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這是要捧殺我?
無雙毒士:女帝叫我活閻王! 作者:南國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露殿內,陳參開口之後,群臣紛紛表達看法。
有支持的,有反對的。
不出許良所料,花錢的事隻要拿到明麵上討論,總會有人反對。
事實上,武舉獎賞的五十萬兩銀子早在他預算之內。
他之所以拿出來讓眾人討論,根本原因就在於他想看一眼陳參。
一眼五十萬兩,陳參這老梆子出場費夠貴的。
不得不說,這老梆子長得真是人模狗樣的。
一雙招女人喜歡的桃花眼,外加一撮風騷的文人小胡子。
這模樣倒真應了老爺子許定山所說的,朝臣美男的後起之秀……
“莫非爺爺當年模樣真的不賴?”
許良暗地裏搖頭,拉迴遐思,看向群臣。
此時,群臣已經各自將意見發表完畢,皆看向女帝蕭綽。
朝臣們都清楚,事情雖是拿出來討論,但最終能否拍板取決於蕭綽。
蕭綽麵露思索之色,明顯在比較眾人所說利弊,最後看向許良:“許愛卿,如你所說,武舉是開選才之路,利國利民。
但五十萬兩實在太多,國庫的銀子還有他用。”
許良眼見目的已經達到,也不再拖泥帶水,正色道:“陛下,若隻是憂心錢財,微臣自有法解決。
不用國庫,不用內庫。”
眾人聞言,紛紛皺眉看向許良。
他們中有人反對的根本理由就是要花國庫的銀子。
既然不花國庫的銀子,早說啊,早說早同意了!
蕭綽麵露疑惑,“許愛卿,朕命你全權處理此事,自是對你信任。
你應該知道,此事最爭議處便是銀子。
你既有掙銀子之法,可自行處置,又何必糾集眾愛卿一番爭執?”
“陛下,此事涉及國本,微臣不敢擅作主張。
再者,武舉雖不如科舉,卻對遴選人才有大用。
眾位大人參與其中,自然更清楚武舉重要。
微臣相信,有眾位大人的理解,武舉必定能為大乾、為陛下選出有用人才!”
眾人若有所思。
張居中、甪裏言看許良時,目中不乏讚許。
其餘如吳明者,則若有所思。
學到了,原來一個人可以把聖前邀功說得如此冠冕堂皇。
隻是一想到五十萬兩銀子,他又悄然低頭。
邀功也是要本錢的。
五十萬兩銀子,不是小數目!
而陳參聞聽此言則眉頭緊鎖。
在他看來,許良雖年少,行事卻老成持重,斷然不會如此花哨。
尤其是武舉追加賞銀這種事,完全可以不用找他們這些人商量的。
偏許良這麽做了……
真的隻是為了邀功?
可細想之下似也沒錯。
誰立功不想著能得陛下褒獎?
誰不想進步?
可再想的話他又隱約覺得不安,具體為何他又說不出。
思索之際他猛然想到自己跟甘隆的計劃,內心掙紮片刻後看向許良,微笑道:“許大人年少有為,陛下慧眼識珠,實乃我大乾之福。
尤其是許大人在四國和談中展露出的風采更是讓我等老臣自愧不如!”
說著,他又轉向蕭綽拱手,“陛下,微臣以為許大人可作為我大乾學子、士子、少年的楷模!
可將其事跡編撰成冊,於長安、大乾傳揚……”
“此舉既可以喚起大乾子民報效國家、奮勇爭先之心,亦可讓更多有誌青年效仿……”
聞聽此言,許良不由皺眉。
不是吧,這老登怎麽開始吹捧他了?
捧殺?
還是別有所圖?
無論如何,他都十分清楚,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其餘人神色各異。
張居中捋須點頭。
甪裏言短暫思索後也點頭附和,“陛下,臣附議!”
吳明瞥了一眼眾人反應,主動請纓,“陛下,微臣願為許大人撰寫事跡,讓我大乾子民皆知其名。”
而蕭綽明顯對這個提議很感興趣,竟沒看許良,而是衝陳參微笑點頭,“陳愛卿言之有理,可有具體做法?”
“迴陛下,有。”
“何法?”
“陛下給予許大人褒獎。命人撰寫許大人事跡,在朝臣中傳揚。
請許大人在太學親自講學……
若陛下允準,可讓許大人到各州府書院現身講學……”
群臣聞言,紛紛點頭。
張居中、甪裏言更是拱手朝向蕭綽,“陛下,陳大人所言甚為有理,臣附議!”
