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覆滅之後,曹操大力扶植河北士族和天下寒門,一門心思打造屬於曹家的勢力,司馬氏在河北本就有黨羽,他們當然可以穩坐釣魚台坐看事態發展。潁川人沒那麽強的底蘊,又不願被逐步排擠,為了壯大力量目光自然放到並州上。
並州明裏豪門大族各成一派,實際上以太原王氏為代表的雁門莫氏,陽曲郭氏等豪族暗中和司馬氏一個陣營,加上幽州劉珪,可以說司馬氏才是幽並邊地真正的幕後大佬。此外,河東地區在經濟上更親近關中,上黨高幹自成一派。曹操對並州這一畝三分地也一籌莫展,盟友張燕隻能在太行山區發展,想深入並州困難重重,一個莫家就給他擋死死的。
潁川人也是誤打誤撞提前下過一步好棋,過去劉琰和關中人私交很好,和弘農楊氏也有很深的淵源。都知道劉琰和唐家是鋼鐵同盟,唐翔是弘農夫人親哥哥,由於這層關係,唐翔在弘農太任上等於潁川人和其他士族交流的窗口,所有人都不希望紐帶被輕易動搖。
弘農郡的權利結構是典型的三角架構,以郡守唐翔為中心,民政歸地頭蛇楊氏,軍權歸關中人段煨,誰敢挑刺得先問問楊彪讓不讓,楊氏還能浪費口舌講道理,外來的段煨可沒那麽多耐心,隻要唐翔知會一聲,惹事的家族就不存在了。
潁川人在並州爭不過司馬氏,可仍舊比曹操占優勢,通過唐翔一麵接洽楊氏,一麵和關中人達成協議,繞了兩圈把張則安排進並州,張則到了太原卻發生了變故,司馬氏暗中命令王家阻擾張則募兵。
去不去曼柏無所謂,潁川大佬的目的就是讓張則帶兵,沒有兵去曼柏做什麽?好容易安排人進入並州,肯定不甘心讓他去朔方做傀儡。不用猜一定是曹操在背後使壞,興許給了司馬氏什麽承諾,你不仁休怪我不義,指示張則暫時留在太原,和王柔相互惡心看誰先受不了。
大佬一句話底下人就得受活罪,王氏有多難受不知道,反正張則快被對方惡心吐了。對付一個王氏就夠糟心了,又接到弘農夫人的來信要找什麽劉琰。張則覺得所有人都瘋了,包括關中人、潁川人、冀州人,連幽州人都在找一個死人,隨著時間推移,大家的搜尋重心逐漸集中的並州,這麽大動靜連曹操都驚動了。
張則人生地不熟想找也沒能力,弘農夫人催促的越來越緊,口吻也越發嚴厲,出門有王氏鬧騰,迴家還得挨主子罵,現在是焦頭爛額想死的心都有了。張則煩心事太多,徐輯走關係要見袁熙家眷,開始還沒留意,等過後琢磨出味道,你徐輯是酒泉太守,想見人自己找單於說就行,犯得上繞一圈走度遼將軍的路子嗎?
