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過晚飯之後,林父也來了一趟趙大成家,說得也是水田裏的雜草可以除了,同林父聊了一會兒,他們才各自休息,準備明天早點起來除草。
家裏的幹草和柴火,有之前林蘭華和趙大成的偷梁換柱,還足夠很多天用,暫時不需要他們費力氣。
家裏一共十幾畝地,除起草來,很是費力,水裏的雜草長得很快,有好些比水稻苗長得都高。
趙大成一家早早來到田裏,今日就在峽穀中除草,他們穿著草鞋,在水田邊上,脫下來,直接赤腳下田。
水田各處都長雜草,尤其是空隙處,雜草長得不少,他們一人占據一行,一點點的拔雜草。
才蹲了沒多久,林蘭華就感覺到不舒服了,實在是雜草太多,又在田裏,
隻能彎著腰幹活,太費腰了,林蘭華看了一大塊地,專門一行就需要很久,她才拔了三分之一,腰就開始不舒服了。
“要不我去找一張凳子來坐著拔?”
沒有除草劑,隻能靠人工拔雜草,怕是三五天都拔不光,而且連續拔三五天的雜草,到時候腰絕對廢了。
“媳婦兒,你迴家去休息好了,我和石頭來就行,這雜草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慢慢來,搬凳子來這裏頭要不得的。”
陷進水田裏,拿出來也費勁,凳子腿也沒有那麽高,坐下去很容易屁股濕。
“行吧!”林蘭華想了想,放棄之前的想法,不過她也沒有離開,接著拔雜草。
趙大娘也在田裏,拔出來的雜草他們也不丟,扯了一大把,順手丟在地墾上,之後再用鐮刀挨根鋸斷,帶迴家還可以喂牛或者喂羊。
一家人各自拿一把鐮刀,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幹活方式,
小石頭站在中間的位置,他扯了雜草,先齊根放在一塊兒,等扯了一堆,他再一起抱出去,也不管是否沾染水田裏的水,滴滴答答的濕了衣服也無所謂,
趙大娘就站在田墾邊,邊扯邊鋸斷根部,然後把青嫩的雜草堆做一堆,
趙大成則是直接鋸斷根部,放在田裏,做一堆,之後再一起抱出去。
林蘭華站在第二排,挨著趙大娘,她就鋸斷根部在田裏,雜草和趙大娘的扔做一堆。
一家四口人的進度有快有慢,最快的是小石頭,然後在趙大成和林蘭華,趙大娘不緊不慢的跟在最後頭。
自家地裏幹活,趙大娘天不亮就起來做早飯,牲口也一道喂了,他們一家人吃得飽飽的,不到辰時就下田了,
等東邊的山頂上泛白之時,林蘭華他們已經扯了半行的雜草了,
“咱們現在加緊扯,一會兒太陽出來就熱了,現在趁著涼快,”
林蘭華點了點頭,
“是啊!加把勁兒,中午咱們早點兒迴去,下午等日頭小點兒再來,”
雖然才是五月份,但是天氣晴朗的日子,中午的日頭已經十分毒辣了,
在日頭底下曬上一會兒,就頭暈目眩、腳軟手軟了,
“可以!”
趙大娘和小石頭也是知事的人,曉得這個道理,手下的動作越加快了,
也是下田來,扯了一會兒,手熟了。
林父他們也在自家田裏扯雜草,他們插秧比趙大成他們早一點兒,田裏的雜草比林蘭華他們還要高,一家人現在也都在田裏扯雜草,
三家人的田、作物都差不多,幹啥活基本都是前後兩天的位置,三家相互之間也會提醒,免得誤了農時。
尤其是趙大成家,被林家和周家換著提醒,生怕他們忘了。
林家和周家今日也是早早下田了,此時林父扯了半行雜草,站起身來休息一會兒,
遊到林蘭華他們家的田邊,
“你們扯草的時候,也四處看看稻苗有沒有長蟲子,有的話,捉了,”
林蘭華聽到這話,才愁起這世界沒有除蟲劑,到時候也不知道怎麽除蟲子,
總不可能全部用人工捉吧,那得花多少工夫啊?
