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想要幫他們分擔一點
大明最強錦衣衛,一曲天外飛劍來 作者:折木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21章 想要幫他們分擔一點
哪條法律規定不允許錦衣衛在文淵閣抓人呢?
完全沒有!
稍微想了想,明武宗揮了揮手,對旁邊的內侍吩咐道:“讓他進來。”
得到旨意後,這名錦衣衛行了一禮便退下了。
很快,“請內閣首輔劉希賢覲見”的聲音由另一位內侍傳達出去,迴蕩在乾清宮內外。
聽到傳喚,劉希賢便步入殿中,在皇帝麵前深深地作了一個揖:“微臣劉希賢,參見皇上。”
“平身吧,劉公。”明武宗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說道,“賜座給劉公。”
“遵命!”一旁的小太監迴應,搬來了一把椅子放到劉希賢身後。
“多謝皇上的恩典。”謝過恩後,劉希賢這才坐下。
“今日來訪有什麽要事嗎?”明武宗微笑著詢問道。
聽了這話,劉希賢臉上的怒氣頓時顯現了出來:“啟奏皇上,微臣此次覲見是為了彈劾錦衣衛指揮使高鴻誌!
昨天,此人帶著手下的人闖入文淵閣,並在那裏逮捕了我國朝中的重要人物、禮部尚書李賓之大人。
這行為極其惡劣,不僅讓朝廷顏麵掃地,更是讓人感到荒謬!請求皇上給予嚴懲!”
“什麽?高鴻誌為什麽要這麽對待李大人?”
聽完,明武宗滿臉驚愕地看著劉希賢問道。
沉思片刻,劉希賢開口解釋道:“根據他的說法,是他手中握有了李賓之大人貪汙受賄的確鑿證據才采取行動的。”
“真的假的?李大人是我們國家重要的顧命大臣啊,竟然也卷入了這樣的事情?”
憤怒之下,明武宗猛地拍了下龍椅的桌麵,“我對他可是無比信任啊,就像對你一樣!”
劉希賢本想說什麽,但最終隻是閉上了嘴巴。
沉默一會兒後,武宗轉頭看向劉希賢,眼神裏帶了幾分不確定,“我希望你不是這樣會令朕失望的人。”
麵對這個疑問,劉希賢露出一絲苦笑,“請皇上寬心,臣下自始至終都是一心為國著想的人,絕不會為了個人利益而置國家大事不顧,我的廉潔是滿朝上下皆知的事實。”
“沒錯,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和李賓之一樣。”
說完,皇帝似乎放鬆了很多。
“那麽對於高鴻誌直接闖入文淵閣抓捕一事……”
劉希賢遲疑了一會兒還是開口問起了這個問題,顯然不打算就此放過。
“這件事情我會提醒高卿以後注意場合的選擇。”明武宗像是忽然記起來似的,嚴肅地說,“即使執行任務也要講究地點的適宜性。”
對此迴答,劉希賢隻能苦笑不已:“皇上聖明。”
隨後他又提到另外一件事,“其實還有關於讓錦衣衛負責修建公路的問題。
一方麵,這樣可以減輕他們的負擔;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將工程交給地方政府來做才是最合適的安排。”
聽完這番話,明武宗皺起了眉頭,“但是修建全國範圍內的新路,戶部那邊能籌集到所需的資金嗎?”
麵對此難題,即使是劉希賢也暫時找不到答案。
“修路主要是為了讓平民百姓也能享受到更多便利,提高出行安全性同時增加其收入,而不是讓他們每次出行都要交過路費才行。”
這段對話展現出了君臣二人對國事的深思熟慮和交流。
所以,老臣建議,可以讓錦衣衛出資,各地府衙來執行。”
聽到這話,明武宗心裏暗暗稱奇,不愧是他們大明朝的內閣首輔。
這樣不太厚道的事,都能說得這麽理直氣壯。
之前還一口一個高鴻誌,現在要掏腰包了,就成了冠軍侯!
“劉大人,你覺得這些錢交給各州府縣官府,真的能落到百姓手中嗎?”
“還是說這筆錢剛出京城就少了大半?”
“或者是到手的時候隻剩個零頭,然後再挪作他用?”
明武宗平靜地望著內閣首輔劉希賢問道。
聽罷,內閣首輔劉希賢眉頭緊鎖,說道:“如果皇上擔心錢無法真正惠及百姓。
可以請冠軍侯派一些錦衣衛監督此事。”
“讓高卿派出錦衣衛去監督,這跟現在有什麽區別呢?”
