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插秧
天空雲層厚重,完全遮擋了陽光,清晨的峽穀霧氣籠罩繚繞,綿延的山峰在朦朧的晨霧之中若隱若現,如同仙境一般。
峽穀裏水麵映照著天光,遠遠望去,像是一麵晶瑩的鏡子,要不是有壘起的田墾,根本沒人瞧出來這是水田,背後飛瀉下玉柱一般的瀑布,下過雨的早晨,空氣中帶著濃厚的水汽,
也許它會令人煩憂,卻不得不說是春日裏的一場及時雨。
“開始了~!”
在安靜卻又嘈雜的環境之中,隨著林父的一聲令下,站在水田裏頭的眾人,興奮的高聲應和一聲,就彎下腰開始今日的活動——插秧。
時間不知不覺走到四月末,林家的秧苗沒有令人失望,一如既往的長勢優良,最先達到插秧的標準,
秧苗長勢茁壯均勻,差不多都是三片葉片,長得就十來厘米高的樣子,
林蘭華一早來到他們秧田裏,幫著扯秧苗時,看著這綠油油,直挺挺的秧苗,她腦中似乎已經能聯係到之後豐收了,
生機勃勃的鮮活的植物氣息撲麵而來,第一次扯秧苗的林蘭華高興不已,感慨不已,
這樣蘊含生機的秧苗可是勤勞的林父一點一滴,日複一日的辛勞之下,好不容易長起來的。
帶著這種新鮮的好奇、辛勞的感歎以及未來豐收的期許,他們一大群人圍著這一片秧田,
小心翼翼的扯起地裏生長多時的秧苗,盡量保存秧苗根部完好,以保證插秧的存活率。
插秧這種重要的農事活動,是春耕裏,是農家最重要的活計之一,
三家人一早定好日子,還由林父最先開始動手。
林蘭華抬著自己扯的秧苗,跟著大家一塊兒走到水田邊,把撮箕放在田墾上,左手拿了一把青嫩的秧苗,
悄悄站到趙大成的邊上,等著林父一開始,她跟著大家的節奏,彎下腰開始自己第一次插秧的旅程,
插秧的步驟,昨日裏她都已經悄悄和趙大成確認了,
左手拿秧苗,一次分出三四根秧苗,插一塊兒,
身體在田頭,朝後頭走,用拇指和食指拿著秧苗,往田裏懟進去,掌心朝下,用手保護秧苗的根部,
保證秧苗根部以上大概三分之一的位置在田泥裏頭,還有秧苗插在田裏得是直立狀態。
秧苗間隔兩個拳頭左右,林蘭華看了看自己插的這一行,在瞧瞧邊上的趙大成,
感覺自己完成得還不錯,心中的成就感倍增,插得有些起勁兒。
今日插秧,林家全家人都出動了,林大嫂、周大嫂、周二嫂、周大剛和林長君他們扯秧苗,
林蘭華小石頭和趙大成都來幫忙林家插秧了,
就剩趙大娘一個人在家中,林蘭華就叫上她一起幫自己老娘做飯。
農活不是好幹的,林蘭華插了兩行之後,腰就開始泛酸了,不嚴重,看著差不多一百米的水田,他們一行,加上小石頭、林安宇,一共九人,每人插兩行,約三畝大的地就完成了大半,
直起腰來,扭動幾下腰肢,再接再厲,又插了一行,
動作快的林長勝、周二剛和趙大成霸占了最後的三行,其他眾人爬出水田,
站在田墾上,收拾了一下散落各處的工具,
背著、抬著剩下的秧苗走到下一塊兒水田邊上,都是挨在一塊兒的,
大家坐在田墾上休息了片刻,才繼續插秧,他們上午打算將這邊的六畝地插好,下午,去河對岸,那邊就五畝地,就兩大塊兒水田,一塊還被林父隔開了,種了一畝五分地的豆子、土豆和紅薯等雜糧。
“咱們加把勁兒,一鼓作氣,咱們上午爭取種完這邊兩塊地。”
周老爹看著大家動力不如早上足了,出言鼓勵了一下,
林父:“對啊,大家努把力,這兩塊地種完,對麵就輕鬆了,吃過了午飯,咱們可以歇會兒在過去。”
辰時眾人就已經來到地裏了,那會兒天也才剛亮不就,不過農家的種植,是不遵循現代上班時間的,
雖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卻也不十分準確,