“臣附議!”
人群中的許青麟雖礙於身份,卻滿麵紅光,神采飛揚。
三省閣老、大學士、各部堂官,都讚成褒獎他兒子,他能不高興?
老許家祖墳酷酷冒青煙啊!
隻有許良皺眉不已。
陳參所說揚名之法,分明是此前他用來宣揚韓國無恥,找理由伐韓時用過的。
他可不相信陳參會這麽好心。
更關鍵的是他正在查陳參,知道這老登是什麽貨色!
“以講學為由,讓我出現在公眾麵前,甚至離開長安到地方書院。
如此一來,就有出意外的可能!”
許良隻是略作思索就明白其中關鍵:陳參一定是察覺到了什麽,開始對他出手了!
當然,若他不願,隻需暗中告訴蕭綽即可。
可如此一來,難免打草驚蛇,陳參肯定蟄伏不動。
到時候再想揪他的錯就不容易了!
想到這裏,許良麵露喜色,又以極快的速度壓了下去。
他朝陳參拱手一禮,“下官何德何能,竟得陳大人如此讚譽!”
“諸位大人謬讚了!”
“良,一介文士,不過同諸位大人一樣胸懷報國之誌罷了!”
眾臣再次點頭,不驕不躁,是個懂進退的後生。
最關鍵的,是人家會說話,說得還好聽,他們也愛聽!
至於他剛才一閃而逝的喜色,無傷大雅,實屬難得……換了自己隻怕還不如許良呢!
陳參擺手,“許大人莫要自謙,在場的除了陛下跟上官大人,有誰能在你這個年紀便入朝為官的?
更遑論退魏楚之兵、主張伐韓、四國和談等事,任做一件便不遜諸公。
許大人,少年人就該有少年意氣。
似我等這般老朽做不成的事,你這少年人不也做成了?”
許良聞言大喜,眼裏、嘴角笑意似再也壓不住,眨眼間眉開眼笑。
他咧嘴笑道:“我自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陳大人,受教了!”
“嗯?”
眾臣頓覺震撼。
“我自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好詩!”
“許大人不愧是重陽節上的簪花郎,出口便是如此精妙的詩詞!”
“女子‘才貌雙絕’為溢美之詞,下官看來此話用在許大人身上也至為妥帖!”
陳參麵露訝色,不意許良出口成章,竟有如此才情!
如此驚才絕豔的少年郎,能生在大乾,更能在大乾朝堂大放光芒,實乃國之大幸。
再加上如此年輕卻又如此雄才大略的女帝陛下,大乾勢必能走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他陳參,若能親眼見證這一幕,與有榮焉!
一瞬間,陳參有些動搖了。
可轉念他又想到陳家一門老小七十六口、甘家滿門、心愛的太後、六殿下,還有他陳參一世英名……
“許良,對不起了,你必須死!”
陳參心底怒吼,麵上卻露出欣慰、讚賞之色,“不錯,如此方為熱血少年郎,如此方能彰顯我大乾少年新氣象!”
上官婉兒低聲喃喃:“我自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原本她以為自己足夠了解許良,覺得他狡猾、狠辣、博學且心懷家國之人。
如今聽到這句詩才意識到,許良也有少年意氣,也有睥睨不羈。
蕭綽也被許良這句詩打動。
她更在意的是許良那句“飛揚跋扈為誰雄”。
為誰雄?能是誰?必須是她啊!
若非是她不拘一格降人才重用許良,先後采納其計,哪裏會有如今的十九歲諫議大夫?
又哪裏會有四國和談時縱橫捭闔,盡展其能的許少卿?
很明顯,許良是借這句“飛揚跋扈為誰雄”在向她這位君王表露心跡!
而作為君王,能被一個出類拔萃、備受群臣推崇的臣子感激,又是何等自豪?
此等事跡,若流傳於後世,必是君臣相宜的一段佳話!
蕭綽環顧一周,輕輕點頭,“陳愛卿所言不錯,似許愛卿這等少年英才,就該成為我大乾少年、學子的榜樣!”
“就依你所言,撰其事,傳其名!”
“許愛卿,就辛苦你各處走一遭了。”
群臣紛紛拱手,“陛下聖明!”
許良躬身拱手,低下頭去,“遵旨!”