探望側室趙熙沒必要隱藏在背後,徐輯是袁熙的重要幕僚,還是當初劉琰麾下長史,隱藏在幕後隻能有一個原因。。。。。。
沒什麽恍然大悟,更不需要猛拍大腿,張則斷定所謂的側室趙熙肯定有大問題,他不敢繼續猜下去,以張則現在的身份和能力,接不住劉琰這顆大雷。接不住歸接不住,既然都猜出來好歹也得去看看,張則就是個打工人,要真是猜測的那樣,迴頭便跟潁川人知會一聲,上麵怎麽安排自己怎麽做唄。
因此張則告訴劉豹,我要去你那視察工作情況,聽說天下名門袁氏的家眷在你那,順便讓她出來見一見滿足好奇心。
由於曆史原因,南匈奴單於在度遼將軍麵前始終矮一頭,加上在兵員問題上拖延日久本就心虛,怕占便宜是假實則興師問罪順,人家主動上門又不好推辭。劉豹找出《孫子兵法》連夜翻看,還真給他找到條妙計。
兵法雲:關鍵在爭,屈伸之利,人情之理。
劉豹決定反客為主,大張旗鼓主動營造聲勢,宣揚張則借口來視察工作,其實就是要來看袁熙側室。別管有用沒用先給你嘴堵住,你要是找茬就是對袁熙側室的服務不滿意,和咱單於努力工作沒關係。
度遼將軍風塵仆仆來到大陵,剛進門就看到竹竿挑起兩道橫幅標語“碧眼嬌娥俏少婦,名門眷屬知書禮。深閨幔闈承歡樂,還請度遼休推辭。”
這麽蹩腳措辭也就劉豹寫的出來,張則撇嘴剛要嘲笑,碧眼兩個字卻讓他僵硬當場,心裏暗道不會這麽巧合吧。
來的時候多少還有些期待,等距離真相越來越近,張則反倒莫名緊張,他不怕別的,就怕到時候上不去又下不來,別玩過頭再給炸死。
正猶豫是不是轉身迴家,劉豹幾步迎上來,滿麵笑容躬身到地:“張度遼蒞臨當麵,在下惶恐失神,故此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張則手指橫幅猶豫半響,想開口詢問又不知道如何措辭才合適。
劉豹做了個請的手勢,臉上故作神秘:“請先入席,待酒酣耳熱佳人自至。”
既來之則安之吧,張則心裏一團亂麻,隻顧大口喝酒吃肉,不時瞄向劉豹也不著急開口。
“張度遼,您所討兵額。。。。。。”劉豹說話顯得很沒有底氣。
張則握著一根啃淨的骨頭,在麵前來迴亂晃:“你必須出!”
對方跋扈的態度讓劉豹心裏發苦:“三家都應該出,逮著一隻羊往死裏薅也受不了啊。”
張則拿起絲巾擦拭手中油脂,承認劉豹講話有道理:“你講得對,不是誰吃虧的問題,都是大漢子民人人就要出力,不能有例外。”
劉豹狠狠點頭:“就是,就是,不如度遼將軍發手令,他們不敢不從。”
“單於威望不足以震懾部屬?”張則臉色瞬間沉下去。
劉豹心中一驚極力否認,這個帽子可不能給扣上,沒能耐做得什麽單於?傳到曹操耳朵裏可不得了,就怕扶植劉去俾上位,那位對王氏可比自己強硬。
張則也不糾纏:“你要出大頭兒,還要先出,你是單於要做個表率。”
“中郎將也要,您也要,我實在有困難。”
劉豹說的中郎將是使匈奴中郎將王柔,新官上任就找劉豹要兵,話講得也直白,你是大單於不找你找誰?
“那我不管,要不大單於換人?我看劉去俾挺合適。”
“您別介!”劉豹等不及了,寶貝現在就得拿出來,否則再嘮一會兒單於寶座沒了。
銅鈴叮當引出一副美景:
妙可含璋碧玉娟,蹂胰半落醉塵軒。藍眸秋水桃花麵,蜀錦雲霞碎畫間。鶴舞旋空長袖漫,鶯啼定韻短吟連。前言舊事情堪度,探故他鄉再續緣。
真人就在眼前,這衝擊力完全不一樣,張則呆坐當場良久沒緩過神,手中酒杯被緩緩推起,不自覺張開口甘醇入喉,酒味刺喉一個機靈剛要講話,嘴卻被一雙柔荑輕輕擋住。
“幹酪仙汁將軍當慢飲細品。”
“慢飲,細品,對,夫人此言有理。”
酒杯填滿張則一飲而盡,再次填滿再次一口喝幹,嘴裏說著細品實際卻在牛飲。張則不明白狀況,越是不明白越要聽話,麵前這個人總是讓人琢磨不透,過去如此現在依然如此,如迷霧一般絕非眼前那樣簡單。
堂堂度遼將軍跟失了神一樣癡傻,不用說一定是給迷瘋了,看得劉豹臉色狂喜,暗自挑起大指讚歎自己英明,當初留下趙熙就是一步高招。
劉琰斟滿一杯酒:“屠各實力最強,不如發個手令叫人過來,大家當麵分派即使不成也算試探一番,將來也好有個對應。”
張則腦子跟漿糊一樣,胡亂應答幾句忽然想到一件事,抬頭瞪著劉豹,眼中似冒火一般:“你敢碰她!?”
