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帶著殘兵慌不擇路,跑出十幾裏才發覺搞錯了方向,本想向北去趙國結果卻來到藍口,這裏三麵環水當中一座土丘,沒有渡船一時無法過河。
曹操大軍始終尾隨,趕上後將土丘團團包圍,袁尚派遣陰夔和陳琳請求投降,曹操還是那句話投降可以,唯獨不赦二袁。
當時臨近黃昏,等到拂曉曹操必定發動攻擊,袁尚趁夜深人靜拋棄軍隊單人逃亡,馬延,張顗無奈率眾投降,至此袁尚軍徹底失敗。
西山鏖戰同時鄴城也經過一場大戰,審配幾次出城都被史渙擋住,曹操挾大勝之威迴到城下展示戰利品,大將軍節鉞,旗幟,光頭盔就有接近兩萬。
守軍得知前方失敗全都沮喪崩潰,審配仍舊困獸鬥,安慰部下說曹軍經曆大戰已經疲憊,暫時不會攻城,袁尚雖然敗了咱們還有袁熙,等袁熙迴幽州一定帶援兵過來。
誰都知道經過西山一戰袁熙哪還有兵,過不幾天,審榮打開城門放曹軍蜂擁進入鄴城,巷戰持續了幾個時辰,等審配被俘,高蕃戰死後抵抗才逐漸消失。
孔融生前曾評價審配和逄紀為盡忠之臣,袁紹陣營內部有爭執有分歧,到最後發展到兵戎相見的地步,其中是非對錯因立場和角度不同各有說法,且不管成敗,單就一個忠字,這兩人當的起,河北絕大多數人都當得起。
審配是魏郡陰安人,死後他的家族遭到清算,罰沒財產後上萬人被打散到全國各地,從此陰安審氏徹底退出中國曆史舞台。
縱兵洗劫城池是慣例,鄴城沒有一家能夠幸免,曹操得知袁紹府邸也遭到打劫,再想去阻止已經晚了,劉褒的財寶一樣沒保住,袁熙的老婆甄氏還被曹丕搶走。
曹操和劉褒也算舊相識,劉褒是袁紹的小妾,因為生的美麗經常被帶出來炫耀,年輕人在前麵胡作非為,劉褒在後麵拍手叫好。
眼看著故交在麵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曹操也挺無奈的,東西沒了可以賠,至於甄氏就沒辦法了,曹操明白兒子的野心和打算,一咬牙一跺腳,索性將淇園正式送給劉褒。
安撫過袁紹家眷,曹操還沒忘記親自到袁紹墓前祭拜,政治鬥爭和舊日感情是兩碼事,祭拜一番也算全了故友情誼。
九月初曹操發出正式行文,免除河北全境一年賦,且稅永不屯田,不屯田就意味河北大族產業不被掠奪,河北人之所以抵抗曹操就因為袁家不屯田,隻要不屯田那換誰來都一樣。
按說這一招釜底抽薪該很有效果,可實際反響卻平平,就像一塊小石子扔進平靜的湖麵,濺起水花,泛起點兒漣漪之後一切又迴歸靜悄悄,仿佛沒有發生過一樣。
西山之戰消滅了袁尚的主力軍隊,此時河北除了袁譚在沒有袁氏的大兵團存在,可曹操和對方是盟友關係,消滅袁譚很容易,就怕引起冀州士族的反對就頭疼了。
不知道誰給曹操出的主意,曹軍一直留在鄴城沒有出兵收服冀州郡縣,給外界的信號似乎是後勤出現問題,又或者西山之戰損失不小。
事情果然朝著曹操預想的方向發展,袁譚趁機出兵甘陵,渤海,安平,河間四郡,前鋒直逼易縣,焦觸稍作抵抗就撤迴幽州。
得到消息曹操喜出望外,看什麽都順眼做什麽都開心,一次看到戶籍不免感歎:“冀州竟然有三十萬戶百十萬人民,當真是大州啊。”
冀州何止三十萬戶,大族手裏還有六、七十萬戶隱匿沒報,崔琰立刻察覺出曹操表麵是在吐酸水,實則動了從大族身上割肉的心思,這個苗頭必須要打壓:
“百姓暴屍荒野本就很苦,王師到來不先傳揚仁義,卻想著擴充實力,這難道是百姓所希望的嗎?”
