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本侯親自去找
大明最強錦衣衛,一曲天外飛劍來 作者:折木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16章 本侯親自去找
“遵命。”
聽到黃義偉的話,幾位錦衣衛恭敬地應聲答道。
說罷,黃義偉身姿輕盈地一躍,朝京城方向迅速離去。
類似的情景在整個北直隸布政使司內不斷上演。
參與修建道路工程的老百姓們,在領取完工資後,還享受了一頓錦衣衛為他們特別準備的美食,然後才滿意而歸。
參與這次道路擴建的老百姓對錦衣衛、高鴻誌以及正德帝讚不絕口。
整個過程沒有一個人抱怨不滿。
一時之間,正德帝的名字和事跡成了北直隸民眾間流傳的話題。
日落時分。
錦衣衛總衙門外。
黃義偉騎著戰馬來到了這裏。
“見過大人!”門口守衛的錦衣衛們見到他連忙敬禮。
“大家辛苦了。”黃義偉下了馬把韁繩遞給一位校尉,並詢問:“侯爺在嗎?”
“迴大人,侯爺正在裏麵。”錦衣衛畢恭畢敬地迴複道。
點點頭後,黃義偉便徑直走進總衙門,向內打聽得知高鴻誌正在自己的書房裏工作,於是他直接前往那裏。
剛走近一點時,卻遇到了李循環。
“見過大人,” 黃義偉作揖問候。
“不用這麽客氣,事情都處理好了嗎?” 李循環微笑著迴應。
“一切順利。” 黃義偉點了點頭表示肯定。
“正好我也想找他談點事,咱們一起進去吧。” 李循環建議並率先往書房走去。
黃義偉答應著跟上了腳步。
很快兩人來到高鴻誌辦公室外。
“報告侯爺,李循環來訪。” 李循環節外通報。
“黃義偉也來求見。” 旁邊的黃義偉緊接著補充了一句。
房門吱呀打開。
高鴻誌現身門前問道:“有什麽事情要說?” 實際上看見黃義偉出現他已經猜測到了大致內容。
李循環朝黃義偉點了點頭示意可以開始匯報了。
“關於北直隸官道建設的任務已經順利完成。”
“所有費用均已發放到位。”
“給到大家手裏的報酬遠超過我們之前的承諾。”黃義偉簡要說明情況。
“大夥兒反應如何?” 高鴻誌追問。
“都非常感激朝廷的好政策,對各位領導及皇恩浩蕩讚頌不已。” 黃義偉誠懇迴答。
聞言,高鴻誌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很好,那我們就把這個計劃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開去吧。”
但黃義偉提醒他還需獲得中央其他部門的支持,“需要通過內閣下達指令給各地方政府配合征募工人。”
對此高鴻誌表示他會親自溝通解決:“你隻需通知各省的錦衣衛做好相應準備。”
“明白,立即執行。” 接令後的黃義偉顯得格外堅定。
告別上司後黃義偉迅速離開了房間。
待人走遠後,高鴻誌轉向剩下的那個人繼續問:“那你這次來是因為……”
“是關於嚴嵩的事情。”李循環滿臉敬佩地接過了話題。
還沒等他說完,高鴻誌已經猜到了大概。
“有沒有證據?”
李循環從袖中取出一個小冊子遞過去解釋:“這就是他的賬本,詳細記錄了每次行賄受賄金額。”
當提到獲取這份資料的過程與地點——竟然藏於禮部內部之時,高鴻誌不禁笑出聲,“還真是個聰明人啊。”
接著,李循環認真講述起更多細節:
原來嚴嵩之所以能在官場上一路青雲直上全因賄賂有術;
三年間他共六次向頂頭上司送出共計六十萬兩白銀作為買官代價;
就在鐵膽神侯失勢的那個夜晚,嚴嵩又帶著價值三百多萬兩的巨大財富去了上級府邸……
這無疑暴露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腐敗官員背後隱藏著龐大利益鏈,連同一些關鍵職位上的官員也被牽扯其中。
帶著這三百萬兩白銀的銀票,禮部尚書李賓之接納了嚴嵩。
他還告訴嚴嵩,隻要自己不倒下,就一定會庇護他。”
“順帶一提,根據嚴嵩的說法,其實一開始他準備的是一百萬兩白銀的銀票。”
“但李賓之卻直接跟他說,想要保住他,一百萬兩是不夠的。”
“必須再增加兩百萬兩銀票才行。”
頓了頓,李循環繼續說:“最終,嚴嵩隻好狠心咬牙答應了,甚至賣掉了很多家產。”
高鴻誌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光芒,聲音沉穩地說:“有趣,真是名副其實的大臣之一,胃口可真不小啊。”
“哦,還有件事,侯爺,是嚴嵩告訴我的。”
“他說他對李賓之進行了調查。”
“這個李賓之收賄賂的時候,從不收現金,隻接受銀票和金票。”
“並且這些票據從未放在他的家中。”
“而是藏在另一個別院裏。”
“那個別院中住著李賓之外室的人。”
“而且這個外室可能並不知道金銀票就是藏在那裏。”
經過短暫思考,李循環對著高鴻誌說:“此人非常聰明,並且極為謹慎!”