劉豹臉色大變連連擺手:“就摸過手,不,不,不,碰都沒碰過。”
“與張度遼沒有什麽可隱瞞。”劉琰轉頭嫣然一笑:“確實沒有,我是家裏侍女,平日閑得很。”
沒有你還說什麽不隱瞞?到底有還是沒有?算了不胡猜了,張則怒極反笑:“侍女?真是個閑差事。”
“隻是悶得久了心生虛火。”劉琰手掌平鋪擺在麵前。
“虛火?”張則握住手掌仔細觀看掌紋,借機湊近低聲說道:“侯爺,您什麽意思。”
“明麵意思。”
“有些事情您怕還不知道。”張則微笑轉頭看向劉豹:“現在世道變了,老的老退的退,咱家現在靠邊站,給發到這個鬼地方,那些年輕人想法和做法都與之前不同了。”
劉豹輕輕哦了聲,沒來由咋講起這個來了?這是張則第一次麵帶微笑語氣和藹,倒是有些受寵若驚,算了,八成是給迷暈了索性順著度遼將軍好了。
“就說洛陽吧。”張澤歎口氣又看起掌紋:“沒人在乎過去有多輝煌,家裏沒個撐事的,什麽阿貓阿狗都敢上門欺負。”
“欺負?”有些女人發怒不會撒潑胡鬧,聲音越是平靜越是危險。
張則鬆開手再次看向劉豹:“以為人沒了,生活索然無味,失了爭鬥心思借酒消愁唄,您記得淇園嗎?”
“知道,那是咱大漢皇家行宮。”劉豹趕緊接口,別管人家說的什麽,頭一次給自己敬酒還用敬語,這是一種承認,是劃時代的偉大壯舉。
“沒人管管嗎?”劉琰躬身斟酒聲如蚊蚋。
張則喝完以手遮杯,可不敢在讓她斟酒:“都在忙著整合串聯,能管的顧不上,有心的沒那能力,說到底。。。。。。”
張則忽然對劉豹大笑:“沒強軍作靠山就如螻蟻運錦。”
還以為對自己講話,劉豹朝東拱手作揖:“在下心向朝廷,有張度遼就是最大的靠山。”
劉豹真想掏心窩子給張則看,空有個大單於名號手裏就三四千騎兵,給了張則和王柔毛兒都不剩,當下抱緊朝廷大腿才是正途,盼著張則能少要一些是一些。
劉琰抬手遮掩口鼻輕輕發笑:“哦吼吼吼,單於出自肺腑,您就幫幫吧,事成了我也有很多黃金分哩。”
媚笑聲就像一座大山懸在半空,壓的張則嘴角抽動心頭一陣發寒。
“她這輩子都沒見過那麽多!”劉豹雖然心疼,隻要事情能辦妥甘願出一迴血,百十兩黃金還拿的起。
張則訝異仰頭:“天呐,那該有多少啊?!”
“出不起拿命抵。”劉琰扭過臉對著劉豹半似玩笑半認真:“大丈夫不會賴皮,對吧。”
劉豹胸膛一挺:“那是自然,張度遼在場作證,我出不起陪你命,全家命!”