袁尚雖然敗了還有袁譚呢,對於冀州大族喂肉還來不及,可不是吃肉的時候,曹操明白說漏嘴,肅然動容起身道歉,嘴上說的漂亮心裏可就恨上了崔琰。
劉琰被貪至救出戰場,一路北行收攏殘兵,好容易輾轉到安國才發現事態不妙,除了韓珩和徐輯,幽州其他官員都不到安國來,趙瀆和霍奴借口募兵一去不迴,手中除了烏桓人隻剩下曹性的殘兵。
各種真假傳言滿天飛,唯一能夠確定的隻有“不赦二袁”這條消息,城裏始終彌漫著失敗氛圍,袁熙整個人陷入消沉,袁尚到來後兄弟倆隻要見麵總是爭吵,等到轉年曹操終究沒有北上,安國才稍微安定一些。
直到傳來袁譚死訊,整個治下霎時如烏雲壓頂一般,所有人都預感到時間不多了,期間劉琰親自跑了幾趟麴義處,請求讓開飛狐口讓劉琰一家去並州,好話說盡,甚至願意拿出全部錢財買路,可麴義隻有兩個字“不行”。
虞翻幾次派人來催促,說已經聯絡好孫權,船隻準備妥當就等劉琰一家出海。劉珪也不止一次派徐藐來拜訪,熱情邀請袁熙兄弟前往昌平或是逃去烏桓,袁尚與劉琰都很動心,唯獨袁熙嗤之以鼻。
劉琰與袁熙因此事第一次激烈爭吵,袁熙苦笑著說劉珪和孫權沒有區別,軍閥都不為自己而活,心裏隻有地盤和軍隊,去誰那裏都是籌碼,人頭都會被送給曹操。
劉琰氣的直拍桌子:“那去烏桓啊!本初昔日恩惠不淺,總歸還有希望吧!”
袁熙冷哼一聲:“還打?你打的是不錯,那又有什麽用?”
劉琰當初的計劃破產了,能打不代表曹操重視你,說到底還是實力差距太明顯,要換做袁譚或者袁尚的地盤規模,興許曹操還能選擇談判。
袁尚早沒了往日意氣風發,講起話總顯得中氣不足:“二嫂,算了,哪裏都一樣。”
袁尚不講話還好,他一開口袁熙立刻惱羞成怒:“成事不足的東西!若是全力拿下平原豈有今日之窘!”
“別隻怨他!你這廢物要早做準備,我至於手裏沒兵?”
劉琰也是氣不打一處來,表麵明哲保身暗地裏倒是做些準備呀,結果你袁熙一路躺平什麽都不幹!
“你不是廢物!”袁熙語氣忽然平靜,指著劉琰的小腹調侃:“眾人努力始終不見結果。”
這句話如同定身咒,又好似驚雷擊頂,劉琰的表情在這一刻凝固住,胸口隨著急促的唿吸劇烈起伏,臉色一會兒蒼白如紙,一會兒又漲的通紅。
其中造成這個狀況的原因,她自己的心裏再清楚不過,過往經曆已經無數次證明過殘酷的事實——這一生怕是永遠無法恢複正常人的狀態了。
這是心底最隱秘的角落,隱藏在光鮮的虛幻之下是莫名的痛苦和怨恨,劉琰不願意去多想得失,更不願意去麵對過去的錯誤。
久久的沉默之後,劉琰起身朝外走去,袁熙馬上追上兩步,話音裏透著懊悔,還帶著最後一絲倔強:“哪裏去。”
劉琰慢慢轉身,輕挽發絲淡淡一笑:“新做一件飛馬紋錦袍,想著送與她穿。”
飛馬紋屬於漢代皇室的專屬紋樣,除非禦賜否則常人不能使用,劉琰有權使用飛馬紋服飾,對此泰山環羨慕不已,正好新做了一件,索性送給她在家裏穿過過癮。
看著劉琰遠去的背影,袁熙輕歎口氣扭頭看向弟弟:“吾弟,思召就送你吧。”
袁熙終究沒有同意離開安國,整個冬季劉琰都在惶恐中度過,這天半夜正在睡夢中聽到屋外人聲雜亂,貪至推門進來連人帶被子扛起劉琰就走。
城中已經大亂,到處都是拖家帶口慌亂奔逃的人群,很多人認得劉琰,看見她被帶走也沒人在意,來到城門處竟然四敞大開,周圍沒有一個守軍。
城外一個小土丘上,袁熙一臉淡定的坐在地上,劉琰裹在被子裏縮在一旁,蒼白的麵孔警惕注視周圍,稍有一點響動就驚的瑟瑟發抖。
“幽南反叛,現在,焦觸張楠應該占領了安國。”貪至沉聲解釋。
劉琰木訥點頭,緊接著扭頭看向遠處,表情急切似乎要在黑暗中尋找什麽,不多時腳步聲由遠及近,魯昔帶著袁尚和徐輯登上土丘,徐輯一見袁熙上前跪倒,連說自己無能。
“兩條路,北上烏桓或就此結束。”貪至話語依舊冰冷。
劉琰踉蹌幾步上前,死死抓住袁熙衣領哭著大吼:“為什麽不去江南?為什麽這麽沒用!”