不過她聰明的沒有問,去年家裏的兩畝水稻她沒有參與,但是她恍惚中記得現代有在哪裏看到過古時除蟲的方式,
但是她一時半會記不起來了,這種沒有實踐的知識,她記得不太牢靠。
果然沒多大會兒,林父就接著說了:
“你們平日也多看著點兒,要是發現長了蟲子,及時處理,用艾草碾成汁水和水,或者用柏樹汁液也行,要是不知道怎麽能,就來找我,咱們三家的稻子挨在一塊兒,有蟲子容易傳染,一定要及時除蟲啊!”
“好的!倒是真有不懂的,在麻煩爹你!”
這些東西趙大成都知道,但是到底比不上林父這樣種莊稼的老把式,有他指點一二,趙大成心中也有底一些。
林父高興的點了點頭,迴到自家的田裏,繼續除草了。
林蘭華一家人扯了兩天的雜草,才扯好一塊兒地的雜草,這還是他們起早貪黑的結果,
兩天長時間彎腰幹活,一家人的腰都不太行了,酸痛得不行,
所以在第二天晚上吃飯事,趙大成就說了第二日休息一天。
次日他們一家人睡到自然醒,不過也就是辰時中的樣子,起來之後,慢悠悠的喂了牲口,
林蘭華帶著趙大成又往峽穀外的林子裏鑽,準備繼續去摘野果,
今日他們兩人什麽都沒帶,隻隨身帶了打獵的弓箭,空身在山林裏轉悠。
他們順著河流往下走了好一段路,摘了河邊的野果,才找了一條勉強能走的山道,往林子裏去了。
今天他們遇到最多的還是野樹莓,這東西山裏隨處可見,倒是其他的果子比較少,
林蘭華的空間已經攢了一籃子多的野樹莓了,遇到還是會摘,
其他的黑莓、野草莓也有,他們還遇見了一個河溝邊長了不少蓬蘽(penglei,二聲、三聲),
這果子十分的鮮紅,吃起來異常清甜,比野樹莓還甜,味道是林蘭華所有野果子裏最喜歡的。
她把成熟的果子全部都摘了,一顆不剩,看著還有好多青澀的掛在刺條上,她想著過兩日再來一趟,
她喜歡吃這種果子,可惜他們在山裏轉悠了三四天,才遇到這一叢,之前她也沒有在其他地方看到過這種刺條叢。
家裏的幹草和柴火,有之前林蘭華和趙大成的偷梁換柱,還足夠很多天用,暫時不需要他們費力氣。
家裏一共十幾畝地,除起草來,很是費力,水裏的雜草長得很快,有好些比水稻苗長得都高。
趙大成一家早早來到田裏,今日就在峽穀中除草,他們穿著草鞋,在水田邊上,脫下來,直接赤腳下田。
水田各處都長雜草,尤其是空隙處,雜草長得不少,他們一人占據一行,一點點的拔雜草。
才蹲了沒多久,林蘭華就感覺到不舒服了,實在是雜草太多,又在田裏,
隻能彎著腰幹活,太費腰了,林蘭華看了一大塊地,專門一行就需要很久,她才拔了三分之一,腰就開始不舒服了。
“要不我去找一張凳子來坐著拔?”
沒有除草劑,隻能靠人工拔雜草,怕是三五天都拔不光,而且連續拔三五天的雜草,到時候腰絕對廢了。
“媳婦兒,你迴家去休息好了,我和石頭來就行,這雜草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慢慢來,搬凳子來這裏頭要不得的。”
陷進水田裏,拿出來也費勁,凳子腿也沒有那麽高,坐下去很容易屁股濕。
“行吧!”林蘭華想了想,放棄之前的想法,不過她也沒有離開,接著拔雜草。
趙大娘也在田裏,拔出來的雜草他們也不丟,扯了一大把,順手丟在地墾上,之後再用鐮刀挨根鋸斷,帶迴家還可以喂牛或者喂羊。
一家人各自拿一把鐮刀,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幹活方式,
小石頭站在中間的位置,他扯了雜草,先齊根放在一塊兒,等扯了一堆,他再一起抱出去,也不管是否沾染水田裏的水,滴滴答答的濕了衣服也無所謂,
趙大娘就站在田墾邊,邊扯邊鋸斷根部,然後把青嫩的雜草堆做一堆,
趙大成則是直接鋸斷根部,放在田裏,做一堆,之後再一起抱出去。
林蘭華站在第二排,挨著趙大娘,她就鋸斷根部在田裏,雜草和趙大娘的扔做一堆。
一家四口人的進度有快有慢,最快的是小石頭,然後在趙大成和林蘭華,趙大娘不緊不慢的跟在最後頭。
自家地裏幹活,趙大娘天不亮就起來做早飯,牲口也一道喂了,他們一家人吃得飽飽的,不到辰時就下田了,
等東邊的山頂上泛白之時,林蘭華他們已經扯了半行的雜草了,
“咱們現在加緊扯,一會兒太陽出來就熱了,現在趁著涼快,”
林蘭華點了點頭,
“是啊!加把勁兒,中午咱們早點兒迴去,下午等日頭小點兒再來,”
雖然才是五月份,但是天氣晴朗的日子,中午的日頭已經十分毒辣了,
在日頭底下曬上一會兒,就頭暈目眩、腳軟手軟了,
“可以!”