“你知道那個別院的位置嗎?”
聽李循環這麽問,高鴻誌笑了笑說:
“大人您放心,嚴嵩已經告訴我了位置。”
“我們剛剛派人去查過了,發現李賓之幾乎每隔一天就會到那個別院。”
“不過,他從來不在那裏過夜,隻會待上一段時間,然後迴家。”
李循環點點頭,迴答高鴻誌:
“既然知道地方,那我們就把這個別院給拿下吧。”
“你就帶隊過去把它拿下。”
“至於吏部尚書李賓之,本侯親自去找!”
聽到這裏,高鴻誌眼裏露出精明的神色,用低沉而有力的聲音說:“現在這個時候,文淵閣裏麵的高級官員們應該都還在吧?”
李循環的眼睛微微一縮,恭敬地說:“一般來說,要到戌時他們才會離開迴府。”
“也就是說此時他們應該全都在文淵閣裏麵。”
他已經理解了高鴻誌的意思,這是要震懾整個內閣!
同時也是給內閣首輔劉希賢一個警告!
要知道禮部尚書李賓之的地位非常高,他是文淵閣大學士、少傅及太傅,在三位顧命大臣中的地位僅次於劉希賢!
可以說在內閣之中除了首輔之外,就數他和兵部尚書謝於喬最有權勢!
“遵命。”
聽到黃義偉的話,幾位錦衣衛恭敬地應聲答道。
說罷,黃義偉身姿輕盈地一躍,朝京城方向迅速離去。
類似的情景在整個北直隸布政使司內不斷上演。
參與修建道路工程的老百姓們,在領取完工資後,還享受了一頓錦衣衛為他們特別準備的美食,然後才滿意而歸。
參與這次道路擴建的老百姓對錦衣衛、高鴻誌以及正德帝讚不絕口。
整個過程沒有一個人抱怨不滿。
一時之間,正德帝的名字和事跡成了北直隸民眾間流傳的話題。
日落時分。
錦衣衛總衙門外。
黃義偉騎著戰馬來到了這裏。
“見過大人!”門口守衛的錦衣衛們見到他連忙敬禮。
“大家辛苦了。”黃義偉下了馬把韁繩遞給一位校尉,並詢問:“侯爺在嗎?”
“迴大人,侯爺正在裏麵。”錦衣衛畢恭畢敬地迴複道。
點點頭後,黃義偉便徑直走進總衙門,向內打聽得知高鴻誌正在自己的書房裏工作,於是他直接前往那裏。
剛走近一點時,卻遇到了李循環。
“見過大人,” 黃義偉作揖問候。
“不用這麽客氣,事情都處理好了嗎?” 李循環微笑著迴應。
“一切順利。” 黃義偉點了點頭表示肯定。
“正好我也想找他談點事,咱們一起進去吧。” 李循環建議並率先往書房走去。
黃義偉答應著跟上了腳步。
很快兩人來到高鴻誌辦公室外。
“報告侯爺,李循環來訪。” 李循環節外通報。
“黃義偉也來求見。” 旁邊的黃義偉緊接著補充了一句。
房門吱呀打開。
高鴻誌現身門前問道:“有什麽事情要說?” 實際上看見黃義偉出現他已經猜測到了大致內容。
李循環朝黃義偉點了點頭示意可以開始匯報了。
“關於北直隸官道建設的任務已經順利完成。”
“所有費用均已發放到位。”
“給到大家手裏的報酬遠超過我們之前的承諾。”黃義偉簡要說明情況。
“大夥兒反應如何?” 高鴻誌追問。
“都非常感激朝廷的好政策,對各位領導及皇恩浩蕩讚頌不已。” 黃義偉誠懇迴答。
聞言,高鴻誌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很好,那我們就把這個計劃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開去吧。”
但黃義偉提醒他還需獲得中央其他部門的支持,“需要通過內閣下達指令給各地方政府配合征募工人。”
對此高鴻誌表示他會親自溝通解決:“你隻需通知各省的錦衣衛做好相應準備。”
“明白,立即執行。” 接令後的黃義偉顯得格外堅定。
告別上司後黃義偉迅速離開了房間。
待人走遠後,高鴻誌轉向剩下的那個人繼續問:“那你這次來是因為……”
“是關於嚴嵩的事情。”李循環滿臉敬佩地接過了話題。
還沒等他說完,高鴻誌已經猜到了大概。
“有沒有證據?”