張則嘴巴成個o型,緩了緩神朝劉豹挑起大指:“佩服,當真佩服!我不如也。”
“那您幫嘛,幫嘛。”劉琰倚靠在張則肩頭撒嬌,嚇的張則一動不敢動:“幫,必須幫!”
劉豹滿臉興奮精神為之一振,此時萬千感慨湧上心頭,好悔好恨怎麽不早獻出趙熙,還得是大家出身,三言兩語就能將麻煩化解於無形。
瞧張則這狀態,劉豹認為該趁熱打鐵:“各部跋扈,就怕協商不成卷了麵子,在下冥思苦想得一妙計。”
劉豹眸子中精光閃爍,當時是大單於形象偉岸高大,當真胸有甲兵百萬腹有良謀無算:
“代北雁門各地鮮卑烏桓何止百萬?隻要將軍同意,我全力配合爭募,那時還愁手底下沒兵?”
“荒唐!引胡人內附後患無窮,恕在下無法認同。”
張則直接拒絕,南匈奴是漢朝屬國,匈奴人和漢人混居幾百年,已經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很多縣城裏光從穿衣打扮分不出來彼此,雖然漢匈之間也有衝突,但關起門總歸是自家矛盾,可以說是一家人兩兄弟。
匈奴人用起來放心,鮮卑烏桓人就不同了,在漢朝人眼裏那是真正的胡人,趁天下大亂竄過邊境駐牧,中央政府沒能力趕他們走,結果胡人越聚越多,並州漢人和匈奴人在數量上反倒成了劣勢。招募鮮卑人烏桓人進入正規軍,等於變相承認他們留在漢地,在你手下當兵總不能攆家屬迴草原吧。
劉豹也明白其中厲害,漢朝讓南匈奴守大門防的就是北麵胡人,要擱羌渠單於那輩人絕對不讓鮮卑人進來。這不是族裏老大家內亂了嗎?當家的內亂,家裏兄弟也鬧著各自分家產,別說南匈奴,你看涼州西羌,幽州烏桓,就連草原剛統一不久的鮮卑不也亂嗎?
就事論事,南匈奴單於的權威來自大漢,大漢自顧不暇單於哪裏還有威勢?現在匈奴人分成三家,劉豹實力最弱沒能力幫助大漢,總不能為老大家把自家搬空了吧。
匈奴人也看不起胡人,可是人家都進來了,咱也攆不迴去,不如用計分化瓦解,劉豹這也是不得已的辦法:
“招募小部落,有咱撐腰不怕給大部落吞並,他們肯定死心塌地,您專心管兵,我去管那些家屬牧民。”
張則不怕劉豹有私心,這世道誰沒私心?沒私心反而有陰謀,思量一陣拿不定主意,轉臉詢問劉琰:“您看?”
“大單於一心為公值得讚揚,明旨一下準能辦成。”
張則連連點頭,侯爺提醒的對,沒有朝廷明旨授意可不能出頭,王柔也一定琢磨過,他家隻敢暗中搞小動作,肯定也是不願意當這個曆史罪人。
張則竟然向女人鄭重征求意見,不但挺鄭重人家說完還猶豫起來,劉豹決定拿出撒手鐧:“太陽都快落山了,張度遼就留下吧,明天咱再商量不耽誤。”
“不,不行。”
張則剛起身就被劉琰拉住,兩人眼神相對交流不斷:
老張你得留下。
侯爺,我不敢留下!
你走就是害我。
留下那是害我!
你敢走信不信我到處宣揚。
您到底要什麽?
我要金子。
算了吧,您是要劉豹的命!
對,我就要他的命。
精神交流不是一般累,張則滿頭大汗慢慢坐迴原位,剛才該是理解錯了,還得問清楚別真有要緊事:“有仇嗎?”