袁熙忽然來了力氣,猛甩手推開劉琰:“就此結束。”
袁尚也哭出聲來:“都是一家人不要動手啊。”
“你還知道一家人!蠢貨!蠢貨!”袁熙突然暴怒,對著袁尚啪啪兩巴掌,打得袁尚放聲痛哭心中懊悔不已。
貪至抽出刀架在袁熙脖頸上,劉琰大睜雙眼盯著刀身緩緩抬起,突然嚎哭一聲想去阻止,剛起就被身六個烏桓騎兵圍住,劉琰死活衝不出去,扭過頭瞪著魯昔求救。
魯昔皺眉抽出刀走出幾步,貪至頭都沒迴:“想想我家主人是誰在阻止我。”
劉珪的名頭顯然嚇到了魯昔,貪至冷哼一聲下了逐客令:“拿上你的錢離開,念在同族份上我可以當做無事發生。”
魯昔躬身作揖,道了聲抱歉轉身消失在黑暗中,此時劉琰還在哀求,貪至高舉長刀,臉上露出慘笑:“不是我的本意,對不起。”
“能讓她動手嗎?”袁熙眼神帶著乞求,貪至思忖片刻點頭後退。
袁尚抽出刀遞上:“用思召送哥走吧。”
寒夜裏冷風刺骨,後悔也好,無奈也罷,此時沒了迴頭路,劉琰提刀慢慢走近,手舉思召始終無法砍下去。
“來!”袁熙大喝一聲。
“來!”劉琰跟著大喊,渾身都在劇烈顫抖。
“來。”袁熙第二聲很輕,很溫柔。
棕櫚墊子,沒見過吧?饑不從猛虎,暮不從鴻雁,安無巢?遊子驕。唉,我就是心太軟。
那一切恍惚就在眼前,翩翩公子古風如玉,神采奕奕溫文爾雅,總喜歡故意耍些小聰明、小手段讓人識破,不是城府深沉,而是當真與世無爭。
寒光閃過,劉琰抱著頭顱蹲在地上放聲嚎哭,貪至扛起袁熙屍體盯著看了劉琰半響,終究一念不忍留下一匹馬帶著袁尚走了。
“恩主已逝我該往何處去?”徐輯手捧思召寶刀,跪在地上久久不願相信現實。
“啊,對,我得去江南,我還有泰山環,沒什麽大不了。”劉琰抱起頭顱騎上馬背,嘴裏還在反複念叨。
天際線冒出魚肚白,照應遠山或隱或現的暗色輪廓一直延伸出去,一縷曙光讓破曉的色彩變幻微妙,像是湖麵反射星光,又像雲與水的結合,一抹藍透著些許桃色,青紅之交淡雅幽遠,廣闊無盡寧靜深邃。
“我們迴來了!懶婆娘也不知道迎接。”劉琰跑了許久口裏泛渴,進屋剛坐穩立刻連聲叫嚷。
看到袁熙頭顱,泰山環慘然一笑,隨後遞上一杯茶:“夫君安坐。”
劉琰端起茶水一飲而盡,緩了一陣眼神有些發直:“我們這就走,去江南,咱們三個好好過日子。我能生,生八個,老大叫啥?顯奕,顯奕我問你呢。”
泰山環身材嬌小,穿起長大的飛馬紋錦袍顯得很別扭,此時她懷裏抱著什麽物件,走兩步就絆一個趔趄,要不是穿著劉琰的雙歧蜀錦鞋非摔倒不可。
“怎麽總打扮成我的樣子?穿我的鞋不擠腳嗎?”