李循環從袖中取出一個小冊子遞過去解釋:“這就是他的賬本,詳細記錄了每次行賄受賄金額。”
當提到獲取這份資料的過程與地點——竟然藏於禮部內部之時,高鴻誌不禁笑出聲,“還真是個聰明人啊。”
接著,李循環認真講述起更多細節:
原來嚴嵩之所以能在官場上一路青雲直上全因賄賂有術;
三年間他共六次向頂頭上司送出共計六十萬兩白銀作為買官代價;
就在鐵膽神侯失勢的那個夜晚,嚴嵩又帶著價值三百多萬兩的巨大財富去了上級府邸……
這無疑暴露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腐敗官員背後隱藏著龐大利益鏈,連同一些關鍵職位上的官員也被牽扯其中。
帶著這三百萬兩白銀的銀票,禮部尚書李賓之接納了嚴嵩。
他還告訴嚴嵩,隻要自己不倒下,就一定會庇護他。”
“順帶一提,根據嚴嵩的說法,其實一開始他準備的是一百萬兩白銀的銀票。”
“但李賓之卻直接跟他說,想要保住他,一百萬兩是不夠的。”
“必須再增加兩百萬兩銀票才行。”
頓了頓,李循環繼續說:“最終,嚴嵩隻好狠心咬牙答應了,甚至賣掉了很多家產。”
高鴻誌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光芒,聲音沉穩地說:“有趣,真是名副其實的大臣之一,胃口可真不小啊。”
“哦,還有件事,侯爺,是嚴嵩告訴我的。”
“他說他對李賓之進行了調查。”
“這個李賓之收賄賂的時候,從不收現金,隻接受銀票和金票。”
“並且這些票據從未放在他的家中。”
“而是藏在另一個別院裏。”
“那個別院中住著李賓之外室的人。”
“而且這個外室可能並不知道金銀票就是藏在那裏。”
經過短暫思考,李循環對著高鴻誌說:“此人非常聰明,並且極為謹慎!”
“你知道那個別院的位置嗎?”
聽李循環這麽問,高鴻誌笑了笑說:
“大人您放心,嚴嵩已經告訴我了位置。”
“我們剛剛派人去查過了,發現李賓之幾乎每隔一天就會到那個別院。”
“不過,他從來不在那裏過夜,隻會待上一段時間,然後迴家。”
李循環點點頭,迴答高鴻誌:
“既然知道地方,那我們就把這個別院給拿下吧。”
“你就帶隊過去把它拿下。”
“至於吏部尚書李賓之,本侯親自去找!”
聽到這裏,高鴻誌眼裏露出精明的神色,用低沉而有力的聲音說:“現在這個時候,文淵閣裏麵的高級官員們應該都還在吧?”
李循環的眼睛微微一縮,恭敬地說:“一般來說,要到戌時他們才會離開迴府。”
“也就是說此時他們應該全都在文淵閣裏麵。”
他已經理解了高鴻誌的意思,這是要震懾整個內閣!
同時也是給內閣首輔劉希賢一個警告!
要知道禮部尚書李賓之的地位非常高,他是文淵閣大學士、少傅及太傅,在三位顧命大臣中的地位僅次於劉希賢!
可以說在內閣之中除了首輔之外,就數他和兵部尚書謝於喬最有權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