“沒有,我過的很好。”
“我明白了。”張則看似不經意隨口說著,再扭頭看向大單於苦笑一聲:“人啊,要懂得珍惜眼前。”
“對嘍,保證不會叫您失望!”劉豹立刻興高采烈,果然還是美人計好使。
並州明裏豪門大族各成一派,實際上以太原王氏為代表的雁門莫氏,陽曲郭氏等豪族暗中和司馬氏一個陣營,加上幽州劉珪,可以說司馬氏才是幽並邊地真正的幕後大佬。此外,河東地區在經濟上更親近關中,上黨高幹自成一派。曹操對並州這一畝三分地也一籌莫展,盟友張燕隻能在太行山區發展,想深入並州困難重重,一個莫家就給他擋死死的。
潁川人也是誤打誤撞提前下過一步好棋,過去劉琰和關中人私交很好,和弘農楊氏也有很深的淵源。都知道劉琰和唐家是鋼鐵同盟,唐翔是弘農夫人親哥哥,由於這層關係,唐翔在弘農太任上等於潁川人和其他士族交流的窗口,所有人都不希望紐帶被輕易動搖。
弘農郡的權利結構是典型的三角架構,以郡守唐翔為中心,民政歸地頭蛇楊氏,軍權歸關中人段煨,誰敢挑刺得先問問楊彪讓不讓,楊氏還能浪費口舌講道理,外來的段煨可沒那麽多耐心,隻要唐翔知會一聲,惹事的家族就不存在了。
潁川人在並州爭不過司馬氏,可仍舊比曹操占優勢,通過唐翔一麵接洽楊氏,一麵和關中人達成協議,繞了兩圈把張則安排進並州,張則到了太原卻發生了變故,司馬氏暗中命令王家阻擾張則募兵。
去不去曼柏無所謂,潁川大佬的目的就是讓張則帶兵,沒有兵去曼柏做什麽?好容易安排人進入並州,肯定不甘心讓他去朔方做傀儡。不用猜一定是曹操在背後使壞,興許給了司馬氏什麽承諾,你不仁休怪我不義,指示張則暫時留在太原,和王柔相互惡心看誰先受不了。
大佬一句話底下人就得受活罪,王氏有多難受不知道,反正張則快被對方惡心吐了。對付一個王氏就夠糟心了,又接到弘農夫人的來信要找什麽劉琰。張則覺得所有人都瘋了,包括關中人、潁川人、冀州人,連幽州人都在找一個死人,隨著時間推移,大家的搜尋重心逐漸集中的並州,這麽大動靜連曹操都驚動了。
張則人生地不熟想找也沒能力,弘農夫人催促的越來越緊,口吻也越發嚴厲,出門有王氏鬧騰,迴家還得挨主子罵,現在是焦頭爛額想死的心都有了。張則煩心事太多,徐輯走關係要見袁熙家眷,開始還沒留意,等過後琢磨出味道,你徐輯是酒泉太守,想見人自己找單於說就行,犯得上繞一圈走度遼將軍的路子嗎?
