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女帝震驚,流水線標準化生產
無雙毒士:女帝叫我活閻王! 作者:南國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諫議大夫許良獻弓有功,賞銀萬兩,布百匹、絹十匹……”
女帝是識貨之人。
在親自試了複合弓的威力後,她自然清楚一旦大乾弓箭營的都換上這種弓箭,戰力必將大大增加。
單以射程而言,許良所獻的弓甚至要比戎狄人的弓射程還要遠!
尤其是箭靶上箭矢穿透的長度更說明了一個問題:這把弓威力不僅強在射程上,還強在破甲上!
如此一來,秋冬時節再有戎人侵擾,邊關將士將不會再為弓弩不強而憂心。
對上列國披甲將士,此弓也能一擊而破。
對於女帝的封賞,許良不覺意外。
複合弓的威力放在那,想掩蓋也掩蓋不了。
“陛下。”許良拱手道,“複合弓威力是強,卻不宜現在就普及開來。”
蕭綽意外,“為何?”
“這等利器自然應該放在重大戰事上,給敵人出其不意的打擊。
似伐韓之戰,我大乾占盡優勢,再用此弓,就會提前暴露。
敵人一旦有了防範,反而不美。”
蕭綽明白過來,麵上十分惋惜。
“如此利器,若鋪開使用,必然能夠減少我大乾將士的傷亡,可惜……”
許良拱手道:“陛下勿憂,微臣還製作出了兩種弓箭,威力相較於此弓稍遜,卻又強於大乾目前的官造弓箭。”
蕭綽鳳眸一亮,“還有兩種弓箭?”
許良點頭,示意許定山從弓匣中又取出兩把弓。
蕭綽、上官婉兒看了之後皆麵帶疑惑。
隻因這兩百弓的樣式實在“別致”。
一把弓兩端各有一個鐵製的“綹子”,另一把則是一把大的弓身兩端各反綁著一把小號的弓。
蕭綽疑惑看向許良,“許愛卿,你這弓箭樣式如此奇特,是何道理?”
許良微微一笑,“啟奏陛下,這一把名為彈簧複合弓,利用彈簧伸縮之力來增加射程,減輕部分挽弓之力。”
“這一把名為……大小組合弓,不怎麽省力,卻可增加射程。”
“軍中若有力大的將士,可用大小組合弓,射程、破甲威力都不俗。”
“若是尋常將士,可以用彈簧複合弓……”
許良將兩種弓箭的優缺點詳細說了一遍。
女帝聽得神采奕奕。
倒是上官婉兒皺眉沉吟後問道:“許大人,似你這製作弓箭的彈……彈簧,是如何製成?”
“還有這上麵的鐵釘,與市麵上的釘子似也不同啊,製作起來耗時如何?”
許良笑道:“上官大人放心,此弓看著複雜,製作起來並不費力,隻需統一製作出這種彈簧、螺絲、螺母……”
上官婉兒聽得直眨巴眼。
蕭綽也是一臉茫然,彈簧?螺絲?螺母?
“許愛卿,”蕭綽打斷許良,“你所說的這些又該怎麽製作,鐵匠能製作出來嗎?”
“能。”
蕭綽陷入沉思,皺眉道:“許愛卿,你所說的什麽螺絲,看著雖小,但樣式古怪,隻怕不好製作吧?
製作簡單,是不是要耗費人力?”
許良再次搖頭,“不,並不耗費多少人力,隻需鐵匠倒模,利用特定的機器進行流水線化製作即可……”
蕭綽再次迷惑,“流水線……化製作?這又是何物?”
“額……”許良恍然意識到自己說了太多“超綱”的詞匯,想了想,微笑道,“陛下可知刊印局如何印書?”
蕭綽點頭,“刊印局刊印書冊,有活字排版的,也有整版刻字刊印……朕明白了!”
女帝驚喜點頭,“你這種釘子、彈簧用的法子就像鑄造鼎器,倒模倒鐵水,隻要樣式一樣,製出來的東西也都是一樣的。
隻要東西是一樣的,弓匠便可按照既定的工藝製作出相同的弓!”
許良感歎,女帝這理解能力真不是蓋的!
許良笑道:“不止如此,製弓可以用這法子,其餘鍛刀、燒陶等,都可以用此法。
便是坊間百姓紡絲、織布、染色等,都可以用此標準化生……。”
許良本想順勢給女帝普及一下流水線標準化生產跟市場經濟的,想到眼下經濟遠沒發展到那種程度,果斷作罷。
即便如此,他這番解釋說明已經足夠讓女帝震撼了。
上官婉兒也是美眸生輝。
相處日久,她才發現原來許良的才華不隻是在出計上。
謀略、文采、匠藝、武藝,還有樣貌,無一不是人中翹楚!