問過之後屋內靜的出奇,半響沒有迴音,劉琰猛站起身渾身上下全是冷汗,幾步跑出屋外尋找一圈,走到井邊拾起一隻鞋,兔子耳朵般的鞋尖翹頭掐金絲走銀線,上麵墜滿了珍珠和各種顏色的玻璃球。
緊攥繡鞋靠坐在枯井邊,幾次想去看卻始終無法鼓起勇氣,當初還以為桃李是吃的,其實是說女子的年紀。
想到過去不禁莞爾一笑,笑容漸漸收斂嘴角輕輕抽搐,耳朵裏傳來哭泣聲,她不想哭,哭就代表發生了壞事,怎麽能有壞事呢?剛才的一切都是幻覺,一定都是假的。
明知是假的還是止不住哭泣,強壓下情感努力去笑,嘴角剛剛翹起卻不由自主抽動,好像誠心作對一般非要不讓主人如意。
迷迷糊糊不知過了多久,微微睜眼天空已經大亮,掙紮起身看向井底,大膽去看下麵定然什麽都沒有,雖然鼓足勇氣可是心裏始終發虛。
慢慢的,一點一點露出雙眼,陽光隻照到井壁,目光緩緩延伸到漆黑的井底,白色的袍子盡頭是一抹粉紅,碎的扁平黏的漿糊,劉琰縮迴頭哇一聲哭出來。哭了半晌總算止住,心有不甘再次望向井底看的清清楚楚。
再次縮迴哭聲更甚,雙手在麵前亂揮:“沒了,全沒了。”說完倒在井邊昏厥過去。
冷風吹過像是針紮,劉琰終於被凍醒,渾渾噩噩走進屋裏找出泰山環的衣服穿上,雖說小很多至少感到暖和些,路過枯井猶豫許久始終不敢去看,深深唿吸一口冷氣,翻身上馬朝西而去。
曹操大軍始終尾隨,趕上後將土丘團團包圍,袁尚派遣陰夔和陳琳請求投降,曹操還是那句話投降可以,唯獨不赦二袁。
當時臨近黃昏,等到拂曉曹操必定發動攻擊,袁尚趁夜深人靜拋棄軍隊單人逃亡,馬延,張顗無奈率眾投降,至此袁尚軍徹底失敗。
西山鏖戰同時鄴城也經過一場大戰,審配幾次出城都被史渙擋住,曹操挾大勝之威迴到城下展示戰利品,大將軍節鉞,旗幟,光頭盔就有接近兩萬。
守軍得知前方失敗全都沮喪崩潰,審配仍舊困獸鬥,安慰部下說曹軍經曆大戰已經疲憊,暫時不會攻城,袁尚雖然敗了咱們還有袁熙,等袁熙迴幽州一定帶援兵過來。
誰都知道經過西山一戰袁熙哪還有兵,過不幾天,審榮打開城門放曹軍蜂擁進入鄴城,巷戰持續了幾個時辰,等審配被俘,高蕃戰死後抵抗才逐漸消失。
孔融生前曾評價審配和逄紀為盡忠之臣,袁紹陣營內部有爭執有分歧,到最後發展到兵戎相見的地步,其中是非對錯因立場和角度不同各有說法,且不管成敗,單就一個忠字,這兩人當的起,河北絕大多數人都當得起。
審配是魏郡陰安人,死後他的家族遭到清算,罰沒財產後上萬人被打散到全國各地,從此陰安審氏徹底退出中國曆史舞台。
縱兵洗劫城池是慣例,鄴城沒有一家能夠幸免,曹操得知袁紹府邸也遭到打劫,再想去阻止已經晚了,劉褒的財寶一樣沒保住,袁熙的老婆甄氏還被曹丕搶走。
曹操和劉褒也算舊相識,劉褒是袁紹的小妾,因為生的美麗經常被帶出來炫耀,年輕人在前麵胡作非為,劉褒在後麵拍手叫好。