“現在不也是由錦衣衛監管嗎?”
“好了,劉大人的好意朕心領了。”
“你是覺得錦衣衛事情太多太雜,想要幫他們分擔一點。”
“不過,朕認為錦衣衛完全可以處理好這件事。”
“不用劉大人費心了。”
明武宗微笑著對著內閣首輔劉希賢答道。
“遵命,陛下。”
劉希賢聞言輕歎一口氣,向明武宗應聲說道。
“若沒有別的事情,劉大人就先迴去歇息吧。”
“時辰也不早了。”
明武宗露出微笑,問劉希賢:“或者,留下來陪朕用餐怎麽樣?”
“多謝聖恩,老臣就不打擾了。”
麵對明武宗的好意,劉希賢站起身來恭敬迴答道。
他剛才所提的兩件事都沒得到肯定答複,此刻心情如同吃了一隻蒼蠅一樣糟,又怎會留在宮中同餐?
莫不是想看著喜上眉梢的明武宗自己找憋悶?
“那我就不強留劉大人了。”
明武宗微微點頭,說道。
“告退了,陛下。”
劉希賢行禮後道別。
“路上小心。”
明武宗點頭迴應。
內閣首輔再次鞠躬行禮後便離開乾清宮。
走出乾清宮外,內閣首輔劉希賢默默登上轎子:“迴家。”
“是。”
隨行的一名侍從應答道,和其他幾個人對視一眼後,合力抬起了轎子向城外走去。
作為朝廷首輔,他的座駕自然不會是普通的小轎,而是更為豪華寬敞的大轎。
“皇上年歲已長啊!”
內閣首輔感歎地說,“對我們這些老臣都不那麽信任了。”
“或許應該見見那位才行。”
內閣首輔眉頭緊皺。
不到萬不得已,他真不願意去找那人。
表麵看來,除了皇帝之外,自己就是朝堂之上最有權勢之人。
可事實上,那位才是真正掌握國家命運的關鍵人物。
即便是內閣首輔,一旦對方下令,也隻能無條件遵從。
如果做不到,則有可能被替換掉。
哪條法律規定不允許錦衣衛在文淵閣抓人呢?
完全沒有!
稍微想了想,明武宗揮了揮手,對旁邊的內侍吩咐道:“讓他進來。”
得到旨意後,這名錦衣衛行了一禮便退下了。
很快,“請內閣首輔劉希賢覲見”的聲音由另一位內侍傳達出去,迴蕩在乾清宮內外。
聽到傳喚,劉希賢便步入殿中,在皇帝麵前深深地作了一個揖:“微臣劉希賢,參見皇上。”
“平身吧,劉公。”明武宗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說道,“賜座給劉公。”
“遵命!”一旁的小太監迴應,搬來了一把椅子放到劉希賢身後。
“多謝皇上的恩典。”謝過恩後,劉希賢這才坐下。
“今日來訪有什麽要事嗎?”明武宗微笑著詢問道。
聽了這話,劉希賢臉上的怒氣頓時顯現了出來:“啟奏皇上,微臣此次覲見是為了彈劾錦衣衛指揮使高鴻誌!
昨天,此人帶著手下的人闖入文淵閣,並在那裏逮捕了我國朝中的重要人物、禮部尚書李賓之大人。
這行為極其惡劣,不僅讓朝廷顏麵掃地,更是讓人感到荒謬!請求皇上給予嚴懲!”
“什麽?高鴻誌為什麽要這麽對待李大人?”
聽完,明武宗滿臉驚愕地看著劉希賢問道。
沉思片刻,劉希賢開口解釋道:“根據他的說法,是他手中握有了李賓之大人貪汙受賄的確鑿證據才采取行動的。”
“真的假的?李大人是我們國家重要的顧命大臣啊,竟然也卷入了這樣的事情?”
憤怒之下,明武宗猛地拍了下龍椅的桌麵,“我對他可是無比信任啊,就像對你一樣!”