試問這樣的少年郎,哪個女子見了不動心?
哪個少女見了不懷春?
似乎、好像剛才他瞥了一眼自己胸口?
錯不了,這色胚!
“他喜歡看……”
想到這裏,上官婉兒悄然站直身子。
一時間,橫看成嶺側成峰。
哦豁!
敏銳察覺光線變化的許良悄然眯眼。
大哉,峨峨乎高山!
……
河西,浦津城東三十裏,浦津大營。
自陳慶之來過之後,營內一幹中高層將官就被明裏暗裏換了個遍。
能進營帳議事的,基本都是生麵孔。
唯一沒換且升職的,便是王林。
他被一道聖旨從長使升為禦前右將軍。
論官職該在禦前任職,按品級是低於“鎮”字打頭的將軍的。
但禦前下放到地方後就與鎮東將軍、鎮南將軍平起平坐了。
對於如此封法,王林自然清楚女帝的用意。
一則是劉懷忠如今名義上還是鎮東將軍,不可能封兩個。
二則是他這個禦前右將軍屬於“下放”,並不能長期掌握地方實際兵權。
三則是這個官位屬於過渡,隻待劉懷忠一倒,他就扶了正。
對於這種安排,王林自無異議。
他甚至清楚就連陳元甲、何景輝二人雖已經明確得了“鎮”字頭的將軍位置,日子也不會比他好過多少。
甚至於從自主程度來說,二人還不如他!
如何景輝的鎮南將軍隻是乾南邊關的一環,真要有大的戰事勢必要經徐進的點頭。
至於陳元甲……到了長安再說!
今日按例見了各營將官,叮囑了邊防要務後,王林便遣散眾人,自己則帶著一隊人馬向東巡視。
人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作為新上任的禦前右將軍,無論如何都該跟將士們一起巡查邊務的。
劉懷忠雖不在了,這些定製的軍務卻不能落下。
隻是不等他帶兵走了半個時辰,便見到東方小道上塵土飛揚。
塵土中一騎急速本來。
對方明顯也瞧見了王林所在的隊伍,隔著很遠就放聲長唿:“急報,急報!”
“浦津渡口告急!”
女帝是識貨之人。
在親自試了複合弓的威力後,她自然清楚一旦大乾弓箭營的都換上這種弓箭,戰力必將大大增加。
單以射程而言,許良所獻的弓甚至要比戎狄人的弓射程還要遠!
尤其是箭靶上箭矢穿透的長度更說明了一個問題:這把弓威力不僅強在射程上,還強在破甲上!
如此一來,秋冬時節再有戎人侵擾,邊關將士將不會再為弓弩不強而憂心。
對上列國披甲將士,此弓也能一擊而破。
對於女帝的封賞,許良不覺意外。
複合弓的威力放在那,想掩蓋也掩蓋不了。
“陛下。”許良拱手道,“複合弓威力是強,卻不宜現在就普及開來。”
蕭綽意外,“為何?”
“這等利器自然應該放在重大戰事上,給敵人出其不意的打擊。
似伐韓之戰,我大乾占盡優勢,再用此弓,就會提前暴露。
敵人一旦有了防範,反而不美。”
蕭綽明白過來,麵上十分惋惜。
“如此利器,若鋪開使用,必然能夠減少我大乾將士的傷亡,可惜……”
許良拱手道:“陛下勿憂,微臣還製作出了兩種弓箭,威力相較於此弓稍遜,卻又強於大乾目前的官造弓箭。”
蕭綽鳳眸一亮,“還有兩種弓箭?”
許良點頭,示意許定山從弓匣中又取出兩把弓。
蕭綽、上官婉兒看了之後皆麵帶疑惑。
隻因這兩百弓的樣式實在“別致”。
一把弓兩端各有一個鐵製的“綹子”,另一把則是一把大的弓身兩端各反綁著一把小號的弓。
蕭綽疑惑看向許良,“許愛卿,你這弓箭樣式如此奇特,是何道理?”
許良微微一笑,“啟奏陛下,這一把名為彈簧複合弓,利用彈簧伸縮之力來增加射程,減輕部分挽弓之力。”
“這一把名為……大小組合弓,不怎麽省力,卻可增加射程。”
“軍中若有力大的將士,可用大小組合弓,射程、破甲威力都不俗。”
“若是尋常將士,可以用彈簧複合弓……”
許良將兩種弓箭的優缺點詳細說了一遍。
女帝聽得神采奕奕。
倒是上官婉兒皺眉沉吟後問道:“許大人,似你這製作弓箭的彈……彈簧,是如何製成?”