像是林家和趙大成,事情繁多,多是日未出就得起,起來趁著天空泛白,就得背著背簍去割草,
迴來吃了飯,一家人開始今日的農事活動。
現在巳時末了,馬上就午時,大家幹了三四個小時了,每個人活動腰肢的頻率都比剛下田的時候頻繁了,
趙大成和林長勝他們也來到未插秧的水田時,扯秧苗的四人已經同林蘭華他們差不多,快插了一行秧苗了,
四人的加入,加快了插秧的進度,所有下田的人排排站在水裏插秧,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而且還占了大半的水田,等到趙大成幾個一下水,後頭剩下的水田看著就少多了,
最後的七行秧苗,眾人是兩人分別站在兩頭,屁股對著屁股,插的秧苗,
因著這個,疲累了一上午的眾人有了心思打趣笑話了,大家忍著饑餓和勞累插最後一行,
“馬上了弄完了,大家加把勁兒,”
家裏做飯的人,已經做好了,來喊眾人吃飯的,此時還站在水田邊的道兒上,
林父家的兩塊地在相對中間,北麵是崖壁,低下那一塊兒地是趙大成家的,
東麵也是;南麵是周家的水田,
裏頭的小道兒因著三家都有木板車,留得倒是很寬,以後收稻子也方便,
林母今日的午飯很是舍得出手,之前打得野豬,提了一隻豬腳燉了,做了黃豆燉豬腳,
還有炒土豆,用野蒜來炒,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起得早,幹得時間長,大家消耗都不小,每個人都吃了不少飯菜,
林母去周家得山洞再三唿喊,都沒有把留在家裏得周嬸和幾個孩子叫來,隻得做罷。
“一會兒,咱們直接把三畝多地的秧苗全扯了,一趟送到對麵去,咱們用背簍裝,在抬一撮箕,應該一趟就能拿完了,不過在叫安宇他們扯了,在找兩個人過來。”
吃過了飯,大家沒有立刻開始下午的活計,而是在林家的院子裏休息,順便仔細打量了下林家的圍欄。
天空雲層厚重,完全遮擋了陽光,清晨的峽穀霧氣籠罩繚繞,綿延的山峰在朦朧的晨霧之中若隱若現,如同仙境一般。
峽穀裏水麵映照著天光,遠遠望去,像是一麵晶瑩的鏡子,要不是有壘起的田墾,根本沒人瞧出來這是水田,背後飛瀉下玉柱一般的瀑布,下過雨的早晨,空氣中帶著濃厚的水汽,
也許它會令人煩憂,卻不得不說是春日裏的一場及時雨。
“開始了~!”
在安靜卻又嘈雜的環境之中,隨著林父的一聲令下,站在水田裏頭的眾人,興奮的高聲應和一聲,就彎下腰開始今日的活動——插秧。
時間不知不覺走到四月末,林家的秧苗沒有令人失望,一如既往的長勢優良,最先達到插秧的標準,
秧苗長勢茁壯均勻,差不多都是三片葉片,長得就十來厘米高的樣子,
林蘭華一早來到他們秧田裏,幫著扯秧苗時,看著這綠油油,直挺挺的秧苗,她腦中似乎已經能聯係到之後豐收了,
生機勃勃的鮮活的植物氣息撲麵而來,第一次扯秧苗的林蘭華高興不已,感慨不已,
這樣蘊含生機的秧苗可是勤勞的林父一點一滴,日複一日的辛勞之下,好不容易長起來的。
帶著這種新鮮的好奇、辛勞的感歎以及未來豐收的期許,他們一大群人圍著這一片秧田,
小心翼翼的扯起地裏生長多時的秧苗,盡量保存秧苗根部完好,以保證插秧的存活率。
插秧這種重要的農事活動,是春耕裏,是農家最重要的活計之一,
三家人一早定好日子,還由林父最先開始動手。
林蘭華抬著自己扯的秧苗,跟著大家一塊兒走到水田邊,把撮箕放在田墾上,左手拿了一把青嫩的秧苗,
悄悄站到趙大成的邊上,等著林父一開始,她跟著大家的節奏,彎下腰開始自己第一次插秧的旅程,
插秧的步驟,昨日裏她都已經悄悄和趙大成確認了,
左手拿秧苗,一次分出三四根秧苗,插一塊兒,
身體在田頭,朝後頭走,用拇指和食指拿著秧苗,往田裏懟進去,掌心朝下,用手保護秧苗的根部,