趙大娘和小石頭也是知事的人,曉得這個道理,手下的動作越加快了,
也是下田來,扯了一會兒,手熟了。
林父他們也在自家田裏扯雜草,他們插秧比趙大成他們早一點兒,田裏的雜草比林蘭華他們還要高,一家人現在也都在田裏扯雜草,
三家人的田、作物都差不多,幹啥活基本都是前後兩天的位置,三家相互之間也會提醒,免得誤了農時。
尤其是趙大成家,被林家和周家換著提醒,生怕他們忘了。
林家和周家今日也是早早下田了,此時林父扯了半行雜草,站起身來休息一會兒,
遊到林蘭華他們家的田邊,
“你們扯草的時候,也四處看看稻苗有沒有長蟲子,有的話,捉了,”
林蘭華聽到這話,才愁起這世界沒有除蟲劑,到時候也不知道怎麽除蟲子,
總不可能全部用人工捉吧,那得花多少工夫啊?
不過她聰明的沒有問,去年家裏的兩畝水稻她沒有參與,但是她恍惚中記得現代有在哪裏看到過古時除蟲的方式,
但是她一時半會記不起來了,這種沒有實踐的知識,她記得不太牢靠。
果然沒多大會兒,林父就接著說了:
“你們平日也多看著點兒,要是發現長了蟲子,及時處理,用艾草碾成汁水和水,或者用柏樹汁液也行,要是不知道怎麽能,就來找我,咱們三家的稻子挨在一塊兒,有蟲子容易傳染,一定要及時除蟲啊!”
“好的!倒是真有不懂的,在麻煩爹你!”
這些東西趙大成都知道,但是到底比不上林父這樣種莊稼的老把式,有他指點一二,趙大成心中也有底一些。
林父高興的點了點頭,迴到自家的田裏,繼續除草了。
林蘭華一家人扯了兩天的雜草,才扯好一塊兒地的雜草,這還是他們起早貪黑的結果,
兩天長時間彎腰幹活,一家人的腰都不太行了,酸痛得不行,
所以在第二天晚上吃飯事,趙大成就說了第二日休息一天。
次日他們一家人睡到自然醒,不過也就是辰時中的樣子,起來之後,慢悠悠的喂了牲口,
林蘭華帶著趙大成又往峽穀外的林子裏鑽,準備繼續去摘野果,
今日他們兩人什麽都沒帶,隻隨身帶了打獵的弓箭,空身在山林裏轉悠。
他們順著河流往下走了好一段路,摘了河邊的野果,才找了一條勉強能走的山道,往林子裏去了。
今天他們遇到最多的還是野樹莓,這東西山裏隨處可見,倒是其他的果子比較少,
林蘭華的空間已經攢了一籃子多的野樹莓了,遇到還是會摘,
其他的黑莓、野草莓也有,他們還遇見了一個河溝邊長了不少蓬蘽(penglei,二聲、三聲),
這果子十分的鮮紅,吃起來異常清甜,比野樹莓還甜,味道是林蘭華所有野果子裏最喜歡的。
她把成熟的果子全部都摘了,一顆不剩,看著還有好多青澀的掛在刺條上,她想著過兩日再來一趟,
她喜歡吃這種果子,可惜他們在山裏轉悠了三四天,才遇到這一叢,之前她也沒有在其他地方看到過這種刺條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