眼看著故交在麵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曹操也挺無奈的,東西沒了可以賠,至於甄氏就沒辦法了,曹操明白兒子的野心和打算,一咬牙一跺腳,索性將淇園正式送給劉褒。
安撫過袁紹家眷,曹操還沒忘記親自到袁紹墓前祭拜,政治鬥爭和舊日感情是兩碼事,祭拜一番也算全了故友情誼。
九月初曹操發出正式行文,免除河北全境一年賦,且稅永不屯田,不屯田就意味河北大族產業不被掠奪,河北人之所以抵抗曹操就因為袁家不屯田,隻要不屯田那換誰來都一樣。
按說這一招釜底抽薪該很有效果,可實際反響卻平平,就像一塊小石子扔進平靜的湖麵,濺起水花,泛起點兒漣漪之後一切又迴歸靜悄悄,仿佛沒有發生過一樣。
西山之戰消滅了袁尚的主力軍隊,此時河北除了袁譚在沒有袁氏的大兵團存在,可曹操和對方是盟友關係,消滅袁譚很容易,就怕引起冀州士族的反對就頭疼了。
不知道誰給曹操出的主意,曹軍一直留在鄴城沒有出兵收服冀州郡縣,給外界的信號似乎是後勤出現問題,又或者西山之戰損失不小。
事情果然朝著曹操預想的方向發展,袁譚趁機出兵甘陵,渤海,安平,河間四郡,前鋒直逼易縣,焦觸稍作抵抗就撤迴幽州。
得到消息曹操喜出望外,看什麽都順眼做什麽都開心,一次看到戶籍不免感歎:“冀州竟然有三十萬戶百十萬人民,當真是大州啊。”
冀州何止三十萬戶,大族手裏還有六、七十萬戶隱匿沒報,崔琰立刻察覺出曹操表麵是在吐酸水,實則動了從大族身上割肉的心思,這個苗頭必須要打壓:
“百姓暴屍荒野本就很苦,王師到來不先傳揚仁義,卻想著擴充實力,這難道是百姓所希望的嗎?”
袁尚雖然敗了還有袁譚呢,對於冀州大族喂肉還來不及,可不是吃肉的時候,曹操明白說漏嘴,肅然動容起身道歉,嘴上說的漂亮心裏可就恨上了崔琰。
劉琰被貪至救出戰場,一路北行收攏殘兵,好容易輾轉到安國才發現事態不妙,除了韓珩和徐輯,幽州其他官員都不到安國來,趙瀆和霍奴借口募兵一去不迴,手中除了烏桓人隻剩下曹性的殘兵。
各種真假傳言滿天飛,唯一能夠確定的隻有“不赦二袁”這條消息,城裏始終彌漫著失敗氛圍,袁熙整個人陷入消沉,袁尚到來後兄弟倆隻要見麵總是爭吵,等到轉年曹操終究沒有北上,安國才稍微安定一些。
直到傳來袁譚死訊,整個治下霎時如烏雲壓頂一般,所有人都預感到時間不多了,期間劉琰親自跑了幾趟麴義處,請求讓開飛狐口讓劉琰一家去並州,好話說盡,甚至願意拿出全部錢財買路,可麴義隻有兩個字“不行”。
虞翻幾次派人來催促,說已經聯絡好孫權,船隻準備妥當就等劉琰一家出海。劉珪也不止一次派徐藐來拜訪,熱情邀請袁熙兄弟前往昌平或是逃去烏桓,袁尚與劉琰都很動心,唯獨袁熙嗤之以鼻。
劉琰與袁熙因此事第一次激烈爭吵,袁熙苦笑著說劉珪和孫權沒有區別,軍閥都不為自己而活,心裏隻有地盤和軍隊,去誰那裏都是籌碼,人頭都會被送給曹操。
劉琰氣的直拍桌子:“那去烏桓啊!本初昔日恩惠不淺,總歸還有希望吧!”
袁熙冷哼一聲:“還打?你打的是不錯,那又有什麽用?”