同樣低頭的陳參目中泛起一道精芒……
有支持的,有反對的。
不出許良所料,花錢的事隻要拿到明麵上討論,總會有人反對。
事實上,武舉獎賞的五十萬兩銀子早在他預算之內。
他之所以拿出來讓眾人討論,根本原因就在於他想看一眼陳參。
一眼五十萬兩,陳參這老梆子出場費夠貴的。
不得不說,這老梆子長得真是人模狗樣的。
一雙招女人喜歡的桃花眼,外加一撮風騷的文人小胡子。
這模樣倒真應了老爺子許定山所說的,朝臣美男的後起之秀……
“莫非爺爺當年模樣真的不賴?”
許良暗地裏搖頭,拉迴遐思,看向群臣。
此時,群臣已經各自將意見發表完畢,皆看向女帝蕭綽。
朝臣們都清楚,事情雖是拿出來討論,但最終能否拍板取決於蕭綽。
蕭綽麵露思索之色,明顯在比較眾人所說利弊,最後看向許良:“許愛卿,如你所說,武舉是開選才之路,利國利民。
但五十萬兩實在太多,國庫的銀子還有他用。”
許良眼見目的已經達到,也不再拖泥帶水,正色道:“陛下,若隻是憂心錢財,微臣自有法解決。
不用國庫,不用內庫。”
眾人聞言,紛紛皺眉看向許良。
他們中有人反對的根本理由就是要花國庫的銀子。
既然不花國庫的銀子,早說啊,早說早同意了!
蕭綽麵露疑惑,“許愛卿,朕命你全權處理此事,自是對你信任。
你應該知道,此事最爭議處便是銀子。
你既有掙銀子之法,可自行處置,又何必糾集眾愛卿一番爭執?”
“陛下,此事涉及國本,微臣不敢擅作主張。
再者,武舉雖不如科舉,卻對遴選人才有大用。
眾位大人參與其中,自然更清楚武舉重要。
微臣相信,有眾位大人的理解,武舉必定能為大乾、為陛下選出有用人才!”
眾人若有所思。
張居中、甪裏言看許良時,目中不乏讚許。
其餘如吳明者,則若有所思。
學到了,原來一個人可以把聖前邀功說得如此冠冕堂皇。
隻是一想到五十萬兩銀子,他又悄然低頭。
邀功也是要本錢的。
五十萬兩銀子,不是小數目!
而陳參聞聽此言則眉頭緊鎖。
在他看來,許良雖年少,行事卻老成持重,斷然不會如此花哨。
尤其是武舉追加賞銀這種事,完全可以不用找他們這些人商量的。
偏許良這麽做了……
真的隻是為了邀功?
可細想之下似也沒錯。
誰立功不想著能得陛下褒獎?
誰不想進步?
可再想的話他又隱約覺得不安,具體為何他又說不出。
思索之際他猛然想到自己跟甘隆的計劃,內心掙紮片刻後看向許良,微笑道:“許大人年少有為,陛下慧眼識珠,實乃我大乾之福。
尤其是許大人在四國和談中展露出的風采更是讓我等老臣自愧不如!”
說著,他又轉向蕭綽拱手,“陛下,微臣以為許大人可作為我大乾學子、士子、少年的楷模!
可將其事跡編撰成冊,於長安、大乾傳揚……”
“此舉既可以喚起大乾子民報效國家、奮勇爭先之心,亦可讓更多有誌青年效仿……”
聞聽此言,許良不由皺眉。
不是吧,這老登怎麽開始吹捧他了?
捧殺?
還是別有所圖?
無論如何,他都十分清楚,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其餘人神色各異。
張居中捋須點頭。
甪裏言短暫思索後也點頭附和,“陛下,臣附議!”
吳明瞥了一眼眾人反應,主動請纓,“陛下,微臣願為許大人撰寫事跡,讓我大乾子民皆知其名。”
而蕭綽明顯對這個提議很感興趣,竟沒看許良,而是衝陳參微笑點頭,“陳愛卿言之有理,可有具體做法?”
“迴陛下,有。”
“何法?”
“陛下給予許大人褒獎。命人撰寫許大人事跡,在朝臣中傳揚。
請許大人在太學親自講學……
若陛下允準,可讓許大人到各州府書院現身講學……”
群臣聞言,紛紛點頭。
張居中、甪裏言更是拱手朝向蕭綽,“陛下,陳大人所言甚為有理,臣附議!”