“還有這上麵的鐵釘,與市麵上的釘子似也不同啊,製作起來耗時如何?”
許良笑道:“上官大人放心,此弓看著複雜,製作起來並不費力,隻需統一製作出這種彈簧、螺絲、螺母……”
上官婉兒聽得直眨巴眼。
蕭綽也是一臉茫然,彈簧?螺絲?螺母?
“許愛卿,”蕭綽打斷許良,“你所說的這些又該怎麽製作,鐵匠能製作出來嗎?”
“能。”
蕭綽陷入沉思,皺眉道:“許愛卿,你所說的什麽螺絲,看著雖小,但樣式古怪,隻怕不好製作吧?
製作簡單,是不是要耗費人力?”
許良再次搖頭,“不,並不耗費多少人力,隻需鐵匠倒模,利用特定的機器進行流水線化製作即可……”
蕭綽再次迷惑,“流水線……化製作?這又是何物?”
“額……”許良恍然意識到自己說了太多“超綱”的詞匯,想了想,微笑道,“陛下可知刊印局如何印書?”
蕭綽點頭,“刊印局刊印書冊,有活字排版的,也有整版刻字刊印……朕明白了!”
女帝驚喜點頭,“你這種釘子、彈簧用的法子就像鑄造鼎器,倒模倒鐵水,隻要樣式一樣,製出來的東西也都是一樣的。
隻要東西是一樣的,弓匠便可按照既定的工藝製作出相同的弓!”
許良感歎,女帝這理解能力真不是蓋的!
許良笑道:“不止如此,製弓可以用這法子,其餘鍛刀、燒陶等,都可以用此法。
便是坊間百姓紡絲、織布、染色等,都可以用此標準化生……。”
許良本想順勢給女帝普及一下流水線標準化生產跟市場經濟的,想到眼下經濟遠沒發展到那種程度,果斷作罷。
即便如此,他這番解釋說明已經足夠讓女帝震撼了。
上官婉兒也是美眸生輝。
相處日久,她才發現原來許良的才華不隻是在出計上。
謀略、文采、匠藝、武藝,還有樣貌,無一不是人中翹楚!
試問這樣的少年郎,哪個女子見了不動心?
哪個少女見了不懷春?
似乎、好像剛才他瞥了一眼自己胸口?
錯不了,這色胚!
“他喜歡看……”
想到這裏,上官婉兒悄然站直身子。
一時間,橫看成嶺側成峰。
哦豁!
敏銳察覺光線變化的許良悄然眯眼。
大哉,峨峨乎高山!
……
河西,浦津城東三十裏,浦津大營。
自陳慶之來過之後,營內一幹中高層將官就被明裏暗裏換了個遍。
能進營帳議事的,基本都是生麵孔。
唯一沒換且升職的,便是王林。
他被一道聖旨從長使升為禦前右將軍。
論官職該在禦前任職,按品級是低於“鎮”字打頭的將軍的。
但禦前下放到地方後就與鎮東將軍、鎮南將軍平起平坐了。
對於如此封法,王林自然清楚女帝的用意。
一則是劉懷忠如今名義上還是鎮東將軍,不可能封兩個。
二則是他這個禦前右將軍屬於“下放”,並不能長期掌握地方實際兵權。
三則是這個官位屬於過渡,隻待劉懷忠一倒,他就扶了正。
對於這種安排,王林自無異議。
他甚至清楚就連陳元甲、何景輝二人雖已經明確得了“鎮”字頭的將軍位置,日子也不會比他好過多少。
甚至於從自主程度來說,二人還不如他!
如何景輝的鎮南將軍隻是乾南邊關的一環,真要有大的戰事勢必要經徐進的點頭。
至於陳元甲……到了長安再說!
今日按例見了各營將官,叮囑了邊防要務後,王林便遣散眾人,自己則帶著一隊人馬向東巡視。
人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作為新上任的禦前右將軍,無論如何都該跟將士們一起巡查邊務的。
劉懷忠雖不在了,這些定製的軍務卻不能落下。
隻是不等他帶兵走了半個時辰,便見到東方小道上塵土飛揚。
塵土中一騎急速本來。
對方明顯也瞧見了王林所在的隊伍,隔著很遠就放聲長唿:“急報,急報!”
“浦津渡口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