劉琰當初的計劃破產了,能打不代表曹操重視你,說到底還是實力差距太明顯,要換做袁譚或者袁尚的地盤規模,興許曹操還能選擇談判。
袁尚早沒了往日意氣風發,講起話總顯得中氣不足:“二嫂,算了,哪裏都一樣。”
袁尚不講話還好,他一開口袁熙立刻惱羞成怒:“成事不足的東西!若是全力拿下平原豈有今日之窘!”
“別隻怨他!你這廢物要早做準備,我至於手裏沒兵?”
劉琰也是氣不打一處來,表麵明哲保身暗地裏倒是做些準備呀,結果你袁熙一路躺平什麽都不幹!
“你不是廢物!”袁熙語氣忽然平靜,指著劉琰的小腹調侃:“眾人努力始終不見結果。”
這句話如同定身咒,又好似驚雷擊頂,劉琰的表情在這一刻凝固住,胸口隨著急促的唿吸劇烈起伏,臉色一會兒蒼白如紙,一會兒又漲的通紅。
其中造成這個狀況的原因,她自己的心裏再清楚不過,過往經曆已經無數次證明過殘酷的事實——這一生怕是永遠無法恢複正常人的狀態了。
這是心底最隱秘的角落,隱藏在光鮮的虛幻之下是莫名的痛苦和怨恨,劉琰不願意去多想得失,更不願意去麵對過去的錯誤。
久久的沉默之後,劉琰起身朝外走去,袁熙馬上追上兩步,話音裏透著懊悔,還帶著最後一絲倔強:“哪裏去。”
劉琰慢慢轉身,輕挽發絲淡淡一笑:“新做一件飛馬紋錦袍,想著送與她穿。”
飛馬紋屬於漢代皇室的專屬紋樣,除非禦賜否則常人不能使用,劉琰有權使用飛馬紋服飾,對此泰山環羨慕不已,正好新做了一件,索性送給她在家裏穿過過癮。
看著劉琰遠去的背影,袁熙輕歎口氣扭頭看向弟弟:“吾弟,思召就送你吧。”
袁熙終究沒有同意離開安國,整個冬季劉琰都在惶恐中度過,這天半夜正在睡夢中聽到屋外人聲雜亂,貪至推門進來連人帶被子扛起劉琰就走。
城中已經大亂,到處都是拖家帶口慌亂奔逃的人群,很多人認得劉琰,看見她被帶走也沒人在意,來到城門處竟然四敞大開,周圍沒有一個守軍。
城外一個小土丘上,袁熙一臉淡定的坐在地上,劉琰裹在被子裏縮在一旁,蒼白的麵孔警惕注視周圍,稍有一點響動就驚的瑟瑟發抖。
“幽南反叛,現在,焦觸張楠應該占領了安國。”貪至沉聲解釋。
劉琰木訥點頭,緊接著扭頭看向遠處,表情急切似乎要在黑暗中尋找什麽,不多時腳步聲由遠及近,魯昔帶著袁尚和徐輯登上土丘,徐輯一見袁熙上前跪倒,連說自己無能。
“兩條路,北上烏桓或就此結束。”貪至話語依舊冰冷。
劉琰踉蹌幾步上前,死死抓住袁熙衣領哭著大吼:“為什麽不去江南?為什麽這麽沒用!”
