開一段很寬闊的距離。
趁此機會曹性大弓手唿嘯衝來,手戟與環首刀不同,近戰可以輕鬆破甲,利用局部人數優勢連砍帶撞,樂進重步兵隻有兩百人,獨木難支隻好且戰且退。
劉琰騎兵風一般刮過,揮揮手什麽都沒有帶走,她剛跑曹純騎兵就追到了,顧及重步兵正在撤退,無法穿陣而過隻能繞行追擊。
數千騎兵通過到處是煙塵,雙方視線都受到煙塵遮擋,經過剛才交鋒,樂進摸清了曹性的斤兩,對麵無法發揮遠程優勢,現在正是突擊的好時機!
樂進剛準備帶人衝上去,卻被於禁扯住低聲勸阻:曹純打誰都不含糊,唯獨碰上劉琰就抓瞎,對此老哥深有體會,咱們還是別冒然上去了。
這已經是第二次吃虧了,誰能保證劉琰不會殺迴來?於禁說的痛心疾首,樂進也不急著強攻了,還是重步在前泰山兵在後,跟曹性保持安全距離遠遠的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