劉希賢本想說什麽,但最終隻是閉上了嘴巴。
沉默一會兒後,武宗轉頭看向劉希賢,眼神裏帶了幾分不確定,“我希望你不是這樣會令朕失望的人。”
麵對這個疑問,劉希賢露出一絲苦笑,“請皇上寬心,臣下自始至終都是一心為國著想的人,絕不會為了個人利益而置國家大事不顧,我的廉潔是滿朝上下皆知的事實。”
“沒錯,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和李賓之一樣。”
說完,皇帝似乎放鬆了很多。
“那麽對於高鴻誌直接闖入文淵閣抓捕一事……”
劉希賢遲疑了一會兒還是開口問起了這個問題,顯然不打算就此放過。
“這件事情我會提醒高卿以後注意場合的選擇。”明武宗像是忽然記起來似的,嚴肅地說,“即使執行任務也要講究地點的適宜性。”
對此迴答,劉希賢隻能苦笑不已:“皇上聖明。”
隨後他又提到另外一件事,“其實還有關於讓錦衣衛負責修建公路的問題。
一方麵,這樣可以減輕他們的負擔;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將工程交給地方政府來做才是最合適的安排。”
聽完這番話,明武宗皺起了眉頭,“但是修建全國範圍內的新路,戶部那邊能籌集到所需的資金嗎?”
麵對此難題,即使是劉希賢也暫時找不到答案。
“修路主要是為了讓平民百姓也能享受到更多便利,提高出行安全性同時增加其收入,而不是讓他們每次出行都要交過路費才行。”
這段對話展現出了君臣二人對國事的深思熟慮和交流。
所以,老臣建議,可以讓錦衣衛出資,各地府衙來執行。”
聽到這話,明武宗心裏暗暗稱奇,不愧是他們大明朝的內閣首輔。
這樣不太厚道的事,都能說得這麽理直氣壯。
之前還一口一個高鴻誌,現在要掏腰包了,就成了冠軍侯!
“劉大人,你覺得這些錢交給各州府縣官府,真的能落到百姓手中嗎?”
“還是說這筆錢剛出京城就少了大半?”
“或者是到手的時候隻剩個零頭,然後再挪作他用?”
明武宗平靜地望著內閣首輔劉希賢問道。
聽罷,內閣首輔劉希賢眉頭緊鎖,說道:“如果皇上擔心錢無法真正惠及百姓。
可以請冠軍侯派一些錦衣衛監督此事。”
“讓高卿派出錦衣衛去監督,這跟現在有什麽區別呢?”
“現在不也是由錦衣衛監管嗎?”
“好了,劉大人的好意朕心領了。”
“你是覺得錦衣衛事情太多太雜,想要幫他們分擔一點。”
“不過,朕認為錦衣衛完全可以處理好這件事。”
“不用劉大人費心了。”
明武宗微笑著對著內閣首輔劉希賢答道。
“遵命,陛下。”
劉希賢聞言輕歎一口氣,向明武宗應聲說道。
“若沒有別的事情,劉大人就先迴去歇息吧。”
“時辰也不早了。”
明武宗露出微笑,問劉希賢:“或者,留下來陪朕用餐怎麽樣?”
“多謝聖恩,老臣就不打擾了。”
麵對明武宗的好意,劉希賢站起身來恭敬迴答道。
他剛才所提的兩件事都沒得到肯定答複,此刻心情如同吃了一隻蒼蠅一樣糟,又怎會留在宮中同餐?
莫不是想看著喜上眉梢的明武宗自己找憋悶?
“那我就不強留劉大人了。”
明武宗微微點頭,說道。
“告退了,陛下。”
劉希賢行禮後道別。
“路上小心。”
明武宗點頭迴應。
內閣首輔再次鞠躬行禮後便離開乾清宮。
走出乾清宮外,內閣首輔劉希賢默默登上轎子:“迴家。”
“是。”
隨行的一名侍從應答道,和其他幾個人對視一眼後,合力抬起了轎子向城外走去。
作為朝廷首輔,他的座駕自然不會是普通的小轎,而是更為豪華寬敞的大轎。
“皇上年歲已長啊!”
內閣首輔感歎地說,“對我們這些老臣都不那麽信任了。”
“或許應該見見那位才行。”
內閣首輔眉頭緊皺。
不到萬不得已,他真不願意去找那人。
表麵看來,除了皇帝之外,自己就是朝堂之上最有權勢之人。
可事實上,那位才是真正掌握國家命運的關鍵人物。
即便是內閣首輔,一旦對方下令,也隻能無條件遵從。
如果做不到,則有可能被替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