袁熙忽然來了力氣,猛甩手推開劉琰:“就此結束。”
袁尚也哭出聲來:“都是一家人不要動手啊。”
“你還知道一家人!蠢貨!蠢貨!”袁熙突然暴怒,對著袁尚啪啪兩巴掌,打得袁尚放聲痛哭心中懊悔不已。
貪至抽出刀架在袁熙脖頸上,劉琰大睜雙眼盯著刀身緩緩抬起,突然嚎哭一聲想去阻止,剛起就被身六個烏桓騎兵圍住,劉琰死活衝不出去,扭過頭瞪著魯昔求救。
魯昔皺眉抽出刀走出幾步,貪至頭都沒迴:“想想我家主人是誰在阻止我。”
劉珪的名頭顯然嚇到了魯昔,貪至冷哼一聲下了逐客令:“拿上你的錢離開,念在同族份上我可以當做無事發生。”
魯昔躬身作揖,道了聲抱歉轉身消失在黑暗中,此時劉琰還在哀求,貪至高舉長刀,臉上露出慘笑:“不是我的本意,對不起。”
“能讓她動手嗎?”袁熙眼神帶著乞求,貪至思忖片刻點頭後退。
袁尚抽出刀遞上:“用思召送哥走吧。”
寒夜裏冷風刺骨,後悔也好,無奈也罷,此時沒了迴頭路,劉琰提刀慢慢走近,手舉思召始終無法砍下去。
“來!”袁熙大喝一聲。
“來!”劉琰跟著大喊,渾身都在劇烈顫抖。
“來。”袁熙第二聲很輕,很溫柔。
棕櫚墊子,沒見過吧?饑不從猛虎,暮不從鴻雁,安無巢?遊子驕。唉,我就是心太軟。
那一切恍惚就在眼前,翩翩公子古風如玉,神采奕奕溫文爾雅,總喜歡故意耍些小聰明、小手段讓人識破,不是城府深沉,而是當真與世無爭。
寒光閃過,劉琰抱著頭顱蹲在地上放聲嚎哭,貪至扛起袁熙屍體盯著看了劉琰半響,終究一念不忍留下一匹馬帶著袁尚走了。
“恩主已逝我該往何處去?”徐輯手捧思召寶刀,跪在地上久久不願相信現實。
“啊,對,我得去江南,我還有泰山環,沒什麽大不了。”劉琰抱起頭顱騎上馬背,嘴裏還在反複念叨。
天際線冒出魚肚白,照應遠山或隱或現的暗色輪廓一直延伸出去,一縷曙光讓破曉的色彩變幻微妙,像是湖麵反射星光,又像雲與水的結合,一抹藍透著些許桃色,青紅之交淡雅幽遠,廣闊無盡寧靜深邃。
“我們迴來了!懶婆娘也不知道迎接。”劉琰跑了許久口裏泛渴,進屋剛坐穩立刻連聲叫嚷。
看到袁熙頭顱,泰山環慘然一笑,隨後遞上一杯茶:“夫君安坐。”
劉琰端起茶水一飲而盡,緩了一陣眼神有些發直:“我們這就走,去江南,咱們三個好好過日子。我能生,生八個,老大叫啥?顯奕,顯奕我問你呢。”
泰山環身材嬌小,穿起長大的飛馬紋錦袍顯得很別扭,此時她懷裏抱著什麽物件,走兩步就絆一個趔趄,要不是穿著劉琰的雙歧蜀錦鞋非摔倒不可。
“怎麽總打扮成我的樣子?穿我的鞋不擠腳嗎?”
問過之後屋內靜的出奇,半響沒有迴音,劉琰猛站起身渾身上下全是冷汗,幾步跑出屋外尋找一圈,走到井邊拾起一隻鞋,兔子耳朵般的鞋尖翹頭掐金絲走銀線,上麵墜滿了珍珠和各種顏色的玻璃球。
緊攥繡鞋靠坐在枯井邊,幾次想去看卻始終無法鼓起勇氣,當初還以為桃李是吃的,其實是說女子的年紀。
想到過去不禁莞爾一笑,笑容漸漸收斂嘴角輕輕抽搐,耳朵裏傳來哭泣聲,她不想哭,哭就代表發生了壞事,怎麽能有壞事呢?剛才的一切都是幻覺,一定都是假的。
明知是假的還是止不住哭泣,強壓下情感努力去笑,嘴角剛剛翹起卻不由自主抽動,好像誠心作對一般非要不讓主人如意。
迷迷糊糊不知過了多久,微微睜眼天空已經大亮,掙紮起身看向井底,大膽去看下麵定然什麽都沒有,雖然鼓足勇氣可是心裏始終發虛。
慢慢的,一點一點露出雙眼,陽光隻照到井壁,目光緩緩延伸到漆黑的井底,白色的袍子盡頭是一抹粉紅,碎的扁平黏的漿糊,劉琰縮迴頭哇一聲哭出來。哭了半晌總算止住,心有不甘再次望向井底看的清清楚楚。
再次縮迴哭聲更甚,雙手在麵前亂揮:“沒了,全沒了。”說完倒在井邊昏厥過去。
冷風吹過像是針紮,劉琰終於被凍醒,渾渾噩噩走進屋裏找出泰山環的衣服穿上,雖說小很多至少感到暖和些,路過枯井猶豫許久始終不敢去看,深深唿吸一口冷氣,翻身上馬朝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