探望側室趙熙沒必要隱藏在背後,徐輯是袁熙的重要幕僚,還是當初劉琰麾下長史,隱藏在幕後隻能有一個原因。。。。。。
沒什麽恍然大悟,更不需要猛拍大腿,張則斷定所謂的側室趙熙肯定有大問題,他不敢繼續猜下去,以張則現在的身份和能力,接不住劉琰這顆大雷。接不住歸接不住,既然都猜出來好歹也得去看看,張則就是個打工人,要真是猜測的那樣,迴頭便跟潁川人知會一聲,上麵怎麽安排自己怎麽做唄。
因此張則告訴劉豹,我要去你那視察工作情況,聽說天下名門袁氏的家眷在你那,順便讓她出來見一見滿足好奇心。
由於曆史原因,南匈奴單於在度遼將軍麵前始終矮一頭,加上在兵員問題上拖延日久本就心虛,怕占便宜是假實則興師問罪順,人家主動上門又不好推辭。劉豹找出《孫子兵法》連夜翻看,還真給他找到條妙計。
兵法雲:關鍵在爭,屈伸之利,人情之理。
劉豹決定反客為主,大張旗鼓主動營造聲勢,宣揚張則借口來視察工作,其實就是要來看袁熙側室。別管有用沒用先給你嘴堵住,你要是找茬就是對袁熙側室的服務不滿意,和咱單於努力工作沒關係。
度遼將軍風塵仆仆來到大陵,剛進門就看到竹竿挑起兩道橫幅標語“碧眼嬌娥俏少婦,名門眷屬知書禮。深閨幔闈承歡樂,還請度遼休推辭。”
這麽蹩腳措辭也就劉豹寫的出來,張則撇嘴剛要嘲笑,碧眼兩個字卻讓他僵硬當場,心裏暗道不會這麽巧合吧。
來的時候多少還有些期待,等距離真相越來越近,張則反倒莫名緊張,他不怕別的,就怕到時候上不去又下不來,別玩過頭再給炸死。
正猶豫是不是轉身迴家,劉豹幾步迎上來,滿麵笑容躬身到地:“張度遼蒞臨當麵,在下惶恐失神,故此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張則手指橫幅猶豫半響,想開口詢問又不知道如何措辭才合適。
劉豹做了個請的手勢,臉上故作神秘:“請先入席,待酒酣耳熱佳人自至。”
既來之則安之吧,張則心裏一團亂麻,隻顧大口喝酒吃肉,不時瞄向劉豹也不著急開口。
“張度遼,您所討兵額。。。。。。”劉豹說話顯得很沒有底氣。
張則握著一根啃淨的骨頭,在麵前來迴亂晃:“你必須出!”
對方跋扈的態度讓劉豹心裏發苦:“三家都應該出,逮著一隻羊往死裏薅也受不了啊。”
張則拿起絲巾擦拭手中油脂,承認劉豹講話有道理:“你講得對,不是誰吃虧的問題,都是大漢子民人人就要出力,不能有例外。”
劉豹狠狠點頭:“就是,就是,不如度遼將軍發手令,他們不敢不從。”
“單於威望不足以震懾部屬?”張則臉色瞬間沉下去。
劉豹心中一驚極力否認,這個帽子可不能給扣上,沒能耐做得什麽單於?傳到曹操耳朵裏可不得了,就怕扶植劉去俾上位,那位對王氏可比自己強硬。
張則也不糾纏:“你要出大頭兒,還要先出,你是單於要做個表率。”
“中郎將也要,您也要,我實在有困難。”
劉豹說的中郎將是使匈奴中郎將王柔,新官上任就找劉豹要兵,話講得也直白,你是大單於不找你找誰?
“那我不管,要不大單於換人?我看劉去俾挺合適。”
“您別介!”劉豹等不及了,寶貝現在就得拿出來,否則再嘮一會兒單於寶座沒了。
銅鈴叮當引出一副美景:
妙可含璋碧玉娟,蹂胰半落醉塵軒。藍眸秋水桃花麵,蜀錦雲霞碎畫間。鶴舞旋空長袖漫,鶯啼定韻短吟連。前言舊事情堪度,探故他鄉再續緣。
真人就在眼前,這衝擊力完全不一樣,張則呆坐當場良久沒緩過神,手中酒杯被緩緩推起,不自覺張開口甘醇入喉,酒味刺喉一個機靈剛要講話,嘴卻被一雙柔荑輕輕擋住。
“幹酪仙汁將軍當慢飲細品。”
“慢飲,細品,對,夫人此言有理。”
酒杯填滿張則一飲而盡,再次填滿再次一口喝幹,嘴裏說著細品實際卻在牛飲。張則不明白狀況,越是不明白越要聽話,麵前這個人總是讓人琢磨不透,過去如此現在依然如此,如迷霧一般絕非眼前那樣簡單。
堂堂度遼將軍跟失了神一樣癡傻,不用說一定是給迷瘋了,看得劉豹臉色狂喜,暗自挑起大指讚歎自己英明,當初留下趙熙就是一步高招。
劉琰斟滿一杯酒:“屠各實力最強,不如發個手令叫人過來,大家當麵分派即使不成也算試探一番,將來也好有個對應。”
張則腦子跟漿糊一樣,胡亂應答幾句忽然想到一件事,抬頭瞪著劉豹,眼中似冒火一般:“你敢碰她!?”