“臣附議!”
人群中的許青麟雖礙於身份,卻滿麵紅光,神采飛揚。
三省閣老、大學士、各部堂官,都讚成褒獎他兒子,他能不高興?
老許家祖墳酷酷冒青煙啊!
隻有許良皺眉不已。
陳參所說揚名之法,分明是此前他用來宣揚韓國無恥,找理由伐韓時用過的。
他可不相信陳參會這麽好心。
更關鍵的是他正在查陳參,知道這老登是什麽貨色!
“以講學為由,讓我出現在公眾麵前,甚至離開長安到地方書院。
如此一來,就有出意外的可能!”
許良隻是略作思索就明白其中關鍵:陳參一定是察覺到了什麽,開始對他出手了!
當然,若他不願,隻需暗中告訴蕭綽即可。
可如此一來,難免打草驚蛇,陳參肯定蟄伏不動。
到時候再想揪他的錯就不容易了!
想到這裏,許良麵露喜色,又以極快的速度壓了下去。
他朝陳參拱手一禮,“下官何德何能,竟得陳大人如此讚譽!”
“諸位大人謬讚了!”
“良,一介文士,不過同諸位大人一樣胸懷報國之誌罷了!”
眾臣再次點頭,不驕不躁,是個懂進退的後生。
最關鍵的,是人家會說話,說得還好聽,他們也愛聽!
至於他剛才一閃而逝的喜色,無傷大雅,實屬難得……換了自己隻怕還不如許良呢!
陳參擺手,“許大人莫要自謙,在場的除了陛下跟上官大人,有誰能在你這個年紀便入朝為官的?
更遑論退魏楚之兵、主張伐韓、四國和談等事,任做一件便不遜諸公。
許大人,少年人就該有少年意氣。
似我等這般老朽做不成的事,你這少年人不也做成了?”
許良聞言大喜,眼裏、嘴角笑意似再也壓不住,眨眼間眉開眼笑。
他咧嘴笑道:“我自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陳大人,受教了!”
“嗯?”
眾臣頓覺震撼。
“我自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好詩!”
“許大人不愧是重陽節上的簪花郎,出口便是如此精妙的詩詞!”
“女子‘才貌雙絕’為溢美之詞,下官看來此話用在許大人身上也至為妥帖!”
陳參麵露訝色,不意許良出口成章,竟有如此才情!
如此驚才絕豔的少年郎,能生在大乾,更能在大乾朝堂大放光芒,實乃國之大幸。
再加上如此年輕卻又如此雄才大略的女帝陛下,大乾勢必能走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他陳參,若能親眼見證這一幕,與有榮焉!
一瞬間,陳參有些動搖了。
可轉念他又想到陳家一門老小七十六口、甘家滿門、心愛的太後、六殿下,還有他陳參一世英名……
“許良,對不起了,你必須死!”
陳參心底怒吼,麵上卻露出欣慰、讚賞之色,“不錯,如此方為熱血少年郎,如此方能彰顯我大乾少年新氣象!”
上官婉兒低聲喃喃:“我自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原本她以為自己足夠了解許良,覺得他狡猾、狠辣、博學且心懷家國之人。
如今聽到這句詩才意識到,許良也有少年意氣,也有睥睨不羈。
蕭綽也被許良這句詩打動。
她更在意的是許良那句“飛揚跋扈為誰雄”。
為誰雄?能是誰?必須是她啊!
若非是她不拘一格降人才重用許良,先後采納其計,哪裏會有如今的十九歲諫議大夫?
又哪裏會有四國和談時縱橫捭闔,盡展其能的許少卿?
很明顯,許良是借這句“飛揚跋扈為誰雄”在向她這位君王表露心跡!
而作為君王,能被一個出類拔萃、備受群臣推崇的臣子感激,又是何等自豪?
此等事跡,若流傳於後世,必是君臣相宜的一段佳話!
蕭綽環顧一周,輕輕點頭,“陳愛卿所言不錯,似許愛卿這等少年英才,就該成為我大乾少年、學子的榜樣!”
“就依你所言,撰其事,傳其名!”
“許愛卿,就辛苦你各處走一遭了。”
群臣紛紛拱手,“陛下聖明!”
許良躬身拱手,低下頭去,“遵旨!”
同樣低頭的陳參目中泛起一道精芒……