保證秧苗根部以上大概三分之一的位置在田泥裏頭,還有秧苗插在田裏得是直立狀態。
秧苗間隔兩個拳頭左右,林蘭華看了看自己插的這一行,在瞧瞧邊上的趙大成,
感覺自己完成得還不錯,心中的成就感倍增,插得有些起勁兒。
今日插秧,林家全家人都出動了,林大嫂、周大嫂、周二嫂、周大剛和林長君他們扯秧苗,
林蘭華小石頭和趙大成都來幫忙林家插秧了,
就剩趙大娘一個人在家中,林蘭華就叫上她一起幫自己老娘做飯。
農活不是好幹的,林蘭華插了兩行之後,腰就開始泛酸了,不嚴重,看著差不多一百米的水田,他們一行,加上小石頭、林安宇,一共九人,每人插兩行,約三畝大的地就完成了大半,
直起腰來,扭動幾下腰肢,再接再厲,又插了一行,
動作快的林長勝、周二剛和趙大成霸占了最後的三行,其他眾人爬出水田,
站在田墾上,收拾了一下散落各處的工具,
背著、抬著剩下的秧苗走到下一塊兒水田邊上,都是挨在一塊兒的,
大家坐在田墾上休息了片刻,才繼續插秧,他們上午打算將這邊的六畝地插好,下午,去河對岸,那邊就五畝地,就兩大塊兒水田,一塊還被林父隔開了,種了一畝五分地的豆子、土豆和紅薯等雜糧。
“咱們加把勁兒,一鼓作氣,咱們上午爭取種完這邊兩塊地。”
周老爹看著大家動力不如早上足了,出言鼓勵了一下,
林父:“對啊,大家努把力,這兩塊地種完,對麵就輕鬆了,吃過了午飯,咱們可以歇會兒在過去。”
辰時眾人就已經來到地裏了,那會兒天也才剛亮不就,不過農家的種植,是不遵循現代上班時間的,
雖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卻也不十分準確,
像是林家和趙大成,事情繁多,多是日未出就得起,起來趁著天空泛白,就得背著背簍去割草,
迴來吃了飯,一家人開始今日的農事活動。
現在巳時末了,馬上就午時,大家幹了三四個小時了,每個人活動腰肢的頻率都比剛下田的時候頻繁了,
趙大成和林長勝他們也來到未插秧的水田時,扯秧苗的四人已經同林蘭華他們差不多,快插了一行秧苗了,
四人的加入,加快了插秧的進度,所有下田的人排排站在水裏插秧,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而且還占了大半的水田,等到趙大成幾個一下水,後頭剩下的水田看著就少多了,
最後的七行秧苗,眾人是兩人分別站在兩頭,屁股對著屁股,插的秧苗,
因著這個,疲累了一上午的眾人有了心思打趣笑話了,大家忍著饑餓和勞累插最後一行,
“馬上了弄完了,大家加把勁兒,”
家裏做飯的人,已經做好了,來喊眾人吃飯的,此時還站在水田邊的道兒上,
林父家的兩塊地在相對中間,北麵是崖壁,低下那一塊兒地是趙大成家的,
東麵也是;南麵是周家的水田,
裏頭的小道兒因著三家都有木板車,留得倒是很寬,以後收稻子也方便,
林母今日的午飯很是舍得出手,之前打得野豬,提了一隻豬腳燉了,做了黃豆燉豬腳,
還有炒土豆,用野蒜來炒,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起得早,幹得時間長,大家消耗都不小,每個人都吃了不少飯菜,
林母去周家得山洞再三唿喊,都沒有把留在家裏得周嬸和幾個孩子叫來,隻得做罷。
“一會兒,咱們直接把三畝多地的秧苗全扯了,一趟送到對麵去,咱們用背簍裝,在抬一撮箕,應該一趟就能拿完了,不過在叫安宇他們扯了,在找兩個人過來。”
吃過了飯,大家沒有立刻開始下午的活計,而是在林家的院子裏休息,順便仔細打量了下林家的圍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