劉豹臉色大變連連擺手:“就摸過手,不,不,不,碰都沒碰過。”
“與張度遼沒有什麽可隱瞞。”劉琰轉頭嫣然一笑:“確實沒有,我是家裏侍女,平日閑得很。”
沒有你還說什麽不隱瞞?到底有還是沒有?算了不胡猜了,張則怒極反笑:“侍女?真是個閑差事。”
“隻是悶得久了心生虛火。”劉琰手掌平鋪擺在麵前。
“虛火?”張則握住手掌仔細觀看掌紋,借機湊近低聲說道:“侯爺,您什麽意思。”
“明麵意思。”
“有些事情您怕還不知道。”張則微笑轉頭看向劉豹:“現在世道變了,老的老退的退,咱家現在靠邊站,給發到這個鬼地方,那些年輕人想法和做法都與之前不同了。”
劉豹輕輕哦了聲,沒來由咋講起這個來了?這是張則第一次麵帶微笑語氣和藹,倒是有些受寵若驚,算了,八成是給迷暈了索性順著度遼將軍好了。
“就說洛陽吧。”張澤歎口氣又看起掌紋:“沒人在乎過去有多輝煌,家裏沒個撐事的,什麽阿貓阿狗都敢上門欺負。”
“欺負?”有些女人發怒不會撒潑胡鬧,聲音越是平靜越是危險。
張則鬆開手再次看向劉豹:“以為人沒了,生活索然無味,失了爭鬥心思借酒消愁唄,您記得淇園嗎?”
“知道,那是咱大漢皇家行宮。”劉豹趕緊接口,別管人家說的什麽,頭一次給自己敬酒還用敬語,這是一種承認,是劃時代的偉大壯舉。
“沒人管管嗎?”劉琰躬身斟酒聲如蚊蚋。
張則喝完以手遮杯,可不敢在讓她斟酒:“都在忙著整合串聯,能管的顧不上,有心的沒那能力,說到底。。。。。。”
張則忽然對劉豹大笑:“沒強軍作靠山就如螻蟻運錦。”
還以為對自己講話,劉豹朝東拱手作揖:“在下心向朝廷,有張度遼就是最大的靠山。”
劉豹真想掏心窩子給張則看,空有個大單於名號手裏就三四千騎兵,給了張則和王柔毛兒都不剩,當下抱緊朝廷大腿才是正途,盼著張則能少要一些是一些。
劉琰抬手遮掩口鼻輕輕發笑:“哦吼吼吼,單於出自肺腑,您就幫幫吧,事成了我也有很多黃金分哩。”
媚笑聲就像一座大山懸在半空,壓的張則嘴角抽動心頭一陣發寒。
“她這輩子都沒見過那麽多!”劉豹雖然心疼,隻要事情能辦妥甘願出一迴血,百十兩黃金還拿的起。
張則訝異仰頭:“天呐,那該有多少啊?!”
“出不起拿命抵。”劉琰扭過臉對著劉豹半似玩笑半認真:“大丈夫不會賴皮,對吧。”
劉豹胸膛一挺:“那是自然,張度遼在場作證,我出不起陪你命,全家命!”
張則嘴巴成個o型,緩了緩神朝劉豹挑起大指:“佩服,當真佩服!我不如也。”
“那您幫嘛,幫嘛。”劉琰倚靠在張則肩頭撒嬌,嚇的張則一動不敢動:“幫,必須幫!”
劉豹滿臉興奮精神為之一振,此時萬千感慨湧上心頭,好悔好恨怎麽不早獻出趙熙,還得是大家出身,三言兩語就能將麻煩化解於無形。
瞧張則這狀態,劉豹認為該趁熱打鐵:“各部跋扈,就怕協商不成卷了麵子,在下冥思苦想得一妙計。”
劉豹眸子中精光閃爍,當時是大單於形象偉岸高大,當真胸有甲兵百萬腹有良謀無算:
“代北雁門各地鮮卑烏桓何止百萬?隻要將軍同意,我全力配合爭募,那時還愁手底下沒兵?”
“荒唐!引胡人內附後患無窮,恕在下無法認同。”
張則直接拒絕,南匈奴是漢朝屬國,匈奴人和漢人混居幾百年,已經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很多縣城裏光從穿衣打扮分不出來彼此,雖然漢匈之間也有衝突,但關起門總歸是自家矛盾,可以說是一家人兩兄弟。
匈奴人用起來放心,鮮卑烏桓人就不同了,在漢朝人眼裏那是真正的胡人,趁天下大亂竄過邊境駐牧,中央政府沒能力趕他們走,結果胡人越聚越多,並州漢人和匈奴人在數量上反倒成了劣勢。招募鮮卑人烏桓人進入正規軍,等於變相承認他們留在漢地,在你手下當兵總不能攆家屬迴草原吧。
劉豹也明白其中厲害,漢朝讓南匈奴守大門防的就是北麵胡人,要擱羌渠單於那輩人絕對不讓鮮卑人進來。這不是族裏老大家內亂了嗎?當家的內亂,家裏兄弟也鬧著各自分家產,別說南匈奴,你看涼州西羌,幽州烏桓,就連草原剛統一不久的鮮卑不也亂嗎?
就事論事,南匈奴單於的權威來自大漢,大漢自顧不暇單於哪裏還有威勢?現在匈奴人分成三家,劉豹實力最弱沒能力幫助大漢,總不能為老大家把自家搬空了吧。
匈奴人也看不起胡人,可是人家都進來了,咱也攆不迴去,不如用計分化瓦解,劉豹這也是不得已的辦法:
“招募小部落,有咱撐腰不怕給大部落吞並,他們肯定死心塌地,您專心管兵,我去管那些家屬牧民。”
張則不怕劉豹有私心,這世道誰沒私心?沒私心反而有陰謀,思量一陣拿不定主意,轉臉詢問劉琰:“您看?”
“大單於一心為公值得讚揚,明旨一下準能辦成。”
張則連連點頭,侯爺提醒的對,沒有朝廷明旨授意可不能出頭,王柔也一定琢磨過,他家隻敢暗中搞小動作,肯定也是不願意當這個曆史罪人。
張則竟然向女人鄭重征求意見,不但挺鄭重人家說完還猶豫起來,劉豹決定拿出撒手鐧:“太陽都快落山了,張度遼就留下吧,明天咱再商量不耽誤。”
“不,不行。”
張則剛起身就被劉琰拉住,兩人眼神相對交流不斷:
老張你得留下。
侯爺,我不敢留下!
你走就是害我。
留下那是害我!
你敢走信不信我到處宣揚。
您到底要什麽?
我要金子。
算了吧,您是要劉豹的命!
對,我就要他的命。
精神交流不是一般累,張則滿頭大汗慢慢坐迴原位,剛才該是理解錯了,還得問清楚別真有要緊事:“有仇嗎?”
“沒有,我過的很好。”
“我明白了。”張則看似不經意隨口說著,再扭頭看向大單於苦笑一聲:“人啊,要懂得珍惜眼前。”
“對嘍,保證不會叫您失望!”劉豹立刻興高采烈,果然還是美人計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